教学设计3:第3课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2.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写作背景。
3.把握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讨,明确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传达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探究《西游记》的主旨意蕴。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导入,通过歌曲来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到研讨文学作品的氛围中来。
二、大话西游
1.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你心中的《西游记》。
(有关《西游记》作者、情节或自己与《西游记》的有关故事均可)
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这四人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最不欣赏的是哪一位?为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3.你认为《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谁?谈谈你的理由。
三、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材料,以便课堂交流
1.汇集〈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精彩段落,并对其性格做简要分析。
2.查阅史料,分析〈西游记〉写人方面的突出特点。
3.搜集聊斋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可以让学生讲述《西游记》中的故事导入新课,可以是一个学生也可是多个学生讲,目的是营造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自读感知
让学生速读节选部分的内容,并复述故事情节。
(二)导读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跳读全文,勾画精彩语句或段落,思考小说写人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
(三)品读赏析
1.让学生跳读全文勾画描写孙悟空精彩段落(尤其是孙悟空与红孩儿斗智斗勇部分),并细读赏析,体会孙悟空性格特点。
【明确】孙悟空: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
2.学生结合语段,自行探讨猪、沙性格特点。
【明确】猪八戒:憨厚、纯朴而又食、色两欲。
沙僧:任劳任怨、老实本分、嫉恶如仇,在孙悟空与唐僧之间起到调和平衡的作用。
3.回顾全文,结合实例,谈谈在孙悟空身上是如何体现“三位一体”的写法特点的。
(四)悟读运用
1.《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写到车迟国国王迫害和尚,各府周县都张挂着御笔亲题的和尚的“影身图”,凡拿到一个和尚就有奖赏,所以都走不脱。
此时忽然插进一句:“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
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
”此话看似风趣而夸张,实是对当时厂卫密布,特务横行的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在节选文本中也有这样的语言,试找出分析其社会意义。
(比如:山神土地所受的种种盘剥等一些语段,可让学生分析)
(通过此题实现文本现实意义的剖析,并达到文学作品与现实对接的目的)
2.《西游记》的主题一直是人们争执的焦点。
建国以来,从“主题矛盾说”,“主题转化说”一直到近几年来的“安天医国,诛奸尚贤说”、“反映人民斗争说”、“西天取经本体说”、“歌颂反抗,光明与正义说”、“歌颂新兴市民说”和“宣扬‘心学’、鼓吹投降说”等等。
可谓是众说纷纭,争执不休。
再看看眼下形势,新的观点、看法正在酝酿之中。
你学过本文之后,结合你的认识你认为西游记的主题是哪一说?还是另有别说?
(设计此题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再认识,所以不求答案统一,只求言之成理,合乎文本即可)。
参考答案:
《西游记》是一部寓意性的神魔小说。
通过“大闹三界”和“西天取经”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既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现状,又展示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所形成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勇于胜利的“西游精神”,也突现了作者希望世道清平、社会安定、皇图永固、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和拯救乾坤的入世思想。
假如说,这个结论不无道理,较为接近作品客观实际的话,那么,这不妨也作为《西游记》主题的又一说吧!
第三课时
一、话题投放
西天取经的道路是艰险的,每一次劫难都是对取经队伍里每一个成员意志和品性的考验,更是一次痛苦的磨练。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不也是如此吗?人的一生中,不是都有欲取之经,都有一条西天之路吗?学过本文,结合自身实际你有哪些感想和启示。
二、安排活动
1.将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每组均在个人思考的前提下,形成小组的感想与启示。
2.在全班内海选主持人,并让其了解各组的情况。
3.全班内交流感想、体会。
三、写作(可在课下完成)
根据课堂的交流,结合个人的体会,自拟题目,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作业
1.我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每一章回,大都以两个整齐的句子(七言或八言)作标题。
如西游记九十九回的标题是“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第一回的标题是“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选取其中的一个,然后自拟两个七言或八言的句子来概括该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论平仄、押韵和对仗。
材料一: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材料二: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参考答案:材料一学谭学讴未穷欲归秦青高歌使徒谢返材料二卖马三旦无人问伯乐一顾价飚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