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范小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范小梅
提起写作文,好多小学生都会觉得头疼,即使平时说话“滔滔不绝”的人,也会低声抱怨,如
临大敌。
写起作文来,有人愁眉紧锁,迟迟不能下笔,让人感觉那笔有千斤重。
要么他们脑
袋里词句枯竭,无话可说,或者语句简短,内容空洞;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要么东拼
西凑,词不达意;要么顺序杂乱,不知说些什么……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得逐步引导学生克服怕写作文的心理,引导他们对作文感兴趣,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我认为,我们要从
以下方面去训练和培养:
一、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从而积累写作的素材。
1、激发学生留心生活、热爱生活之情。
学生作文不能下笔,无话可说,就是因为他们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印象模糊,或者观察没
有顺序,没有重点,当然也抓不住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这些都是学生观察能力缺乏或低下的
表现。
为此,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在观察中积
累写作素材,做一个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2、结合语文教学或作文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生之所以作文中语句杂乱无章,没有条理,其根源在于他们观察无条理。
为此,从一年级起,我们在训练学生看图写话或观察小物件时,就得注重观察顺序的指导、训练。
比如看图
写话:指导学生先整体感知图画,再按从上到下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等顺序观察图画
上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小物件或植物时,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或从下到上等顺序观察,并做到口语表达和书面语写作相结合。
一、注重结合语文课文阅读教学,迁移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
机会无处不在。
课文教学中,特色明显的构段方式、写作顺序、详写略写、借物喻人(喻理)等表现手法,以及学生读文后的感悟、评价等,都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动手练写,迁
移写法,学以致用。
这样的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比如,教学《风娃娃》第三课时时,我引导学生感知文中第二、三、五段的写法,都是先写风娃娃来到……看到……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我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片段,然后引导他们想象风娃娃
还会做什么?仿照以上写法,继续想象、创作片段。
一番引导后,学生思维被打开了,积极
性很高,唰唰唰——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就从笔尖汩汩流出。
二、鼓励学生静心多读书,读好书,积累好词佳句,学习写作方法,丰富源头活水。
杜甫有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好书读得多了,学生眼界开阔了,思路打开了,启
智明理了,想象丰富了,好词佳句也随之而丰富起来,何愁下笔无话可说?何愁文章不耐人
寻味?这是大家都深知的道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鼓励学生写日记,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到了三年级,我就鼓励他们坚持写日记,让学生勤动笔、多积累,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观察到的事物有重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长此以往,学生文笔顺了,积累的素材多了,热爱
生活了。
这样良性循环,他们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又得到了提升。
四、培养学生学会审题,理清思路,列好提纲后再动笔写作的好习惯。
学生写作时没有中心,东拼西凑,东拉西扯,思路不清,没有经过大脑的加工,往往就下笔
千言,离题万里。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得培养学生先读懂题目要求,审好题,确定好自己
要表达的中心,然后在纸上列好提纲,理清自己的思路,搭好文章的“骨架”,再进行“血肉”
的丰满,即语言方面的加工。
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结构严谨,文理顺畅。
三四年级时,老师引导学生审题、列好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组句成段完成写作;五六年级
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审题列提纲书写。
五、范文引路,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上的榜样,打开写作思路。
出示范文指导学生写作时,只出示思路,并帮助学生寻找多项思路,扩散思维,引导创新。
否则,学生思路会被制约,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
六、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上作文课时,总有一部分学生一写完作文,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浑身轻松,马上就交给
老师,从来没有想要自己去读一读,修改修改。
大文豪鲁迅说:“我写完文章,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让他读得顺口。
”所以,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写完作文,让学生默读、修改,修改错别字和标点,把句
子改通顺,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还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修改或者共同修改。
七、教师批改作文要有针对性,注重实效。
老师切忌只评个“优、中、差”或写点不痛不痒的评语,让学生觉得莫名其妙,更觉得老师在
敷衍了事,他们就会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更加马虎敷衍。
老师批改作文时,不但要修改文
中的错别字词、病句、调整不合适的结构,还要明确指出:文章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
方有不足?该怎样去写?让学生重写时具有收效。
我们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好的或不好的
文章,全班同学来修改、评价,以真实的样本交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同时,老师的认真态度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他们认真对待作文,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八、注重作文评讲,表扬写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这将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有效
方式。
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对学生的极大鼓舞,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强大动力。
学生看到自己
的成功,他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大,就会自己主动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多读书积累感悟,主动坚持写日记练笔。
表扬学生可分层进行,写得好的可在班上念全篇文章,让大家来评价,学习他的优点;中等生、差生,他的哪些句段写得好,甚至那些词语用得好,都可以提出来
表扬。
这些星星点点的闪光点,就是给学生们继续扬帆起航的动力。
办班报,向报刊杂志投稿,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有关的征文比赛,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成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辛勤的耕耘终会迎来丰收的喜悦。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切实注重对学生作文的耐心辅导,从以上方面多管齐下,训练学生循序
渐进地练习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会不断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