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模板:《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语文课题申报
《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劳技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育紧密相联,是教育不可取代的基本内容。

“劳技能养德”、“劳技能促智”、“劳技能益美”、“劳技能强体”。

但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重文轻劳的思想在作祟,升学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导致我们的学生劳动观念薄弱,劳动认识片面,劳动态度不正,劳动习惯差劣,劳动技能低下。

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智力潜能深度的开发,对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对身心健康的养成,对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独特作用,迄今还没有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充分重视。

特别是落实到教育教学上,从课程定位到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还远不能有效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几个教育科研“五年”规划中,国内一些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方面
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是,面对新世纪、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的价值认识需要作出新回答。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小学初中阶段,劳动技术教育从原来的学科课程,而被纳入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

无论在学科地位上,还是在学时的分配上、知识的含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课程理念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允许有原来意义上的教材出现,不允许每个学习领域都编成教材。

因此,劳技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教学内容取舍和选择上,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建立一种新的运行机制,使劳技教育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们课题组立足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劳技教学中积极有效实施“学-做-结-创”策略。

我们初步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实施途径:一是重视实施“学-做-结-创”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动手习惯,夯实基础;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创新基地作用,试验新技术,小试身手;三是冲破“围墙”,拓展空间,主动到校外社区、家庭寻找项目,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促使其锻炼成长;四是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意愿等因素,帮助学生创建家庭科技活动实验室,边学习边实践;五是加强各学科的渗透教学活动,以学科兴趣小组体现劳技、科技实
践;六是贴近生活,做好为地方特色科技文化等服务,由此形成学生在多渠道实施“齐抓共建渗透”策略的实践中磨练成长,教师在指导中成熟提高,学校在服务中发展壮大的有效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工作目标
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和我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技教育资源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二)学生素质目标
1、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
2、初步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养成使用劳动工具、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3、初步学会运用劳动技术实践所学知识去观察社会生活,能够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三)教师培养目标
劳技课题的研究开展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劳技教育工作的内涵,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理解劳技教育所负载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教师具有观察、发现、应对、灵活深入地处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在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对劳技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教法方面的定期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劳技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培养了学生劳动观念
通过近几年的劳动技术教育,我校学生普遍增强了劳动观念,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之外,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学生的劳动观念变化了,学校的校园环境也变化了。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劳动技术课的教育和教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培训,学生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技能。

3、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近几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和教学,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不少劳动技术老师对所从事的学科教学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所教的科目是小儿科、副科,而是认真从事所教科目,自己动手编写教材,自己动手装订教材,为了编写教材,老师们认真学习了有关劳动技术的理论和书籍,提高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课题的实施
第一阶段(202X年级,某一学科,某一类群体等典型个案进行观察、剖析,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4、运用教育测量和教育统计方法检测实验结果。

七、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选派有一定教科研水平的骨干老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

与市教科室教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给予帮助、指导。

2、时间保证。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学校规定每周五为科研组活动日,每月召开一次全体研究人员交流会,汇报本月活动情况,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研讨会。

3、经费保证。

以“科研兴教”为指导,尽力压缩其它开支,确保本课题研究的一切需要。

八、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陈景华(负责课题研究的整体管理)
课题组长:刘曼翎(具体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日常工作)实验教师:于凤致仉培凤刘彩虹郑丽丽回凤竹
王雪毅王金波王强韦海波曲志勇孙丽陈晓楠
邓延彬王长秋(参与、执行课题研究工作)
通钢二小科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