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置:半球( 东 半球、 北 半球)
纬度(大部分在 北温 带,小部分 热带 ,没有 寒带 ),海陆(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疆域:面积( 960万 平方千米,第 3 位),四至(头顶 漠河 县,脚踏 曾母暗沙 ,喝着两江汇合水, 帕米尔 高原摆尾)
临海(自北向南,依次为: 渤 海、 黄 海、 东 海、 南 海)
二、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 东/北 半球,大部分在 北温 带,小部分在 热 带,没有 寒 带。
位于 亚 洲 东部, 太平 洋西岸。
2、我国纬度位置优势 气候复杂利于农业多样性 ,海陆位置优势 海陆兼备,利于外贸、合作 。
3、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的西岸,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我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 季风 气候。
三、一海湾: 北部湾 二海峡(内海): 台湾海峡 、 琼州海峡 两半岛: 辽东半岛 、 山东半岛
三岛屿: 海南岛 、 台湾岛 、 崇明岛 四邻海: 渤海 、 黄海 、 东海 、 南海
四、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 13.39 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 多 的国家。
2、
我国人口基数 大 ,增长速度 快 。
3、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 黑河 和 腾冲 为界, 东 多 西 少, 东 密 西 疏。
4、改革开放以来, 城镇 人口不断增加。
5、解决人口问题,我国的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
6、具体内容:控制 人口数量 ,提高 人口质量 。
五、①民族构成:中国共有民族 56 个 ②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 。
③各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 、 小
聚居 。
六、1、中国地势 西 高 东 低,呈 三级阶梯 分布2、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昆仑 山- 祁连 山- 横断 山
脉;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巫山 - 雪峰山 3、中国地形特点是 复杂多样 , 山区 面积广大。
东西:北列: 天山-阴山 中列: 昆仑山-秦岭 南列: 南岭
东北-西南:西: 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巫山 - 雪峰山 中: 长白山 - 武夷山 东: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 、 祁连山
向南凸出的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 六盘山 、 贺兰山
特点: 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
特点: 地势平坦开阔 。
特点: 黄土广布,沟壑纵横 。
特点: 崎岖不平 。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 、 塔里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 、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 华北平原 、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 山东丘陵 、 东南丘陵
七、南北气温的差异:(冬季气温特点)1.南北温差 大 ,越往 北 ,气温越 低 。
2.一月0 ℃等温线分布
在 秦岭-淮河 一线,该线以北气温 < 0 ℃,以南 > 0 ℃,该线在 青藏高原 东南缘向南弯折,其原因是 受地形影响 。
3.冬季最冷的地方 黑龙江省的漠河镇 。
(夏季气温特点)4.我国除 青藏高原 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 普遍高温 ,气温多在 20℃ 以上。
6.夏季最热的地方 新疆的吐鲁番 ,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 、 海陆 、 地形 、 人为 。
(温度带)7.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在 秦岭-淮河 。
八、1.降水时间分配的特点是 不均匀 ,我国的降水集中在 夏秋 季, 冬春 季降水少。
2.空间: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减少 。
九、①季风气候:1.成因: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 大陆东南部,东临最大的海洋 太平 洋。
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季风气候显著 2.范围: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 岭- 阴 山- 冈底斯 山3.气候特点:①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 ,即 雨热 同期;冬季 低温少雨 。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 ,即 雨热 同期;冬季 寒冷干燥 。
3)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分旱雨季 。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冬 冷 夏 热 ,温差 大 。
山 脉
十、
十一、1.流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 ,汛期最长的河流 珠江 。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为了沟通南北交
通,古代的人民修建一条著名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 。
(开凿时间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2.黄金水道——长江: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第 1 长河,也是世界第 3 长河。
长江上游特点:落差 大 ,江流 湍急 , 水能 资源丰富,适合发展 水力发电 ( 三峡 、 葛洲坝 )。
3.黄河形如一个巨大的汉字“ 几 ”。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 长 河,而非第二大河。
(黄河中游的水利枢纽: 三门峡 、 小浪底 )
4.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 ( 江西 省) 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 ( 青海 省)
十二、1.中国耕地主要的分布在 季风 区的 平原 和 盆地 (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东部地势低平)。
南方地区耕地以 水田 为主,北方地区耕地以 旱地 为主
2.我国天然林地: 东北林区 (最大天然林区)、 西南林区 、 东南林区 (人工林、次生林)
3.草地主要分布在 内蒙古 、 青藏高原 。
十三、合理利用水资源:1、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小的措施是 节约用水 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 不均匀 ( 东 多 西 少; 南 多 北 少)的措施是 跨流域调水 (如 南水北调 、 引黄济青 )。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 不均 ( 夏秋 多, 冬春 少,年际变化 大 )的措施是 兴建水库 (如 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 )。
4、解决 水资源污染严重 (造成缺水的人为原因)的措施是 立法保护水资源,限制污染行业发展,防止水污染 (我国东部华北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用水紧张。
)
十四、1.我国最大的渔场: 舟山渔场 2.化学资源:两大盐场 长芦盐场 (最大)、 莺歌海盐场
3.保护“蓝色国土” 的措施: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十五、1.北方主要分布的资源 煤 、 铁 、 石油 ,南方主要的资源 有色金属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干旱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高寒 。
3.西北地区:农业:以 畜牧 业为主,发展 绿洲 农业(水源:地表/下水、泉水、冰雪融水 P94) 瓜果特别甜→ 温差大,日照强
工业↔资源:草场→轻工业
矿产→重工业(如 西气东输 工程)
4.青藏地区→因高而寒:自然景观: 终年积雪 , 冰川广布 (江河源头);经济以 畜牧 业为主,
发展 河谷 农业(高寒牧场)。
空气稀薄,阳光充足(日光城拉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