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07--信息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 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 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 平或高电平信号。
压力传感器 pressure transducer
光电传感器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遥感卫星
• 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 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 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 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 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 磁波信息,进行收集、 处理,并最后成像,从 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 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 技术。
目前利用人造卫星每隔18天就可送回一套全 球的图像资料。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 质量地测绘地图。
(3)信息技术共生律----以人类信息运动规律为依据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 • 信息技术的发展更需要人类的指导
人与信息技术的功能互补---在信息技术的发展 过程中,必须根据人类信息运动的客观规律求得人 与信息技术的和谐统一,实现人机共生。 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辅人),发展模式(拟人) ----〉人机共生
信息获取技术
6.2.1 感测技术 一般原理可用下图来表示:
感测对象
敏感器
换能器
显示器
感测对象
敏感器
换能器
显示器
图中敏感器的作用在于对事物的某种动状态及运动 方式能够产生灵敏的感受。换能器的作用是把这种运动
状态及运动方式的原始能量形式转换为便于观察和计量
的能量形式。显示器的作用是把转换后的能量大小及其 变化以可见或可闻等方式表现出来。通常把敏感器和换 能器结合起来称为传感器(transducer) 。
需要信息技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固有功能 围绕人类需要这个中心发展时,不是齐头并进的。 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创造的。 定律表明了信息技术的目的、性质、任务、功能
及它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2)信息技术拟人律---以节约物质和能量为动力
人类自身进化过程中三部曲 执行器官的进化---〉感觉器官、语言器官和传导神经系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制造了各种仪器。其中 的一些仪器既能获取信息,也能传递和处理信息。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制造了各种仪器。其中 的一些仪器既能获取信息,也能传递和处理信息。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制造了各种仪器。其中 的一些仪器既能获取信息,也能传递和处理信息。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制造了各种仪器。其中 的一些仪器既能获取信息,也能传递和处理信息。
1965年 Moore ,Robert Noyce ,Andy Grove ----〉intel 公司
1971年 2250个晶体管 时钟频率:108 Khz 4位 微处理器 4004
1998年 750万个
450 Mhz 32位 Petium Ⅱ
Petium Ⅳ
1.7 G 64
2011 10亿
信息技术的层次和体系
对于信息术工具。
更为全面的是钟义信教授提出的信息技术
四基元,即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 能技术、控制技术。他指出,通信技术和计算 机与智能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位置, 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与外部世界之间 的接口。没有通信技术和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信息技术就失去了基本的意义;没有感测技术 和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就失去了基本的作用: 一方面没有信息的来源,另一方面也失去了信 息的归宿。可见,信息技术的“四基元”是一 个完整的体系。
6.2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制造了各种仪器。其中 的一些仪器既能获取信息,也能传递和处理信息。
雷达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制造了各种仪器。其中 的一些仪器既能获取信息,也能传递和处理信息。
射电望远镜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人们制造了各种仪器。其中 的一些仪器既能获取信息,也能传递和处理信息。
遥感技术
• 英文名称:
–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 定义1:
– 从地面到高空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的遥感综合性技术的总称。由 遥感平台、遥感仪器、信息处理、接收与分析应用等组成。
• 应用学科:
– 地理学(一级学科);遥感应用(二级学科)
• 定义2:
– 在一定距离以外不直接接触物体而通过该物体所发射和反射的电磁 波来感知和探测其性质、状态和数量的技术。
②被动遥感 passive remote sensing
2) 根据电磁辐射波长范围的不同
①紫外遥感 ultraviolet remote sensing ②可见光遥感 visual remote sensing ③红外遥感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④微波遥感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⑤多波段遥感 multi-band remote sensing 遥测技术 telemetry 遥测技术是也一种将感测技术与通信技术相 结合的高级感测技术。 利用遥测技术,可以对被测对象的某些参数 进行远距离测量。
信息技术的作用
• 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 – 促进新兴产业的产生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时代都存在着对社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 变革有影响的新技术群---社会主导技术
狩猎技术、农业技术、工业技术(旧,人类体能的延伸) 、信息技 术(新,推动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 改造传统产业
变革生产方式、管理体制、经营模式 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决策智能化、商业贸易电子化 服务业迅速发展
统的进化---〉思维器官的进化 信息技术的辅人功能也租遵循同样的逻辑次序,螺旋式上升
信息技术的发展,遵循人类自身进化的路线前进 巧合?
---省力法则和熵增加原理在起作用 (熵: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 通过拟人的手段达到辅人的目的
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路线,决定了信息技术 延长和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内容和方向
信息技术的含义
• 信息技术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
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信息器官 人体信息器官的功能 拓展信息器官功能的信息技术
感觉器官
获取信息
感测技术
神经系统 思维器官 效应器官
传递信息 加工/再生信息 使用信息
通信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群包括:信息处理技术、感测技术、通信
现在人们已经有了种类极其丰富的感测技术系统,可 以对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众多对象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进行感知和测量,大大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
传感器(transduce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 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 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 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 节。
人的信息能力与信息技术互相结合、补偿: 计算机的高速度、精度《---弥补----》人的智慧
共生关系中:人处于主导地位 共生结果:人的总体信息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4)信息技术倍增率(标志:摩尔定律)
1965 Fairchild半导体公司 工程师 Gorden Moore
“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使计算机性能保持几何级数的增长, 大约18个月,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就会翻一番,但价格依旧。”
技术、控制技术(主体)、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生物技术、机械技术(支持技术)、新材料、新能量 技术(基础性技术)等。
未来的技术趋势: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通信技术、 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智能信息环境 系统。 目前: 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推动社会信息化 进程;信息管理的两种重要信息技术工具)
▼空间信息技术——用空间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通信 卫星和行星探测器等
▼生物信息技术——用生物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生物 传感器和生物计算机等
基础技术层次
是指提高信息技术性能、水平所依赖的新材料和新能量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 ▲激光信息技术
◆基础技术层次和支撑技术层次尽管很重要,但只有在某些特 定条件下才能称它们为信息技术,这时所说的信息技术就是 广义的 ■不把制造集成电路的技术笼统称为信息技术,只把利用集 成电路制造电子计算机、通信系统或传感器等的技术称为信 息技术,这时它被全面地用于扩展人的信息器官的功能 ■不把激光器的制造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只有当激光器被 用做某种信息设备中的一部分时,才能称其为信息技术
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
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 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
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
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 电信号。
以其输出信号为标准可将传感器分为:
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 电信号。
第六章 信息管理技术
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信息管理技术概述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信息组织与存储技术 信息检索与传播技术 信息传输与安全技术
6.1 概述
每一项信息技术自问世起就一直在推动人 类的发展
• 语言的产生 • 文字的创造 • 印刷术的发明 • 电信技术的运用 •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进入新的信息
•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soho 电话、电子通讯、在线购物。。。
• 提高人类社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人类信息器官基本功能 局限性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问题
• 信息污染 • 计算机病毒 • 侵犯知识产权 • 网络犯罪 等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1)信息技术辅人律---以满足人类需要为中心
内容:为了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人类创建了各种各样的 信息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信息技术以适应社会需 要的发展变化。
信 息





术 术 术 主体 用 撑 础

技术



支撑技术层次
▲信息技术要通过支撑技术才能实现 ▼机械信息技术——用机械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算盘、 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和电动计算机等
▼电子信息技术——用电子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广播 电视、电话电报和电子计算机
▼激光信息技术——用激光技术实现的信息技术,如激光 光纤通信、激光控制和激光计算机;
• 应用学科:
–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 是一种将感测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高级感测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不直接与目标物接触就可感知它的性质
和状态。 1) 根据探测电磁辐射方式的不同
①主动遥感 active remote sensing
●狭义的信息技术只包括信息技术中的主体技术层 次和应用技术层次,它们可以直接延长、扩展人 类信息器官的功能
●广义信息技术还包括两个外围层次,即基础技术 层次和支撑技术层次
■主体层次(或称主体技术)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
■应用层次(即应用技术) ■支撑技术层次 ■基础技术层次

3C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技术、 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有人认为控制技术不 应单列为一项,因为它只是计算机的一项功能。 事实上,控制是使信息发挥作用,完成人类改 造世界活动的基本前提。
4C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和存储、 以及利用信息的技术。感测技术是信息的采 集技术,对应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讯技术是 信息的传递技术,对应于人的神经系统;计 算机技术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对应于 人的思维器官;控制技术是信息的使用技术, 对应于人的执行器官。
技术革命的高潮 从属地位-----〉主导地位
什么是技术?
• 技术是人类有目的地改变现实世界(包 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成 的知识系统
• 人类的科学史是以技术史开始的
1C
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这是早些时候 一些人对信息技术的片面理解。
2C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整个信息技 术的核心。如果说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社会 的“大脑”,那么通信技术就是现代社会 的“中枢神经系统”。
信息技术的作用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社会生产力?劳动工具--标志性的要素
原始人类 没有明确的劳动工具 农业时代 人力操纵 畜力驱动 简单工具 拓展执行器官功能 工业时代 劳动工具重大改进、
蒸汽机、内燃机、电力 相继发明 拓展执行器官 望远镜、显微镜、电报、电话 拓展了感觉器官和 神经系统功能 信息时代 信息处理、通信、感测、控制技术 形成了一体 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劳动工具体系(重要的是 拓 展了劳动者的脑力),形成了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 力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