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要不要参加课外数学思维训练班专家回应三大热点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要不要参加课外数学思维训练班专家回应三大热点问题
小学生要不要参加课外数学思维训练班?专家回应三大热点问题_上观新闻
针对家长平时关心的三大数学学习热点问题,今天(22日)在沪参加全国“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的专家对此一一释疑解惑。

提问一:小学阶段是否要参加课外数学思维训练班?
“知识储备的多少,在小学阶段并不是最重要的。

”针对家长的问题,专家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是用数表示常用的量,学习自然数和它的四则运算,熟悉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相关长度、角度、面积的计算。

这些看似简单的应用问题,有很强的基础性。

上海数学教材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每个单元都配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里观察、动手、感悟、探究规律,让学生学得有趣、有用。

社会上反映一些小学生负担重,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小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学习超纲超载的内容。

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组原本是初中的,等差数列求和及排列组合公式是高中的,这些被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放到小学数学训练班。

短平快的方式让家长直观发现,孩子会做的题变多了,也让家长认为熟记“明天的”公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当下的”学科。

当一个班里有数位学生参与校外训练班,唯恐落后于人的焦虑在家长中传播,不看天赋、不问兴趣的强制学习可能愈演愈烈。

特约教育督导员吴正宪说,适合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对于部分有天赋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确可以寻找正规认证的数学训练班,接触符合适合其认知年龄范围的拓展内容。

但那些初高中的抽象公式方法,并不是没有代数基础的小学生所能理解的,只靠硬记和套用可能有碍思维发展和后续学习。

家长培养孩子的兴趣,远比知识更重要。

在亲子交流中,让孩子获得很好的思维方式,不能只靠做题把孩子做伤了。

提问二:初中生有必要上奥数班吗?
当学生踏入初中,数学教学开始涉及抽象性和逻辑推理,尤其在接触代数、不等式方程、函数、平面几何后,对数学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逐渐显现分化。

在学校组织的数学课余活动外,有家长选择奥数班作为强化孩子数学的方向。

在取消获奖加分后,奥数更多作为一种拓展学习方式而非升学的捷径。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活动应遵循3点:不搞低龄化、不搞全员化、不搞功利化。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史宁中说,奥数是面向有数学特长,有余力且自愿的小部分学生。

在上海教育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顾泠沅看来,参加奥数班的目的不应是为了竞赛获奖或升入优质高中,其初衷应是为了那些渴望发展思维能力、对数学有特长和需求的学生。

对初中生来说,参加奥数班不等于将来进好学校。

提问三:高中刷题对提高数学成绩真有用吗?
高中数学学习要面对学业测试,更有高考压力,在学习过程中伴有刷题的现象。

刷题不能说完全无效,但肯定是低效的学习方法,不仅缺少了学习针对性,让学生重复操练本就会的,还让不会的难题越做越多,负担越来越重。

学好数学,关键在于夯实基础知识。

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首先要弄清本单元提供的最基本的数学事实,有哪些基本原理公式,涉及的问题用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应用在哪里等。

专家提倡,高中生做题应“少而精致,锲而不舍”。

“少”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测试后,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精选问题,去掉重复性的、已会的,补充易错易混淆的数学题,这比单纯刷题更高效;“精致”则要求学生学会引申反思,在做题后多思考是否有其他解题方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锲而不舍”则是学生遇到难题不轻言放弃,多耗费些时间用心思考,鼓励寻找同伴群策群力,绝不是翻提示或找书后答案能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