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第300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 2020.03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来又出版成一本书,畅销一时。

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

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
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阐释你的看法。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3年4月25日通过的《旅游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

据媒体报道,2013年国庆长假第一天,河南焦作影视城,几个游客争相爬上景观雕塑留影甚至涂鸦刻画。

在天安门前,11万观看升旗者,留下5吨垃圾。

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次,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在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都可以看到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

中央文明办从网上征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有:乱扔垃圾,乱擤鼻涕,乱吐口香糖,坐公交抢座,硬闯红灯,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
读完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感想。

请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内一位年仅18岁的围棋选手小柯一年内连夺三项世界冠军,不仅如此,小柯还以其鲜明的个性引人关注。

比如在决赛前夕,他直言对手只有5%的胜算,认为对方作为一代传奇“该谢幕了”。

对小柯的表现,其父母认为,孩子大了,作为家长要懂得放手,让他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小柯的事情在广大棋迷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为棋坛出现一位天才棋手而感到欢欣鼓舞,也有人对小柯的狂傲个性和家长的放任态度提出疑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 【答案】勿当“假鸡汤”的信徒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迷茫沉沦,实乃常事,一部部“鸡汤”温暖巨献,
于是,一切皆有可能,乐观自信满满。

很多人都变成了鸡汤的拥趸。

然鸡汤的质量参差不齐,或许有变质的,或许有假的,若误入其圈套,是何异于吸食精神鸦片?前时《哈佛凌晨四点半》广为流传,当人们在哈佛凌晨的灯光通明中大彻大悟时,殊不知四点半,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这本书,只是抹了鸡油的假鸡汤,缘何受到众多学子的追捧呢?
此书将哈佛这一高等学府的一隅光景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学子们窥见自己理想世界的一角,所以将其奉为神物,而当其被揭示纯属虚构时,又被弃如敝帚。

这反映了人们追求形式的新颖性,《哈佛凌晨四点半》真正启迪人的,不应只是我们应该熬夜起早学习到几何,真正应该收获的是对那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重温。

不放过任何鸡汤,其实反映内心的不自信,急需寻找外来依靠来增添信心。

泛滥的自信在某一方面印证了内心的悲观,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被持续激励过后,会受到无所适从的自卑感的侵袭。

理智看待鸡汤,才能保持内心冷静。

鸡汤的盛行,使人们过度关注言语的激励,而后续的行为弥补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却被忽视。

行动胜过语言,过分的关注鸡汤,武装自己恰恰让我们只记住仰望星空,却忽视了脚踏实地。

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电商的关注日益升温。

呼吁人们理性的呼声也愈发频繁。

其实,对鸡汤的接纳,亦需审慎。

信息社会,大量的鸡汤迎面而来,若不理智辨选筛滤,其对身心的巨大影响,不可估量。

信仰,让你看到诗和远方,却不代表我们要沦为信仰的奴隶,“假鸡汤”带来的“精神养分”有时却会让我们精神之堤垮塌,泛滥的信仰,是精神的鸦片,沉迷于此,毒害大矣。

勿当“假鸡汤”的忠实信徒,它玷污了心中最初最纯粹的那阵清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首先理解材料内容,“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

《哈佛凌晨四点半》为什么会对我们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引发人们的思考。

首先明确自己的立场:对于《哈佛凌晨4点半》这本“伪书”,你怎么看?对于其风靡一时、迷倒众生的原因,你又如何看?立场可以不同,看法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能联系现实、言之成理。

点睛:观点一:这本书自有其价值和流行的理由,无可厚非。

理由:①励志、传播正能量。

成功需要努力,努力就有可能走向成功,无论其所写内容是事实还是想象,这种通过加倍的努力走向人生成功的思想对莘莘学子具有激励(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②符合中国人崇尚勤学、苦学的传统教育理念,让望子、望生成龙的家长和老师从中找到激励孩子勤苦学习的有力证据;③利用名校效应,使“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经验因“哈佛”之名而更令人信服。

观点二:这本书宣传的凌晨4点半哈佛学子仍在苦读和中国人信奉的“三更灯火五更鸡”都是只问努力与否,不问身心健康,只问投入多少,不计成本效益的做法,倡导的是一种不科学的学习观。

理由:①睡眠太少,精力不济,学习效果不一定好;②长期睡眠不足,影响身心健康;③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获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观点三:《哈佛凌晨4点半》这种“伪鸡汤”的畅销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投射。

理由:①渴望成功、崇拜成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②各大书店,“成功学”一类的书籍经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对各种成功学趋之若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③哈佛学子是学业成功的代表,“哈佛经验”也是成功学的一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观点四:《哈佛凌晨4点半》这种“伪鸡汤”的畅销正是国人易于想当然、易于盲信盲从,缺乏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体现。

理由:①社会上各种“伪鸡汤”、伪科学、假消息大行其道,不少网友不辨真伪,胡乱传播,不少市民盲目相信。

②只要稍微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差别,就知道西方人并不喜欢做“拼命三郎”,“加班文化”是亚洲(尤其是东亚)特色,“头悬梁锥刺股”大约会被西方人认为有违人性。

因此,哈佛图书馆怎么可能天天凌晨4点半即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对此无人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质疑精神。

观点五:《哈佛凌晨4点半》的流行折射出国人普遍的“名校情结”。

理由:①如果把“哈佛”换成一所其名不扬的普通学校,会有这样的畅销效应吗?不会。

②无论成绩暂时如何,都有一个“清北”梦想,一些成绩佼佼者甚至宁肯复读也要非清北不上;不问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如何,把考个好大学放在第一位。

③用人单位划定高校档次,一些单位无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是非“985”“211”不要。

以上立意均“符合题意”。

如考生能从第二、三个层面立意,可在“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一项上加分。

2, 【答案】
文明的脚步
过去。

人类文明的触角还未完全伸及那片遥远的土地,那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人类还没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自然按照其本性发展。

尽管没有充足的食物,尽管没有时尚的衣服,尽管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尽管没有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物质享受为何物,能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他们对土地有着特殊的虔诚与热爱,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
相处,与世无争,生活平静如水。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或许,他们并不明白道德的涵义,但他们把“人之初,性本善”演绎得那么完美,东方的思想坚信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而他们能把这份善良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

过去,人们恪守着生来的那份善良,此乃文明第一步。

现在。

工业文明的汽笛早已开启了通向现代的大门,人类社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着。

财富的积累使人民对金钱的欲望膨胀,物质之海咆哮着,周而复始地将欲望的海浪推向岸边。

面对精神的匮乏,信仰的缺失,道德的丢失,人们不得不考虑用法律强制人们的行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旋律注定不属于这个年代。

很多人都把这个时代的弊病归结与法制不健全,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现代的世界仿佛一条奔流的大河,川流熙攘,挟带着人们冷漠疲惫的眼神向不知名的未来奔去。

我们走得太快了,快到无法看清身旁的风景,快到没有静心沉吟的心情。

我们过多地关注身边的物质洪流,失去了心灵深处宁静的住所。

我们依旧“人之初,性本善”,但很快就被这个社会同化。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而我们现在追求的,正是在法律与道德的杠杆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张弛有度,相辅相成。

现在,我们追求用法律强制自己的行为,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良心,此乃文明第二步。

将来。

总会有一天,社会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物质的气球不在无休止地膨胀,我们不再为生计、财富或是名利奔波,苦恼,我们有心情看阳光透过薄薄的玻璃,蒸腾起氤氲的清香,我们总会懂得物质与财富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而精神可以溶入我们的血液,伴我们走过人生之路。

法律成了一种象征,更多的时候,内心深处的道德告诉我们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就像在湖边钓鱼的丹麦人,自觉把小鱼放回湖中。

将来,我们与道德融为一体,每个人心中都一把道德的标尺。

道德,法律,道德,文明就是踩着这样的足迹前进,历史就是循着这样的轨迹上升,而人类始终在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开头已经给出材料的中心内容“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下面列举的都是相应的不文明的行为,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谈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从旅行可以扩展到平时的所有行文,“文明”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行文时可以谈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认识,也可写应该如何拒绝这种行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 【答案】君子以自信修身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如是说,面对前方风雨阻挠和无尽的未知,他只是豁达一笑,扶起长袖,继续坚定的前行,留给世人自信傲然的身影。

其实,困难亦无所惧。

君子以自信修身
材料中的小柯是个个性鲜明的天才棋手,他狂傲不羁,蔑视对手,更有甚者,他竟在决赛前夕直言对手只有5%的胜算,认为对手作为一代传奇“该谢幕了”,然而这位年仅18的选手,却拥有我喜欢的洒脱和率真,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我却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很多棋迷都认为小柯是过于自大狂妄,年纪尚小,没有任何阅历,不可能赢得对手,而他们却忘了古时韩愈便说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
年龄不是问题,连弟子都能超过师傅,为何小柯就不能战胜对手呢?
被誉为“汽车大王”的福特,从小就生活在美国的一个牧区。

福特的父母经营这一片肥沃的田地,他们从小就没对福特有过什么奢望,只希望他能继承父业,安稳平凡的生活下去。

然而,富有激情的福特却不甘于平庸,他厌倦了这种简单重复的生活,希望能做有挑战的事,直到一天。

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法国人发表了一种不需要马匹就能奔跑的消息,于是萌发出大胆的想法,为何我不尝试做一辆同样的车?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没想到却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可是,不甘寂寞的心已然被梦想的激情点燃,他开始狂热的投身于机械制造,在那个时代,造汽车无异于痴人说梦,人们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而福特却天生一副傲骨,他渴望激情与挑战,历经8年的努力,他终于制造出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激情是生活的调味剂,挑战与拼搏使人生更加精彩,成功是给那些对生活充满激情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勇者,唯有傲然于天下的自信才有成功的先机,毛主席曾说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应该要对生活充满激情,不甘于平庸,以自信焕发生命的光彩。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构思立意。

注意题干中对文体作了要求,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时应当明确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

这是一则社会新闻材料,材料主要内容是广大棋迷围绕“天才棋手决赛前口出狂言”这件事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题目要求考生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立意作文。

材料关键分析如下:天才棋手柯洁决赛前口出狂言。

一种是自信的表现,毕竟“艺高人胆大”,“没有五山斧,不砍六山柴”“没得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敢口出狂言。

同时在赛场上,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术,这是小柯智慧的表现,当然这种战术和智慧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赛场上,小柯口出狂言,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常言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如果“赢了金牌,丢了人品”,也会被人所不齿。

尊重规则,尊重对手是比赛的前提。

德艺双馨,德才兼备才是大众心中真正的王者,因此生活中不可轻狂,要低调做人。

第三种作为天才的父母当鼓励孩子发展个性,同时也要因势利导,给出合理的建议,毕竟孩子年纪尚轻,在为人处事上也会有一定的不成熟,作为父母,要正确的引导,不断完善孩子的个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