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绪论-第一章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研究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
(二)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
1.综合性 2.开放性 3.实践性
(三)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一是要有正确的哲学观点作为研究指导。 二是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作为研究手段。 三是要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a.逻辑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其他)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艺术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创造性活动的艺术,不仅受经济的制约和影响,还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它决定着艺术发展的特征和基本趋向。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借鉴与创新是其发展的重 要范畴和基本规律。
(一)艺术的纵向继承 (二)艺术的横向借鉴
(1)艺术的横向借鉴表现为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与艺术成果的吸纳。 (2)艺术的横向借鉴还表现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上。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 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人类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是艺术发展的一般性的普遍 规律。
首先,经济创造了艺术产生的条件,提供了艺术发展的动因,经济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 术内容和形态。
其次,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复杂起来。艺术归根结底是经济 的产物,是为经济所决定的。
(二)艺术的世界性
其一,世界性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其二,世界性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 其三,世界性艺术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三)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拓展与训练
1. 简述艺术起源的几种说法。 2. 为什么说艺术的起源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 请谈谈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 模仿说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正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中国古代:“宫商角徽羽”五声,就是模仿牛、羊、鸟等动物的声音。后来我国传统绘画 中“师造化”也与模仿说十分接近。 例证:阿尔塔米拉洞穴,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合理性:某种程度上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成分。 缺陷:离开了原始人的劳动实践的需要,仅从人类固有的本能出发去解释模仿的动机,而 且忽略了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不能科学地解释艺术的起源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巫术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巫术仪式活动。(西方影响最大) 代表人物: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 中国:美学家李泽厚 例证:甲骨文原本就是占卜吉凶的记录;商周时代的鼎、爵等铜器皆为祭祀用具;古墓的陶俑则为 葬礼艺术;《诗经》的“颂”为举行祭祀所唱,且为含有表演成分的歌谣。 合理性: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巫术活动总是包含着像舞蹈、歌唱、 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等活动。 缺陷:原始的艺术活动虽然具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 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专门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即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 问题的科学。进一步讲,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 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个方面。
绪论
•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艺术学的产生与发展德国费德勒艺术学之父德国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德国狄索瓦乌捷兹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中国学者宗白华推动艺术学研究潮流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专门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即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艺 术 概 论
绪论
• 艺术学的产生与发展
德国——费德勒——“艺术学之父” 德国——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德国——狄索瓦,乌捷兹——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中国学者——宗白华——推动艺术学研究潮流
缺陷:过分强调劳动与艺术发生的直接关系,也不免有些简单化。首先,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但却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此外,艺术的生产是以人的手因为劳动而达到高度完善 为前提的,艺术起源主要是指社会学意义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指原始人最初的创作 动机究竟是什么。从这一意义上来探讨劳动与艺术的关系,还很难判定它在艺术起源方面的作用究 竟如何。
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并不是完全与经济发展而同步进行 的,往往会形成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在同一个历史时期,艺术繁荣可能产生 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尚低的国家、民族或地区。另一方面,物质生产处于发达时期的国家、民族、地 区,其艺术倒未必呈现繁荣的景象。)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游戏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人类的过剩精力通过艺术得以发泄,呈现一种无目的、 无功利的特征。 代表人物: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发展:德国学者布鲁斯 合理性:实际上强调了人的主体活动的自由价值,揭示了艺术的娱乐性和审美性等特征。 缺陷:仅从生理学、心理学的方面去寻找艺术的根源,是不能在根本上触及艺术发生的根源的。
(三)艺术的创新
a.继承上的创新 b.发展过程中的创新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一)艺术的民族性
首先,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追 求和民族精神。
其次,由于民族艺术具有差异性、独特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的艺术要繁荣、发展,要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必须对外开放和开展艺术交流。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劳动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和原因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 影响的揭示。 代表人物: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和马克思、恩格斯、德国社会学家毕歇尔、芬兰艺术学家希尔恩、俄 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 中国:《淮南子·道应训》、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例证:《吴越春秋》的《勾践阴谋外传》所记载的《弹歌》、《尚书·尧典》 合理性: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本依据,具有较充分的合理性。相对于其他学说更具体、更科学, 从根本上阐释了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文学艺术起源的最根本的学说。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又称为“情感表现说”或“心灵表现 说”。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显示出这种说 法的巨大影响力。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发展: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美国当代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 中国古代:汉代《毛诗序》 合理性:一是艺术确实要表现情感,艺术家往往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他人、向社会表现自己的思想 和审美情感,而且情感在推动艺术的发生发展上起着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二是表现说阐明了艺 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即表现情感,突出了艺术家的主体精神。 缺陷: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 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基础,也就无法解释艺术起源的真正动力了。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多元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 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杜塞、芬兰艺术学家希尔恩
艺术的起源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 终应当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元的而非是单因的。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与 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