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中药材验收入库标准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业有限公司版本B/0
一目的
建立原辅料验收入库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进厂原辅料不发生污染、交叉污染、差错和混淆。
二适用范围
公司中药材、饮片验收入库操作。
三职责
仓库保管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质量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与监督。
四内容
1 初验
1.1 初验依据
1.1.1中药材、饮片采购合同。
1.1.2 质量部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名单。
1.1.3 供应商随货单凭证(送货单、装箱单、发票、检验报告)
1.2 初验项目
1.2.1 检查装运中药材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1.2.2 中药材卸车后,首先检查送货凭单所列项目是否与采购合同内容相符一致,供应商是否经批准。
然后与送货药材逐一清点核对,必须完全相符。
1.2.3 逐件检查进货中药材包装,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中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每件包装上应标识的内容:
1.2.3.1 中药材标记上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来源(或产地)、采收(加工)日期、调出单位、质量合格标志。
1.2.3.2 中药饮片外包装上至少应当标明品名、规格、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质量合格标志。
1.2.4 检查进货中药材、饮片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应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鼠咬、以及无破损及污染。
饮片应有双层包装,内包装为无毒塑料袋。
出现变质、污染、标识不清的,应予拒收。
1.2.5 如包装有破损或与采购要求不符及其它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保持货物的原样,
立即通知采购部、质量部处理。
填写《物料包装破损记录》(MM-RD-04-004)。
1.2.6 验收产地收购的中药材时,如果对到货中药材存在质量疑问,应当将实物与标
室收集的相应标本进行比对,确认后方可收货。
2 前清
初检合格的药材首先要进行外包装的清洁,避免造成药材、仓库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后方可进入货位区存放。
2.1 中药材清包主要内容
2.2.1 中药材的外包装应逐件用清洁工具清洁除尘。
2.2.2 如外包装上有油脂污物应去除干净。
2.2.3 清洁后的中药材码放在洁净的垫板上。
3 物料待验、编号
3.1 清洁的中药材先放入待验区,挂黄色待验牌。
3.2 进厂物料由仓库保管员统一编号,编号方法按《物料编码管理规程》(MM-SMP-05-002)的规定执行。
中药材应按产地、采收时间、采集部位、药材等级、药材外形(如全株或切断),包装形式分类,分别编制进厂批号。
3.3 填写《进厂物料验收记录》(MM-RD-04-001),记录日期、品名、代号、供货单位、来料批号、进厂批号、包装情况、数量。
3.4 建立《货位卡》(MM-RD-04-002)和登入《分类台帐》(MM-RD-04-005)。
4 请验
仓库保管员填写《请验单》(MM-RD-04-006)连同供方检验报告单一并及时送交、通知检验中心取样检验,取样应在取样间进行,取样后重新封好,贴上《取样证》,取样后及时记录货位卡和《分类台帐》,大宗(批量在1000kg以上)药材(除毒性药材外)取样量低于500g以下时,取样量可忽略不计(结余量可不减取样量)。
5 入库
5.1检验合格的物料从待验区移至合格区或解除待验标志,换上绿色合格标志。
填写《入库单》(MM-RD-04-007)(财务、采购各一份)。
5.2 原药材、饮片、分别入中药材库和饮片库(净药材库),分类分库码放,整齐,牢固、中药材要有地托,禁止直接接触地面,托板、货位清洁,底部通风防潮。
5.3 毒性和易串味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分别存放在设置的专柜内。
6 不合格处理
经检验不合格的药材放入不合格区隔离存放,每件物料贴不合格证,建立《不合格品台帐》(MM-RD-02-014),按《不合格品管理规程》(MM-SMP-01-012)处理。
7 注意事项
7.1 为防止灰尘、昆虫等进入库房,仓库各门在物料进出后,应立即关门,并上锁。
7.2 仓库内装卸进出货物后应立即进行清洁,物料按规定放在应放的区域内或库内,不许乱堆乱放。
7.3 中药材验收人员为中药材仓管员,应经过中药材验收知识培训或具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药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六文件分发
本文件发放到公司质量保证部、中药材库,文件原件由质量保证部档案室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