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仲3类有效成分检测中应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杜仲3类有效成分检测中应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分析
作者:陈转艮丁少波梁淑贞陈润添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01期
【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3类有效成分的效果。

方法采用Dionex C18柱以及流动相组成一种甲醇-0.1%磷酸水来进行梯度洗脱操作,对杜仲中的3类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测定结果。

结果进行色谱峰分离的效果较好,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杜仲中的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以及京尼平苷酸进行同时测定,其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为0.67%,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45%,绿原酸的含量为3.16%,京尼平苷酸的含量为1.12%。

结论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3类有效成分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能够为杜仲内在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杜仲;有效成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1.096
杜仲属于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利尿、安胎、坚筋骨以及降血压等诸多功效[1]。

该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杜仲胶、多糖、黄酮、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以及木脂素类等。

部分学者对杜仲中的桃叶珊瑚苷、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以及京尼平苷酸等进行了测定,这4种物质属于杜仲的主要药效成分,可以将其概括为3大类,在测定上具有较大的难度[2-6]。

本研究主要探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3类有效成分的效果,总结如下。

1 仪器与试剂
1. 1 仪器超声波清洗器(频率为25 kHz,功率为250 W);FZ102型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precisa 分析天平;UltiMate 高效液相色谱仪。

1. 2 试剂二次蒸馏水;甲醇(色谱纯);杜仲皮(产地:山东);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对照品。

2 方法
2. 1 制备供试品溶液称取50 g杜仲药材,将其研制成为絮状粉末,取2 g左右的样品粉末,将其放置在具塞锥形瓶中,将60 ml 75%的甲醇加入,对其进行称重,进行30 min的超声提取,冷置,对其进行称重,将减失的重量补足,然后再将其滤过,药渣再重复上述操作一次。

进行两次滤液处理之后将其减压浓缩,并且采用相同浓度的甲醇溶液对其进行定
容,一直到20 ml,对其进行均匀摇晃,采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对其进行滤过,最后获得供试品溶液。

2. 2 制备对照品溶液称取适量的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对照品,将其放置在容量瓶中(10 ml),将色谱纯甲醇加入到其中,将其溶解,并将其稀释到刻度,对其进行摇晃,将其制备成为对照品混合储备液,具体的浓度:桃叶珊瑚苷为0.70 g/L、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为0.50 g/L、绿原酸为
3.32 g/L、京尼平苷酸为1.20 g/L,采用冷藏的方式进行保存。

2. 3 色谱具体条件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分别为320、280、240、21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流动相为甲醇-0.1% 磷酸水梯度洗脱;色谱柱为 Dio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

3 结果与分析
3. 1 优化提取条件提取方法采用回流法与超声法,根据已经拟定好的色谱条件,分别采用两种提取方式对提取的样品进行测定,将4种有效成分的峰面积之和作为考察的具体指
标,结果显示出两种提取方法不具备较大的差异性,但是超声提取这种方式具有快捷、简单等优点,所以最终选用超声提取法对样品进行提取。

3. 2 优化超声提取条件称取2 g杜仲药品,一共有9份,对超声提取杜仲中主要活性成
分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以及溶解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 L9(34)正交试验[7-10],结果显示最好的提取方案为:料液比1 g/30 ml、75%甲醇、进行3次超声提取,将每次提取的时间控制在30 min。

其次,结果显示料液比对杜仲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次数、甲醇浓度、反应时间。

3. 3 优化色谱条件检测波长的选择:对样品采用PDA-3000光电二极管进行全波长扫描,为了能够达到干扰小、吸收强的目的,对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各物质的光谱性质差异进行利用,将3D-plot图谱作为依据,最终决定采用四波长进行检测[11-13],具体为:320 nm测定绿原酸、280 nm测定松脂醇二葡萄苷、240 nm测定京尼平苷酸、210 nm测定桃叶珊瑚苷。

在这种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多的图谱信息量,并且具有较好的峰形,基线平稳,溶剂受到的干扰少,能够对各种物质进行准确的分析。

优化流动相:对甲醇-乙腈、乙腈-水、甲醇-水分别进行梯度洗脱比较,结果显示,在甲醇-水位流动相时,分离较好,出峰较多,但是会有拖尾现象出现,所以将磷酸快加入到流动相中,以此来达到消除拖尾的目的。

结果显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时,能够获得
理想的色谱峰分离度以及峰形,具有较好的程序稳定性。

3. 4 方法学考证线性关系考察:采用流动相溶液将对照品储备液稀释,并且配备成为对照品系列溶液,桃叶珊瑚苷:0.08、0.17、0.35、0.70、1.40 g/L;松脂醇二葡萄糖苷:0.06、
0.12、0.25、0.50、1.0 g/L;绿原酸:0.42、0.83、1.66、3.32、6.64 g/L;京尼平苷酸:0.15、0.30、0.60、1.20、2.40 g/L。

分别进样5 μl,对其进行55次平行测定,结果显示,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的峰面积和其进样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回收率分析:选取相同批次的5份供试品,采用供试品溶液制备以及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测定,对其重复性的RSD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在24 h内,试品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实验的重复性好。

3. 5 杜仲样品测定取约2 g的杜仲样品粉末,对其进行精密称定,放置在具塞锥形瓶中,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方案提取样品,并且在最优色谱条件下对其进行测定,结果分别在320、280、240、210 nm的波长条件下进行检测,最终结果显示,桃叶珊瑚苷的含量为
0.67%,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为0.45%,绿原酸为3.16%,京尼平苷酸为1.12%。

这种波长能够对各种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4 讨论
本研究采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杜仲3类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可以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采用不同波长对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实现同时定量测定多个成分、多类组分的目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其精密度与准确度能够与要求相符合。

与此同时,进行方法学考察、色谱条件优化以及提取条件优化之后,对提取条件进行了最终确定[14,15]。

最后,实验对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采用多波长同时检测的方式进行了测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综上所述,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3类有效成分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能够为杜仲内在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大旭,高晓波,祁永华,等.杜仲有效成分β-萘黄酮对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研究.中医药学报, 2016, 44(3):41-43.
[2] 杨林军,黄文平,吴永忠,等.杜仲板皮和枝皮中4种有效成分差异性比较.中草药,2015, 46(4):584-587.
[3] 戚向阳,陈维军,张声华.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及绿原酸的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 2000(1): 22-24.
[4] 石少澜,王祝举,邵爱娟,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皮中绿原酸的含量.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9):715-716.
[5] 冯薇薇,郭方遒,范岚,等. 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杜仲中三类有效成分.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3(2):13-16.
[6] 冯薇薇. 杜仲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与测定. 中南大学, 2013.
[7] 李艳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主要成分和食品中大豆异黄酮. 西南大学, 2010.
[8] 伍庆,王兴宁,张明时,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杜仲叶药材中芦丁等3种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5):1186-1187.
[9] 黄勤挽,王瑾,苏娟,等. 双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雄花中3种成分的含量. 中国药房, 2011, 22(27):2565-2567.
[10] 阿来·赛坎,文娥,田树革.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杜仲叶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6, 43(3):571-574.
[11] 陈立群,杨中林. 不同采收期杜仲叶中3种黄酮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海峡药学,2007, 19(4):29-30.
[12] 王嗣岑,贺浪冲,高锦明,等. RP-HPLC法同时分离测定杜仲叶中3种有效成分. 西北药学杂志, 2001, 16(1):15-16.
[13] 李钦,赫锦锦,马凤仙,等. RP-HPLC法测定杜仲冲剂中3种成分的含量.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7(3):5-7.
[14] 冯攀,马养民,朱军峰,等. RP-HPLC法测定杜仲叶中京尼平苷酸与绿原酸的累积含量.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7):171-174.
[15] 周云雷,郭婕,王志宏,等. HPLC法同时测定矮林杜仲叶中6种成分含量. 中药材, 2015, 38(3):540-5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