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芭蕾基训在拉丁舞训练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由于我国拉丁舞起步较晚,且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因此需不断探究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我国拉丁舞竞赛水平更上一层楼。

对学好拉丁舞而言,芭蕾基础训练是打好拉丁舞基础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现今,越来越多的拉丁舞专业院校将芭蕾基础训练作为必修课程,甚至在课程安排的数量上超过了拉丁舞蹈课程,但在教学理论、训练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何更好的培养出优秀的选手,提高选手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拉丁舞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芭蕾基础训练的意义
芭蕾舞经过几个世纪得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成,它是具有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的传统舞蹈艺术,它是根据科学的依据,进行有严格顺序的舞蹈训练。

首先是把杆训练,其次中间部分,最后是各种复杂的技巧训练。

它主要是训练舞者对肌肉力量、柔韧的控制,对舞者的形态、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延伸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芭蕾基础是所有舞种的必修课,是舞者在舞蹈艺术之路密不可分的必经过程。

(二)芭蕾基础训练的内容
芭蕾基础训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地面动作:地面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

具体动作有:勾绷脚绕脚腕、盘脚压胯、正吸腿、侧吸腿、后吸腿、手臂波浪、躯干波浪、腰部训练。

把杆动作:主要是锻炼身体腿部肌肉、韧带柔韧度,增强大腿肌肉。

具体动作有:蹲、擦地、小踢腿、划圈。

主要训练两条腿不同的动作,锻炼动力腿的外开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使支撑腿结实有力,动力腿灵活自如。

单腿蹲Battement fondu:训练两条腿不同动作的协调性,为以后的中跳做准备,并提供最大的弹性,要求韧带最大限度的收缩和最大限度的伸长。

小弹腿Battement frappe:主要训练脚的力量和脚腕灵活性,比jete更有力量,更尖锐,难度上又进了一步。

控制Battement developpe:训练整条腿的伸展能力,在身体重心稳定的情况下把腿控制到最高点,为中间的控制练习做好准备,为以后的旋转、跳跃有一个非常有力的后背、非常柔韧的腿做好准备,因此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对技巧的完成起到决定的作用。

大踢腿Grand battement jete:能够有效的锻炼腿的幅度、力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拉长大腿内侧肌和胯关节的稳定性。

中间动作:主要训练身体的控制力,协调性和技术技巧。

七个基本手位:手在舞蹈中比其它部位更富有表演性,它是构成各种各样舞姿的重要部分,更是帮助完成动作以及各种技术技巧的有力工具。

五个基本脚位:大部分动作都是以这五种脚位之一作为开始和结束姿态。

③基本舞姿造型:鹤立式Attitude、迎风展翅Arabesque,攀峰式、俯望式Ecartee、变身Grnad Fouette。

④步伐练习:插秧步Pas de bourree、波浪步B alance、划步Pas de basque,倾身步Pas de bourree ballotte、碎步Pas couru。

⑤旋转练习:并立转Soutenu en tounant、平转Tour chaines、四位转Pirouette。

⑥跳跃练习。

⑦组合练习。

二、芭蕾基训在拉丁舞训练中的运用
(一)技术方面的运用分析
芭蕾训练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他的训练直接关系到动作的优与劣。

它与拉丁舞对腿脚动作、脚位、步法、腿形等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例如,拉丁舞在下肢动作训练中,可以采用芭蕾半蹲、深蹲、小跳及大跳训练方法,来提高拉丁舞学生膝踩关节的正确用力和缓冲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拉丁舞的技术要求进行复合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脚趾、脚踩、膝关节的运动能力以及下肢动作控制能力;在拉丁下肢动作训练中,可以采用芭蕾的“擦脚”、“举腿”等训练方法来校正练习者的脚形、腿形和舞步动作形态,用芭蕾基础训练中各种踢腿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下肢动作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芭蕾转的技术包括地面上双脚支撑和单脚支撑这两大类别的平转以及空中的各种跳转。

在拉丁舞运动中有前后左右的移动、上、下的升降、左右旋转和各种动态舞姿等诸多尤其是带有转和旋转性的动作比重更大,因此旋转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且种类繁多,形式变化更为复杂。

此外,拉丁舞通常是两人相对而舞,所以在转动时还要考虑到“内圈转”和“外圈转”,如此复杂的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和具体的训练方法。

借用芭蕾的转体技术训练方法来掌握拉丁舞转体动作的关键技术环节,特别是芭蕾的转体蹬摆技术以及躯干的直立技术,对掌握拉丁舞中的各种转体动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在掌握了芭蕾转体动作技术后,可结合拉丁舞旋转技术要求来提高动作技术质量。

因此,直接引用芭蕾的旋转原理及训练方法,结合拉丁舞旋转技术要求解决旋转难点问题,无疑将是一条捷径。

(二)审美方面运用分析
芭蕾艺术要求舞者具有修长且符合比例的身材,优雅高尚的风度为社交界所崇尚,这同时也融进了交际舞的“国际标准”中。

芭蕾舞选择演员的标准依照形体结构的完美与否和黄金分割的美学原则,男演员立半脚尖、女演员立脚尖,而拉丁舞的女选手脚登8cm左右高跟鞋参加比赛,这不仅可以弥补女子由于生理上重心点较男子低而造成的形体比例“上长下短”现象,而且可以形成线条匀称、挺拔、优关的形态。

这和芭蕾女演员立脚尖有异曲同工之妙。

拉丁舞和芭蕾一样,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充分运用经过提炼、加工、关化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从现代健关角度来看,它能够使人的内心、形体都得到关化,并使身心健康升华。

总体上讲,拉丁舞姿优关、轻柔洒脱、舞步流畅、气质高雅、节奏有起有伏,一派绅士风度。

拉丁舞则自由活泼、热情、奔放、音乐清晰、明亮、突出,舞蹈技巧性强。

(三)教学方面的运用分析
1.芭蕾基训与拉丁舞动态技术方面的耦合
芭蕾的动态技术由跳、转、跳转结合和连接动作构成。

跳的技术包括小跳、中跳和大跳。

转的技术包括地面上双脚支撑和单脚支撑这两大类别的平转以及空中的各种跳转。

芭蕾与拉丁舞动作中都对腿、脚上的动作及其脚位、步伐等的变化有特殊的要求。

因此,对拉丁舞中动态技术的训练,(下转227页)
浅析芭蕾基训在拉丁舞训练中的运用
席奇莹1 吕 鹏2
(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摘要】芭蕾舞源于早期西方国家,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一套较科学的教学训练体系,分析借鉴芭蕾有效的训练方法,运用到拉丁舞训练和竞赛中,这将对我国拉丁舞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芭蕾基础训练;拉丁舞训练;运用
【中图分类号】J7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233-02
教育的最好效果,一定要营造出最佳的课堂情感氛围。

最佳情感氛围的形成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感情观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用引导和开解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在以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美术课程缺乏重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像在演独角戏,师生关系较为紧张。

在运用情感教育之前,学校和教师应先创新师生关系,教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同学生一起赏析美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感受美术的魅力。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与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个性发展。

改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后,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感学习美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育氛围。

四、总结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增强了美术教育在课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学生不仅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更要发展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在情感上有些叛逆,教师应借助美术教育在课堂上引进情感教育,打开学生的心结,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实现全方面素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瑞枝.润物无声爱无止境——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6(22)
[2]林培灵.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戏剧之家.2016(16)
[3]张雄.论情感陶冶在语文课堂美育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8)
(上接233页)我们可以采用芭蕾训练中的小跳、中跳、大跳的训练,以增强运动员膝关节的正确用力及缓冲能力。

我们也可以利用对芭蕾中的转体技术的学习,来掌握拉丁舞转体动作的关键技术环节,特别是芭蕾转体蹬、摆技术以及躯干的直立技术,对掌握拉丁舞各种转体动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学习了芭蕾转体动作技术后,可以结合拉丁舞的转体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要求进行训练。

如古典芭蕾中的擦地小踢腿等对形成正确的肌肉用力感觉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要正确体会大腿内侧肌肉用力。

开始我们可以运用单手扶把进行练习,以找到转体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用力,再配以跳的动作,以此达到对跳转连接动作的学习。

2.芭蕾基训练与拉丁舞静态技术方面的耦合
芭蕾的静态技术包括各种舞姿,如“阿拉贝斯克”、前垢)“鹤立”、各种控制平衡等动作。

芭蕾的静态技术训练手段主要借助把杆,根据动作的需要可采用单手扶把或双手扶把进行训练,以使所学动作达到完关的动力定型,从而找到肌肉的正确用力和全身各部分的正确姿态,轻盈舒展、关观、规范。

可以说芭蕾静态技术学习就是运用把杆在同一项练习中多次重复来磨炼芭蕾技能的基础技术,以达到熟练的掌握。

而对于拉丁舞静态技术以及难度动作的掌握,传统的训练多是进行直接描述性传授技术,而很少借助辅助手段进行训练,因此动作的规格较差。

对于拉丁舞静态技术的学习,我们可以借用芭蕾静态技术的训练手段,让运动员借助把杆进行练习,使其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找到正确的肌肉感觉。

注意身体形态的塑造,因为舞蹈是一个时间、空间的动作艺术,优关而和谐的身体,更能够有效地传递舞蹈的信息。

所以,舞蹈选手应自觉地加强形体训练,力求把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不自然和僵化中解放出来,学会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各环节,让自己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具有舞蹈韵味。

因此,要求拉丁舞教练员在技术训练中深入体会其中的奥秘,并紧密结合身体形态训练的特点来训练运动员。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拉丁舞基本训练内容和芭蕾基训内容来看,“开、绷、直、立”四大原则与拉丁舞规则对动作技术规格的要求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艺术表现力方面来看,拉丁舞与芭蕾基础训练在审美意识、音乐素养、表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藕合点,二者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可以起到互相补充作用。

从教学方面来看,乐感和形体要运用到教学中,藕合拉丁舞与芭蕾基础训练,并找出合理的的藕合方法途径,能更好的促进拉丁舞的教学与训练。

(2)对拉丁舞选手身体素质、个人艺术方化修养欠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找出原因并有针对性寻求解决方法,有目的的改进和学习。

从艺术表现,审美,技术等方面入手,提取芭蕾基础训练中对拉丁产生正面影响的要点,结合拉丁舞本身的运动特征运用于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去。

芭蕾舞与拉丁舞都是世界舞蹈文化的精华,如何发展和传承下去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

芭蕾舞作为所有舞蹈的基础己在我国很多高校开展,拉丁舞传入时间相对于芭蕾舞来说要短些,但普及速度非常快。

对于业余的舞蹈爱好者,还应该分年龄阶段来进行选择。

青少年适合两种舞蹈一起学习,而对中老年人来说则更适合学习拉丁舞。

但因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对舞蹈的选择也不同,木文主要是针对那些拉丁舞的爱好者提出建议,芭蕾的学习能够促进拉丁舞的提高,同时改善拉丁舞者的形体和舞感,所以我建议青少年的拉丁爱好者们能够学习芭蕾舞。

参考文献:
[1]王冬月.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应用[M].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
[2]汪军.芭蕾基本元素在体育舞蹈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前沿,2015.08
[3]吴东方.中国体育舞蹈科学理论与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9.21
[4]赵景辉.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中训练中的应用内蒙古科技[J].2011.11
[5]毕雪超.浅析外开在芭蕾基础训练中的意义文学界艺术审美[J].2009
(上接216页)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演出的进行前和进行中,要做到:第一,要做好充分的演出准备;其次,对舞台表现力进行完美塑造;第三,在正式的演出过程中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

保证钢琴表演的顺利有序进行。

五、结束语
钢琴艺术指导是钢琴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在声乐艺术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钢琴艺术指导要和声乐的演奏者、演唱者互相配合,相互促进,把握音乐作品的主旨、风格特征、语言内容,促进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艺术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婧.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配合的技术性问题[J].大众文艺,2014(12):142-143
[2]宋婷婷.琴歌交融相和而声——论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表演的和谐共生关系[D].兰州大学,2014
[3]赵娜.对比分析中外艺术歌曲与钢琴艺术指导的合作异同[J].音乐时空,2014(3):55-5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