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液体的压强学案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压强教学案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压强教学案
2、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计算:
公式:P =ρg h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教学反思
课题
二、液体压强
备课人
目标描述
目标水平
记忆
理解
应用
综合
教学
目标
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V
V
V
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V
难点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V
教具
演示
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等
学生
压强计、200mL的量筒、水、盐水等
2.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跟什么有关
(1).介绍压强计
(2).实验步骤
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P—压强
ρ—液体密度
h—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A
B
h=20cm


5.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如图
①连通器的原理(用P83图14.2-8讲述)
演示:在连通器中倒入红水,让学生观察每个容器中的水面的高度。(相平)再把连通器慢慢倾斜一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相平(仍相平)

液体的压强(学案)

液体的压强(学案)

液体的压强(学案)学习目标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什么?2、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是什么?3、能利用公式解答简单的液体压强问题。

4、知道连通器的原理,能识别连通器,了解连通器的广泛应用。

知识归纳:1、观察实验现象说明: 液体对容器底部 压强 液体对容器侧壁 有压强(1)液体具有 性,由于自身 作用,所以液体内部 压强。

(“存在” 、“ 不存在”)(2)方向性:液体内部向 方向 都有压强。

2、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特点:(1)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U 形管压强计;通过观察:U 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表示液体内部有压强, 越大,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

(2)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等分析、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 ; 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器材:压强计、烧杯、水、盐水等 根据演示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

4、公式推导巩固运用:求水下70米深处的压强。

(取g=10N/kg)5、液体压强的应用(1)连通器:观察演示现象特点:静止在连通器的同一种液体,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

(2)应用:茶壶、、、等。

总结提升、诊断评价1.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

纸盒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下图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2.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3、某水坝高30米,水面到坝底的距离是23米。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液体压强的特点3. 液体压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液体压强计、容器、液体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好奇。

2. 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 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规律。

4. 应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3. 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3. 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4. 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章节总结1. 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2. 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计在不同液体中的示数变化,探讨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总结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压强教案、学案、当堂检测

液体压强教案、学案、当堂检测

图214.2液体压强课堂学案班级: 姓名:复习引入:1、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__ ;②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③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

★液体压强的大小2、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有多大?要知道液体某一深度的压强有多大,可以设想在此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图1)即可。

设平面在液面下的深度为h ,平面的面积为S ,求P=? 解题思路①、 这个液柱的体积是多少?V =②、 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大? m =③、 这个液柱有多重?对平面的 图1 的压力是多少? F G ==④、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F P S== 因此,计算或判断液体的压强可用公式例1、 如图2中,一个圆台形容器装了一定质量的水,求A 点处水的压强是多大? (ρ水=1.0×103kg/m 3,g=l0N/kg )3、利用该公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的单位一定要用,h的单位要用,计算出压强的单位才(1)、ρ液是.(2)、式中h表示;深度:是指从液体的液面到某一点之间的竖直距离;(3)、公式中g是常数所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和有关.与液体的受力面积、体积、形状等因素均无关,所以在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时,要紧抓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这两个量来讨论。

例2、如果例题1中水的重量为40N,容器的重量为10N,容器底面积为0.01m2,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少?(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少?总结:★求液体的压力,压强:★求固体的压力,压强:例4、一件潜水服能承受的压强为5×106Pa,问该穿着这件潜水服的潜水员能潜入水下多深处?(用纯水密度,g=10N/Kg)例5、用压强计测得某液面下40cm深处的液体压强是4000Pa,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g=10N/Kg)图5 当堂检测1、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只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B 、液体的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C 、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D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2、往装有水的容器内放入一木球,水没有溢出,此时水对容器的压力、压强与放入木球前比较为:( )A 、压力、压强都不变,B 、压力、压强都变大C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D 、压力增大,压强不变3、在桌面上放着四个底面积不同的容器A 、B 、C 、D 都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如图4所示,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为:( )A 、a b c d P P P P >>>B 、a b c d P P P P ===C 、a b c d P P P P <<<D 、由于底面积不同,所以无法判断4、如图5所示的盛水容器中置于水平桌面上,比较水对底部A 、B 、C 三点的压强大小关系:P A P B P C ;5、(2009)如图12甲,一容积为0.5m 3,底面积为0.5m 2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 kg .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 N ,压强为 Pa .(ρ水=1.0×103kg/m 3,g=l0N/kg )6、如图6所示,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判断7、如图7所示两端封口的圆台形玻璃容器中盛了一定量的水,水和容器共重70N ,容器的下底面积为300cm 2,放在水平木板上,水的高度为30cm,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压力为 N ;木板受到容器的压力为 N ,压强为 Pa 。

液体压强学案教案

液体压强学案教案

液 体 压 强一、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 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 ;g :N/kg ;h :m 。

C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

6.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重力的关系:F=G F<G F>G例1.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例2.如图,甲、乙两容器的质量相等,把等量的水倒入两容器后再把两容器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则 ( )A.两容器对天平托盘的压强相等,天平保持平衡B.两容器对天平托盘的压强不相等,天平不平衡C.两容器对天平托盘的压力相等,天平保持平衡D.乙容器对天平托盘的压强大,压力也大,天平不平衡例3.如图,当盛有液体的试管逐渐倾斜时,图中三个位置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是( )A.p a=p b=p c B.p a>p b>p cC.p a<p b<p c D.无法比较例4.三个容器分别盛有水银、水和煤油,它们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在容器中液面最高的是( )A.水B.水银C.煤油D.一样高例5.如图,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A.甲的最大B.乙的最大C.丙的最大D.一样大例6.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例7.比较左图、右图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左图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 A_____p B_____p C;(2)在右图中,A、B、C、D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则各点压强p A _____p B_____p C_____p D(填“>”“<”或“=”).例8.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水的质量是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cm2,则水对杯底部的压强是__ _ P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___ Pa.(取g=10N/kg)例9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x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取g=10N/kg)例10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

14.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14.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14.2 液体的压强设计:王冰峰审核:张志昕主审核:李全中【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3.通过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 学会控制变量法的使用;4. 能用液体压强特点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知识回顾1. 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1)定义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压强.2)公式:●提出问题1.液体内部有压强吗?;压强的方向一定向下吗?。

2.液体的压强大小与什么有关?●基础知识:1.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4. 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

5.液体内h深处的压强P= 。

☆达标导学1: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2.使用方法:1)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________,.越大则压强越(3)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4)根据教材P44完成实验探究。

学生小组实验:A 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同方向分别做几次,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 (“有”或“无”) 压强。

B 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 (“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或“不相等”)。

C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或“减小”)。

D 将探头分别放在酒精、水、盐水的相同深度处,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 (“相等”或“不相等”),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导学2:液体压强的大小阅读课本P44-45液体压强的大小,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公式。

液体的压强_学案

液体的压强_学案

二、液体的压强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利用公式计算。

学习过程:一、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思考:P80“想想议议〞1.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假设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答: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水倒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平板玻璃上,水将向四面八方流淌,说明液体具有_________性,假设是倒在杯中就能阻止流淌,并上升至一定高度。

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测:液体对盛它的容器侧壁有压强吗?答: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图甲,向玻璃管中倒入液体后,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乙,侧壁的细管口上的橡皮膜向外凸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丙, ______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说明液体对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有关,请猜测具体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一个空的小玻璃药瓶,在瓶口上绷扎橡皮膜,然后竖直地浸入盛有水的大玻璃杯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下图。

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口朝上时(左图),橡皮膜往_____凹;瓶口朝下时(右图),橡皮膜往_____凹;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相比拟,瓶口朝下时橡皮膜凹得更明显,由此猜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有关。

结论: 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压强计原理: 当探头的薄膜受到压强的作用时,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会产生__________(2)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3〕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猜测A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猜测B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猜测C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测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各图所示的操作:甲丙探头〔扎有橡皮膜〕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甲乙丙①比拟代号为三个图,可以说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测A正确;②比拟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测B正确;③比拟代号为的两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猜测C 正确.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__ ;③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④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

液体的压强学案模板

液体的压强学案模板

(1).比较(a)、(b)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液体是B.水银、酒精、盐水D.酒精、盐水、水银在容器的侧壁的不同高度开三个相同的小孔,所示的各图中,能正确反映喷射情况的是三、展示反馈:(积极主动,展示风采!).小明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液面右液面液面高度差。

如下左图: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玻璃管底部和侧部的橡皮膜的形状什么变。

.液体对容器都有压强。

都有压强。

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

的压强;也有压强。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要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

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人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 ).如图所示为三个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的容器,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则三容器底面上所受水压强最大的是_ ______容器。

是8.如图所示的三通玻璃管在两个口上都蒙上薄橡皮膜,往管中灌入水后,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的细管口明 .9.将木块放人已盛满水的烧杯中,,把木块取出后倒掉一半水,木块,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未放入木块之前_______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________N.(g取10 Nkg)上(图甲).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14.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kg的酒精(酒精酒精的体积V酒精;2)液面下0.1m处酒精产生的压强P酒精;图二图14、容器内装有水,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求容器中A点受到水的_____ N。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液体压强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特点:结合实验和图片,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和特点。

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4.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验证液体压强公式。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液体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液体压强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液体压强概念、特点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液体压强变化规律的观察分析能力。

3.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练习和作业的情况,巩固对液体压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如:1. 学生对液体压强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是否需要进一步强化。

液体压强教学案

液体压强教学案
生:阅读、讨论。
师:哪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回答,通过讨论后,举出更多的例子。
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拓展延伸
根据规律的有关内容,学生相互讨论、畅所欲言、大量举例。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课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主备人
刘金钟
备课时间
2010-11-11
辅备教师
本组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大的可乐瓶子,用它来装水,这样就能使水足够深,研究起来方便。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讨论试验方案。
生:学生讨论,找到实验方案。
师:咱们一起交流你的实验方案,看其他同学的想法是否跟你一样,有没有你想不到的,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是你想不到的。
生:交流。
师: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用你认为好的做法,去实验,验证咱们的假说。
教学重点
探究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压强计,自制“可乐瓶”烧杯,水,刻度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反思与收获
交流展示
1、完成学案的内容
师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物理:14.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doc

物理:14.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doc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2.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和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内,发现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填有或没有)压强,并且看到下面一个橡皮膜比上面橡皮膜凸出明显,说明。

2、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都没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3、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演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观察现象。

2、认识压强计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结论: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20.第十四章二液体的压强学案

20.第十四章二液体的压强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二 液体的压强》学案设计者:马学军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U 型压强计的作用,液体压强公式;认识连通器。

学习过程:一、本节内容提要二 液体的压强1.液体存在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仪器——U 型压强计。

(3)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大小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探究(1)当液体深度不变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当液体的密度不变时,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gh P ρ=3.应用——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平的。

二、当堂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一)想一想,填一填(6分×11=66分)1.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的方向是________于物体表面的。

2.质量为100 kg ,底面积为2 m 2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的受力面积是_____,地面所受的压力是_____,地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若把木箱放在面积为1.5 m 2的桌面上,桌面全部被箱子盖住,桌面的受力面积是________,桌面所受的压力是________,桌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

3.液体的压强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系,根据这一结论可知等质量的水分别装在细长的玻璃管和一个盆里,那么水对玻璃管底的压强_____水对盆底的压强。

(二)聪明的选择(8分×3=24分)4.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5.三个容器分别盛有水银、水和煤油,它们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在容器中液面最高的是( ) A.水 B.水银 C.煤油 D.一样高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甲的最大B.乙的最大C.丙的最大D.一样大(三)算一算,更清楚(10分)7.如图所示,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

§142液体压强学案.docx

§142液体压强学案.docx

§14.2液体压强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彖。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一一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利用公式计算。

学习过程:一、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我们已经探究了固体有压强,那么液体有没有压强呢?体验活动:1、一个注满水的塑料袋,用手托其表面,你的感觉是什么?用手轻拍它的侧面,你感觉到什么?2、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想想为什么?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结论:液体对容器的 ___ 部和容器的________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⑴液体受到____ 力的作用、(2)液体具有流动性。

二、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介绍压强计:①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U形管压强计②原理: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髙度差③使用方法: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Q;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真度差;対薄膜的压强越太,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______ ;例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虹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__________ 的压强(向上、向下)。

(2)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猜想A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猜想B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猜想C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实验步骤: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止确,某同学进行了各图所示的操作:丙B CDEF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mm A水3向前B3向下C3向上D1向下E6向下F盐水6向下分析论证:① 比较代号为A.B.C三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猜想A正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代号为B.D.E.的三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猜想B正确;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代号为E.F的两个图,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猜想C正确.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____②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 :③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____ 。

《液体的压强》学案

《液体的压强》学案

二、液体的压强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1)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

(2)通过实验的探究,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二、学习准备1、微小压强计构造:,,,2、微小压强计使用方法:(1)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液面差为;用手压薄膜力越大时,U形管液面差。

(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说明水的压强可以用压强计测量。

(3)微小压强计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了,薄膜在液体中某位置处所受的大小三、我能自学、我能探究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1)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我们需要用到压强计,压强计主要由橡皮膜探头、U形玻璃管、橡皮管三部分组成。

(2)压强计的用途:,原理:。

(3)下图是都是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四幅图,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四幅图后回答:①②③④如图①②③所示,是将探头放在水中的不变,改变探头的。

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如图③④所示,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探头的 相同,改变探头 。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结论: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知识梳理】2、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阅读教材P42“液体压强的大小”了解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基本操作 ◆ 当向竖直插入水中的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逐渐加入同种液体 时,观察橡皮膜的变化,看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的程度越来越 ◆ 当管中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的时候,看到: 。

由此说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与玻璃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达到◆ 由此可知,烧杯中在h 深处水产生的压强 p=ρgh◆ 推导结果: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从上述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同时结合液体压强的特点,不难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只与: 和 有关(注意 深度 与 高度 的区别) 3、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例:葛洲坝水电站拦河大坝,上游水深50m 。

八年级物理《液体压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液体压强》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液体压强》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月日星期学习课题:14、2液体压强第课时累计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学习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学习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中深度h的确定学习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请同学们补充课堂笔记)流程及预见性问题学习要求和方法备注1、明确目标阅读课本32页的“想想议议”,思考两个“为什么?”。

学习完这节内容后,我们看看谁回答这两个问题最成功。

二、自主学习1、你有没有见过生活在深海中的活的带鱼,为什么?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2、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压强计中,用什么反映薄膜所受压力的大小?3、什么样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会怎样?4、请列举生活中的连通器实例。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帕斯卡(Pa)ρ密度()()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h深度()()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对照课本进行独学,要求能自行解决自主学习内容,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用双色笔做好标记。

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第80页-84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练习题,并保证在2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3、合作探究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1)思考: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2)认识压强计:压强计是测量 _______ 的仪器,所测压强的方向与橡皮膜的方向_________,压强的大小由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 _________看出。

(3)小组实验:A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同方向分别做几次,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 _______ (“有”或“无”)压强。

B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 _______ (“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 (“相等”或“不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
2.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课前预习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Pa<Pb=Pc
思路引导:由图可知:a图和b图的液体相同,所以______相同,因为a图中液体的深度_____b图中液体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a的压强_____b的压强;b图和c图中液体的_______相同,而水的密度_____酒精的密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b图中液体的压强______c图中液体的压强,综合可得:Pa_____Pb_____Pc,故选_____.
例 2.如图所示,两个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液体,则两个容器中液体对底
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F A>F B,P A=P
B B F A<F B,P A=P B
C F A=F B,P A>P B
D F A=F B,P A<P B
思路引导: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无法确定,所以此题无法根据P=ρgh 来分析.但因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两种液体的重力相同,它们对底面的压力F A_____F B,又因为A容器的底面积_______B容器的底面积,所以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F/S可得:P A______P B.
例3.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c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求:(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10N/kg)
(1)实验次数1、2、3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橡皮膜放入盐水中深10cm处时,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比9.2cm要______.
(3)在同一次实验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应等于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但仔细观察,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略____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
2.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
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D 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3.潜水员潜到三峡库区20m深的水中,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若他的身体表面积为2m2,则他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__N.(g=10N/kg)
4.塑料桶里装有20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600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g=10N/kg)
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都装有水,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
6.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无法确定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8.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9.一只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处发现有一个面积为5cm2的小孔,求:(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3)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小孔处施加多大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