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1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绿春县第一中学 白 霞
一、 目标认知 二、
考试大纲要求:
1. 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 了解命题“若p,则q ”的形式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分析四种命题相 互关系.
3.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4.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重点:四种命题间关系的真假判定,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
难点:根据命题关系或充分(或必要)条件进行逻辑推理。

二、教学的基本流程:
1、知识网络:
2、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命题
1.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1)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命题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p,q,r,m,n 等. (2)命题有真假之分,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真命题
(3)命题的形式:“若P, 则q ”
也可写成 “如果P,那么q ” 的形式 也可写成 “只要P,就有q ” 的形式
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要点梳理
相对应的例题讲解 巩固练习
进行 小结
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 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结论. 记做:
四种命题
1. 四种命题的形式:
用p 和q 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 和
q 分别表示p 和q 的否定,则四种命
题的形式为: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
p 则
q ; 逆否命题:若
q 则
p.
注意:三种命题中最难写 的是否命题。

要严格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之间的差别. 原语句 是 都是 > 至少有 一个
至多有 一个 ?x ∈A 使
p (x )真 否定 形式
不是
不都是

一个也 没有
至少有 两个
?x ∈A 使p (x )假
2. 四种命题的关系
命题真假性判断
(1)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但其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2)若其逆命题为真,则其否命题一定为真。

但其原命题、逆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结论:
(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2)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

(3)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可能为0个、2个或4个
热身练习: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真假: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原命题: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则它们全等 (假) 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面积相等 (真)
p q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相等,则它们不全等 (真)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它们面积不相等 (假)
经典例题
a ,
b ,
c 为三个人,命题A :“如果b 的年龄不是最大的,那么a 的年龄最小”和命题B :“如果c 的年龄不是最小的,那么a 的年龄最大”都是真命题,则a ,b ,c 的年龄的大小顺序是否能确定?请说明理由. 【解析】能确定。

b>a>c 理由如下:
显然命题A 和B 的原命题的结论是矛盾的,因此应该从它的逆否命题来考虑.
知识点二: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1)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①p 或q ;②p 且q ;③非p (即命题p 的否定). (3)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利用真值表):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①当p 、q 同时为假时,“p 或q ”为假,其它情况时为真,可简称为“一真必真”; ②当p 、q 同时为真时,“p 且q ”为真,其它情况时为假,可简称为“一假必假”。

③“非p ”与p 的真假相反。

p
q
p q
巩固练习:
已知命题p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 :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 D )
A . p ⌝∨q
B .p ∧q
C . q p ⌝∧⌝
D . q p ⌝∨⌝
高考链接:
(2011·山东烟台)已知命题p :?x ∈R ,使sin x =5
2;命题q :?x ∈R ,都有x 2+x +1>0. 给出下列结论:
①命题“p ∧q ”是真命题; ②命题“p ⌝∨q ”是真命题; ③命题“p ⌝∧q ⌝”是真命题; ④命题“p ∧q ⌝”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 B )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知识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定义:
对于“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
①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②若p
q ,但q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既有p q ,又有q
p ,记作p
q ,则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比如A B 可判断为A B ;A=B 可判断为A B ,且B
A ,即A
B.
如图:
“”

,且


的充分不必要条
件.





的充分必要条件.
(高考链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1)(2013·安徽高考)“(2x-1)x=0”是“x=0”的 (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3·山东高考)给定两个命题p,q,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 A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知识点四: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及表示:表示全体的量词称为全称量词。

表示形式为“所有”、“任意”、“每一个”等,通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对任意”。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存在量词及表示:含有存在性的量词。

表示形式为“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个”,“某个”,“有的”,”有些”等,通常用符号”
“∃表示,读作“存在”。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全称命题P:??M, p(x)
否定为? P: ??M, ? P(x)
存在性命题P: ??M, p(x)
否定为? P: ??M, ? P(x)
注意:
(1)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不同的.命题的否定只对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否定一次),
而命题的否命题则需要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进行否定(否定二次)。

(2)一些常见的词的否定:
正面词等于大于小于是一定是至少一个至多一个
否定词 不等

不大于
不小于
不是 一定不是 一个也没有
至少两个 巩固练习:
1、(2011·安徽理,7)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A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 .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D .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性量词,并把结果否定,故选D.
2已知命题p :2x 2
-9x +a <0,命题q :⎩⎪⎨⎪⎧
x 2-4x +3<0,x 2
-6x +8<0,
且p ⌝是q ⌝的充分
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小结:
1、命题与命题的四种关系
2、充分必要条件
3、逻辑联结词
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作业: 板书设计
1、巩固相关知识点。

2、完成练习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