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高温厌氧处理工艺
优点:细菌生长速率高,通常细菌在55℃时的生 长速率是30℃时的2~3倍,即其产甲烷活性较高; 病原菌的去除率较高,经高温厌氧消化的污泥和 出水可用于灌溉和施肥;剩余污泥产率低,虽然 高温下细菌的生长速率高,但其衰亡速率也高, 所以净污泥产率低;高温时水的黏度低,有利于 处理时的混合及污泥沉降。
(1)具有相当高的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因而反 应器的容积比传统装置减少90%以上;
(2)在不利条件(低温、冲击负荷、存在抑制物等) 下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3)反应器建造简单,结构紧凑,从而投资小, 占地面积少,并适合于各种规模和可作为运行单 元被结合在整体的处理技术中;
(4)处理低浓废水的高效率已具备与好氧处理竞 争的能力;
目前UASB反应器不仅用于处理高、中 等浓度的有机废水,也开始用于处理如城 市废水这样的低浓度有机废水。
1.进水配水系统 进水配水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将废水均匀地分配到
整个反应器,并具有进行水力搅拌的功能。这是反应 器高效运行的关键之一
2.反应区 其中包括污泥床和污泥悬浮层,有机物主要在这
里被厌氧菌所分解,是反应器的主要部位。
避免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因污泥膨胀而发生污 泥流失问题
不需要混合搅拌装置 不需载体
UASB与ABR的异同
UASB属二代,ABR属三代,构造不同 UASB为完全混合型流态,ABR为复合型流态 ABR具有更好的生物截留能力,运行稳定可靠,而
UASB则不同 ABR对颗粒污泥的要求不高,而在UASB中是关键 ABR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在处理相同废水时,表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生物量大,承受容积负 荷高,处理能力强
主要由进水配水系统、 反应区、三相分离器、 气室和处理排水装置等 组成
UASB成功的关键是污泥床内厌氧颗粒污泥的 形成
颗粒污泥的形成,有利于代谢物的交换,特 别是有利于种间氢的转移,促进有机物的降 解
浮渣清除系统的功能是清除沉淀区液面和气室液 面的浮渣。如浮渣不多可省略。 7.排泥系统
排泥系统的功能是均匀地排除反应区的剩余污泥。UFra bibliotekSB反应器特点
具有高浓度的颗粒污泥 具有集泥、水、气分离与一体的三相分离器 无需安装搅拌装置
颗粒污泥的形成是UASB工艺的关键 三相分离器的好坏是影响UASB工艺的重点
现较优
其它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一、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和厌氧流化床
厌氧附着膜膨胀床(简称 AEB)和厌氧流化床(简称AFB) 同属附着生长型固定膜膨胀床反 应器。床内填充细小的团体颗粒 作载体,常用的载体有石英砂、 无烟煤、活性炭、陶粒和沸石等。 废水从床底部流入,向上流动。 为使填料层膨胀或流化,常用循 环泵将部分出水回流,以提高床 内水流的上升速度。
借助水流和气体上升的作用,污泥上下运动,而水平 方向流速缓慢,使大量污泥截留在反应室中 具有完全混合和推流的复合型流态
ABR的特点
良好的水利条件强化了容积利用率、运行稳定性和处 理效果
具有强大的生物固体截留能力(SS),不会造成堵塞 不同隔室形成良好的微生态系统,前段以水解和产酸
菌为主,后端以产甲烷菌为主,行使不同功能
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废水中有毒物质具有 较强的缓冲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稳定运 行能力
不利的是第一个反应室承受的局部负荷较大
ABR的特点
反应器启动期短。试验表明,接种一个月后, 就有颗粒污泥形成,两个月就可以投入稳定运 行
避免了厌氧滤池、厌氧膨胀床和厌氧流化床的 堵塞问题
滤料: 滤料是厌氧生物滤池的主体,其主要作用是
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表面及悬浮生长的空间, 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列条件:
(1)比表面积大,以利于增加厌氧生物滤池中生 物量的总量;
(2)孔隙率高,以截留并保持大量的悬浮生长的 微生物,并防止厌氧生物滤池被堵塞:
(3)利于生物膜附着生长,如表面粗糙的滤料就 比表面光滑的滤料为佳;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及其应用
厌氧消化技术的早期发展过程
1955年,Schroepter参考活性污泥法流 程开发了厌氧接触法。它采用了二次沉淀 池和污泥回流系统,使厌氧消化池中生物 量浓度得以提高,污泥龄得以延长,因此 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70年代以来,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 泥床反应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下行式 固定膜反应器、厌氧流化床等“第二代废 水厌氧处理反应器”迅速发展。
2、高速消化池 设有加热和搅拌装置的消化池
使厌氧微生物与有机物得到充分均匀地接触, 大大提高了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缩短 了有机物稳定所需的时间。
需要增设二级消化池。
消化池的构造
消化池由池顶、池底和池体三部分组成, 常用钢筋混凝土筑造。池顶构造有固定盖 和浮动盖两种,国内常用固定盖池顶。
二、厌氧接触法
这些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共同特点
是保持有很高浓度的生物量,通过不同的 方式,使生物量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很长。 如在厌氧滤池、厌氧膨胀床、厌氧流化床 中,微生物附着生长在载体的表面;在升 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微生物互相粘 结缠绕,形成紧密的颗粒,这种颗粒污泥 产甲烷活性高,沉淀性能好。
由于第二代厌氧反应器解决了厌氧微生物生长 缓慢和生物量易被液体洗出(传统消化池的弱点) 等关键问题。因此,它们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
(5)通常几乎不需要操作和管理费用,是能源净 生产过程。
一、厌氧消化池
厌氧消化池主要用于处理城市废水厂的污泥, 也可用于处理固体含量很高的有机废水。
消化池的分类
我国常用的厌氧消化池的形状是圆柱形。消 化池又可分为传统消化池和高速消化池。
1、传统消化池 传统消化池又称低速消化他.一般在消化池 内不设加热和搅拌装置。池内污泥产生分层现象。 只有在规模小的废水处理厂才采用。
(3)向混合液投加混凝剂,如先投加氢氢化钠,再 投氯化铁。
(4)用过滤器代替沉淀池,以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厌氧接触氧化法的形式
(一)充填载体的厌氧接触法 该法与普通厌氧接触法不同之处在于向消化池中投加
惰性载体。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投加载体的目的在于增 加消化池的污泥浓度,同时提高污泥的相对密度,以提高 沉淀池的固液分离。
与其他厌氧生物反应器相比较,AEB和AFB的优点 有:
(1)细颗粒的载体为微生物附着生长提供较大的表面积, 使床内具有很高的微生物浓度,因此有机物容积负荷较 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运 行稳定;
(2)载体处于膨胀或流化状态,可防止堵塞; (3)床内生物量停留时间较长,运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 (4)既可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又可用于低浓
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类型
第一阶段-启动与污泥活性提高阶段
有机负荷2.0kgCOD/(m3d)以下,运行时间1-1.5月 污泥逐渐适应,活性不断提高
第二阶段-颗粒污泥形成阶段
有机负荷2.0-5.0kgCOD/(m3d)以下,重质污泥留在器 内,在其上富集絮凝,最终形成0.5-5.0mm颗粒污泥,运行时 间1-1.5月
(4)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易破损或流失; (5)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好,不易受废水中化
学物质的侵蚀和微生物的分解破坏,也无有 害物质溶出,使用寿命较长; (6)质轻,使厌氧生物滤他的结构荷载较小; (7)价廉易得,以利于降低厌氧生物滤他的基 建投资。
优缺点:
与传统的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及其他新型厌氧生物反 应器相比,厌氧生物滤池的突出优点是:
运行管理
消化池内,应按一定投配率投加新鲜污泥,并 定时排放消化污泥;
池外加温且为循环搅拌的消化池,投泥和循环 搅拌同时进行;
新鲜污泥投到消化池,应充分搅拌,并应保持 消化温度恒定;
用沼气搅拌污泥宜采用单池进行。 在产气量不足或在启动期间搅拌无法充分进行 时,应采用辅助措施搅拌;
3.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由沉淀区、回流缝和气封组成,其功
能是把沼气、污泥和液体分开。污泥经沉淀区沉淀后 由回流缝回流到反应区,沼气分离后进入气室。三相 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将直接影响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4.出水系统 其作用是把沉淀区水面处理过的水均匀地加以收
集,排出反应器。 5.气室
气室也称集气罩,其作用是收集沼气。 6.浮渣清除系统
度的城市废水处理。
AEB和AFB的主要缺点为载体流化耗能较大和系统 的设计运行要求高。
其它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二、厌氧生物转盘
厌氧生物转盘的构造与好氧生物转盘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上部加盖密封,为收集沼气和防 止液面上的空间有氧存在。厌氧生物转盘由盘 片、密封的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等组成。
对废水的净化靠盘片表面生物膜和悬 浮在反应槽中的厌氧菌完成。由于盘片的 转动,作用在生物膜上的剪力可将老化的 生物膜剥落,在水中呈悬浮状态,随水流 出槽外,沼气从反应槽顶排出。
颗粒污泥易于与水分离,保证良好的出水水 质
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有多种假说,但无定论
三相分离器是USAB结构中的关键部位
UASB反应器由反应区和沉降区两部分 组成。反应区又可根据污泥的情况分为污 泥悬浮层区和污泥床区。污泥床主要由沉 降性能良好的厌氧污泥组成。污泥悬浮层 主要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的上升搅拌 作用形成,污泥浓度较低。在反应器上部 设有气(沼气)、固(污泥)、液(废水)三相分离 器。
(二)投磁粉的厌氧接触法 该法是向消化池投加磁粉,也是一种有载体的厌氧接
触法。利用载体提高消化池内微生物浓度和改善沉淀池的 固液分离效果。不同的是从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在进入沉 淀池之前经过磁体,在磁场的作用下,使混合液中污泥集 聚形成为较大颗粒,以提高沉淀效果。
三、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AF)是装填有滤料的厌氧 生物反应器,在滤料表面有以生物膜形态生长的 微生物群体,在滤料的扎陈孔隙中则截留了大量 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废水通过滤料层时.有机物 被截留、吸附及代谢分解,最后达到稳定化。
浮物浓度都较低。
(4)增设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真空脱气 设备,流程较复杂。
(5)适合于处理悬浮物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均 高的废水。
为了提高沉淀池中混合液的固液分离的效果, 目前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在消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真空脱气器,脱除混 合液中的沼气。
(2)在沉淀池之前设热交换器,对混合液进行急剧 冷却处置,抑制污泥在沉淀过程中继续产气,有 利于混合液的固液分离。
由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经真空脱气器脱去其 中的沼气后,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废水由 沉淀池上部流出,而沉淀下来的污泥大部分回流 至消化池,少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与普通厌氧消化法相比较,厌氧接触法 具有以下特点:
(1)消化池污泥浓度高。耐冲击能力强。 (2)消化池有机容积负荷较高。 (3)出水水质较好。出水COD、BOD s和悬
(1)生物量浓度高,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有机负荷; (2)微生物菌体停留时间长,因此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耐冲击负荷能力也较强;
(3)启动时间短,停止运行后再启动也较容易; (4)不需回流污泥,运行管理方便; (5)在处理水量和负荷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其运行能保 持较大的稳定性。
厌氧生物滤池的主要缺点是有被堵塞的可能,但通过 改变滤料和改变运行方式,这个缺点可以克服。
第三阶段-污泥床形成阶段
有机负荷5.0kgCOD/(m3d)以上,污泥浓度提高,污泥 床高度提高,需要时间3-4月
ABR的基本原理
在反应器内设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 几个反应室
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 其中的污泥以颗粒化形式或以絮状形式存在
水流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 的污泥床层,进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 降解去除
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和pH值 、有机负荷、挥发 性脂肪酸、微生物载体
实例:某糟液废水高温厌氧处理工艺
某糟液废水高温厌氧处理工 艺
糟液废水
水解调节池
泵 配水系统
沼气
进锅炉
高温UASB
混凝沉淀池
滤饼外运
污泥脱水
污泥混合池
污泥混合池
SBR系统 达标排放
厌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安全操作事项 维护保养 技术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