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6哀江南(备课资料)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

曾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

因被派往淮阳疏浚黄河海口,多次往来于南京、扬州等地。

《桃花扇》是他经过十余年呕心沥血,三易其稿而编写出来的著名历史剧。

《桃花扇》以李香君、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明末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和政治的腐败,揭示南明王朝覆亡的原因,以寄托亡国之思,即作者在第一出中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这是全剧的主题,又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

二、课文析读
《哀江南》的写景艺术(曹津源)
1.今昔对比。

例如第三支曲子《沉醉东风》描述多种今非昔比之景象。

一是物之对比,作者连用了5个动词——象征统治者根基的“白玉八根柱”竟然“倒”了,“横”卧于地;体现统治者威势的“红泥高墙”也免不了“堕”的厄运;那本来显示宫殿气派的“琉璃瓦”都“碎”成残片,“翡翠窗棂”也都“烂”得难觅踪影了。

二是人之对比。

当年朝拜皇帝时,群臣列队恭候,声势何等浩大,而今大臣固然未见一人,见到的竟然是“几个乞儿饿莩”,而且不是偶过此地,而是常“住”于此,江山易主人事非,怎不令人顿生悲凉之感!三是境之对比。

“宫门”之内,“丹墀”之上,当年盛大的朝拜队伍如今换成了“一路蒿”,换成了“燕雀”之“舞”,如此凄凉之境,怎会不勾起内心悲声!如果我们着眼整个套曲,还能发现声之对比——“当年粉黛”悠扬的“笙箫”之声听不到了,“玉殿”之莺清脆的“啼晓”之声也听不到了,听到的只有令人毛骨悚然的“莫愁湖鬼夜哭”之声和“小犬哰哰”之声,这些对比又从另一个角度触发人们的破败感和失落感。

2.虚实相生。

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已逝之景,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

苏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所见是“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

“废垒”“空壕”“瘦马”均为眼前实景,目睹“夕阳”下的这些凄凉之物,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当年败军溃逃、壮马四处奔逸的场面,似乎还能嗅到弥散在清初那个特殊年代的血腥气味。

这些虚写集中表现在“残”字上,虚实结合,使读者的视觉感知突破时空限制得以延伸,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油然而生。

3.详略结合。

第二支曲子《驻马听》铺开笔墨描写明孝陵衰败凄凉之景——动物,有“群跑”的“山羊”,有将“翎”“粪”“满堂抛”的“鸽”和“蝠”;植物,有“多半焦”的“护墓长楸”,有“当阶罩”的“枯枝败叶”;人物,有“逃”得无踪影的“守陵阿监”,这些较为细致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深沉的感伤情结。

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在这支曲子的最后用一句话推出一个特写镜头——“牧儿打碎碑帽”。

“牧儿”在场不在场,是怎样去“打碎”的,“碎”了的“龙碑帽”是什么样子,这些都没有写,可见作者用墨之俭,但这一句的思想和情感的容量却很大——“龙碑帽”可不是普通的摆设,它是三百年王业的象征,它的被“打碎”,正暗示着一个朝代的结束,其中蕴含着向这个王朝顶礼膜拜三百年的万千臣民的多少痛楚啊!众多意象的详写与言简情深的略写相结合,使《驻马听》这支曲子描绘的孝陵衰败图更具有亡国破家的悲凉气息。

4.情景交融。

七支曲子中所选之景皆能引人生情,而所抒之情都自然地依附于典型之景,两者的和谐结合使写景文字更具震撼力。

例如第五支曲子《沽美酒》步步深入地创设情景:当年的“跨青溪半里桥”,如今却“旧红板没一条”,一层;当年的歌伎集居地,如今却“秋水长天人过少”,繁花美景全消,二层;眼前面对的是“冷清清的落照”,三层;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已无处寻,能见到的只是劫里逃生“剩”下的一株柳树,四层;就是这仅存之柳也失去了当年笑拂春风的妩媚之态,而是似有重压地“弯腰”,使人陡生沉郁悲怆之感,五层。

这样,时过境迁的感伤、喟叹和极富特征感的景物交融合一,唱出了一支封建末世无可奈何的挽歌。

总之,《哀江南》这一套曲蕴涵着明末遗民对江山易主的悲天悯人之情,饱蘸着明末遗民对王朝兴替的椎心彻骨之泪,也蕴含着“江山不管兴亡恨”的极度无奈,而所有这些都承载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

《哀江南》的上述多种写景笔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选自《中学语文园地》2003年第6期)
三、类文荐读
《长生殿》第28出节选
(外在内泣唱介)
【前腔】【换头】幽州鼙鼓喧,万户蓬蒿,四野烽烟。

叶堕空宫,忽惊闻歌弦。

奇变!真个天翻地覆,真个是人愁鬼怨。

(大哭介)我那天宝皇帝啊!金銮殿上百官拜舞,何日再朝天。

(净)呀!什么人啼哭?好奇怪!(军)是乐工雷海青。

(净)拿上来!(军拉外上见介)(净)雷海青,孤家在此饮太平筵宴,你敢擅自啼哭,好生可恶!(外骂介)唉,安禄山!你本是失机边将,罪应斩首,幸蒙承恩不杀,拜将封王。

你不思报效朝廷,反敢称兵作乱,秽污神京,逼迁圣驾,这罪恶贯盈。

指日天兵到来诛戮,还说什么太平筵宴!(净大怒介)唉,有这等事!孤家入登大位,臣下无不顺从,量你这一个乐工,怎敢如此无礼!军士,看刀伺候!(二军作应拔刀介)(外一面指净骂介)
【扑灯蛾】怪忒负恩,兽心假人面,怒发上冲冠。

我虽是伶工微贱也,不似他朝臣面见觍。

安禄山,你窃神器①,上逆皇天,少不得顷刻间尸横血溅。

(将琵琶掷净介)我掷琵琶将贼臣碎首报开元②。

(军夺琵琶介)(净)快把这厮拿去砍了!(军应拿外砍下)(净)好恼好恼!(四伪官)主上息怒,无知乐工,何足介意。

(净)孤家心上不快,众卿且退。

(四伪官)领旨。

臣等恭送主上回宫。

(跪送介)(净)酒逢知己千盅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怒下)(四伪官起介)杀得好!杀得好!一个乐工,思量做起忠臣来。

难道我每吃太平宴的倒差了不成?
【尾声】大家都是花花面,一个忠臣值甚钱!(笑介)雷海青,雷海青!毕竟你未戴乌纱识见浅!
三秦流血已成川(罗隐),
为虏为王事偶然(李山甫)。

世上何人怜苦节(陆希声),
直须行乐不言旋(薛稷)。

注:①神器:指帝位。

②开元:唐玄宗的年号(713~741)。

阅读提示:这段戏曲选自洪昇《长生殿》第二十八出,前面的剧情是唐明皇入蜀后,安禄山入据长安,朝臣多迎降以求富贵,安禄山大摆筵宴,艺人雷海青准备利用奏乐之机痛骂安禄山。

这几支曲刻画在宴席上,乐工雷海青激于义愤,挺身而出,痛斥安禄山为逆,最后慷慨捐躯,表现了下层人民的崇高气节和爱国精神,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同时揭露了依附
安禄山的高官显贵们在生死荣辱的紧要关头表现得极其厚颜无耻,贪生怕死,降叛军以求富贵的卑劣心理。

四、鉴赏方略
戏剧的阅读与鉴赏之八:戏曲的表演
在学校学习期间,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戏曲剧本进行欣赏,但作为一门以表演为主的综合艺术,自然是离不开舞台的。

尤其是自宋代出现了专以演戏为主的第一座舞台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戏曲的主要接触就是舞台。

这从神州大地上多如繁星的舞台就可以看到,由于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电视的普及,给我们欣赏戏曲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此,特在戏曲表演方面的欣赏上给各位提供一点借鉴。

首先,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戏曲的动作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好些都有确定不移的规矩,如甩发、拈须、投袖、台步等。

当然,这些动作不是凭空制造的,而是根据生活中的动作,用艺术的方式予以组织、提炼、夸张而形成的,经过无数代艺人的努力,这些动作去粗取精、去芜存菁。

把这些动作的程序、方法、姿态固定下来,作为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共同手段。

但这些程式化的动作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舞台表演中根据角色行当的不同而不同。

无比丰富的生活,使程式的运作也变化无穷。

同时,程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失去生命力的程式会逐渐被废除,而演员又会根据生活内容的要求和艺术积累,又可以不断去创造新的程式。

欣赏戏曲表演,不懂程式化的动作是不行的,而过分拘泥于动作的程式,也是不行的。

例如,同为武旦,穆桂英和梁红玉的动作是有区别的。

同为穆桂英,年轻的穆桂英和中老年的穆桂英,婚前的穆桂英和婚后的穆桂英的动作也会不同。

如果在欣赏过程中明了这一特点,就能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理解剧情,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其次,由于演出条件,舞台空间的限制,表演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采用一些虚拟的动作来进行演练。

动作的虚拟性是戏曲艺术的又一大特色,这种虚拟的动作,被誉为“舞台上的魔术”。

它是根据生活的本身加以合理的夸张,从而唤起你对某些舞台上并不存在的生活现象的自然联想,恰当地运用这些动作,不仅不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反而会通过虚拟动作使人联想更丰富、更具体,产生逼真的效果。

《挑滑车》中的高宠,我们不会因为没有真正的滑车而感到高宠表演的虚假,反而会通过一些虚拟动作的表演,展开丰富的联想,去树立心目中勇猛无比的英雄形象。

《秋江》中老船夫的表演,仅靠一只浆来进行演示,就使我们仿
佛看到真有一条船在江上荡漾,他和陈妙常利用身段的变化,给我们演绎了一段江上荡舟的美妙景象。

不能理解舞台艺术的虚拟性,就不配欣赏戏曲表演。

反之,如果你能体会虚拟动作的美妙无穷,你就会整个地沉浸在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中。

第三,道具的运用。

戏曲使用的道具,叫做“砌末”,明代已有很精致的制作。

道具是供演员表演使用,不是真的物件,而且戏曲艺术表演家也不许真的物件出现在舞台上,即使有,那也不过是插科打诨或者哗众取宠,是入不了正道的。

道具的种类很多,包括身上的,如翎子、髯口、水袖等。

手中拿的,如马鞭、折扇、兵器等。

台上摆的,如桌椅等。

这些东西在演员的身上或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人物性格的展现和感情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为扇子,武将、文臣、文士、员外、丫环、闺秀就各有不同。

《小宴》中吕布的翎子表演,简直如同一篇精彩的心理描写散文,学会看道具,学会看道具的使用,这也是鉴赏戏曲舞台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戏曲的魅力是无穷的,戏曲的艺术内涵也是博大精深的。

戏曲的表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去亲自实践、去揣摩,才能真正领略我国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