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石油、水力、风力B.水力、风力、地热
C.煤炭、水力、风力D.太阳能、石油、风力
8.新西兰南岛发电厂(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更强劲B.人口分布多
C.降水量更大D.光照更充足
9.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电池技术的进步,其积极意义在于( )
A.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B.制造更加清洁的能源
A.大力实施生态退耕,封山育林B.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C.恢复草地,增加地表覆盖率D.全面推广太阳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严重,故①正确;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故②错误;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典型,石灰岩广布,土层薄,易水土流失,故③正确;由于人口增长,不合理的工矿、道路、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严重,故④正确。所以选D。
【点睛】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供给服务: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支撑服务:作为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土壤肥力等;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也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
“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冰上场馆15块冰面呈现出绿色环保属性,其中有块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相比较常规制冷剂该技术可以提升能效30%,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可回收利用。该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题详解】
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最先是运用在航海上,利用帆船进行航行;然后利用风能制作工具运用到生产中,即风车磨坊;最后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所以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②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资源的分类: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得当,保护合理就能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2、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矿产资源需漫长年代,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故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山西省煤炭行业长期存在“多、小、散、乱” 局面,随之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严重问题,因此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减少安全事故,①②正确。而兼并重组整合并不一定会减少煤炭生产量和降低运输成本,③④错误。故选A。
C.保障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降低风力、水力发电的比重
【答案】7. B 8. B 9. A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7题详解】
结合图例中的风电厂和水电站可判断出,新西兰主要能源资源有风力、水力。该地火山众多,说明地热能丰富,B正确。从图中无法判断该地石油和煤炭资源丰富,A、C错。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太阳能不丰富,D错。
【答案】5. D 6. D
【解析】
【5题详解】
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本题题干要求按自然属性分类,AB错误;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属于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D正确、C错误。故选D。
怀仁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答案在最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分别为247万公顷和363.8万公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贵州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
①毁林开荒②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③石灰岩广布,土层薄④工矿、道路、城市建设,破坏植被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3.贵州克服石漠化难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人类对风能的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风能的利用方式不同。下图为风力发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类,风能属于( )
A.可再生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C.生物资源D.气候资源
6.人类对风能的利用,按时间先后排序为( )
①风力发电②帆船③风车磨坊
A.②①③B.③②①C.③①②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冰面呈现绿色环保属性,表明其环保性能高,不会加剧气候变暖,A错误;其能效提高,且余热可回收,所以制冰成本和维护成本不会增加,B、D错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减少了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的使用,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破坏,C正确。故选C。
【点睛】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山西省煤炭行业长期存在“多、小、散、乱”的局面,随之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严重问题,整合煤炭行业已迫在眉睫。2009年4月2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宣告成立。经过整合后,山西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山西省矿井数由2 600座减少到1 053座,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70%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顺应了经济转型的趋势,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看出,新西兰南岛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可判断出东部人口多,对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大,发电厂主要分布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东部人口分布多,B正确。新西兰位于盛行西风带,东部风力较弱,降水量较少,A、C错。东部主要为风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光照影响不大,D错。
【9题详解】
风能不稳定,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A正确。分布式电池主要功能是储能,不会制造能源,对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没有影响,B、C错。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可增加风力、水力发电的比重,D错。
14.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5.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13题详解】
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是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应该大力实施生态退耕,封山育林工程,保持水土,故A正确;苹果是暖温带水果,不适合在亚热带地区大力发展,故B错误;贵州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地面积小,恢复草地不是克服石漠化难题的主要措施,故C错误;贵州多阴雨天气,不适合全面推广太阳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故D错误。所以选A。
2019年7月,新西兰国有输电网运营商发表的一份报告发现显示,随着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电池技术的进步,未来屋顶光伏发电的比重还会增加。虽然光伏发电暂时还未列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统计中,但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发电总量中的占比,仍超过了90%。下图示意新西兰风力及水力发电设施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推测,新西兰主要的能源资源有( )
【11题详解】
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后,企业数量减少但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D正确;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对煤矿企业产量影响不大,A错误;企业兼并重组以后,整个煤炭行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变化不大,B错误;区域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对煤矿企业产量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兼并重组,即企业的兼并重组,指在企业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正常运行,考虑到员工等各方面利益,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企业兼并和股权转让,从而实现企业的变型,达到企业重组的目的。
【点睛】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下图示意以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大规模使用会( )
A.迅速加剧气候变暖B.适度增加制冰成本
C.有效减少臭氧层破坏D.直接增加冰面维护成本
4.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①实行清洁生产,将产污量减少至零②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③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④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出行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
【答案】14. C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在7%左右,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此旅游,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也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体现了湿地的文化服务,D项正确。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体现在为动物提供栖息地,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A项错误。该处湿地供人们闲暇时间旅游,供给服务是指自然环境提供自然资源,该湿地并不能体现湿地的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BC项错误。故选D。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 )
A.防风固沙B.提供动物栖息地
C.调蓄洪水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10.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可以( )
①减少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②减少安全事故 ③减少煤炭生产量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1.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后,煤矿企业数量减少但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企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增加
C.区域社会服务水平提升D.企业生产技术提高
2.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此旅游,体现了湿地的( )
A.支撑服务B.调节服务
C.供给服务D.文化服务
【答案】1 B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自然环境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图中的湿地景观的支撑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B项正确。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与防风固沙和增加海洋渔业资源无关,AD项错误。湿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蓄洪水,但图中的景观作为湿地公园,主要功能并不在于调蓄洪水,C项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目前工业产污量不可能完全没有,减少碳排放和吸收抵消一部分已排放的碳就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①错误;积极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实现碳中和,②正确;减少过度包装可保护植被,公交出行可减少私家车碳排放,③④均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清洁生产是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人类或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并不是一点废物也不排放,而是尽量少排放。
【15题详解】
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水分蒸发量大,②正确,①④错误;夏季,固定沙丘植被长势较其它季节好,植物蒸腾量大,③正确。故选B。
C.煤炭、水力、风力D.太阳能、石油、风力
8.新西兰南岛发电厂(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更强劲B.人口分布多
C.降水量更大D.光照更充足
9.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电池技术的进步,其积极意义在于( )
A.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B.制造更加清洁的能源
A.大力实施生态退耕,封山育林B.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苹果种植
C.恢复草地,增加地表覆盖率D.全面推广太阳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严重,故①正确;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故②错误;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典型,石灰岩广布,土层薄,易水土流失,故③正确;由于人口增长,不合理的工矿、道路、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严重,故④正确。所以选D。
【点睛】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供给服务: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支撑服务:作为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土壤肥力等;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也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
“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冰上场馆15块冰面呈现出绿色环保属性,其中有块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相比较常规制冷剂该技术可以提升能效30%,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可回收利用。该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题详解】
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最先是运用在航海上,利用帆船进行航行;然后利用风能制作工具运用到生产中,即风车磨坊;最后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所以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②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资源的分类: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得当,保护合理就能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2、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矿产资源需漫长年代,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故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山西省煤炭行业长期存在“多、小、散、乱” 局面,随之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严重问题,因此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减少安全事故,①②正确。而兼并重组整合并不一定会减少煤炭生产量和降低运输成本,③④错误。故选A。
C.保障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降低风力、水力发电的比重
【答案】7. B 8. B 9. A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7题详解】
结合图例中的风电厂和水电站可判断出,新西兰主要能源资源有风力、水力。该地火山众多,说明地热能丰富,B正确。从图中无法判断该地石油和煤炭资源丰富,A、C错。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太阳能不丰富,D错。
【答案】5. D 6. D
【解析】
【5题详解】
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本题题干要求按自然属性分类,AB错误;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属于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D正确、C错误。故选D。
怀仁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答案在最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贵州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均居全国第一,分别为247万公顷和363.8万公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贵州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
①毁林开荒②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③石灰岩广布,土层薄④工矿、道路、城市建设,破坏植被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3.贵州克服石漠化难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人类对风能的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风能的利用方式不同。下图为风力发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类,风能属于( )
A.可再生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C.生物资源D.气候资源
6.人类对风能的利用,按时间先后排序为( )
①风力发电②帆船③风车磨坊
A.②①③B.③②①C.③①②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冰面呈现绿色环保属性,表明其环保性能高,不会加剧气候变暖,A错误;其能效提高,且余热可回收,所以制冰成本和维护成本不会增加,B、D错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减少了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的使用,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破坏,C正确。故选C。
【点睛】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山西省煤炭行业长期存在“多、小、散、乱”的局面,随之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严重问题,整合煤炭行业已迫在眉睫。2009年4月2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宣告成立。经过整合后,山西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山西省矿井数由2 600座减少到1 053座,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70%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顺应了经济转型的趋势,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看出,新西兰南岛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可判断出东部人口多,对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大,发电厂主要分布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东部人口分布多,B正确。新西兰位于盛行西风带,东部风力较弱,降水量较少,A、C错。东部主要为风力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光照影响不大,D错。
【9题详解】
风能不稳定,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A正确。分布式电池主要功能是储能,不会制造能源,对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没有影响,B、C错。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可增加风力、水力发电的比重,D错。
14.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5.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13题详解】
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是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应该大力实施生态退耕,封山育林工程,保持水土,故A正确;苹果是暖温带水果,不适合在亚热带地区大力发展,故B错误;贵州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草地面积小,恢复草地不是克服石漠化难题的主要措施,故C错误;贵州多阴雨天气,不适合全面推广太阳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故D错误。所以选A。
2019年7月,新西兰国有输电网运营商发表的一份报告发现显示,随着分布式电池储能的广泛使用,电池技术的进步,未来屋顶光伏发电的比重还会增加。虽然光伏发电暂时还未列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统计中,但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发电总量中的占比,仍超过了90%。下图示意新西兰风力及水力发电设施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推测,新西兰主要的能源资源有( )
【11题详解】
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后,企业数量减少但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D正确;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对煤矿企业产量影响不大,A错误;企业兼并重组以后,整个煤炭行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变化不大,B错误;区域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对煤矿企业产量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兼并重组,即企业的兼并重组,指在企业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正常运行,考虑到员工等各方面利益,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企业兼并和股权转让,从而实现企业的变型,达到企业重组的目的。
【点睛】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下图示意以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大规模使用会( )
A.迅速加剧气候变暖B.适度增加制冰成本
C.有效减少臭氧层破坏D.直接增加冰面维护成本
4.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①实行清洁生产,将产污量减少至零②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③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④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出行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
【答案】14. C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在7%左右,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此旅游,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也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体现了湿地的文化服务,D项正确。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体现在为动物提供栖息地,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A项错误。该处湿地供人们闲暇时间旅游,供给服务是指自然环境提供自然资源,该湿地并不能体现湿地的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BC项错误。故选D。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 )
A.防风固沙B.提供动物栖息地
C.调蓄洪水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10.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可以( )
①减少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②减少安全事故 ③减少煤炭生产量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1.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后,煤矿企业数量减少但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企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增加
C.区域社会服务水平提升D.企业生产技术提高
2.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此旅游,体现了湿地的( )
A.支撑服务B.调节服务
C.供给服务D.文化服务
【答案】1 B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自然环境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图中的湿地景观的支撑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B项正确。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与防风固沙和增加海洋渔业资源无关,AD项错误。湿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蓄洪水,但图中的景观作为湿地公园,主要功能并不在于调蓄洪水,C项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目前工业产污量不可能完全没有,减少碳排放和吸收抵消一部分已排放的碳就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①错误;积极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实现碳中和,②正确;减少过度包装可保护植被,公交出行可减少私家车碳排放,③④均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清洁生产是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人类或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并不是一点废物也不排放,而是尽量少排放。
【15题详解】
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水分蒸发量大,②正确,①④错误;夏季,固定沙丘植被长势较其它季节好,植物蒸腾量大,③正确。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