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GOT和GPT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GOT和GPT活性的影响
李洪泽;郑永华;胡文达;唐洪玉;周梦;黎学练
【摘要】The effects of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on GPT and GOT activity in juveniles of Megalobrama pellegrini (30 ± 2. 3g) were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disposable pleural injection, and the withdrawal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trial period, GOT activity in liver, muscle and gill tissue were changed irregularly with the increment of time;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dministration, it decreased after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tended sta-bilizing; With the increment of time, in the early test, GPT activity in liver were remained no changes, in the medium test, it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and stabilized, GPT activity in muscle and gill tissue increased after de-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dministration, the base irregular changed, the order of, GOT and GPT activity were liver>gill tissue >muscle;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GOT activity, the withdrawal period of liver, muscle, gill tissue were 24 d, 23 d, 27 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GPT activity, the withdrawal period of liver, muscle, gill tissue were 29 d, 27 d, 30 d respectively.%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对(30±2.3) 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谷草转氨酶( GOT)和谷丙转氨酶( GPT)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厚颌鲂的肝脏、肌肉和鳃组织GOT活性呈现不规则变化;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则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试验前期肝脏GPT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试验中期以后则出现
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肌肉和鳃组织GPT活性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总体则基本呈现不规则变化;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GOT和GPT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鳃>肌肉;通过GOT活性变化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29、27和32 d;通过GPT活性变化可判断,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37、28和34 d。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年(卷),期】2016(046)003
【总页数】6页(P60-65)
【关键词】盐酸环丙沙星;厚颌鲂( Megalobrama pellegrini);GOT;GPT;休药期【作者】李洪泽;郑永华;胡文达;唐洪玉;周梦;黎学练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重庆北碚 400715;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重庆北碚 400715; 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北碚 400715;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重庆北碚 400715;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重庆北碚 400715; 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北碚 400715;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重庆北碚 400715;开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重庆开县 40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8
盐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耐药性低、药效较强等特点,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随之增多[1-3]。

为了解盐酸环丙沙星对鱼类的影响,试验以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肝脏、肌肉和鳃组织中的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从而为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用药、毒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1 试验对象
健康厚颌鲂幼鱼购自重庆东平水产养殖公司,平均质量为(30±2.3) g。

试验前,采用1.5%食盐消毒5 min,消毒后,放于水箱中暂养7 d,暂养期间正常喂食,选择正常健康、无病无伤、规格一致的个体进行正式试验。

1.2 试验材料
水缸(圆柱形,规格为0.192 9 m3)、玻璃匀浆器、电子天平(0.0001 g)、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冰箱、解剖工具、注射器。

生理盐水(0.86%),鱼血安(盐酸环丙沙星,净含量200 g,规格10%,休药期为500 ℃·d)购自北京大北农动物保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考马斯亮蓝(G250)、GOT 和GPT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科技研究所。

1.3 试验方法
将盐酸环丙沙星粉剂溶解于去离子双蒸水中,制成混悬液,然后根据需要的浓度配置。

经过预实验,设置6个浓度组,浓度分别为0、50、150、250、350和450 mg/kg鱼体重,0 mg/kg即为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2 d换水1次。

试验水温为(25±1.7) ℃。

试验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试验时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注射剂量为0.2 mL/尾,对照组注射0.2 mL的生理盐水。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在给药后的7、14、21、28和35 d采样,分别从每组取出2尾厚颌鲂幼鱼进行解剖;解剖时,取出鱼的鳃、肌肉和肝脏组织,滴加生理盐水,整个解剖过程在冰
盘上进行以保持样品的鲜活;称重时,用预冷的去离子双蒸水冲洗干净后,用滤纸吸干再称重。

1.5 酶活性的测定
GOT、GPT酶活性严格按照南京建成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方法进行测定,组织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

1.6 休药期的判定依据
本试验休药期的判定依据为,当其他浓度组的酶活性含量与对照组酶活性含量的平均值刚好达到同一水平时,即判定为此浓度时的休药期。

1.7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3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显著水平为P<0.05,符号不同时,表示差异显著;相同时表示差异不显著。

2.1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肝脏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肝脏GOT活性的影响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在35 d的试验期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基本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150 mg/kg和250 mg/kg组,最大值出现在第7天(P<0.05),其他组则均出现在第21天(P<0.05);在0~450 mg/kg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第14、28和35天时,酶活性变化不明显,最大值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7天,酶活性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50 mg/kg组(P<0.05);第21d时,则出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450 mg/kg 组(P<0.05)。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肝脏GPT活性的影响见表2,从表2中可知,在35 d 的试验期内,随着时间的延长,除第50 mg/kg组外,肝脏GP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各浓度组酶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第21天,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在0~450 mg/kg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肝脏GPT活性也基
本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第7天时,最大值出现在50 mg/kg组(P>0.05);第14和21 d时,最大值则分别出现在450 mg/kg和350 mg/kg组(P<0.05);在第
28和35天时,最大值均出现在50 mg/kg组(P<0.05)。

2.2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肌肉酶活性的影响
从表3可知,在35 d试验期内,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厚颌鲂幼鱼肌肉GOT活
性出现先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350 mg/kg试验组中,最大值出现在第21 d,其他各组则出现在第7天,其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0~450 mg/kg
范围内,随着试验浓度的增加,各浓度组基本均出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第7
和14 d时,最大值出现在250 mg/kg 组(P<0.05);第21天时,最大值出现在350 mg/kg组(P<0.05);第28和35天时,则分别出现在150 mg/kg组
(P>0.05)和450 mg/kg组(P>0.05)。

从表4可知,在试验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350 mg/kg组厚颌鲂幼鱼肌肉GPT 活性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各浓度组则出现先降后升再降,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第21天,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0~450
mg/kg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第7、14和35天时,基本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50 mg/kg组(P<0.05)、350 mg/kg组(P<0.05)和450 mg/kg组(P>0.05);第21天时,出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450 mg/kg组(P<0.05);第28天时,则出现先降后增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450
mg/kg组(P>0.05)。

2.3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鳃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从表5可知,在试验期间,厚颌鲂幼鱼鳃组织GOT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350
mg/kg组,出现先降后升再降,然后再升的趋势,其他各浓度组则出现先降后升
再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第7天(P<0.05);在0~450
mg/kg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在第7天和第28天时,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最大值分别出现在450 mg/kg组(P<0.05)和50 mg/kg组(P<0.05);第14、21和35d时,则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50
mg/kg组(P<0.05)、150 mg/kg组(P<0.05)和350 mg/kg组(P>0.05)。

从表6中可知,在试验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250 mg/kg组,鳃组织GPT活
性变化出现先降后升,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其他各浓度组则出现先降后升再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50、350和450 mg/kg最大值均出现在第28天(P<0.05),150和250 mg/kg组则分别出现在第7天(P<0.05)和21 d(P>0.05);在0~450 mg/kg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第7和35天,出现先升后降在升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50 mg/kg组(P<0.05)和450 mg/kg组(P<0.05);第14天和第
28天,则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450 mg/kg组(P<0.05)和50 mg/kg组(P<0.05);第21天时,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50
mg/kg组(P<0.05)。

GPT和GOT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线粒体中的重要的氨基酸转氨酶[4],在动物机体
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临床试验中,经常通过测定转氨酶的活性变化来判断组织机体受损状况,其中在肝功能检测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肝脏组织中的GOT、GPT活性升高,表明肝功能在恢复增强,在正常范围情况下,肝细胞中GOT、GPT相对越高,表明肝细胞受损程度越低[5]。

3.1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GOT活性的影响
GOT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与组织细胞进行旺盛的氨基酸代谢相适应。

细胞质
和线粒体中的谷草转氨酶是保证苹果酸穿梭作用的重要酶系之一,其在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5]。

从试验结果可知,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酶活性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此结果与黄光中等[6]、王媛等[7]和蔡深文等[8]研究结果中的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先升后降的结果不相符,造成此类原因,最主
要的可能是本试验采用注射的给药方式,试验前期由于注射使鱼类都会产生一定的应激性,使得酶活性降低;试验中期则是由于鱼类对注射药物的应激性恢复和药物产生药效的影响,而出现上升的趋势;试验后期则是由于药物的药效消失,鱼类恢复正常,酶活性趋于稳定的趋势。

在试验期内,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肝脏、肌肉和鳃组织GOT活性变化,基本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个别浓度组则出现不规则变化。

此结果与黄光中等[6]和王丙莲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
王媛等[7]和蔡深文等[8]的结果不一致,造成此类原因可能是由于给药浓度设置造
成的,本试验的浓度设置梯度较大,而王媛和蔡深文的浓度设置要相对较小。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还可以得出,注射盐酸环丙沙星后厚颌鲂幼鱼组织GOT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鳃>肌肉;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29、27和32 d。

此结果与此药品标注的500℃·d相比稍大。

3.2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GPT活性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内的GPT主要存在于各组织细胞中,只有极少量释放入血液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

当这些组织产生病变时,血清中GPT活力就会显
著增高[5]。

郑永华等[10],Nemcs等[11]和汝少国[12]的研究表明,随着环境胁
迫的增大,肝脏中 GPT和 GOT 活性逐渐降低,血浆中的则显著升高;卢敬让[13]认为,随着镉浓度的增加,中华绒螯蟹血清中GPT活性则增强;蔡深文等[9]利用乳酸诺氟沙星处理草鱼,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GP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林立等[14]用丙溴磷对家兔进行处理,家兔肝脏GPT和GOT活力均显著高于丙酮对照组。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试验期内,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试验前期肝脏GPT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试验中期以后则出现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最大值则基本出现在第21天,肌肉和鳃组织GPT活性则基本呈现先降后升再降
的趋势,最大值则基本出现在第21和28天;在试验期内,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
总体则基本呈现不规则变化。

此结果与朱仙珍等[15]的结果基本一致。

与文献[8,10-13]的研究结果不一致,造成此类原因,可能与本试验采用注射的给药方式
和浓度设置有关,采用注射的方式可能给鱼造成伤害,从而使酶活性首先出现降低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注射造成的伤害逐渐好转,转而变成药物的作用,从而出现升高的趋势,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于药物药效的下降,则出现下降直至稳定的趋势;郑永华、NEMCS、汝少国和蔡深文等研究结果浓度设置范围较小,本试验浓度设置范围较大,基本包括一个周期,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则主要为前期。

从试验数据中,还可以得出,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组织GPT活性大小依次
为肝脏>鳃>肌肉;肝脏、肌肉和鳃组织的休药期分别为37、28和34 d。

此结果与此药品标注的500度日相比稍大。

采用注射的给药方式,试验前期由于注射使鱼类都会产生一定的应激性,使得酶活性降低;试验中期则是由于鱼类对注射药物的应激性恢复和药物产生药效的影响,而出现上升的趋势;试验后期则是由于药物的药效消失,鱼类恢复正常,酶活性趋于稳定的趋势。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显示,各组织中的GOT活性随着给药时间趋向于先降后升再降,之后趋于稳定;随着给药浓度增加,GOT活性基本趋向于先升后降,之后趋向于
稳定,个别浓度试验组则出现不规则波动。

GPT活性变化与GOT活性有所区别,随着给药时间GPT活性在肝脏中变化与肌肉、鳃组织变化有所不同。

试验前期阶段,肝脏组织中的GPT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试验中期阶段以后呈现先升后降,随
后趋于稳定,最大值基本出现在第21天;肌肉与鳃组织中的GPT活性呈现先降
后升再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第21天和第28天,随给药浓度分组变化呈现不
规则变化。

盐酸环丙沙星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GOT、GPT活性影响大小为:肝脏>鳃>肌肉。

根据GOT活性数据变化显示,厚颌鲂幼鱼肝脏、肌肉和鳃组织休药期为29、27
和32 d;根据GOT活性数据变化显示,厚颌鲂幼鱼肝脏、肌肉和鳃组织休药期为37、28和34 d。

【相关文献】
[1]邝志坚.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2):15-20.
[2]韩爱玲,李青.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14(2):87-88.
[3]罗云林.鲂属鱼类的分类整理[J].水生生物学报,1990,14(2):160-165.
[4]赵维信,魏华,贾江,等.镉对罗氏沼虾组织转氨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J].水产学报,1995,19(1):21-27.
[5]桂远明.水产动物技能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黄光中,胡辉,肖克宇,等.乳酸诺氟沙星对南方大口鲶肝脏CAT、GST及GOT活性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2,(7):1-7.
[7]Wang Y,Xiong L,Yang K J.Effect of beta-cypermethrin on GPT and GOT activities of crucian serum[J].Agri Sci Tech,2005,(1):20-23.
[8]蔡深文,郑永华,唐洪玉.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肝脏 CAT、AKP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0,40(1):40-44.
[9]王丙莲,张迎梅,侯亚妮,等.镉和铅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3):67-70.
[10]郑永华,蒲富永.汞对鲤鲫鱼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1):41-45.
[11]Nemcsók J,Benedeczky I.Effect of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phenolon some enzyme activities and blood sugar level of carp(Cyprinus carpio L.)[J].Environ Monit Assess,1990,14(2-3):377-383.
[12]汝少国.久效磷对金鱼肝脏和血浆谷丙、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
8(5):9-12.
[13]卢敬让.镉对中华绒螯蟹鳃组织及其亚显微结构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1,22(6):566-570.
[14]林立,曾晓立,张璟.丙溴磷对家兔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及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380-4381.
[15]朱仙珍,郑永华,唐洪玉,等.恩诺沙星对湘云鲫组织转氨酶(GOT、GPT)活性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1,41(1):58-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