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中考生物冲刺精品复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017·安徽巢湖)某同学欲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实验装置 及处理应是( )
答案 B 解析 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变量是叶片;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应在 两个烧杯中的水面上放一层油;将含有两个重量相等的(含仅叶片多少不同 的同种植物和培养液)烧杯的天平移到阳光下,由于左边植物的叶片比右边 植物的叶片多,左边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也多,导致左边装置的总 重量低于右边装置的重量,因此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天平的指针将会 向右偏转。符合要求的是B装置。
3.(2018·安徽)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蒸腾 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 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 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D.能提高大气的湿度从而增加降水
答案 B 解析 气孔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 的气孔进行,A项正确;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项 错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也可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C项正确;蒸 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项正确。
2021届新中考生物冲刺精品复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安徽真题体验
内
容
考点必备梳理
索
引
考法必研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安徽真题体验
1.(2018·安徽亳州)水分在植物茎内运输的结构是( ) A.叶脉 B.导管 C.筛管 D.气孔
答案 B 解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筛 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答案 D 解析 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 成活,A项不符合题意;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 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项不符合题意;对移栽后的植物进 行遮阴,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项不符合题意;给 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输的液体中可能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 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不是运用植物蒸腾作用原理,D项符合题意。
2.(2018·安徽芜湖)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 能由下向上运输,那么能拉动水分由下向上运输的生理过程是( ) A.合成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答案 C 解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 到大气中去,它为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 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
2.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2)主要器官:叶片。 (3)意义:降低植物体的温度;拉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与水分和无机盐的 运输。 3.移栽植物时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1)保护幼根的根毛:要带土坯移植。 (2)降低蒸腾作用:选择傍晚或阴雨天移栽,移栽后遮阴,去掉部分枝叶。 名师点拨 (1)不要误认为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实际上根吸 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只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7.(2018·安徽芜湖)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
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
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实验分A、B两组,其中实验组为
组,对照组为
4.(2018·安徽宣城)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 )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甘薯根自己合成的 C.茎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答案 D 解析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根、茎、叶里面都有筛 管,并且是相通的。筛管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 分。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 的。
考点二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生物圈的水循环 1.叶片的结构
(1)叶片是由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2)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3)叶脉具有保护和支持及运输作用。
温馨提示(1)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内有叶绿体;表皮的其他细胞排列紧密,内 无叶绿体。 (2)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少,下表皮的气孔多,这样能减少水分 的散失,是一种保护性适应。
4.绿色植物参与了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 绿色的水库,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森林。
考法必研突破
考法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考向:利用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或直接考查根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考法突破: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土壤→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成熟区内部的导管(根中的导管)→茎中 的导管→叶、花、果实等。
5.(2018·安徽滁州)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 D.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之一
答案 B 解析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 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绿色植物是生产者,B 项错误。
例1(2019·广东)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答案 B 解析 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 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 全身,即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根中导管→茎中导管→ 叶中导管。
答案 B 解析 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 够自动地开闭。图中①气孔张开,②气孔闭合。夜幕降临时,光照减弱,叶 片大多数气孔呈②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B项错误。
核心素养提升
命题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2018·四川乐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分,则吸 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 A.根尖伸长区、导管 B.根尖成熟区、导管 C.根尖伸长区、筛管 D.根尖成熟区、筛管
(3)增加绿化面积能缓解夏季城区温度过高的状况,但城市用地紧张,有什
么措施既能增加绿化面积又能节约用地? 。(写一条即可)
答案 (1)低 大 (2)①蒸腾 ②光合 (3)阳台、屋顶绿化或垂直、立体 绿化等 解析 (1)据表可知,同时段郊区的平均气温比市中心低,平均湿度比市中心 大;(2)有同学分析两区域植被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因为:①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吸收了热量。②植物 能吸收太阳能,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使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3)增加绿化面积能缓解夏季城区温度过 高的状况,但城市用地紧张,如阳台、屋顶绿化或垂直、立体绿化等既能增 加绿化面积又能节约用地。
综合命题点 6.(2019·湖南长沙)盛夏时节,人们感觉城市中心比相邻郊区热,为了求证这 一点,某校学生在长沙市中心和市郊两区域进行了观测,结果如下:
观测区域7、8月份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
观测 区域 城市 中心 郊区
7月 平均温度/℃
平均湿度/℃
8月 平均温度/℃
平均湿度/℃
33.9
56
34.5
56
组,变量
是
。
(2)在量筒中滴加油滴的作用
是
。
(3)两个量筒中的液面会出现什么差
异?A
,B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答案 (1)B A 叶片 (2)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3)枝条量筒内的 液面下降较大 枝条量筒内的液面基本保持不变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 器官,叶的数量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 解析 (1)从设计的实验来看,A、B两组实验的不同之处是枝条A保留叶片, 枝条B摘除叶片,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叶片。A装置与B装置对照,B装置为 实验组,A装置为对照组。(2)在量筒中滴加油滴,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 量筒内清水自然蒸发,干扰实验结果。(3)A和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 量是叶片,A液面下降较大的原因是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B枝条没有叶片,蒸腾作用较弱,量筒内的液 面基本保持不变。
考点必备梳理
考点一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主要是 由于该区域生有大量根毛,使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水分运输的结构是导管,它属于输导组织,导管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 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了中空的管道。 3.水分的运输途径:根毛细胞→根各层细胞→根茎叶中的导管→植物体各 部分。
5.(2020·湖北襄阳)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根部带一个土坨 B.选择阴天移栽植物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答案 A 解析 根部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植物对水分和无机 盐的吸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做法都是为 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不符合题意。
例3(2020·湖南张家界)如图是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 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散失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由状态①转为状态②,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32.9
64
32.7
59
(1)据表可知,同时段郊区的平均气温比市中心
,平均湿度比市中
心
。
(2)有同学分析两区域植被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因为:
①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吸收了热量。
②植物能吸收太阳能,通过自身的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
的化学能,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
答案 B
命题点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生物圈的水循环 2.(2020·福建)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D.花
答案 C 解析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而散失,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2020·北京)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 的是( ) A.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增加周围环境湿度 C.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考法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生物圈的水循环 考向:通过图片、资料、探究实验等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考查蒸腾作用进 行的器官、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的意义等;利用生活现象考查绿色植物 参与了水循环。 考法突破:结合叶片的结构图,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意义。
例2(2020·湖北荆门)每年的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 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 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答案 A 解析 蒸腾作用是散失水分,与大气中氧气含量无关,A项错误。
4.(2020·山东青岛)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答案 A 解析 叶片由①④表皮、③叶脉和②叶肉组成,A项错误;②中有叶绿体,能 够进行光合作用,故B项正确;③(叶脉)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C项正 确;⑤(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