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对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对成绩的影响因
素分析
摘要:跳远动作从1896年的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起,即被纳入了比赛项目
之中,是所有体育项目中开展历史较为悠久的体育项目之一,而跳远运动由助跑、起跳、腾空、下落四大主要部分所构成,各部分的正确衔接与运动员综合素质共
同决定了比赛最后成果。

中学阶段,学生们在开展跳远训练中因为对运动知识的
浅薄,对助跑准确性的把握程度不足,所以在中学训练中,对怎样迅速地熟悉助
跑环节与踏板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关键词:跳远助跑;准确性;成绩
引言:
现代跳远体育运动中踏板的准确性始终是选手在训练时需要着重注意的训练
项目,而踏板的准确性也可以直接决定了选手的最后分数。

虽然跳远体育运动在
中国的开展,相比于其余运动项目而言开展的兴起阶段比较早,但是所取得的成
就还无法和欧美运动强国比较,在世界大赛中也无法达到很好的运动效果,尽管
近年来由于众多青少年的出现,跳远体育运动成就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在
中国境内较低等级的比赛中,青少年的技术还具有相当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助跑
与起跳之间的衔接并不充分,使得最终运动的效果并不完美。

不少专家和运动员
在研究运动员踏板准确性后认为运动员助跑过程中的脚步改变对踏板准确性产生
直接影响。

一、跳远助跑的准确性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当前中学跳远选手状态的考察与解析,提供更好的
教学方法,达到让选手助跑更精准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以便于更好的培养中学跳远选手助跑准确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成绩,为培养选手长远发展作出了规划。

二、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对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跳远助跑环节启动方式
现代跳远运动的助跑启动方法,大致包括了行进间助跑启动和站式型助跑启动二类,行进间助跑的起步方法要求选手先丈量好自身的助跑距离并进行标记之后,接着在比赛时将固定脚伸到预先进行的位置上,其弊端在于虽然精确度并不高,不过却很容易使自身的助跑距离到达最佳水准,使整个助跑的节奏感与放松性更自由;站立式助跑通常从静息的姿态出发起步,然后通过将二腿微曲,两脚左右平行坐起的"半蹲式"或二腿左右分离的"分立式"。

这样起步的方式,步幅和速度起伏都较小,比较轻松平稳,准确性上也较行进中的助跑略好,但速度优势并没有很好的体现。

(二)跳远助跑环节加速方式
助跑过程中的加速是指给选手一种身体向前的加速度,其目的就是在踏板的一瞬间身体可以获得最大速度,以便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当前运动员中被使用较多的两种加速度方法一是积极加速,二是逐步加速,两者比较而言,前者更适合于绝对速度大,但对身体控制效果较好的选手;它也适合那些绝对速度较低,但节奏感很好的选手。

(三)跳远助跑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1、运动员自身心理素质强度
心理品质问题也是长期至今都是影响大多数选手比赛中发挥水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资料表明,由于选手的心理负荷增加、心态、心理状态的波动,都会对助跑起跳环节产生很大影响,直接体现在步幅步频的改变上,进而造成踏板的准确性下降甚至出现违规行为,从而直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2、自然环境影响了运动员发挥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运动员在参赛时的气候、水温、风力等自然环境影响,多数选手愿意在气温适中、风调雨顺的状态下参赛,但阴雨气候造成的赛场潮湿,不利选手的正常发展。

跳远运动中,风力的影响对选手成绩的好坏也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过试验表明顺风时选手所取得的成绩要明显优于逆风。

3、比赛进程中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干扰
这一类的因素主要源自于参赛前的场地设施、观众环境和选手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影响,赛前对场馆的全面了解、对竞争对手的全面认识,对选手来说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四)提高助跑准确性的有效训练手段
1、增加助跑的速度频数
跳远助跑的步频快慢将直接关系到助跑速度发挥,所以在加强选手的速度训练中,发挥出选手的最快速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发展选手的最快速度,针对不同的选手的跳跃助跑器特点,可相应的选择以下的方法:①20秒的速度频率高抬腿直接二十秒的跑距离,高抬腿的速度一定要从慢到快,而加速跑距离必须让选手以最高的速度冲了下来;②阻力跑,需要选手在速度训练中拉着长十五厘米的杠铃片进行约三十秒的加速跑,在跑动中选手要使出全力;③顺风走,在顺风的前提下增加步频训练也是很好的方法,距离约80~100公里。

2、增加助跑的步幅
发挥跳远选手助跑的最大可控速度的重要原因在于助跑的步幅和步频,在增加选手步频的条件下应需要增加选手的步幅训练,以便使步幅和步频更具有节奏感。

因此针对各个选手的不同条件与需要,开展以下几种方法增加选手的步幅情况,步幅的主要训练手段为:①负重弓箭步走,训练距离为30-40米,负重弓箭步走能够高效的锻炼选手双腿的侧面肌和髋关节的部分肌肉,也能够增强双腿力量以及选手助跑的步幅范围;②后蹬跑,要求是在空中脚步幅尽可能增大,由于前腿快速的压力在高空还能够感受到轻微额滑行,因此要求是速度在50-60米为
最好;③逆风跑,要求是在逆风的天气跑60-80米,因为逆风跑不但能够提高选手的快速耐力,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提高选手在助跑中的步幅,对选手速度的需求则是以80%的速度,尽可能拉开步幅跑完全程。

结语:
跳远体育作为发展历史较为久远的体育项目之一,在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广泛,也是近年来许多省市重视发展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一。

在开展跳远运动培训的进程中,教练要正确抓住选手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根据助跑起跳连接环节中的流畅性、踏板起跳动作的正确性等开展充分的专门性训练,以协助选手获得良好的体育成果,在中学培训中加强了技能训练,也就为国家运动员的选拔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陶雪花.跳远助跑起跳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2020.
[2]曾东明.影响跳远助跑起跳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知识文库,
2017(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