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实验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S实验系统开发
——硬件部分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及JX-300X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的适用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生的开放性实验。

论文首先介绍了AE2000A实验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软、硬件配置,然后介绍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总体实验方案,最后对本实验系统进行电气线路设计并编写了实验指导书。

关键词:DCS,AE2000A,电气控制设计
Abstract
This text mainly introduced that the basic theories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design development of JX-300X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What’s more, they are suitable to the open experiment of electricity-mechanics integrated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s.
Firstly it introduced experimental system of AE2000A and the software , hardware disposition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then introduced the overall experiment scheme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finally made the electric circuits’ design for this experimental system and wrote the experimental guide book. Key Words: DCS, AE2000A,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control
目录
第一章绪论 (6)
1.1 本次毕业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6)
1.2 JX-300X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6)
1.3 AE2000A实验系统简介 (7)
1.4 毕业设计主要任务 (8)
第二章实验系统的软件介绍 (9)
2.1系统软件的概述及特点 (9)
2.2组态软件(SCKey)的概述 (9)
2.3实时监控软件(Advan Trol)的概述 (10)
2.4 SCX语言组态软件 (10)
第三章实验系统的硬件配置设计 (11)
3.1 DCS控制系统硬件介绍 (11)
3.1.1控制站硬件的概述 (11)
3.1.2 机柜与机笼 (12)
3.1.3电源 (14)
3.1.4控制站卡件概述 (16)
3.1.5主控制卡(部件号SP243X (17)
3.1.6数据转发卡(部件卡SP233) (19)
3.1.7电压信号输入卡(部件号SP314) (21)
3.1.8模拟信号输出卡(SP322) (22)
3.1.9 SP590端子板 (23)
3.2 AE2000A实验系统硬件介绍 (24)
3.2.1 AE2000A过程控制系统DCS工业标准控制柜的组成 (24)
3.2.2 AE2000A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特点 (25)
3.2.3实验对象装置 (26)
3.2.4 AE2000A与DCS的I/O通道 (27)
第四章电气线路的设计 (29)
4.1 一些主要的电气控制元件的介绍 (29)
4.2 各器件的电路设计 (31)
4.2.1 压力液位变送器电气控制设计 (31)
4.2.2温度传感器电气控制设计 (34)
4.2.3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及电磁流量计)电气控制设计 (35)
4.2.4电动调节阀电气控制设计 (36)
4.2.5变频器电气控制设计 (36)
4.2.6 DCS端子接线表和电气控制线路图 (37)
4.3系统接线 (39)
第五章实验总体开发思想及项目设定 (41)
5.1 实验方案设计前提 (41)
5.2 实验总体思想 (41)
5.3 实验项目设定 (42)
第六章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44)
实验一锅炉内胆水温PID整定实验 (44)
实验二上水箱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48)
实验三锅炉夹套和内胆温度串级控制实验 (50)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53)
7.1总结 (53)
7.2展望 (53)
致谢 (54)
参考文献 (55)
附录 (56)
附录一英文原文 (56)
附录二中文翻译 (70)
第一章绪论
1.1本次毕业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以及先进工艺技术得到了具体地应用。

与此同时,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因此,顺应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综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潮流,为此开展AE2000A实验系统设计环节。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

是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 、CRT显示和控制(Control)技术(简称四C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

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系统。

DCS集散控制系统采用危险分散、控制分散,而操作和管理集中的基本设计思想,多层分级、合作自治的结构形式,适应
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要求[1]。

DCS集散控制系统自1975年问世以来,已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已由过去只在少数大型企业的控制系统中应用,发展到化工、电力、石油、冶金、建材、制药等诸多行业最普通的控制工具。

DCS的核心结构可以简单地归为“三点一线”式的结构。

“一线”是指DCS的骨架计算机网络;“三点”则是指连接在网络上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节点:面向被控现场的现场I/O控制站;面向操作人员的操作站;面向DCS监督管理人员的工程师站。

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水平,改善教学设施,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了解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便引进了这套以DCS为控制系统AE2000A为被控对象的实验系统。

这套实验系统是以工业现场控制为对象的实物模拟仿真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了各种典型的电气控制、各类传感器的应用、组态控制、变频器控制以及工业现场总线等众多的实验内容,既能进行验证性、设计性实验,又能进行综合性实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和研究的要求。

1.2 JX-300X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浙大中控于1997年推出的全数字化的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JX-300充分应用了最新信号处理技术、高速网络通信技术、可靠的软件平台和软件设计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采用了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成熟的先进控制算法,全面提高了JX-300的功能和性能,使其兼具了高速可靠的数据输入、输出、运算、过程控制功能和PLC连锁逻辑控制功能,能适应更广泛更复杂的应用要求,成为一个全数字化、结构灵活、功能完善的新型开放式集散控制系统。

JX-300X的基本组成包括工程师站(ES)、操作站(OS)、控制站(CS)和通讯网络SCnetII。

通过在JX-300X的通讯网络上挂接总线变换单元(BCU)可实现与JX-100、JX-200、JX-300系统的互联;在通讯网络上挂接通信接口单元(CIU)可实现JX-300X与PLC 等数字设备的连接;通过多功能计算机站和相应的应用软件可实现与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的信息交换,实现企业网络环境下的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流程查看、实时趋势浏览、报警记录与查看、报表数据存储、历史趋势存储与查看、生产过程报表与输出等功能,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全集成综合自动化。

1.3AE2000A实验系统简介
AE2000A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是根据我国工业自动化及相关专业教学特点,吸取了国外同类实验装置的特点和长处,并与目前大型工业装置的自动化现场紧密联系,采用了工业上广泛使用并处于领先的AI智能仪表加组态软件控制系统、DCS(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经过精心设计、多次实验和反复论证后,推出的一套基于本科生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实验设备。

AE2000A型过程实验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信号及被空信号均采用ICE标准,即1~5V电压信号,4~20mA电流信号。

实验系统供电要求:三相380V交流电,外型尺寸:控制台600×850×1800mm;对象1500×850×2200mm;重量:50Kg;对象200 Kg。

系统主要特点:
◆调参数囊括了流量、液位、压力、温度四大热工参数。

◆执行器中既有电动调节阀、单向调压装置等仪表类执行机构,
又有变频调速器等电力拖动类执行器。

◆调节系统除了有调节器的设定值阶跃扰动外,还有在对象中通过
另一动力支路或电磁阀和手操阀制造各种扰动。

◆一个被调参数可在不同动力源、不同的执行器、不同的工艺线
路下演变成各种调节回路,以利于讨论、比较各种调节方案的优劣。

◆某些检测信号、执行器在本对象中存在相互干扰,它们同时输
入和工作时需对原独立调节系统的被调参数进行重新整定,还可对复杂调节系统比较优劣。

◆各种控制算法和调节规律在开放的组态实验软件平台上都可以
实现。

◆实验数据及图表可以永久存储,在MCGS组态软件中也可随时调
用,以便实验者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比较和分析。

[3]
1.4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了解AE2000A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总体结构和JX-300X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硬件设备和系统组态软件及实时监控软件。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
1.了解AE2000A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各个单元的硬件,并弄清楚
它们在实验中的作用。

2.了解JX-300X集散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

3.熟悉JX-300X集散控制系统的各种卡件的功能,并完成电
气控制设计和接线图。

4.在了解AE2000A实验对象的基础上设计开发适用于机电一
体化专业本科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包括实验总体方案﹑实验
控制对象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并完
成相应实验指导书。

第二章实验系统的软件介绍
2.1系统软件的概述及特点
JX-300X系统软件基于中文Windows2000/NT开发,用户界面友好,所有的命令都化为形象直观的功能图标,只需用鼠标即可轻而易举地完成操作,使用更方便简捷;再加上SP032操作员键盘的配合,控制系统设计实现和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快捷方便。

系统软件的特点为:软件运行环境是中文Windows2000/NT;采用多任务、多线程,32位代码;采用实时数据库;图形组态与语言组态结合;图形分辨率1024x768,256色(兼容800*600);数据更新周期1秒,动态参数刷新周期1秒;按键响应时间<=0.2秒;流程图完整显示时间<=2,其余画面<=1秒;命令响应时间<=0.5;支持语音报警;支持与上层管理网的连接(高级应用);支持离线数据读取(高级应用);支持OPC(高级应用);支持先进控制算法(高级应用)。

2.2组态软件(SCKey)的概述
JX-300X系统的SCKey组态软件是一个全面支持该系统各类控制方案的组态软件平台。

该软件运用面向对象(OOP)技术和对象链接与嵌入(OLE2)技术,基于中文Windows 9X/NT/2000操作系统开发的32位应用软件。

SCKey组态软件通过简明的下拉菜单和弹出式对话框建立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并大量采用Windows的标准控件,使操作保持了一致性,更为易学易用。

对组态信息的管理,该软件采用分类的树状结构管理方式,并以直观的树形结构显示当前的组态信息,使用户能清晰把握系统的组态状况。

另外,SCKey组态软件还提供了强大的在线帮助功能,当用户在组态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只须按F1键或选择菜单中的帮助项,就可以随时得到帮助提示。

2.3实时监控软件(Advan Trol)的概述
JX-300X集散控制系统(DCS)实时监控软件基于Windows 开发,用户界面好。

所有的命令都化为形象直观的功能图标,只需用鼠标单击即可轻而易举地完成操作,再加上SP032操作员的配合使用,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操作更是得心应手,方便简洁。

2.4 SCX语言组态软件
在工程师平台上完成SCX程序的调试编辑,并通过工程师平台将编译后的可执行代码下载到控制站执行。

SCX语言属于高级语言,语法风格类似标准C语言,除了提供类似C语言的基本元素、表达式外,还在控制功能方面做了大量扩充。

SCX语言编辑环境符合Windows环境下编辑器的设计准则。

灵活易用、功能完善的在线帮助系统使得SCX程序的调试、编译得心应手。

第三章实验系统的硬件配置设计
3.1 DCS控制系统硬件介绍
3.1.1控制站硬件的概述
控制站是系统中直接与现场打交道的I/O处理单元,完成整个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功能。

通过软件设置和硬件的不同配置可构成不同功能的控制结构,如过程控制站、逻辑控制站、数据采集站。

控制站主要由机柜、机笼、供电单元和各类卡件(包括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和各种信号输入/输出卡)组成,其核心是主控制卡。

主控制卡通常插在过程控制站最上部机笼内,通过系统内高速数据网络SBUS扩充各种功能,实现现场信号的输入输出,同时完成过程控制中的数据采集、回路控制、顺序控制以及包括优化控制等各种控制算法。

表3.1 控制站硬件部件号及对应名称
3.1.2 机柜与机笼
(1)机柜
①功能
机柜采用拼装结构,机柜最多可安装一个控制站的电源单元、6个I/O单元(机笼)。

由于机柜采用了拼装结构,可以通过拆卸各个机柜上的侧面板,形成互通的控制柜组,以方便整个系统内的走线。

②使用说明
A.控制站机柜外壳均采用金属材料(如钢板或铝材),活动部分(如柜门与机柜主体)之间保证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使其内部的电子设备提供完善的电磁屏蔽。

B.为保证电磁屏蔽效果,也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要求机柜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C.机柜顶部安装两只散热风机;后门下部开出通风孔,并安装过滤网来过滤进风。

包括机柜门在内的每个子部件电气均为连通(导通电阻小于0.5欧姆),以保证整个机柜使用过程中可靠接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机柜底部安装有可调整尺寸的电缆线入口,机柜侧面安装有可活动的汇线槽,安装空间为200x400mm,为信号电缆准备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可以方便地增加、移动、整理来自现场的电缆。

③机柜型号
JX-300X DCS有两种机柜可供选择,如表3.2所示。

表3.2 JX-300X DCS机柜类型
(2)机笼
①功能
JX-300X DCS控制站机械结构设计,符合硬件模块化的总线结构设计要求,采用了插拔卡件方便、容易扩展的带导轨的机笼框架结构。

JX-300X DCS的机笼为一体化机笼(SP211)。

机笼主体由金属框架和母板组成,机笼框架内部有20个槽位,用于固定卡件。

同一控制站的各个机笼通过双重化串行通信总线SBUS-S2相连。

I/O机笼可以与主控制机笼放置在一个机柜中,也可以放置在不同的机柜中,而且还允许把机笼放置在远离控制室的生产现场(必须加SBUS中继器)。

②使用说明
母板固定于机笼的背面,介质为印刷电路板,通过母板上的欧式插座与卡件电气联接,一方面为卡件提供工作所需的直流电源(5V、24V),另一方面实现卡件之间必要的电气联接。

母板焊有20个欧式插座,与机笼框架内部固定的20条导轨相对应。

它一方面与插入此导轨(槽位)的卡件底部插针相连接,起到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为插入机笼槽位内的卡件与系统提供统一的电气连接。

在欧式插座上母板之间的电气联接包括:
为卡件统一提供直流供电(+24V A、+5V、GND)。

机笼电源端子各接口,从上到下依此为1~8。

通过欧式插座,实现机笼背面八个接线端子与对应卡件的联接。

为数据转发卡与I/O卡件间通信提供通信通道(SBUS-S1级)。

对于主控制机笼而言,还有主控制卡与数据转发卡的SBUS-S2级通信线电气联接,它们之间的SBUS-S2级通信线不必再外部连线。

主控制机笼的SBUS-S2与所有I/O机笼的SBUS-S2是通过外部8芯双绞线连接的。

SBUS-S2的连接器为D型9芯插座。

所以母板上SBUS-S2插座也可以称I/O扩展插座。

因为它将所有机笼的SBUS-S2级在外部联成总线结构。

为相连槽位上的冗余卡件(一偶数对齐的相邻槽位上的卡件)提供互相通信、冗余切换的电气通到。

母板的电气连接是构造SBUS通信结构的重要部分。

其中,
SBUS-S1为点对点的通信,每一个I/O通道对应有一条专用通信线路。

每8个端子为一块接线单元,将一个机笼母板上任意一个SBUS-S2连接器和另一个机笼母板上任意一个SBUS-S2连接器用通信线连接,均可达到两个机笼之间的通信连接效果。

③性能指标
a.提供功率
+5±0.3V:<15W
+24±0.7V:<30W
b.总线电气标准
+5V——+5V电源线,额定电流3A。

GND——直流地。

+24V——+24V电源线,额定电流1.5V。

c.进线标准(mm²)
现场信号端子进线:<2.5mm²
3.1.3电源
电源系统具有供电可靠、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通过电源系统内部的设计,还可限制系统对交流电源的污染,并使系统不受交流电源波动和外部干扰的影响。

系统电源具有过流保护、低电压报警等功能,电源配置可按照系统容量及对安全性的要求灵活选用电源供电、冗余双电源供电等配置模式。

(1).特点
双路AC输入,开关电源分110W,150W;
5VDC或24VDC输出,具有电压正常指示,过流保护;
20V AC、24VDC、5VDC都冗余设计;
内置低通滤波器和功率因数校正;
以110W AC/DC开关电源为基本单元,可构成二重/四重冗余结构,以确保控制站电源具有30~50%的余量;
110W AC/DC电源基本单元采用导轨式的插接方式安装在控
制站的电源机箱,方便维护和扩展;
根据I/O机笼数量及配置不同,可选择110W和150W电源。

(2).结构
电源配置可按照系统容量及对安全性的要求灵活选用单电源供电、冗余双电源供电、冗余四电源供电配置模式。

控制站DC配电
系统卡件要求供电电压为+5V与+24V,总电流+5V可达30A,+24V可达10A。

220V交流电经过电源转换,引出5根电源线:2根为+5V,1根为+24V,2根为GND。

(3).性能指标
电源种类:系统提供1种电源安装机笼——SP251
电源机笼:
SP251机笼高4U,每个机笼可安装6个SP251-1电源单体;
在为系统配置电源时,必须遵守:每个I/O机笼消耗功率可按+5V约15W~20W,+24V约20W计算;为了使系统电源可供功率流有余量,使系统更安全地工作,实际配置的电源单体输出功率可按照额定功率的90%计算。

纹波系数:≤1%
负载率:0~100%
效率:88%(最大值),70%(典型值)
工作温度:-20℃~50℃
MTBF:120000小时
输入电压:220V AC±20%
输入频率:50Hz
浪涌电流:冷启动最大15A
过流保护:短路保护
绝缘耐压:输入/输出之间1000V,持续60s
3.1.4控制站卡件概述
控制站卡件位于控制站卡件机笼内,主要由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和I/O卡(即信号输入/输出卡)组成。

卡件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完成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输出、控制、计算、通信等功能。

表3.3 控制站卡件一览表
全数字化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处理,即均采用专用的工业级、低能耗、低噪声微控制器,负责该卡件的控制、检测、运算、处理、传输以及故障诊断等工作。

同时,其中I/O卡件采用了智能调理和先进信号前端处理技术,降低了信号调理的复杂性,减轻了主控制卡CPU的负荷,加快系统的信号处理速度,增强了每块卡件在系统中的自洽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智能化卡件设计也实现了A/D 、D/A信号的自动调校和故障自诊断,使卡件调试简单化。

所有卡件都采用了统一的外形尺寸,都具有LED的卡件的状态指示和故障指示功能,如电源指示、工作/备用指示、运行指示、故障指示、通讯指示灯。

3.1.5主控制卡(部件号SP243X)
(1).功能
主控制卡(SP243X)是控制站的软硬件核心,负责协调控制站内的所有软硬件关系和各项控制任务,如完成控制站中的I/O 信号处理、控制计算、与上下网络通信控制处理、冗余诊断等功能。

主控制卡的功能和性能将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可用性、实时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2).技术特点
采用双微处理器协同处理控制站的任务,功能更强,速度更快;具有双重化以太网标准通讯控制器和驱动接口(两片独立的通讯控制器和相关的驱动芯片),互为冗余,使系统数据传输实时性、可靠性、网络开放性有了充分的保证;控制回路可达128个;带算术、逻辑、控制算法库;具有灵活的报警处理和信号质量码功能。

过程点的传感器和高低限检查,过程点报警处理,增加了
过程点质量标志——“报警”、“变送器故障”、“自动/手动”、“可疑”等。

(3).使用说明
控制站作为Scnet II的节点,其网络通讯功能由主控卡承担。

每个控制站可以安装两块互为冗余的主控制卡,分别安装在主机笼的主控制卡槽位内。

网络端口
PORT-A(RJ451):通讯端口0,通过双绞线RJ45连接器与冗余网络Scnet II的0#网络相连;
PORT-B(RJ452):通讯端口1,通过双绞线RJ45连接器与冗余网络Scnet II的1#网络相连;
SBUS总线接口:主控制卡的Slave CPU负责SBUS总线(I/O 总线)的管理和信息传输,通过欧式接插件物理连接实现了主控制卡与机笼内母板之间的电气联接,将SP243X的SBUS总线引至主控制机笼,机笼背部右侧安装有两个冗余的SBUS总线总线接口。

LED状态指示灯;
FAIL:故障报警或复位指示;
RUN:工作卡件运行指示;
WORK:工作/备用指示;
STDBY:准备就绪指示,备用卡件运行指示;
LED-A:本卡件的通讯网络端口0的通讯状态指示灯;
LED-B:本卡件的通讯网络端口1的通讯状态指示灯;
SLA VE:Slave CPU运行指示,包括网络通信和I/O采样运行指示。

表3.4 主控制卡(SP243X)LED指示说明
(1).功能
数据转发卡(SP233)是系统I/O机笼的核心单元,是主控制卡联接I/O卡件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驱动SBUS总线,另一方面管理本机笼的I/O卡件。

通过数据转发卡,一块控制卡(SP243X)可扩展1到8个I/O机笼,即可以扩展1到128块不同功能的I/O 卡件。

新型数据转发卡不同于SP231卡,它具有冷端温度采集功能,负责整个I/O单元的冷端温度采集。

(2).技术特点
SP233卡件板上具有WDF看门狗复位功能,在卡件受到干扰而造成软件混乱时能自动复位CPU,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SP233卡件负责主机与I/O卡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是每个机笼的必备卡件。

SP233支持冗余结构。

每个机笼可配置双SP233卡,互为备份。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卡件出现故障,SP233卡可自动无扰动切换到备用卡件,并可实现硬件故障情况下软件切换和软件死机情况下的硬件切换,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若不需冗余,可单卡工作。

冗余工作和单卡工作这两种结构,对于用户来说,系统功能是完全一致得的。

可方便地扩展I/O机笼。

SP233卡具有地址跳线,可设置本卡件在SBUS总线中的地址和工作模式。

在系统规模容许的条件下,只需增加SP233卡,就可以扩展I/O机笼,但新增加的SP233卡地址与已有的SP233卡地址不可重复。

可对本机笼的供电状况进行自检。

系统24V,5V采用双路冗余供电方式。

SP233可在其中任何一路出现异常情况时,实现故障显示(上位机显示)。

可采集冷端温度,作为本机笼温度信号的参考补偿信号。

可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送至上层,作为系统对本机笼工作状态的监控依据。

可通过中继器实现总线节点的远程连接。

SP233卡设有选频跳线,可根据实际节点连接方法,选择相应的通信波特率。

(3).使用说明
P233卡件上共有八对跳线,其中四对跳线S1~S4采用二进制码计数方法读数,用于设置卡件在SBUS总线中的地址,S1为低位(LSB),S8为高位(MSB);一对选频跳线用于设置通信波特率。

表3.5 数据转发卡(SP233)LED指示说明
(1).功能
电压信号输入卡是一块智能型的、带有模拟量信号调理的四路信号采集卡,每一路分别可接收II型、II型标准电压信号、毫伏信号、以及各种型号的热电耦信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主控制卡SP243X。

当其处理热电偶信号时,具有冷端补偿功能。

(2).使用说明
表3.6 电压信号输入卡(SP314 ) LED指示说明
输入电数:4点
分辨率:15 bit,带极性
隔离电压:现场侧---500VAC
通道间:500VAC
共模抑制比:≥120db
卡件供电:+5V:<30mA
3.1.8模拟信号输出卡(部件号SP322)
(1).功能
模拟信号输出卡(SP322)为4路点点隔离型电离型电流(II 型或III型)信号输出卡。

作为带CPU的高精度智能化卡件,具有实时检测输出状况功能,它允许主控制卡监控正常的输出电流。

(2).使用说明
表3.7 模拟信号输出卡(SP322)LED指示
(3). 端子图
SP322的接线端子如下图所示。

(4).性能指标
输出点数:4点(点点隔离)
隔离方式:光电耦合
输出信号::0~10mA或4~20mA,可组态选择
输出负载:<1.5KΩ
精度:满量程0.2%
3.1.9 SP590端子板
(1).功能
系统提供了SP361、SP362、P363、P364共四种型号7/8路开关卡(通过跳接线选择,可以作为7点卡使用),由于母板上端子数量的限制,每块开关量卡件只能使用一个公共端子(为7点卡使用时)或每个机笼使用一个公共端子(为8卡使用时)。

这就给两线制开关量信号的引入带来了不便。

为此新设计了一块8点开关量卡件用扩展端子端子板SP590。

(2).与系统连线配置
如接线图所示,现场信号进入端子板下侧的双层端子,经端
子板信号转换后,从端子板上侧的单层端子输出,再引入母板上端子。

①.A组的1-、2-、3-、4-、5-、6-、7-、8-端子互相连通,并与A组公共端子ACOM端子连接;A组的A1~A8端子分别引入对应在母板上的信号输入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