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随堂练习
五年级语文
山高水长,物象万千,大美中国,永恒中华。
五年一班准备开展“大美中国行”主题班队会,今天,就让我们和五年一班的小华同学一起走进用语言文字织就的大美中国画卷里,完成下面的挑战任务,开启“大美中国行”主题班队会之旅吧。
一、倾听与交流。
多么可爱的地球,多么惬意的家园。
在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加入五年一班的“地球一小时”主题活动中来!
任务一:大美中国——争作最美环保达人
1.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填空。
“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2024年3月23日,全球将迎来第________个“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地球一小时”的倡议活动发起于2009年。
()
(2)“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
(3)“地球一小时”,关灯只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让我
们的天更蓝,水更清。
二、识字与写字。
任务二:大美中国——感受汉字形意妙趣
阅读。
①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请认真品读下面的短文,根据挑战要求逐渐靠近汉字,不断发现汉字的妙趣吧!
②中国汉字,横竖撇捺有乾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每一个汉字都让人sùrán()起敬。
看到汉字“晋”字的甲骨文“”,形似双箭瞄准箭筒,有进入、回归之意,这瞬间让我们每一个山西人心生对家乡的juàn liàn()之情。
看到“美”字,从甲骨文到楷书
,它姿态优美,我们会下yìshi()想到一切美的事物。
看到平遥
古城的标志,不得不chéng rèn()汉字的历史还在延续……同学们,让我们和汉字一起bēn fù()未来,去发现、创造更多的美!
③形美以感目。
1. 我能读短文并根据拼音将汉字正确、工整、美观的写在括号里。
2. 音美以感耳。
我能用“√”为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镌刻(juān juàn)秉承(bǐng bǐn)徘徊(huái hui)
矜持(jīng jīn)顺遂(suí suì)燕园(yān yàn)
3. 意美以感心。
五一班班主任王老师用五个读音相同的“jìng”字作为本班班训,以此来激励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
【答案】1. 肃然眷恋意识承认奔赴
2. juān bǐng huái
jīn suì yān
3. ①. 净②. 静③. 敬④. 竞⑤. 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肃然”“眷”“意”“承”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
镌刻:juān,雕刻。
秉承:bǐng,承受;接受。
徘徊:huái,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矜持:jīn,拘束;拘谨。
顺遂:suì,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
燕:yàn ,鸟类。
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
在中国春向北来,秋返南方。
捕食昆虫,是益鸟。
yān ,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222)。
燕园:yān ,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颐和园毗邻。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净(干净):指没有尘土、杂质等。
形容说话、动作不拖泥带水。
静(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敬(尊敬):尊崇敬重。
竞(竞争):为了己方利益而跟人争胜。
劲(强劲):精神;情绪。
故分别填“净、静、敬、竞、劲”。
三、积累与运用。
任务三:大美中国——探索诗词美文意韵
4. 中国诗词美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
让我们一起挑战下面的任务,感受诗文的意韵悠长吧!
(1)童年多姿多彩,范成大笔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村田园之乐;杨万里笔下有“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__”的冬日之乐。
(2)巍巍河山,壮丽非凡。
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黄河、华山的气势雄壮;王昌龄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西北边陲的广阔之境。
(3)阅读不同的文本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回忆过去,《祖父的园子》中“我”怀念_________________的童年和慈祥的祖父;品味经典人物,《草船借箭》中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景阳冈》中有_________________的武松;领悟情怀,“___________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歌颂了为国牺牲的毛岸英和一代伟人无私的胸怀;《军神》向我们展现了刘伯承_________________的意志。
【答案】 ①. 童孙未解供耕织 ②. 也傍桑阴学种瓜 ③. 彩丝穿取当银钲 ④. 三万里河东入海 ⑤. 五千仞岳上摩天 ⑥. 青海长云暗雪山 ⑦. 孤城遥望玉门关 ⑧. 自由自在 ⑨. 神机妙算
⑩. 武艺高强 ⑪. 青山处处埋忠骨 ⑫. 钢铁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及人物形象分析。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是:的的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此句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展现出农家勤劳朴实的生活,恬淡中自有一番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意思是: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此句写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刻画了儿童天真活泼、充满童趣的生活情景。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此句意境阔大深沉,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盼望,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愿。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都融进了这苍凉的景象中。
(3)《祖父的园子》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
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草船借箭》中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展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军神》主要是写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被打伤了右眼,在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时他拒绝使用麻醉剂,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清醒的大脑来指挥千军万马,所以坚持不用麻醉剂。
他忍着巨大的痛苦,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手术。
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四、阅读与鉴赏。
任务四:大美中国——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4月,五年一班推出“革命烈士知多少”主题活动,缅怀先烈,弘扬革命传统。
小华组抽到了以下烈士名片,请你协助他们回答问题,获得积分。
(一)黄继光(二)刘胡兰(三)董存瑞
上甘岭战役中,敌人以秘籍的火力死死地控制制高点,黄继光(),堵住枪眼,最后英勇牺牲。
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
面前,大义凛然的说: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敌人的威逼利诱就是
()
眼见战友们不断在枪声
中倒下,董存瑞()冲
向暗堡,用生命为战友开辟
前进的道路。
5. 下列词语填入第(一)(三)张名片卡的括号里最合适的一项是()
A. 手忙脚乱昂首阔步
B. 纵身一扑昂首阔步
C. 跃跃欲试义无反顾
D. 纵身一扑义无反顾
6. 下列歇后语填入第(二)张名片卡的括号里最合适的一项()
A.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B.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C.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D.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7. 小华发现共产党员的形象与《西游记》中疾恶如仇、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孙悟空有很多相似之处。
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看法,她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哪个章回?()
A.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B.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C. 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D. 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8. 先烈们用生命换来最终的胜利,下面诗句中让我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的一项是()
A.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答案】5. D 6. A 7. C 8. A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手忙脚乱:指慌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昂首阔步: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奋发或态度傲慢。
纵身一扑:用力使身体猛然向前扑。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义无反顾:指在道德或正义的层面上,只能勇往直前,不能犹豫或回头。
根据名片(一)的语境,甘岭战役中,敌人以秘籍的火力死死地控制制高点,黄继光用力使身体猛然向前扑,堵住枪眼,最后英勇牺牲。
填“用力一扑”。
根据名片(三)的语境,眼见战友们不断在枪声中倒下,董存瑞勇往直前,没有回头地冲向暗堡,用生命为战友开辟前进的道路。
填“义无反顾”。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歇后语的使用。
A.“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的意思是指某人没有用处,是个废物。
这个表达是一个谐音歇后语,其中“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一个角色名,而“无用”则是通过谐音来比喻一个人没有本事或者没有作用。
B.“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的意思是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或者已经把话说在前头。
C.“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的含义是形容人的名气很大,名声已经传到了其他的地方。
D.“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这是一个谐音歇后语,本来的意思是在春季四月的时候,冰冻的河水开始融化、流动,后来用来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就像解冻的河水一样。
根据名片(二),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大义凛然的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敌人的威逼利诱就是没有用的,填“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
A.“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出自第六回,主要讲南海观音的徒弟木叉帮助天王,但被战败。
于是观音推荐了二郎神。
二郎神与孙悟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太上老君在天观战并丢下金刚套击中了孙悟空。
最终,众神将孙悟空押回上界,玉帝下令将其处死。
展示了孙悟空不畏强权、英勇无畏的精神。
在面对天庭的追捕时,他敢于反抗,不屈不挠,体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
同时,孙悟空在战斗中展现出高超的武艺和灵活的策略,彰显了其机智与英勇。
B.“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出自第二十五回,主要讲师徒五人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八戒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清风、明月发现辱骂,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参果树,观主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只有采用四处寻访医树之方的方法救出师徒,最后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水救活果树,众人得以继续上路取经。
这一章回展现了孙悟空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
当镇元仙的弟子侮辱唐僧时,孙悟空果断出手,大闹五庄观,保护师父。
他的行为体现了对正义的坚定维护。
C.“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出自第四十五回,主要讲虎力大仙等三人来到三清观,见到贡品
被吃,以为是三清下凡,连忙祈祷乞求金丹圣水。
悟空等人把尿给他们当圣水让他们喝了,然后表明了身份。
虎力大仙等人气急败坏,悟空三人回到智渊寺。
第二天,唐僧师徒来见车迟国王倒换关文。
虎力大仙等人也来到朝廷,他们跟国王说了前一天的事情,国王大怒,要杀掉师徒四人。
正好百姓来求雨,于是国王让悟空和虎力大仙比赛求雨,如果输了,就要杀掉唐僧师徒。
虎力大仙求雨时,悟空来到空中,阻止风婆婆刮风、推云童子等人布云,又阻止雷公、电母以及四海龙王等人帮虎力大仙,要他们都帮助自己。
虎力大仙求雨不成,悟空让唐僧登台念经,自己用金箍棒指挥众神仙,立即就求来了雨。
国王见状,想倒换关文,让唐僧西行。
虎力大仙等人连忙阻止国王,双方又赌谁能让龙王现身,结果悟空有一次赢了。
这一章回描述的是孙悟空在车迟国与三清观的道士进行斗争的情节。
在这一部分,孙悟空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气,与道士们进行了多次较量,并最终战胜了他们。
这确实体现了孙悟空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特点。
D.“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出自第二十回,唐僧师徒三人行至黄风岭,唐僧被虎先锋(老虎精)用“金蝉脱壳”之计捉走,虎先锋将唐僧献给了黄风怪,黄风怪准备吃掉唐僧。
孙悟空赶来,在黄风洞口与虎先锋打斗,虎先锋不敌,被正在放马的八戒一钉钯打死。
三藏却坐在他们楼里竹床之上,埋怨道:“徒弟呀,你两个相貌既丑,言语又粗,把这一家儿吓得七损八伤,都替我身造罪哩!”这一章回中,孙悟空展现了忠诚护主、智勇双全的精神。
在黄风岭唐僧遭遇危险时,孙悟空不仅及时赶到救援,还凭借智慧和勇气与妖怪周旋,确保师父安全。
在这几个选项中,更能突出疾恶如仇、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最具有反抗精神的孙悟空是选项C。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家国已经收复了失地,而初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们激动得涕泪交加。
这里的“忽传”和“涕泪满衣裳”都是强烈表达激动和喜悦之情的词语,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胜利带来的巨大喜悦和振奋。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诗表达的是对朋友的鼓励和祝福,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没有认识的朋友,因为天下的人都认识你。
这里并没有直接表达胜利的喜悦,而是强调了友谊和相识之情。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的是一幅孤独的帆影在碧空中渐行渐远,只剩下长江在天际流淌的景象。
这句诗表达的是离别和思念之情,与胜利的喜悦没有直接联系。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描绘的是被异族统治下的百姓泪尽胡尘,盼望王师归来已经又一年的情景。
这句诗表达的是百姓对解放的渴望和等待的焦虑,没有直接表达胜利的喜悦。
综上所述,只有第一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让我们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
这句诗通过描绘人们听闻家国收复失地消息的激动和喜悦之情,传达了胜利消息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欢欣。
故选A。
任务五:大美中国——感悟古典名著魅力
大美中国因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焕发着无限光彩。
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感悟古典名著的无穷魅力。
材料一: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
材料二:
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念念不离善心,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吧!”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a.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b.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c.幸师父救脱吾身。
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
9. 结合材料一,提取出唐僧收徒的信息,并照样子填空。
10. 材料二选自《西游记》“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主”一回,这一故事发生在材料二的
__________这个地方;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材料二中三处画横线的事件分别对应材料一中的哪些回目?
a.第______回 b.第______回 c.第______回
12. 取经路上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小华组制作了一张西天取经“八十一难”记录卡,请你帮忙完成其中一张记录卡吧。
地点:____________遇到的妖怪:____________
师徒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孙悟空 猪八戒 流沙河
10 ①. 白虎岭
②. 重情重义,对师父忠心耿耿 11. ①. 五 ②. 七 ③. 十四
12. ①. 白虎岭 ②. 白骨精
③. 在白虎岭,孙悟空火眼金睛,三次识别善于伪装的白骨精,保护了师父。
④. 我感受到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孙悟空的勇敢果断,唐僧虽然善良,却不能明辨是非。
【解析】
【9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提取。
根据材料一“五行山下定心猿”可知这里的“猿”是指孙悟空,五行山收孙悟空。
根据材料一“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可知“云栈洞收猪八戒”。
根据材料一“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可知是在“流沙河收沙悟净”。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西游记》“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
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
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夫,全被孙悟空一一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
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
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
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的事,可知是在白虎岭。
从材料二“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a 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b .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c .幸师父救脱吾身。
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可以知道孙悟空一直记着谁救他出山,说明孙悟空是个重情重义,对师父忠心耿耿的人。
【11题详解】
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由“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可知第五回;由“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可知是第七回;由“幸师父救脱吾身”可知是第十四回。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文章内容和阅读积累写出记录卡需要填写的信息即可。
.是
示例:
地点:琵琶洞
遇到的妖怪:蝎子精
师徒经历:唐僧被毒敌山琵琶洞中的琵琶精掠走,意图与唐僧成亲。
孙悟空和猪八戒先后被琵琶精的倒马毒所蛰。
最终,观音指点他们去请光明宫的昴日星官帮助。
昴日星官本身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他成功降服了琵琶精。
我的感受:人生就像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样,充满着困难,但我要像悟空一样,想尽办法去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任务六:大美中国——欣赏名家笔下的经典
阅读。
那个乞丐
季羡林
①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
②这是一个老太婆。
她头发还没有全白,但蓬乱如秋后的杂草。
面庞黧黑,满是皱纹。
她右手持一根短棍。
因为她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
不知为什么,她能找到施者的家门。
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
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总是会来一次。
我们成了熟人。
③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
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我今天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④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
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
就种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儿水。
到了夏天,扁豆就开花结果。
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来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喊上几声。
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当时还不到10岁,虽有感情,但不会有现在这样复杂、曲折。
我不能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
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的题目。
可是限于年龄,对这一切我都木然、懵然,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这一点我当时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
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
于是我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
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灯端我天天盼望在二
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
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
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
从此这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消逝了。
(根据《两个乞丐》改写)
13.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毛骨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闲情逸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图表,还原老乞丐的形象。
外貌描写头发蓬乱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老乞丐→
典型事件④______
15. 短文第④自然段中两次提到的“不寻常”分别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读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摘录描写老乞丐动作的字,体会她的心理活动。
动作心理
17. 读短文第⑤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联系全文,从中可以体会到()
A. “我”焦急不安地盼望着老乞丐出现,所以觉得时间很难熬。
B. “我”盼望老乞丐早点来给“我们”送扁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C. “我”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很寂寞,所以觉得时间特别难熬。
D. “我”每年种扁豆,日子过得很充实,所以觉得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答案】13. ①. 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②. 闲适的情致。
14. ①. 面庞黧黑②. 满脸皱纹③. 双目失明④. 老乞丐种了扁豆送给“我”家
15. 第一处“不寻常”指老乞丐在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下种出了扁豆;第二处“不寻常”指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扁豆承载着她对“我们”的情谊。
16. 装拄来喊总是被这家人照顾,我要把扁豆送给他们,表达我的感谢17. A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细读第③段句子“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
里面是否还有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