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第9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
1.学会区别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下列各组肥料区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K_2SO_4与\ Ca_3(PO_4)_2:看外观
B. \ NH_4HCO_3与\ KCl:闻气味
C. \ NH_4Cl与\ K_2SO_4:加水,看能否溶解
D. \ (NH_4)_2SO_4与\ NH_4NO_3:制成溶液,分别滴加\ Ba(NO_3)_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答案】C
【解析】 A、 K_2SO_4与为白色固体而 Ca_3(P0_4)_2为黄色固体,所以看颜色能区别K_2SO_4和 Ca_3(PO_4)_2,故 A方法正确;
B、 NH_4HCO_3与不稳定,容易放出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 KCl无味,所以能用闻气味区别 NH_4HCO_3与 KCl,故 B方法正确。

C、 NH_4Cl和 K_2SO_4均能溶于水,加水看溶解性不能区别 NH_4Cl和 K_2SO_4,故 C 方法不正确;
D、由于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将两种化肥制成溶液,分别滴加 Ba(NO_3)_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能区别两种物质,故 D方法正确。

2.某布料因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而常被用于制内衣,该布料是指()
A. 涤纶
B. 蚕丝
C. 纯棉
D. 聚酯纤维
【答案】C
【解析】纯棉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的特点,故 C正确, ABD错误;
故选 C。

3.关于选用液氢和液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与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隔更小,节约空间
B. 氢气、氧气经液化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 汽化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物
D. 燃烧反应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答案】C
【解析】
4.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
C. 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D. 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
【答案】B
【解析】 A.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正确;
B.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
被氧化,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炊具,用钢刷、沙等擦洗,会破坏铝制品表面
的氧化膜,故错误;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
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故正确;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故正确;
故选 B。

5.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答案】A
【解析】 B、除去 KCl粉末中的少量 KClO_3--加入二氧化锰,加热,不可行,因为又多
了杂质二氧化锰;故选项错误(1)C、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不可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2)D、S^2-: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错误;故选项错误(3)故选: A。

6.“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氧化镍 (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
燃烧”过程如图所示: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 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 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 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 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A.氧化镍作为载氧体,使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甲烷燃烧迅速,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故 A正确;
B.氧气没有和甲烷直接接触,没有形成混合气体不会发生爆炸,故 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等质量甲烷,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也不变,故 C错误;
D.反应生成的气体冷却后,水变成液体,剩下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故 D正确;
故选 C。

7.碳纤维制成的网球拍 2.不锈钢医疗器械 3.玻璃钢头盔 4.飞船返回舱外壳的部件
A. 全部
B. 除\ 3外
C. 除\ 1外
D. 除\ 2外
【答案】D
【解析】 1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树脂作为基体材料,碳纤维作增强材料,属于复
合材料;
2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3玻璃钢是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作基体,以玻璃纤维或
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属于复合材料。

8.下列说法,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
A. 生产农作物时,农民应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 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磷肥的性质
D. 一些农民用石灰石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A
【解析】A、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过度使用会引起土地板结硬化,污染土壤和环境,所以应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故正确;
B、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对人体有害,污染空气,故错误;
C、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氮肥,而不是磷肥,故错误;
D、改良酸性土壤要用熟石灰,而不能用石灰石,故错误。

9.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答案】C
【解析】 A 、①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故可以除去衣物和餐具上的油污,正确; ②熟石灰具有碱性,可以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处理,正确; B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正确;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正确;
C 、①家庭煤气泄露,不能立即打开排风扇,否则可能引起爆炸,错误; ②室内着火,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正确;
D 、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正确;
10.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你的地球需要你-联合国际力量,应对气候变
化”. 保护好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水、土壤污染,会发生连锁效应,所以控制了空气污染,就一切都解决了 B. 随意丢弃塑料袋、废电池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C. 水中氮、磷及一些重金属元素等严重超标是水污染的本质原因
D. “白色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都造成了土壤污染 【答案】C
【解析】解: A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不同,所以不正确.
B 、废弃的塑料产生“白色污染”,废电池主要是污染水体,都不会导致空气污染,不正确.
C 、水中的氮、磷元素超标时引起赤潮现象,重金属有毒,也会污染水体,正确.
D 、白色污染可能会造成土壤污染,但噪声污染和食品污染与土壤污染无关.所以错误.
11.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
”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 )
A. \ A
B. \ B
C. \ C
D. \ D
【答案】C
【解析】汽车备胎中的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黄铜、不锈钢是金属材料,故 A错误;
B.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故 B错误;
C.塑料、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故 C正确;
D.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故 D错误。

12. 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13.下列化肥通过外观即可与其他三种化肥区分开来的是()
A. 磷酸二氢钾
B. 尿素
C. 氯化钾
D. 磷矿粉
【答案】D
【解析】解: A、磷酸二氢钾为白色晶体.
B、尿素为白色晶体.
C、氯化钾为白色晶体.
D、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
磷酸二氢钾、磷矿粉、尿素、磷矿粉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看与磷矿粉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故选: D.
14.由纳米 (1nm= 10^-9m)材料制成的用品有很多用途奇特的性质,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 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如图所示为纳米铜,下列关于纳米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铜属于氧化物
B. 纳米铜由铜原子构成
C. 图中所示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 该变化体现了纳米铜的延展性
【答案】A
【解析】解: A、纳米铜也是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 A错误;
B、纳米铜也是由铜原子构成,故 B正确;
C、铜到纳米铜的变化过程中没产生新物质,只是其直径变得很小,属于物理变化,故
C正确;
D、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 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说明纳米铜具有超强的延展性,故
D正确.
故选: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15.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现象是先胀大,后慢慢变瘪,气球先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理即可), \ 4P+5O_2overset点燃
=!=!=!=2P_2O_5, 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气球胀大
【解析】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实验中红磷燃
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_2\overset点燃=\!=\!=\!=2P_2O_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现象是先胀大,后慢慢变瘪,气球先胀大的原因是红磷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气球胀大;
故答案为: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理即可); 4P+5O_2\overset点燃
=\!=\!=\!=2P_2O_5;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气球胀大。

16.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
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石油资源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它们大量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答案】不可再生, \ CH_4, \ CH_4+2O_2\ overset点燃=!=!=\ 2H_2O+CO_2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于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CH_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_4+2O_2 \overset点燃
=\!=\!= 2H_2O+CO_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10分,共计90分)
17.(1)反应①结束后将 CaCO_3分离出来的操作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反应后的溶液 X 是________。

17.(3)该反应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17.(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烧杯、漏斗、玻璃棒
【解析】(1) CaCO_3难溶于水,反应①结束后将 CaCO_3分离出来的操作是过滤,
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古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

【答案】(2)\ Na_2CO_3
【解析】(2)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 X 是 Na_2CO_3;
故答案为: Na_2CO_3。

【答案】(3)\ CaO和\ NaOH
【解析】(3)该反应流程中反应②生成的氧化钙可以作反应①的反应物,反应①在
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用于反应室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aO和NaOH;
故答案为: CaO和 NaOH。

【答案】(4)\ CaCO_3overset高温=!=!=!=CaO+CO_2uparrow
【解析】(4)反应②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_3\overset高温=\!=\!=\!=CaO+CO_2\uparrow;
故答案为: CaCO_3\overset高温=\!=\!=\!=CaO+CO_2\uparrow。

18.(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18.(2)如果实验 II中 B、 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_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
18.(3)常温下如要鉴别 B、 C两种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
方法;
18.(4)写出操作Ⅰ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答案】尿素, 碳酸氢铵, 氯化铵
【解析】加入氢氧化钙时,没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尿素;
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能够产生气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铵,不能产生气泡的原物质是氯
化铵;
因此 A是尿素, B是碳酸氢铵, C是氯化铵。

【答案】无
【解析】如果实验 II中 B、 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由于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滴加稀盐酸时,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氯化钙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仍然区分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答案】能
【解析】常温下碳酸氢铵能够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
氯化铵不能分解,因此如要鉴别 B、 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答案】\ 2NH_4Cl+ Ca(OH)_2= CaCl_2+ 2NH_3uparrow + 2H_2O或\ NH_4HCO_3+
Ca(OH)_2= CaCO_3downarrow + NH_3uparrow + 2H_2O
【解析】操作Ⅰ中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碳酸氢铵能与氢
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氨气和水;
19.(1)火箭、卫星、船舶等制造业常使用玻璃钢、塑料、钛合金等材料,其中玻璃
钢属于__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19.(2)钛和钛合金是 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
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熔点低、易加工 B.密度大、强度好 C.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好
19.(3)潜水器中的微型电子仪器常用银锌电池作电源,在放电时可把氧化银转化成银,则放电时银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_,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能转化
为________能。

【答案】(1)\ B
【解析】(1)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
材料,故选 B。

【答案】(2)\ C
【解析】(2)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故选 C。

【答案】(3)\ + 1rightarrow 0, 化学, 电
【解析】(3)在放电时可把氧化银转化成银,则放电时银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
1\rightarrow 0,放电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0.(1)能源问题:“汽车”使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来自石油的分馏,石油分馏属于________变化。

20.(2)环境问题: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的 pH值________。

20.(3)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提出的一条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理
【解析】(1)石油分馏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2)小于\ 5.6
【解析】(2)酸雨是指 pH小于 5.6的雨水。

【答案】(3)汽车限号出行;或号召市民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摇号售车等等
【解析】(3)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可以实行汽车限号出行;或号召市民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摇号售车等等。

21.(1)从宏观上,图( a)中打开电源,观察到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能定性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能定量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1.(2)从微观上,根据图( b)中的模型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分析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这就是“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21.(3)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为图(a)所示,请在图( b)中建立乙烷 (C_2H_6)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答案】(1)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2: 1
【解析】(1)打开电源,观察到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能定性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实验依据是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能定量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 1的实验现象是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2: 1.
【答案】(2)\ 2H_2Ooverset通电=!=!=2H_2uparrow+O_2uparrow, \
H_2O:H_2:O_2=9:1:8
【解析】(2)由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 2H_2O\overset通电
=\!=\!=2H_2\uparrow+O_2\uparrow;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H_2O:H_2:O_2=(2+16):4:32=9:1:8;
【答案】
【解析】
22.(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找资料得知如下反应:
Mn+FeSO_4=\!=\!=MnSO_4+Fe,此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填“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

22.(2)小明认为步骤①中的试剂 X 可用稀 H_2SO_4,写出步骤①中任意一个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3)金属 A是________,金属 B是________。

【答案】(1)置换
【解析】(1) Mn+ FeSO_4= MnSO_4+ Fe,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2)\ Fe+H_2SO_4=!=!=FeSO_4+H_2uparrow (或\
Mn+H_2SO_4=!=!=MnSO_4+H_2uparrow)
【解析】(2)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H_2SO_4= FeSO_4+ H_2\uparrow ;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根据
题意,锰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铁强,能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Mn+ H_2SO_4= MnSO_4+ H_2\uparrow .
【答案】(3)\ Fe(或铁), \ Mn(或锰)
【解析】(3)根据题意,锰的活动性比铁强,滤液I是硫酸亚铁、硫酸锰的混合溶液,为不会引入新的杂质金属,加入的过量的金属 B是锰,用磁铁吸引,得到的金属 A是铁.
23.(1) 2011年 3月 15日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是继“三鹿奶粉”事件后震惊
国人又一大事件。

瘦肉精的成分是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 C_12H_19Cl_3N_2O,瘦肉
精是一种________(填“有机”或“无机”)物,它含有________种元素,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到 0.1\% )。

23.(2)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
量的酸性物质所致。

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填序号),痛痒
便会消失。

23.(3)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揉面团时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
苏打,让它们相互作用产生________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纯碱或
小苏打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酸性物质,如________,否则蒸出的馒头会
变涩,颜色发黄。

23.(4)工厂常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有机, 五, \ 37, \ 9.0%
【解析】根据瘦肉精的化学式C_12H_19Cl_3N_2O,确定其属于有机物,含有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每个分子中含有 37个原子,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frac14 \times 212 \times 12 + 1 \times 19 + 35.5 \times 3 + 14 \times 2 + 16 \times 100\% = 9.0\% ,故答案为:有机,五, 37, 9.0\% ;
【答案】B
【解析】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
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因此应该在皮肤上涂上碱性物质,故答案为: B;
【答案】\ CO_2, 食醋
【解析】纯碱或小苏打都是碳酸盐,都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纯碱或小
苏打都是碱性物质,因此蒸馒头时若放的过多,可加入呈酸性的物质,
故答案为: CO_2,食醋(或乳酸饮料、酸性果汁等)
【答案】\ Fe_2O_3+ 6HCl=\ 2FeCl_3+ 3H_2O
【解析】由于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够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可以用稀
盐酸来清洗铁锈,故答案为: Fe_2O_3+ 6HCl= 2FeCl_3+ 3H_2O。

24.(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24.(2)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
【答案】\ B, \ C, \ D
【解析】第一幅图片是禁止吸烟标志,第二幅图是氧气的验满实验实验,第三幅图是
C_60分子的结构模型,第四幅图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第五幅图是铁锅,说明金属
是热的良导体,第六幅图是风能发电装置;
【答案】\ A, \ F, \ E
【解析】
25.(1)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________水。

25.(2)人体摄入___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25.(3)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___。

25.(4)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作用。

25.(5)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答案】硬
【解析】烧水时易生水垢的水属于硬水;
【答案】碘
【解析】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碘摄入过量或不足会导致甲状
腺疾病;
【答案】低
【解析】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答案】乳化
【解析】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答案】尼龙手套
【解析】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尼龙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