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写时要注意:
(1)
(2)
(3)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
⒉
⒊
⒋
■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A.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解析
■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
文言文阅读
1.
2.
(1)
(2)
(3)
(4)
(5)
(Hale Waihona Puke )(7)(8)(9)
(10)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
(2)
(3)
(4)
(5)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3.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
形容词做动词。
1
2
3
使动用法。
1
2
意动用法。
1
2
3
4
5
6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整理
第四种:结构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
■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古义:离开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古义:年暮垂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恨,古义:遗憾
二、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B.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诗歌就题材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写作手法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
⒉
3.
4.
5.
⒍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⒈
2.
⒊
⒋
第三种:抒情方式
1
2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语文复习时,各位考生要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这样测试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
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古义:远离故乡
(1)
(2)
(3)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
⒉
⒊
⒋
■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A.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解析
■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
文言文阅读
1.
2.
(1)
(2)
(3)
(4)
(5)
(Hale Waihona Puke )(7)(8)(9)
(10)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
(2)
(3)
(4)
(5)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3.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
形容词做动词。
1
2
3
使动用法。
1
2
意动用法。
1
2
3
4
5
6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整理
第四种:结构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
■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古义:离开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古义:年暮垂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恨,古义:遗憾
二、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B.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诗歌就题材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写作手法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
⒉
3.
4.
5.
⒍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⒈
2.
⒊
⒋
第三种:抒情方式
1
2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语文复习时,各位考生要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这样测试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上册归纳点
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古义:远离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