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例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合集下载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保护患者安全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而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防控病原菌的传播和耐药性的扩散,有必要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

在我院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细菌性感染病例,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不同类型的病原菌。

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其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以便在临床治疗中更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制定更科学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旨在对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减少因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趋势,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深入研究病原菌的耐药性机制和相关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耐药性防控策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感染,降低医院内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实践和细菌耐药性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我院感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传播以及提高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情况,为医院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耐药性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原菌对抗药物的能力,指导医生在用药上进行合理选择,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研究耐药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感染疾病的发展机理,为未来防控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败血症(Sepsis)是指患者体内感染分解产物和炎症因子等发挥“人体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体液甚至组织出血性反应和系统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器官功能受损而死亡的一种急性并发症。

在败血症发病机制以及死亡原因上,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占有重要地位。

一、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1. 支原体病支原体病是指由支原体细菌(Chlamydia pneumoniae)引起的疾病,公认为一种重要的病毒性急性败血症。

病原支原体可感染肺部,也可经血液扩散,广泛感染全身的多个器官,以感染心脏和神经系统最为常见。

2. 肺炎球菌病肺炎球菌病是由细菌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败血症,肺炎球菌是引起败血症病人死亡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病毒性败血症死亡率较支原体败血症更高。

另外,肺炎球菌可以分阶段输入体内,从而造成局部感染或细菌血症病、脓毒症病、淋巴结炎病以及发热病。

3. 结核假单胞菌病结核假单胞菌病是由结核假单胞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重要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胸膜和皮肤。

由于机体免疫能力受损,结核假单胞菌可以在肺部广泛,形成肺结核。

如果结核菌分布在脏器及全身附近的淋巴结中,会伴发出症溶血性败血症。

4. 其他细菌病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念珠菌感染、衣原体病、寨卡病毒病等等。

二、败血症病原菌耐药分析败血症病原菌耐药分析主要是指抗病原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就是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是指,当病原体收到一定剂量细菌耐死素时发生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加是由于病原菌产生抗性基因,导致抗生素失去其杀灭病原菌的效果。

1. 支原体对支原体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失去效率,常用氯霉素做底物治疗,一般伴以甲噁肟的服用。

2. 肺炎球菌针对肺炎球菌的抗生素,通常使用四环素配伍中间益母菌素,也可用澳米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对细菌进行治疗。

3. 结核假单胞菌抗结核假单胞菌主要使用利奈唑胺、环丙沙星等多药联用进行治疗结核假单胞菌,但如果多重耐药的菌株被发现,还应考虑用硝氯喹。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周发为【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在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条件。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7例细菌败血症患者,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24h的菌落培养后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分析耐药性。

结果:通过病原菌检查,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率(63.16%)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率及真菌感染率(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引起患者细菌败血症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细菌败血症感染患者要合理用药,减少病原菌的耐药性。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耐药性【作者】周发为【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恩施 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3近几年来,临床上对于败血症主要采用大量的新型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是很显著,增加了败血症的病原菌对新型抗生素的耐药性,败血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使败血症患者的治疗受到限制,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随时有生命危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

为了使患者对败血症有足够的认识,减少败血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细菌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在临床上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根据病原菌在临床上的分布合理的选择药物,进行合理治疗。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细菌败血症治疗的患者57例,患者的年龄均在19~80岁之间,平均年龄(57.2±1.3)岁,其中有女性患者22例,有男性患者35例。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采用血液培养,培养结果均为阳性。

所有患者无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患者的主诉均为畏寒、高热等,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特征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目的研究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细菌败血症患者60例,本组患者进行血液培养、菌株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并分析本组细菌败血症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结果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其菌株临床分布构成比不同,即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构成比率为61.67%显著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的31.66%及菌的6.67%,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

本组患者均进行药敏试验后得出: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的临床耐药率高达90%~100%;表皮葡萄球菌与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药物的耐药率已达到80%~95%,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药物临床耐药率为20%~35%。

结论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性,细菌败血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过程需要合理用药,以减少对病原菌的耐药性标签: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耐药性近些年来,臨床对败血症患者通常采用大量新型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甚至会增加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对新型抗生素的耐药性,败血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致使细菌败血症患者临床治疗受到严重阻碍,影响其生命质量[1]。

由此可见,临床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所有为了提高人们对细菌败血症的基本认识,减少该病症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临床试验中将对本组60例细菌败血症本院确诊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其病原菌临床具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以科学选择合理治疗药物,从而提高细菌败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细菌败血症患者60例,患者病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细菌败血症。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对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集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血标本,采取B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并进行鉴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而后对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9年1月~2014年6月的血培养标本中阳性细菌检出率居于前五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葡萄球菌属对替考拉林、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

结论血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很重要的病原菌,然而其他细菌所导致的感染也不应忽视,积极展开血培养分离以及药敏试验,对于降低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分离鉴定耐药性抗菌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血液感染属于一种最为常见的重症感染性疾病,其致死率在35%左右,因此临床工作者和患者对血液感染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血培养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血培养为菌血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且早期对病原菌予以明确,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了解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集得到的血标本展开了血培养、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以及耐药性试验等,现汇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中菌株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4年6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质控菌株选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2培养基试验中培养基选择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MH琼脂平板和MAC 琼脂平板,血培养瓶购自美国BD公司。

1.3药敏纸片试验中所需药敏纸片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包括有临床上常用的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氯霉素、氨曲南、哌拉西林等。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引言病原菌是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耐药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一、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1. 细菌(1)革兰阳性菌在我院的临床样本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疾病,肺炎链球菌则通常引起肺炎和中耳炎等呼吸道感染,而大肠杆菌则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这些革兰阳性菌的感染范围较广,临床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革兰阴性菌在革兰阴性菌中,最为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和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医院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治疗上提出了挑战。

产气杆菌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而假单胞菌则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这些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 真菌在真菌感染中,念珠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在我院的病例中,常见的念珠菌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和真菌性皮肤感染等。

念珠菌的感染范围较广,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其感染率更是较高。

对于念珠菌的感染及时进行监测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二、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1. 抗生素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愈发突出。

在我院的临床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好,但对万古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有所上升;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对头孢拉定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2. 抗真菌药耐药性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备受关注。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情 况 比较 分 析 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金葡菌、 大肠埃希菌检出构成 比则 明显下降(< .1。 I 0O) )
2 两 组 主要 检 出菌 药 敏结 果 的 比较 . 2
表 2显示新 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原菌对抗生 素耐药性 的 变化。 金葡菌和 C S N 对红霉素 、 苯唑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 率增 高 (< .0)未发现耐万古 P 0 5, 霉素的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明显 增 高(< . )对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 尚未发现耐药性 。 P 0 5, 0
血培养结果为致病菌的实验 室标准 【】 院后  ̄4 h 3:入 < 8
血 培养 阳性 及 多 次血 培 养 为 同一 菌 。
2 结 果
21 两 组 新 生 儿血 培 养 细 菌 检 出结 果 .
两组共 23例患儿 , 出致病菌 2 5 检 8种 ,5 株 。 1 23 第 组
9 例, 7 检出致病菌 2 种 ,7 , 2 16例 , 出致病菌 5 9株 第 组 5 检
表 1 组 新生 儿 败 血 症病 原 菌 构 成 比的 变化 ( (% ) 两 株 n
1 . 病 例选 择 1
19 9 5年 1月 一 9 6年 1 19 2月 (7例 )与 2 16例 ) 院新 生儿重 症监护病 房收 治的 我
D A检测 阳性 。 N
3讨论

般认为病原菌每 l O年会有所变动[]掌握 当前新生 4,
儿败血症 中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 的耐药情况 ,对诊断和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有极其重要意 义。
本 资料显示 ,N C S是本院近年新生儿败血症最 常见的 细菌 , 2 . 由 57 %升至 6 .%, 1 5 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构成 比最 高, 2 % , 占2 .4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新生儿 由于淋巴 5 ] 系统发育未成熟 , 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机能尚不健全 , 通过 胎盘 自母体获得 IG抗体 ,对于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作 g

小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小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灶; 革兰 阴性杆 菌败 血症易合并感染性休 克 。各种致病 菌都 可引 起败 血症 。常见 者有金黄色 葡萄球 菌 、 溶血 性链球 菌 、 肺 炎链球 菌 、 大肠 杆菌 、 脑膜炎双球菌 、 绿脓 杆 菌、 变 形杆 菌、 沙 门 菌属 、 克 雷 白菌 属 等 。当机体 抵抗 力降低时 , 致 病力较弱的 细菌或 条件致病菌 , 如表 皮葡萄球菌等也 可 引起 败血症 。近年 来致病 菌种 已发 生
9 %, 对 头 孢 曲松 的 耐 药 率 6 8 . 8 %, 头 孢
1 1 2例患儿均培养 出致病 菌 , 其 中革 兰 氏阴性菌 4 5株 ( 4 0 . 2 %) , 其 中产 酸克 雷伯杆菌 4株 , 阴沟肠 杆 菌 6株 , 肺 炎克 雷伯杆菌 1 O株 , 大 肠埃 希菌 1 7株 , 其他 G一杆菌 8株 ; 革 兰 氏 阳性 菌 6 7株 ( 5 9 . 8 %) , 其 中溶血葡 萄球菌 6株 , 耳葡 萄球 菌 7株 ,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8 株, 表皮 葡萄 球菌2 6株 , 其他 G+杆菌 1 O株 。见表 1 。 1 1 2株病原菌 耐药情 况 : 本 组病原 菌 对 青霉 素 、 氨 苄 西林 耐 药率 达 1 0 0 . 0 %, 其次是 哌拉 西林 耐 药 率 8 8 . 4 %, 红 霉 素 耐药率 8 6 . 6 %, 克林霉素耐 药率 8 3 . 9 %, 对头孢 曲松 的耐 药率 6 8 . 8 %, 头孢 噻肟 、 亚胺培南 的耐药 率 均 5 3 . 6 %, 对 万 古霉 素则无耐药现象 , 见表 2 。
CH{ ES E c0酗 UN i Tv 00 CT O Rs
小 儿 败 血 症 的病 原 菌 分 布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王 晶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引言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是临床感染控制和抗菌治疗的重要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针对我院的常见病原菌样本,进行了分布与耐药性的调查与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收集了我院近一年(2019年)的常见病原菌样本,包括细菌和真菌。

通过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等常规方法,将样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测试,并记录相关结果。

收集的资料包括病原菌种类、送检来源、耐药性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1. 病原菌分布: 在所收集的样本中,细菌和真菌种类分别为XX种和XX种。

最常见的细菌有XX和XX,最常见的真菌为XX。

2. 不同类型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 根据送检来源分类,我们将样本分为呼吸道、尿液、血液、伤口等不同类型。

结果显示,在呼吸道样本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XX细菌和XX真菌;在尿液样本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XX细菌和XX真菌;在血液样本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XX细菌和XX真菌;在伤口样本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XX细菌和XX真菌。

3. 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在耐药性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了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

结果显示,对某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有XX种,在某抗生素中间耐药的菌种有XX 种,而对某抗生素敏感的菌种有XX种。

4. 不同类型样本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在不同类型样本的耐药性分析中,结果显示,在呼吸道样本中,对某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有XX种,中间耐药的菌种有XX种,而对某抗生素敏感的菌种有XX种;在尿液样本中,对某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有XX种,中间耐药的菌种有XX种,而对某抗生素敏感的菌种有XX种;在血液样本中,对某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有XX种,中间耐药的菌种有XX种,而对某抗生素敏感的菌种有XX种;在伤口样本中,对某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有XX种,中间耐药的菌种有XX种,而对某抗生素敏感的菌种有XX种。

四、讨论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的分析发现,某些病原菌对某些常用抗菌药物存在耐药现象。

败血症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对策

败血症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对策

败血症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对策作者:容再光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13期[摘要] 目的分析败血症患者的细菌耐药情况及用药对策,为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临床确诊的160例败血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考察其病原菌的分布,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最终结果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

结果共检出细菌112株,革兰氏阳性菌74株(66.1%)、革兰氏阴性菌38株(33.9%),前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4.8%,后者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13.4%。

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呈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只有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敏感性高。

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控制耐药菌株发展,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关键词] 败血症;细菌耐药;用药对策[中图分类号] R96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078-03Analysis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d drug counter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septicemiaRONG Zai-guangDepartment of Pharmacy,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Maom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Maoming 525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d drug counter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septicemia,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tandardize clinical medicine.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pticemia who we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October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was investigated,and Kirby-Bauer disk diffusion was used for susceptibility testing.Eventually results were judged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NCCLS).Results 112 strains were detected,which contained 74 strains (66.1%) Gram-positive bacteria and 38 strains(33.9%) Gram-negative bacteria.The former were mainly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accounting for34.8%;the latter were mainly on Escherichia coli,accounting for 13.4%.Most of them showed high resistance rates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only Vancomycin and Imipenem were sensitive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respectively.Conclusion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 to carry out detectio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strains.[Key words] Septicemia;Bacterial resistance;Countermeasures of medication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常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1]。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菌血症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其中大多数病原菌是细菌性的。

近年来,菌性病原菌的致病力和耐药性的改变,已经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因此,解析菌性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对于防治和控制菌性病原菌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综合分析表明,菌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包括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和淋病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等。

大肠埃希菌是菌性病原菌最主要的原因,在20%~40%的菌血症病例中发现它的存在。

此外,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球菌也是菌性病原菌的常见病原菌,分别占病例的10%~20%和5%~10%。

耐药性是指一种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性程度,它可以用来衡量一种病原菌是否能够在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菌性病原菌的耐药性正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重复使用,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基因的自我复制造成的。

例如,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最为严重,其对氯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达到了20%~30%,而肺炎球菌的耐药率则可达到80%~90%。

临床上,菌血症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可以通过致病菌培养、感敏菌培养以及质谱检测等方法进行。

即便是对于抗生素耐药性较低的病原菌,也需要对它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耐药性表型分析,以确定最有效的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最佳剂量。

此外,医院的抗生素使用也应该加强管理,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重复使用,以降低抗生素耐药性。

此外,还要加强科学的抗生素使用,对病人使用的抗生素进行科学的分类,限制医生使用抗生素的性能。

另外,医院还可以在医生处方、出院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记录管理和病人使用抗生素分类及最佳剂量等方面进行录入和管理,以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减少抗生素浪费。

败血症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对策

败血症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对策

败血症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及用药对策目的分析败血症患者的细菌耐药情况及用药对策,为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临床确诊的160例败血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考察其病原菌的分布,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最终结果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

结果共检出细菌112株,革兰氏阳性菌74株(66.1%)、革兰氏阴性菌38株(33.9%),前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4.8%,后者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13.4%。

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呈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只有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敏感性高。

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控制耐药菌株发展,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d drug counter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septicemia,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tandardize clinical medicine.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pticemia who we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October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was investigated,and Kirby-Bauer disk diffusion was used for susceptibility testing.Eventually results were judged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NCCLS).Results 112 strains were detected,which contained 74 strains (66.1%) Gram-positive bacteria and 38 strains (33.9%) Gram-negative bacteria.The former were mainly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accounting for 34.8%;the latter were mainly on Escherichia coli,accounting for 13.4%.Most of them showed high resistance rates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only Vancomycin and Imipenem were sensitive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respectively.Conclusion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 to carry out detectio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strains.[Key words] Septicemia;Bacterial resistance;Countermeasures of medication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常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且具有很高的死亡率[1]。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检验与耐药70例分析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检验与耐药70例分析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检验与耐药70例分析发表时间:2019-05-06T16:57:01.95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5期作者:赵云鹤[导读] 早发现和控制导致患者细菌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摘要:目的:探讨败血症的病原菌检验分布及耐药特点。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确诊细菌败血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菌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疗效等。

结果:检出革兰阳性菌43株,革兰阴性菌37株,真菌6株;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耐药率亦高,1例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均敏感,对青霉素、头孢类耐药率高;未发现真菌对康唑类药物耐药。

结论:早发现和控制导致患者细菌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检验与耐药分析Analysis of bacterial sepsis infection pathogen test and drug resistance in 70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sepsi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acterial sep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efficacy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bacterial sepsis.Results: 43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37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6 strains of fungi were detected.Gram-positive bacteria were mainly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and other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follow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which were generally resistant to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ceftriaxone and cefazolin was also high.Gram-negative bacteria are mainly escherichia coli,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They are sensitive to complex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lactamase inhibitors and carbapenems, and have high drug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and cephalosporins.No conazole resistance was found.Conclusion: early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high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bacterial sepsis and the selection of sensi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acterial sepsis. Keywords: bacterial sepsis;Infectious agent;Testing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前言: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常发生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对65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65例败血症中,革兰氏阳性球菌58例占89.2%(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8株占58.4%),革兰氏阴性杆菌7例占10.8%;对各种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啉、泰能的耐药性>50%) 结论①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其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亚种。

人葡萄球菌亚种的比例及耐药性均有增多趋势;②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并检测MRS;③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抗感染治疗的质量,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抗生素;病原菌;耐药性败血症是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不全,更易感染。

血培养检出菌种的构成比随年代推移会出现变化,地域不同其变化也不尽相同[1]。

及时准确地检出病原菌和合理选择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成功的关键。

本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年内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作一分析,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1 材料和方法本院新生儿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均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常规无菌抽取静脉血3~5 ml),迅速注入血培养瓶(杭州天和),送细菌室,放入普通35℃孵箱孵育18~24 h,血培养瓶阳性标本(混浊黄疸等)立即接种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和伊红美兰血平板(安图绿科);阴性标本培养5 d后盲种血平板,再过2 d后无细菌报阴性。

阳性瓶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阳性细菌接种德灵公司Pc21阳性板。

革兰氏阴性细菌接种德灵公司Nc31阴性板。

然后用细菌鉴定仪walkaway40(随机器配套)鉴定菌种及药敏,(药敏卡由美国德灵公司生产)采用MH琼脂纸片。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3]。

但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早期的识别并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展较迅速,病情相对较重,容易发生并发症,正确及时地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所以要尽早明确病原菌,正确有效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根本。

因此要求定期地对各地区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临床医生再紧密的结合临床和现有的辅助检查手段尽可能地对新生儿败血症进行早期综合诊治,对减少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早产儿的例数比足月儿略多,考虑与早产儿自身免疫力差,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及各种医疗处置有关,有报道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可以明显减少院内感染,因此需加强院感的防控,特别是早产儿[4]。

本研究中晚发型败血症例数多于早发型败血症,表明笔者所在医院所在地社区感染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原因,表明基层医院仍需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教,注意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无典型的临床表现,本研究中黄疸、肺部感染及发热患儿败血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文献[5-6]报道我国广东及昆明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研究提示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与本研究结果相同,但有文献[7-8]报道温州及印度地区有研究证实新生儿败血症的优势病原体是革兰阴性菌,表明新生儿病原菌存在地区差异,对各地区的病原菌进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才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药物使用的选择。

本研究中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率高,这与临床早期应用较多有关;对替考拉宁、利福平的耐药率低(小于20%),但替考拉宁缺乏儿童用药的依据,利福平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均不推荐使用;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100%敏感,有文献[9-11]報道在1999年就报道有万古霉素的耐药菌的出现,建议避免预防性使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高,可推荐临床使用。

本研究的时间跨度短,病例数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能客观地反应基层医院新生儿科败血症的疾病特点,对指导本地区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意义。

败血症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败血症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败血症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陈迎晓;李庆兴;王邦松;张慧芳;朱晓娜【期刊名称】《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年(卷),期】2008(18)12【摘要】目的了解败血症病原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用VITEK-AMS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并采用体外扩散确证试验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

结果221株败血症病原菌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科和感染科;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1株、肺炎克雷伯菌26株,其中产ESBLs菌株分别为24株(39.3%)、7株(26.9%);ESBLs阳性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株;分离出葡萄球菌属3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20株(62.5%);葡萄球菌属产β-内酰胺酶27株(84.4%);病原菌出现多药耐药且耐药水平增高;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最敏感的药物分别是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

结论ICU、血液科和感染科是败血症的高发科室;败血症病原菌出现多药耐药且耐药水平增高,产ESBLs是革兰阴性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应重视败血症的防治,常规开展产ESBLs菌株的检测,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总页数】4页(P1786-1789)【关键词】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作者】陈迎晓;李庆兴;王邦松;张慧芳;朱晓娜【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相关文献】1.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J], 周发为2.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J], 徐红兵3.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J], 尹晓波;吴秀清4.新生儿败血症274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研究 [J], 杨蓉5.某三甲医院院内感染败血症179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J], 丘敏; 湛承华; 张国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败血症的菌株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的菌株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的菌株及耐药性分析张慧芬;李基明;谢辉;张晓岚【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便于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新生儿科败血症患儿菌株分布情况,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共分离出菌株28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7株(61.88%),革兰阴性菌109株(38.11%).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共125株(70.62%),其次为链球菌26株(11.87%);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0%,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尚未发现耐药.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达76.92%、73.0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高(23.81%~100.0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尚未发现耐药. 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多样化,不同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差异大,临床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期刊名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年(卷),期】2016(027)003【总页数】3页(P256-258)【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耐药性【作者】张慧芬;李基明;谢辉;张晓岚【作者单位】361003厦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361003厦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361003厦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361003厦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正文语种】中文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功能欠佳,抵抗力较差,易发生细菌感染而导致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隐匿无特异性,但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患,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病原菌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因此,临床上血培养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败血症患儿血培养的菌株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推荐下载】败血症患者血液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推荐下载】败血症患者血液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败血症患者血液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败血症患者血液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败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

了解引起败血症的原菌及其耐药特征,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从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临床送检的540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111株细菌,对其在血液标本中的构成比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自我院疑为败血症的540例血培养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细菌111株。

 1.2方法 标准采血程序进行采血,将血液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树脂培养瓶中,置于BACTEC905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中进行培养,仪器阳性报警后,取出阳性瓶,抽取培养瓶中的血液进行涂片和分离培养,细菌生长出来之后,用复星公司FOUTUNEIMS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1.3超广谱-内酰胺酶的检测 对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用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来检测超广谱-内酰胺酶,两者的抑蓖环直径之差5mm为超广谱-内酰胺酶检测阳性。

 1.4质量控制 用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质控菌株进行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540例血培养标本中细菌的构成比 540例血标本中共分离出111株细菌,阳性率为20.5%,其革兰阴性杆菌72株,约占64.9%;革兰阳性球菌21株,约占18.9%;真菌18铢,约占16.2%。

 2.2革兰阴性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2.3 45株大肠埃希菌和克伯菌雷属细菌中,18株超广谱-内酰胺酶阳性,产酶株占40%。

 2.4 革兰阳性球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3 讨论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耐药情况进行 回顾性分析 。 1 . 2方法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组 54 7例血培养 阳性 占同期住 院新生J222 的2 %,均为单 L58例 . 3
菌株感染 ,共检 出2种 菌株 。 8 2 一般资料 . 2
本 组 血 培 养 阳性 5 4 , 男 3 2 ( 9 6 ) ,女 2 2 例 7 4 例 5 .% 例 3 (. 4 4 ;日龄 ≤7 5例 (7 %) ,日龄 >7 1例 (2 %) ; 0 %) d19 2. 7 d 5 7. 4 3 足 月J 3 9 (78 D 8 例 6 _%) ,早产 儿 1 1 ( 15 例 3 .%) ,过 期 产) 4 8 L 例
版判 断结果 。 1. . 3质量控制 2
萄球菌 ( O S 5例 , 占病原 菌检出的6 . C N )34 1 %,凝 固酶 阳性 葡萄球 7
白 ()是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 中发生 的一 个独立的危险 因素 ,作用机 a 制可能为 :①高水平 的脂 蛋白 ()能够透 过血管 内皮 ,聚集在动脉 内 a 膜下 ,参与泡沫细胞的形成 ,促进 动脉硬化 的发生 ;②干扰了纤溶系统 的正常功能 ;③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加重动 脉硬化的发生。 在本 次研究 中 ,缺血性脑病 患者 中,脑动脉硬 化 ,短暂性 脑缺血
(. O %);顺产49 (29 7 1例 7. %) ,剖官产 15 (71 5例 2. %);羊水清 亮 32 j 6 ̄ ,羊水有污染22 ; 亲妊娠期有明确感染病史者 l例 。 1例 母 1
23临床资料 .
1. .1收集患儿住院时的一般资料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 室检查 。 2
2 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构成情 况 . 4 革 兰阳性菌39 , 占病原菌检 出率 的6. 7例 6 %,其 中凝 固酶阴性葡 0
试验采用Mulr i o ( ee- n u MH)培养基 ,药敏方法采用K ry ae纸 lH t i — ur bB
片扩散法 ,根据美 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 准委员会 ( C L ) 20 年 N C S 00
1. .2血微 生物培养 、鉴定及药敏 2 所 有 患儿 均于 人 院 当 日或 次 日,尽 量争 取在 使 用抗 生素 前 ,无
菌法 采取患 儿股静 脉血2 ,注入小 儿血培养 专用瓶 中,6 mi内送 mL 0 n 检 ;应用 法 国生 物梅 里埃 公司生 产 的全 自动细 菌培 养仪 进行 细菌 培
阳性 病例 ,对致 病 菌及 药物敏 感试验 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结 果 ① 本组新 生 儿败 血 症 占同期住 院新 生 儿的 23 . %;②血 培 养检 出病 原茵 2 种 , 8
其 中表 皮 葡 萄球 菌 28 8 株 (0 %)居 首 位 ,其他 依 次 为大肠 埃 希 茵 8 株 (41 ,溶血 葡萄球 菌 5 株 (. ,肺 炎克 雷伯杆 茵 2 株 5. 2 1 1. %) 4 9 %) 4 7
败血症 ( p cma s te i)是新 生儿时期重要 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病情 ei
采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A C 293 T C 52、大肠埃希菌A C 292 T C 52和铜绿假
重 、易 发生并发症 ,治疗成功 的关键在于尽 早明确病 原菌 ,选择敏 感 抗生素 。本文分析 我院新生儿 科20年 1 06 月至2 1年 1月54 血培养 0 1 2 7例
养 ,在 2 ~4 h 4 8 内一 旦有 细菌生 长报警 ,继 续用V T K 2 生物鉴 定 IE 3微 系统做 菌株 鉴定。抗生素 药敏 纸片为英 国O O D X I 公司产品 ,药物敏感
本 组 5 4 中有 发 热 病 史 6 例 ( 13 ), 皮 肤 脓疱 疮 1 例 7例 5 1 .% 6 (. 2 %) ,脐炎2例 (. 8 9 51 %),肺 炎 12 (3 1 9例 3. %),病 理性黄疸 4 2 1 (1 %) ;呕吐腹胀 1例 (. 4例 4. 9 9 3 %),抽搐 1例 (. 3 2 21 %)。
阳性致病菌 、耐药情况 。
单胞 ̄A C 283 T C 75进行药敏质控。质控菌株购 自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 。
1. .4统计学分析 2 计数 资料用百分 比 ( %)表示。
1对 象与 方 法
1 . 1研究对象
2结 果
21血培养 阳性检 出率及 菌株 .
选 择 20 年 1 至2 1年 1月我 院新生儿科 收治的血 培养 阳性 , 06 月 01 2 符合 新 生儿 败血 症诊 断 标准 … 的5 4 新 生儿 为研 究对 象 ,对 致 病 7例
21 0 2年 9月第 1 卷 第 2 期 0 6

临 床 研 究 ・ 5 9 9
54/ 7 , 败血症 的病原 茵及 耐药性 分析  ̄ I J
杨 汝 文 吴 玉 芹 刘 玲 杜 琨 肖署 芳 苏 敏
( 昆明市医医院检验科 ,云南 昆明 6 00 ) 5 0 0
【 要 】 目 的 探 讨 近 6年 本 院新 生 几败 血 症血 培 养主要 病原 茵及 药敏 特 点 。方 法 选择 2 0 年 1月至 2 1 年 1 摘 06 01 2月 5 4 败血 症血培 养 7 例
发作 ,短暂性 脑血 栓形成 患者血 清 同型 半胱氨 酸和脂 蛋 白 ( )水平 a
(. 。③耐 药菌 13 占病原 茵检 出率 的 2 . 4 %) 7 3株 3 %。结论 葡 萄球 菌及 大肠 埃 希 茵是新 生 儿败 血 症 的主 要 病原 菌,耐 药 菌株 的增 多 ,在使 2
用抗 生 素前 应进 行病 原 学检 查 ,按 药敏 结 果合理 应 用抗 生素 。
【 关键 词 】婴 儿,新 生 ;败血 症 ;病原 菌 ;耐 药 中 图分类 号 :R 1 . 553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7— 14 (02 6 0 9— 2 6 1 8 2 1 )2— 59 0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