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经验交流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政局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xx市民政局按照xx市委政法委“六大工程”工作部署,以民政系统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亲情服务、满意民政”活动等为切入点,秉承民政工作理念,创新民政工作机制,强化民政队伍建设,推进了“便民服务”工程建设,打造了“阳光低保、和谐军休、亲情救助、便民婚姻、惠民殡葬、星级护理、贴心老龄、廉洁民政”等具有XX特色的民政服务品牌,塑造了XX民政为民新形象。

一、以民为本树理念,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在实施“便民服务”工程中,该局着力强化民本理念,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树立以民为本理念。

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亲民、爱民、利民、为民”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保障基本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维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骨干作用
二是激发为民服务热情。

围绕品牌创建,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民政事业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上来,实现单位创先进、个人争优秀、工作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三是擦亮为民服务品牌。

通过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有效擦亮了为民服务品牌。

XX社会福利院“星级护理”品牌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系统‘优质服务品牌’”,救助管理站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415窗口示范单位”,救助站站长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院院长当选为XX “十佳风采女性”。

二、科学管理创机制,提高为民服务效能
为切实提高服务效能,该局不断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流程,实现了民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一是加大投入,夯实服务基础。

今年,先后投入资金近XX万元,实施民生工程,建好服务窗口。

婚姻登记管理处打造温馨便民服务大厅,救助管理站新建多功能救助大楼,社区新建孤、残、老人关爱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儿童四点半学校。

二是深入调研,创新服务机制。

为实现服务最优化、长效化,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服务对象心声,创新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定服务、以制度管服务、以制度促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所想、所盼。

如在全系统推行公开公示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贴心为民,改进服务流程。

为实现便民服务“零距
离”,探索建立为民服务“三项流程”。

首先是事前主动服务,真实反映群众诉求。

根据形势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服务指南,确保每一项业务工作都有政策依据、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有制度保障、每一个服务项目都有标准规范。

其次是事中温馨服务,营造亲情服务氛围。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力求为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如低保局针对在外务工对象,推行入户调查预约制,作法受民政部肯定;救助管理站坚持昼夜街头主动救助和24小时接待亲情救助,基本实现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婚姻登记管理处针对节假日登记对象激增的特点,推出登记预约制、上门登记制等人性化服务举措,得到服务对象一致好评。

第三是事后跟踪服务,完善全程评价制度。

对局属各服务单位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效能,实行“每月一督查、一考评、一通报”,在全系统形成奖优罚劣、鼓励实干、真心服务的正确导向。

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聘任行风监督员、设立意见箱、开通举报电话、发放调查问卷不定期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整改。

三、创先争优强队伍,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围绕“依法、亲民、廉洁”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依法行政、作风扎实、廉洁自律、深受群众喜爱的高素质民政队伍。

一是抓学习,做到依法行政。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第页共页
的方法,集中加强干部职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促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民政法律法规,进一步端正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依法服务、规范服务的本领。

二是转作风,做到为民执政。

民政对象群体特殊。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情实意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

年初,制订《机关干部联系镇处工作责任制度》,推行的局党组带科室包保镇处的“一线工作法”,成功化解基层各类信访矛盾60余起,安抚重点信访对象20余名,解决群众实际困难80余人,走访困难对象120余户,发放慰问金万余元。

三是讲品行,做到廉洁从政。

廉洁从政是构建服务民政的安全网。

今年,借助“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活动,开展“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专题大讨论等,不断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使干部职工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