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传记选读 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学案
习目标:1、通过学习,把握传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
2、认识本文选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和真诚袒露自我内心世界、剖白人生感悟的特点;
高考考纲目标:了解高考实用类文本之传记的阅读特点及高考考查特点
学习课时:1课时
【基础知识积累】
1、执著不辍:①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②泛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2、奥义:深奥的含义,精深的义理。
3、茅塞顿开: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自读资料链接】
一、自传文本
1、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主要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著作等,一般用第一人称。
2、高考考点要求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高考考查类型
传记文本为高考选考阅读题,题型全为客观题。
二、走近作者
这是一篇自传,传主谢坤山,生于1958年,台湾青年奖章获得者,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16岁时因工伤失去左腿、双臂,几年后又失去右眼。
但谢坤山坦然面对命运,笑对人生,在画布里搏斗,用嘴咬住笔学习作画,成功举办个人画展,成为一位残疾人画家。
同时,他每年还做四五百场的演讲,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10万字自传《我是谢坤山》。
这位身残志坚的英雄,视苦难为考验,积极乐观,坚强自信,笑对命运,用嘴画出了精彩人生。
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董事长戴胜益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身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负责人的我,见过的奇人异事无数,但从未看过谢坤山这么令人‘震撼与动容’的人。
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全世界最令人尊敬的人’这一项目,我会恭敬地把这面奖牌颁给他——创造人类极限的谢坤山。
”
【文本解读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
1 、全文写了五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一)
(二)
(三)
(四)
(五)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二、文本探究阅读
1、怎样理解题目“在画布里搏斗人生”?
2、“我想赢的不是班上的同学,而是自己。
”请谈谈谢坤山是怎样赢得自己的?
3、谢坤山的身体是残疾的,但心灵没有残疾,。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身体是健康的,但心灵却有各种各样的毛病,而这些毛病使得这些人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课后练习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2008年贺岁片《集结号》充斥着震耳
..的厮杀声,而在镜头之外,金融市场
..欲聋
的战争有时同样残酷和充满风险。
B、徜徉在嘈杂的街市上,穿行在五彩缤纷
....的人流中,聆听着从红木花窗里飘出的苏州评弹,我感受到了熙熙攘攘中的一份清闲。
C、日本宇航机构负责人对中国的航天技术不以为然
....,事实上“长征”运载火箭已发射了100多次,而日本的主力火箭“H-2A”执行发射任务才不过13次。
D、他们好学,而且常常有奇思妙想,能把不相干的两样产品组合在一起使用产生
出乎意料
....的效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让群山披上绿装是整个区域保护建设的基本要求,但青龙山地区开发建设管理滞后,开山采石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B、受场地的限制,吴旭东特别擅长的大幅山水作品展出并不多,但观众们依然可以充分领受到他笔墨开合的深厚功底。
C、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的许多言论并非创新,他提出的东西方对某一品牌的文化含义有不同看法早已为大家所熟悉。
D、前段时间,部分网民对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于是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华南虎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
3、完成以下仿写训练。
(1)他具有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心志与心情,所以谢坤山不仅没有缺陷,而且比别人都健全。
因此我们说:谢坤山的心比谁都健康,因为他热爱生命;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灵魂在他的画作中铺展,处处显示着一个生命的辽阔。
”史铁生是这样评价谢坤山的。
请模仿史铁生的话,也用一个简短优美的句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画像。
【写作素材积累】
一、名句欣赏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2、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
——丘吉尔
3、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培根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 郑板桥
5、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宋·杨万里)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7、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
二、经典素材
桑兰:用她动人的一笑感动了大家
1998年桑兰代表中国参加在纽约市长岛举办的第四届友好运动会期,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但是这个阳光女孩用她的努力和坚强,以"桑兰式微笑"征服了无数世人。
之后,她不仅加盟了星空卫视,成为《桑兰2008》节目的主持人,而且在众多媒体上开设了她的体育评述专栏。
桑兰曾在中国体操队享有"跳马冠军"的美誉,并获得过多项荣誉,但她却意外的在98年的体操练习中失手,于几秒间由矫健身手变成了瘫痪,然而坚强的她没有选择沮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奥运梦想。
这个告别了自己心爱的体操训练场的女孩,如今在"星空卫视"主持一档《桑兰2008》的体育节目,她把这一切都看做是自己"奥运冠军梦想"的延续。
因为她希望能在自己跌倒的地方勇敢站起来,换一个角度再次亲近她最爱的体育运动。
此后,喜爱媒体事业的她开始以一种率直的访问风格出现在观众面前,用多角度、多层次向观众们讲述奥运金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以她自然、自信的主持风格和真实的感染力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
桑兰在坚持康复训练的同时,仍继续进修着学业,除了做主持还为香港以及内地20多家媒体写有体育评述的专栏。
香港一位热心的读者在看了桑兰的专栏后,深受鼓舞与感动,表示非常欣赏她那种永远积极向上,坚强努力的性格。
因为从训练房到竞技场,从领奖台到演播室,这个年轻的女孩始终用她的坚强向世人表明了命运并不可怕,只要自己有坚强的信念,一样能让梦想起飞。
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向桑兰捐赠了1000元港币,这不仅代表了她的一份心意,更代表了她对桑兰的钦佩之情。
而桑兰却选择把这笔钱捐给了港大脊髓损伤基金,因为她相信还有更多比她更需要资助与关爱的人。
同时,桑兰从未也忘记给予过她巨大支持和帮助的人们,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衷爱的体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与全国人民共同携手奔向2008北京奥运!
参考答案:
【文本解读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全文总共写了五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自己如何攻克色彩的难关的。
二是讲自己如何克服生理上的障碍。
三是写自己如何在学画的跑道上赢得自己。
四是讲述自己怎样忍痛作画。
五是自己从作画中获得的人生启迪。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本文在行文中,运用了概括段来进行提示下文,这些小字体的段落是总述性的,交代了这一部分的主旨的同时,又使文章段落分明。
二、文本探究阅读
1、怎样理解题目“在画布里搏斗人生”?
明确:谢坤山本是一位健全的人,但16岁那年他被高压电击伤,从此成为无手无
脚的残障者,后来又意外失去了右眼。
这样的一个情况,不要说学画画,就是生活自理都是个大问题,但他却没有被这样的困难吓倒,而是顽强的与磨难勇敢不屈的抗争,最终他不仅生活可以自理了,而且成为了一名画家。
表面上看起来他是在学画,但实际上他是通过学画画来与自己不幸的人生搏斗拼搏。
使自己的人生变得光彩。
2、“我想赢的不是班上的同学,而是自己。
”请谈谈谢坤山是怎样赢得自己的?
明确:谢坤山在绘画的道路上,克服了很多困难,赢得了自己。
学画开始,学调颜料。
课文44页“来到调色盘前,-------但我很快乐。
”为了坚持听课,憋尿。
课文44页“每个礼拜总有两三天,-----膀胱当然出了问题。
”用嘴咬笔开始画画,更是艰辛异常。
课文46页“因为我是用嘴咬笔作画,-----而是好痛、好痛-----”他就是这样,从不放弃,严格要求,终于赢得了自己。
3、谢坤山的身体是残疾的,但心灵没有残疾,。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身体是健康的,但心灵却有各种各样的毛病,而这些毛病使得这些人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提示思考:此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但答案不可偏激,不可违背社会公德。
健康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心灵残疾”。
人的自我局限、自我限定就是残疾。
精神贫乏就是残疾,生命中缺乏激情和爱,缺少对他人、朋友,对民族以至于自己生命的热爱,是生命中很大的贫血状态。
活着不能创造价值,没有创造,没有热力,生命常常处于昏睡麻木状态,活得浑浑噩噩,不清不醒,不明不白,无光无采,无趣无动,这是比身体残疾更可怕的心灵残疾。
【课后练习巩固】
1、C(A.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B.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纷繁艳丽。
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这里应改“不以为意”。
D.出乎意料,超出人们的料想)
2、A(B项,“领受”与“功底”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应是“他提出的……观点”;D项“提出质疑”成分赘余)
3、(1)谢坤山的志比谁都积极,因为他永不颓丧
谢坤山的情比谁都乐观,因为他无视逆境的挑战
(2)当旋律在他的手中涌出,处处表现了一个命运的艰苦与坎坷(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