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条护品发放范围
(一)凡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员工,根据职工个人防护用品标准发放所需要的护品。
(二)经常在现场领导生产或直接和工人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劳动的厂、部室、车间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发给必需的防护用品,使用期限比工人延长半年至一年。
(三)伤、病人员休工超过一个月以上者,其手套、肥皂等护品应停发。
凡脱产学习、病事假或其他原因不直接参加生产或停止工作连续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停发一切防护用品。
已经发放过的护品使用期限相应延长,如整月无生产任务,小护品停发。
第二条护品领用与保管
(一)车间(单位)所领取的护品,应指定专人保管,发给职工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发放手续。
(二)基本生产车间的防护手套及小护品,应按定额发放并做好登记。
(三)供应部门在每次采购护品进厂后,应由技安部门对护品的规格、质量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发给职工使用。
(四)公司所有员工都应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三条护品损坏与丢失赔偿
(一)公用护品丢失或损坏时,由责任者按价或折价赔偿;因特殊情况丢失或损坏者,酌情处理。
(二)个人防护用品如使用期限不到而损坏和丢失者,按使用时间折价交款后,方可领用新护品。
第四条工人领取护品后,因工作需要,在厂内调动而仍从事原工种者,护品可随同带到新单位使用,但须经原单位护品保管员办理转移手续。
第五条调离本厂的职工,必须将未使用到期的护品交回或按使用时间折价交款后,方可离厂。
退离休职工所领护品不再交回。
第六条凡外单位实习人员、代培人员和外单位来厂安装、调试人员所需要的护品,由其原所在单位供应。
第七条护品领用后,必须在工作时间内按规定使用,不得不用或滥用。
第八条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健康的一项辕助措施,既不是福利待遇,也不能代替各单位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各单位应积极地从技术、设备、操作、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2024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保障全体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组织等,涉及人员的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
第三条防护用品指的是为了保护人员免受工作环境中的危害而配备的安全防护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口罩、手套、眼镜、耳塞、安全帽等。
第四条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应当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防护用品发放管理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制定并实施防护用品发放计划,确保每位人员都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防护用品。
第六条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和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并确保防护用品的种类和数量与评估结果相符。
第七条防护用品的发放可以通过定期发放、按需发放、集中发放等方式进行,具体发放方式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第八条防护用品的发放记录应当真实、完整,包括发放人员、发放时间、发放数量等信息,并保存一定时间,方便日后查验。
第九条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及时更新,避免使用过期或失效的产品。
第十条防护用品的发放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单位应当承担防护用品的采购成本。
第三章防护用品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全体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保持防护用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防护用品的使用应当符合工作环境的要求,且不得被私自转借或转让他人使用。
第十三条防护用品的使用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第十四条对于不履行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义务或违反使用规定的人员,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纠正。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防护用品使用培训,提高人员对防护用品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第十六条对于无法提供必要防护用品的特殊情况,单位应当采取其他措施确保人员的工作安全。
第四章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十八条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的监督可以由内部监管部门、第三方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多维度的监督体系。
第十九条对于违反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制度的行为,将依据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包括但不限于警示教育、纪律处分、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等。
第二十条监管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的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要求。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2024年起正式施行。
第二十二条具体的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细则由各单位根据本制度自行制定和完善。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解释权归相关监管部门所有。
2024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三)
____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一、前言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为了保护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其中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和突发事件,制定和实施____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度目标
1. 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提高防疫效果,降低传染风险。
3. 合理利用防护用品资源。
三、发放管理
1. 发放范围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发放防护用品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
医疗机构是重要的疫情防控阵地,应优先保障其正常运转所需的防护用品。
公共场所包括车站、机场、商场、酒店等,需要确保人群密集区域的防疫措施,发放适量的防护用品。
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应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运转,发放适量的防护用品。
企事业单位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工作安全。
个人可以凭借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领取适量的防护用品。
2. 发放原则
(1)按需发放,根据不同场所和对象的需要,科学确定发放数量。
(2)公平公正,遵循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不搞特殊化、随意性。
(3)分类发放,针对不同的防护用品进行分类发放,根据风险评估和需要情况确定发放对象。
(4)重点保障,对于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要优先保障防护用品的发放。
3. 发放方式
(1)政府组织配送,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统一采购、存储和配送防护用品。
(2)购买发放,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方式购买防护用品,并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发放。
(3)社会捐赠,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防护用品,由政府统一收集并发放。
四、使用管理
1. 使用规范
(1)充分认识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
(2)对于一次性使用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建议使用后及时丢弃,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3)定期更换防护用品,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防护效果降低。
(4)严禁将防护用品转借他人使用,防止传播疾病。
2. 使用监督
(1)建立相关检查制度,对公共场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于个人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可以通过互联网、热线电话等方式进行监督和投诉处理。
3. 使用教育
(1)加强防护知识宣传,普及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
(2)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员工和学生的防护用品使用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资源管理
1. 资源统筹
政府应建立防护用品储备管理制度,统筹各类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存和调配,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2. 资源保障
(1)加强与相关产业链合作,保障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供应。
(2)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防护用品的进口渠道。
(3)提高国内防护用品生产能力,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3. 资源配置
(1)根据疫情情况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防护用品的发放和配置。
(2)防护用品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点,合理分配。
六、监督与评估
1. 监督机制
(1)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2)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对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舆论监督。
2. 评估机制
(1)定期对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2)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评估,调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的策略和政策。
七、总结
____年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疫情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效果,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