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 物质的检验PPT7(6份打包) 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酸溶解灰分时,可以稍稍加热以促进物质的溶解, 但浓硝酸加热时会分解, 有二氧化氮生成, 加热时注意通风, 防止发生危险。过滤在较强的酸性环境下进行,使用耐酸的 漏斗和滤纸进行操作。 2.各种离子检验时的试剂使用和操作 Fe3+的检验:Fe3+与 SCN-生成配位数不同的红色可溶 性络合物,随着试剂浓度的增加,高配位数离子所占的比例 增加,溶液颜色逐渐变深,反应的灵敏度也增加。碱能破坏 红色络合物,生成 Fe(OH)3 沉淀,故反应必须在酸性溶液中 进行。浓硝酸的氧化性可使 SCN-受到破坏,浓盐酸中大量 Cl 与 Fe3 形成 FeCl4 ,影响反应的灵敏程度,故适宜的酸
应适于在滤纸上进行。取定量滤纸,加 1 滴 HNO3 酸化过的 试液,然后滴加预先已配在一起的(NH4)2MoO4 和酒石酸试 剂,将滤纸在热石棉网上方烘热以加速反应,出现黄色沉淀
3- 表示有 PO4 。若再加联苯胺 1 滴,然后放在氨气瓶上熏,
用氨气中和酸降低酸度,此时则出现蓝色斑点。
3.植物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制成的溶液里会存在 大量的干扰离子,常需要先进行分离。但本实验中的三种离 子的检验不存在干扰,如无特殊要求可以不进行分离和掩 蔽。若遇需要进行分离的实验,一般采用沉淀法,利用离心 机和离心试管分离。 4.灰化过程和溶解过程元素损失比较严重,稀释时如 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蒸馏水的用量,将使某些离子的浓度过低 而无法检出。 5.实验中对待测物进行溶解时,针对不同的待检元素 采用了不同的酸进行溶解,一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大某元素 的溶解度,二是为了不破坏某些元素的离子存在形式,三是 为了在其后的检验中不引入干扰离子。
2.检验海带中含碘元素。 (1)实验部分流程: 干海带 H2 O (X) 灼烧,F 海带灰 ─→ 滤液 ─→ 酒精 过滤 (Y) (2)干海带灼烧时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试剂 X 是____________,Y 是________,空方框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从而可以确认海带中含碘元素。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亦是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茶 叶对人体有药理功能,并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已成为我国人 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茶叶中的多种有机与无 机成分,对人体而言,可大致划分为有益与有害两类,为进 一步了解茶叶的品质,我们还要学习植物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和有机物的检验。
加入新制 Cu(OH)2,煮沸 有红色沉淀生成
物质 醇 羧酸 酯 酚类 淀粉 蛋白质
试剂与方法 与金属钠反应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加入 Na2CO3 溶液 闻气味 加稀 H2SO4 加入 FeCl3 溶液 加入溴水 加碘水 加浓硝酸,微热 灼烧
现象与结论 有气体生成 呈红色 有气体生成 有果香味 检验水解产物 呈紫色 产生白色沉淀 呈蓝色 显黄色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 法。 2.掌握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 法。 序,并能对实验过程进行评 价。 1.学会几种有机物的鉴别方 法。(重点) 2.学会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 点)
3.能设计官能团检验的一般程 检验方法、 实验设计思路。 (难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
②常见的苯酚的特征反应有哪些?
【提示】
+
a.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
b.与 Fe3 显紫色。
思维方式:官能团→性质→方法选择,用此方法一般只 能定性检测,但有的方法也可以定量检测。 物质 和烃 苯与苯的同系 物 醛基 试剂与方法 溶液 加入酸性 KMnO4 溶液 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现象与结论 烃 褪色的是苯的同 系物 有银镜产生 饱和烃与不饱 加入溴水或酸性 KMnO4 褪色的是不饱和
+ + +
Ca(OH)2: pH≥13;Al(OH)3:pH≥5.5;Fe(OH)3:pH≥4.1。
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 (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检验 Ca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 C 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⑧用 A 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用化学方法分离、检验植物样品中的某些元 素时,通常将待检验的植物样品高温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 分解。其中的碳、氢、氧等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呈气 态逸散, 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称灰分) 的形式残留下来。 在残留的灰分中加入水或酸, 使灰分溶解。 过滤后,滤液可用于分离和鉴定某些元素。
与乙酸、浓 H2SO4 混合加热 有果香味物质生成
有机物的检验首先观察其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液 体的黏度、状态,以及灼烧时发出的气味等。然后根据有机 物的化学性质进行检验,主要依据的是官能团的特征反应现 象。
有关下列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与 Br2 的 CCl4 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 光照下与 Br2 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 3 mol NaOH 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 CO2 气体
-
-
1.植物中元素的检验,对植物的灰化、溶解等预处理 非常重要。 待测物的灰化要求待测物本身尽量干燥,研磨后应当反 复加热,研磨若干次,以保证待测物完全灰化。 检验常见的离子时,根据检出元素所需的状态或所测元 素的检出状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酸进行溶解。金属元素为 通常条件下的价态,一般能溶解就行,通常采用稀盐酸或稀 硫酸;非金属元素(如磷)要求检出形态为最高价态,所以使 用浓硝酸进行处理。
实验 1:鉴别酒精、白醋、香蕉水三种液体
白酒 乙酸
实验 2:检验某汽油样品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褪色 不褪色
实验 3:鉴别某白色粉末是葡萄糖还是淀粉
蓝色
有机物的检验,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提示】 根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主要依据的是官能 团的特征反应。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大多能发生特征的化学反应,根 据反应现象,我们可以推知其是否存在,达到定性检测物质 中某种元素的目的。 要检验某物质所含有的成分元素,常需对被检验物质进
【答案】 D
规律方法
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决定化学特性,分析含有的官能 团,判断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1.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 (CH3—CH ( ) A.金属钠 C.溴水 B.氢氧化钠 D.乙醇 CH—CH CH—COOH)都是常用的食 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解析】 (CH3—CH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与乙醛互为同系物 D.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是 C10H22O
)
【解析】 分析柠檬醛的结构,其官能团有醛基和碳碳 双键,它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A 项正确;醛基能 被弱氧化剂氧化,B 项正确;其结构简式不符合饱和一元醛 的通式, 和乙醛不是同系物,C 项错误; 其发生加成反应时,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以加成,生成的饱和一元醇的化学式为 C10H22O,D 项正确。
【答案】 C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问题导思】 ①I 检验中,加氧化剂把 I 氧化成 I2,a.加入 CCl4、b. 加入苯萃取后,a、b 的现象有何不同?
- -
【提示】 加入 CCl4,有机层在下层。加入苯,有机层 在上层。
②如何检验 I-?
【提示】 I 的检验: 在酸性溶液中, 加入氯水或 HNO3, 将 I 氧化成 I2,加入 CCl4(或苯),振荡,有机试剂层显紫红 色。
6.蔬菜和水果中某元素的检测可以不用灰化,直接利 用蔬菜汁或果汁,用活性炭脱色后,采用 1∶1 的硝酸酸化 处理, 对所得溶液进行检测。 被检测离子选用易于检验的 Fe、 Al、Cu 等元素。
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 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 Ca、Al、Fe 三 种元素。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 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 Ca2 、 Al3 、 Fe3 完全沉淀的 pH:
【教师备课资源】 拓展实验 检验工业废水中是否含有苯酚。 (提示: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毒性和腐蚀性,属于 污染物,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
, 该反应非常灵敏,常用于苯酚的检测。)
本实验选取工业废水是关键。炼焦厂或钢铁厂的炼焦废 水中的苯酚含量很高,另外苯酚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酚醛 树脂和双酚 A,苯酚衍生物如卤代酚、硝基酚、烷基酚可用 于医药、农药、油漆、染料、炸药、石油添加剂、脱漆剂、 木材防腐剂、香料等的生产,在皮革领域还用来消毒,所以 选取这些工厂的废水,检出率会比较高。使用与溴水反应生 成三溴苯酚沉淀的方法虽然非常灵敏,但由于废水中苯酚含 量的影响,实验现象并不很明显。可以利用 FeCl3 溶液与苯 酚的反应,通过生成显紫色的物质检出。
【答案】 (1)使 Ca2+、Al3+、Fe3+浸出(或使 Ca2+、Al3
+
、Fe3 溶解)
+
(2)Ca2++(NH4)2C2O4 (3)Fe(OH)3、Al(OH)3 (4)Fe3 +3SCN
+ -
CaC2O4↓+2NH+ 4 Fe(SCN)3(写成其他正确的络 检验 Al3+(或铝元素)存
合离子形式也可) (5)使 Fe3+转化为 Fe(OH)3 沉淀 在
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 CH—CH —COOH)都是有机酸, 它
们共同具有的官能团是羧基(—COOH),所以由羧基所引起 的反应两者都能够进行。两者不同的基团将引起两者不同的 反应,山梨酸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 应,苯甲酸中的苯基不具有典型双键所具有的加成反应性 能,不能与溴水反应。 【答案】 C
溶液 预处理 行_________ ,使目标元素转移到_______ 中。对植物等有机 灼烧 物,一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就是_________ 使之灰化,然后 酸 用_____ 溶解。
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
【问题导思】 ①如何检验蛋白质? 【提示】 a.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b.加入浓硝酸微 热出现黄色。
- + -
化试剂是稀硫酸。
Al3+的检验:Al3+与铝试剂在氨溶液中生成亮红色絮状 沉淀。 Ca2 的检验:草酸钙法,即 Ca2 与(NH4)2C2O4 在 pH>4
+ +
时形成白色晶形沉淀, 该沉淀溶于强酸, 不溶于 CH3COOH。
- 2- PO3 的检验:因为 SiO 4 3 对此检验法有干扰,所以此反
第 2 课时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 ●课标解读 1.学会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方法、实验设计思路。 2.应用已学和资料提供的检验离子的反应、检验生活 里常见物质中的某些元素。
3.学习利用检验离子的反应,探究身边物质成分元素 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地位 本课时内容在高考命题中出现概率很大,各地考题都有 涉及主要包括: 物质的鉴别、 鉴定与推断,物质检验的要求、 步骤、原理及评价。题型以选择题、实验综合题为主,考查 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考察其观察能力,是高考重点之一。 注意理解和掌握。
【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
Br2 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 Br2 在光照下发 生取代反应,A 项正确;一个酚羟基可消耗一个 NaOH,两 个酯基可消耗两个 NaOH, 故 B 项正确; 苯环可以催化加氢, 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故 C 项正确;该有 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 CO2 气体,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