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件25第七章集成运放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6 基极和 T17 集电极之间接了内补偿电容,由于
米勒效20应 24/2,/2130 pF 的电容起到了一个大模电电课容件的补偿 作用。①引脚和⑤引脚外接调零电位器。
7
6
1
5
4
§7.2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
kk 一输入特性参数
1输入失调电压:反映了运放输入级差动电路的对称性 输入=0,输出≠0,→失调 使输出=0,输入附加电压 (静态的直流补偿电压)
静态工作点。
1输入级:一般由差动放大电路构成
2中间级:由一至二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成,主要承担放大 作用,还含有电平移位和双端-单端变换电路。
u
输 入
u
级
中 间 级
输
出
uo
级
2024/2/21
偏 置 电模电课路件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IC8 IC1 IC3
IC 3
. IC5
2024/2/21
1 输入级:由T1 T8 构成共集-共基串接差动输入级。 其中,T1,T2 为共集组态,T3 ,T4 为共基组态,
共同组成一对共集-共基组态差放,T5 ~ T7 构成
IC2
IC9 系数为 1 的比例电流源,为组合差放管的有源负 Im 载,T 8 为偏置电流源,该输入级特点:
IC 4 I B16
IB3+IB4
I C 6
IC10
①利用 NPN 管T1 和T2 β大和横向 PNP 管T3 ,T4 e 结
击穿电压高的优点,有好的频率特性,并完成电平 移位功能,输入级电流增益高,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大。 ②具有共模负反馈作用,提高了共模抑制比, 如设:共模信号输入
I C1 I C 2 I C8 I C 9 (I C1 I C 2 )
输出电阻为集成运放对地的动态电阻
ro越小,表明集成运放带负载能力越强。
2.输出峰-峰电压UOP-P 输出峰-峰电压UOP-P表示在特定负载的条件下,集
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 与电源电压值有关。
2024/2/21
模电课件
7.2.4 电源特性参数
1.电源电压抑制比KSVR
输入失调电压与电源电压变化量之比
uid iid
的变化量之比
u IB1
U IO
u
uo
2024/2/21
模电课件
IB2
7.2.2 增益特性参数
1.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od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指运放无外加反馈的情况下的差模
增益
Aod
uo u u
uo uid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od是表示运放精度的重要指标,Aod越大 越好,理想运放的Aod为∞
u
输出I端B1
+VCC
u
反相输入端 IB2 VIO
ui1
ui1
u
Rc
Rc
同v相i2 输入端 N
正R电1 源b1 T端1 负电源端
T2 Iee
b VCC2
R1
uo
uo ui1
u ui2
-VEE
uo
ui2
2024/2/21
模电课件
uo
VCC
uo
VCC
2.集成运放的封装 (a)金属圆壳封装
(b)双列直插封装
( I B 3 I B4 ) ( IC 10 IC 9 ) IC 3 IC 4
输出共模电流受到抑制
③采用T5 ,T6 ,T7 有源负载,可实现双端—单端输出的转换,
设差模输入信号
I C 4 IC3
|
I C 3
||
I C 4
|
I B16
IC4 IC6
= 模I电C4课件IC5 IC4 IC3 2IC4
模电课件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Ic8
Im
R5
5.偏置电路:T12 , R5 ,T13 为偏置电流源,产生参考电流
I m 0.7mA 。T12 T11,T10 组成微电流源。T10 T8 ,T9 2 镜像电流源为差动输入级提供偏流IC8 20
另外为了保护 741 在负反馈应用时的稳定性,在 3
2.共模抑制比KCMR
共模抑制比KCMR为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od和开环
共模电压增益Aoc之比
K CMR
AO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c
共模抑制比KCMR主要用于衡量运放抑制温漂的能力。KCMR越大, 表明202抑4/2/制21 温漂的能力越强,理模想电课运件 放的KCMR为∞
7.2.3 输出特性参数
1.输出电阻ro
向PNP管的β值很小,但PN结耐压高,因此,设计
常常利用这一特点中,将纵向NPN管和横向PNP管
接成复合组态,形成性能优良的各种放大电路。
2024/2/21
模电课件
7.1.2 集成运放的特点及组成方框图
1.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
u
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为一个用正方形表示的三端口uo
元件
u
基 本 引 出 端 :VCC
输入失调电流IIO也是反映运放差分放大电路对 称性的一个指标
5.输入失调电流温漂αIIO
输入失调电流在规定工作范围内的温度系数
II 0
I I 0 T
输入失调电流温漂α 是衡量运放温漂的重要指标 IIO
6.差模输入电阻rid
差 模 输 入 电 压 uid 与 相 应 的 输 入 电 流 iid
rid
2温度漂移系数αUIO:输入失调电压UIO的温度变化率
U IO
dU IO dT
3输入偏置电流IIB
静态输出电压=0 时→输入偏置电流的平均值
IIB
1 2
IB1 IB2
u IB1
U IO
uo
u
2024/2/21
模电课件
IB2
4.输入失调电流IIO 输出电压为零时,两个输入端的偏置电流之差
II0 IB1 IB2
K SVR
uo Aod
/ Es
Δuo为电源电压变化ΔEs 而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
2.静态功耗PD
静态功耗是集成运放在无负载、输出电压为零时的 功率损耗。
2024/2/21
模电课件
单端输出电流是单管的 2 倍,得到和双端输出相同的效果,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IC8
IC1
IC2
IC9
Im
IC 3
I B16
IB3+IB4
I C 6
IC10
2024/2/21
模电课件
2.中间级:T16 为射级输
出缓冲级,T17 构成以T13 A
为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器。
E
B
T13
CA CB
T13A
CA
CB
T13等效电路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3.输出级:T23 构成以T13B 为
有源负载的射随器作为输出级
的推动级,为消除交叉失真,
在 T23 射级I电C8路中接有T19 ,T18 , R8 , 作为IC1T14 ,T26 的甲乙IC类2 偏置IC电9 路Im, T14 ,T26 为互补推挽射级输出器。
集成电路的特点
(1)由于制造工艺和集成化的限制,不适于制造容 量大的电容和电感,因此,集成电路内部放大电路 通常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2)集成电路的工艺不适于大阻值电阻的制造,因 此,常采用晶体管构成的恒流源电路提供偏置电流。
(3)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元器件,其对称性和温度 对称性都较好。
(4)在集成电路内部,纵向NPN管的β较大,而横
4.保护电路:T15 为T14 的正向输出过
R8
载保护电路,T15 对T14 有分流I B作16 用,
电T2I路1C,3T对22T,T2624有为分T流26 作的I用B负3I+TC向I62B3输4的出一IC过1个0载发保射护
级构成对T16 基级的分流,防止T17 饱和,
从而保护T16 管。
2024/2/21
2024/2/21
(c)扁平陶瓷封装
模电课件
2.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 3从输出原级理:上一看般,为集互补成推运挽放射实级际跟上随器是,具以有提高高放集大成运倍放数负的 载多能级力直,接常还耦含合有放保大护电电路路。,其内部电路一般由输入级、 4输偏置出电级路、:中由间电级流源和电偏路置组电成路,等为各四级个放基大本器部设分置合组适成的
米勒效20应 24/2,/2130 pF 的电容起到了一个大模电电课容件的补偿 作用。①引脚和⑤引脚外接调零电位器。
7
6
1
5
4
§7.2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
kk 一输入特性参数
1输入失调电压:反映了运放输入级差动电路的对称性 输入=0,输出≠0,→失调 使输出=0,输入附加电压 (静态的直流补偿电压)
静态工作点。
1输入级:一般由差动放大电路构成
2中间级:由一至二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成,主要承担放大 作用,还含有电平移位和双端-单端变换电路。
u
输 入
u
级
中 间 级
输
出
uo
级
2024/2/21
偏 置 电模电课路件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IC8 IC1 IC3
IC 3
. IC5
2024/2/21
1 输入级:由T1 T8 构成共集-共基串接差动输入级。 其中,T1,T2 为共集组态,T3 ,T4 为共基组态,
共同组成一对共集-共基组态差放,T5 ~ T7 构成
IC2
IC9 系数为 1 的比例电流源,为组合差放管的有源负 Im 载,T 8 为偏置电流源,该输入级特点:
IC 4 I B16
IB3+IB4
I C 6
IC10
①利用 NPN 管T1 和T2 β大和横向 PNP 管T3 ,T4 e 结
击穿电压高的优点,有好的频率特性,并完成电平 移位功能,输入级电流增益高,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大。 ②具有共模负反馈作用,提高了共模抑制比, 如设:共模信号输入
I C1 I C 2 I C8 I C 9 (I C1 I C 2 )
输出电阻为集成运放对地的动态电阻
ro越小,表明集成运放带负载能力越强。
2.输出峰-峰电压UOP-P 输出峰-峰电压UOP-P表示在特定负载的条件下,集
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度 与电源电压值有关。
2024/2/21
模电课件
7.2.4 电源特性参数
1.电源电压抑制比KSVR
输入失调电压与电源电压变化量之比
uid iid
的变化量之比
u IB1
U IO
u
uo
2024/2/21
模电课件
IB2
7.2.2 增益特性参数
1.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od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指运放无外加反馈的情况下的差模
增益
Aod
uo u u
uo uid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od是表示运放精度的重要指标,Aod越大 越好,理想运放的Aod为∞
u
输出I端B1
+VCC
u
反相输入端 IB2 VIO
ui1
ui1
u
Rc
Rc
同v相i2 输入端 N
正R电1 源b1 T端1 负电源端
T2 Iee
b VCC2
R1
uo
uo ui1
u ui2
-VEE
uo
ui2
2024/2/21
模电课件
uo
VCC
uo
VCC
2.集成运放的封装 (a)金属圆壳封装
(b)双列直插封装
( I B 3 I B4 ) ( IC 10 IC 9 ) IC 3 IC 4
输出共模电流受到抑制
③采用T5 ,T6 ,T7 有源负载,可实现双端—单端输出的转换,
设差模输入信号
I C 4 IC3
|
I C 3
||
I C 4
|
I B16
IC4 IC6
= 模I电C4课件IC5 IC4 IC3 2IC4
模电课件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Ic8
Im
R5
5.偏置电路:T12 , R5 ,T13 为偏置电流源,产生参考电流
I m 0.7mA 。T12 T11,T10 组成微电流源。T10 T8 ,T9 2 镜像电流源为差动输入级提供偏流IC8 20
另外为了保护 741 在负反馈应用时的稳定性,在 3
2.共模抑制比KCMR
共模抑制比KCMR为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od和开环
共模电压增益Aoc之比
K CMR
AO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c
共模抑制比KCMR主要用于衡量运放抑制温漂的能力。KCMR越大, 表明202抑4/2/制21 温漂的能力越强,理模想电课运件 放的KCMR为∞
7.2.3 输出特性参数
1.输出电阻ro
向PNP管的β值很小,但PN结耐压高,因此,设计
常常利用这一特点中,将纵向NPN管和横向PNP管
接成复合组态,形成性能优良的各种放大电路。
2024/2/21
模电课件
7.1.2 集成运放的特点及组成方框图
1.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
u
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为一个用正方形表示的三端口uo
元件
u
基 本 引 出 端 :VCC
输入失调电流IIO也是反映运放差分放大电路对 称性的一个指标
5.输入失调电流温漂αIIO
输入失调电流在规定工作范围内的温度系数
II 0
I I 0 T
输入失调电流温漂α 是衡量运放温漂的重要指标 IIO
6.差模输入电阻rid
差 模 输 入 电 压 uid 与 相 应 的 输 入 电 流 iid
rid
2温度漂移系数αUIO:输入失调电压UIO的温度变化率
U IO
dU IO dT
3输入偏置电流IIB
静态输出电压=0 时→输入偏置电流的平均值
IIB
1 2
IB1 IB2
u IB1
U IO
uo
u
2024/2/21
模电课件
IB2
4.输入失调电流IIO 输出电压为零时,两个输入端的偏置电流之差
II0 IB1 IB2
K SVR
uo Aod
/ Es
Δuo为电源电压变化ΔEs 而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
2.静态功耗PD
静态功耗是集成运放在无负载、输出电压为零时的 功率损耗。
2024/2/21
模电课件
单端输出电流是单管的 2 倍,得到和双端输出相同的效果,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IC8
IC1
IC2
IC9
Im
IC 3
I B16
IB3+IB4
I C 6
IC10
2024/2/21
模电课件
2.中间级:T16 为射级输
出缓冲级,T17 构成以T13 A
为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器。
E
B
T13
CA CB
T13A
CA
CB
T13等效电路
二.典型集成运放电路741。
3.输出级:T23 构成以T13B 为
有源负载的射随器作为输出级
的推动级,为消除交叉失真,
在 T23 射级I电C8路中接有T19 ,T18 , R8 , 作为IC1T14 ,T26 的甲乙IC类2 偏置IC电9 路Im, T14 ,T26 为互补推挽射级输出器。
集成电路的特点
(1)由于制造工艺和集成化的限制,不适于制造容 量大的电容和电感,因此,集成电路内部放大电路 通常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2)集成电路的工艺不适于大阻值电阻的制造,因 此,常采用晶体管构成的恒流源电路提供偏置电流。
(3)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元器件,其对称性和温度 对称性都较好。
(4)在集成电路内部,纵向NPN管的β较大,而横
4.保护电路:T15 为T14 的正向输出过
R8
载保护电路,T15 对T14 有分流I B作16 用,
电T2I路1C,3T对22T,T2624有为分T流26 作的I用B负3I+TC向I62B3输4的出一IC过1个0载发保射护
级构成对T16 基级的分流,防止T17 饱和,
从而保护T16 管。
2024/2/21
2024/2/21
(c)扁平陶瓷封装
模电课件
2.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 3从输出原级理:上一看般,为集互补成推运挽放射实级际跟上随器是,具以有提高高放集大成运倍放数负的 载多能级力直,接常还耦含合有放保大护电电路路。,其内部电路一般由输入级、 4输偏置出电级路、:中由间电级流源和电偏路置组电成路,等为各四级个放基大本器部设分置合组适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