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4: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熟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地位、原因。
理解并能运用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应遵循的原则。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的观念。
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重点难点】
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正确态度。
【方法指导】
课前20分钟,依据自学指导,结合教材助读通读课本,边理解边搞好教材的勾画标记,初步掌握重点内容。
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科代表统一反馈给老师。
【课前预习案】
导学诱思: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这使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如何看待民族节日?
2、如何认识文化遗产?
(1)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2)对世界文化来说
实例探究1: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可以感受到()
①文化的多样性②民族文化的不相容性③东西方文化的差异④不同的民族情结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实例探究2:下列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A.中国的长城
B.埃及的金字塔
C.九寨沟风光
D.司马迁的《史记》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的多样性的含义及其意义?
2、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实例探究3: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实例探究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因为()
A.各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 B. 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要求
C. 民族文化属于民族,不属于世界
D. 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实例探究5: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
①尊重差异②理解个性③不分你我④和平相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预习检测案】
1、提起节日,中国人想到的是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而大多数西方人想到的却是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这是因为()
①不同的民族节日蕴涵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987年12月,故宫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5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事实说明()
A.传统文化是深受各国欢迎的文化
B.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保护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的责任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自占有和享用的
3、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大放异彩,俄罗斯的芭蕾舞折服全球,意大利的歌剧、奥地利的音乐、美国的迪斯尼卡通艺术等享誉世界,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大花园”。
世界文化“大花园”的形成表明()
①不同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相互尊重,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只有艺术才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5、俗话说“入乡随俗”。
它主要体现了
A.世界文化五彩缤纷的景象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D.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6、《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
这表明()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D.文体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7、“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就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文化的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C.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D.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
【课堂探究案】
探究1: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根据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各美其美”?
(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
探究2:2011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虽然圣诞节并非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已成为中国城市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成为令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兴奋与期待的节日。
于是,有人担心来势凶猛的圣诞大潮会胜过中国传统佳节,从而把圣诞节看作是“节日殖民主义的入侵”。
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
针对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
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学习小结:学习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总体上重点把握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二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三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既要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又要认识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反对排斥异文化和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课后巩固案】
1、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这表明()
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2、“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
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3、“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
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
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
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6、我们在电视上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孟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
这说明()A.民族节日传播的重要性B.中国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
C.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继承的重要性D.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科学更优秀
7、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认为,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世界文化的趋同才能化解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
B.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才能根本上解决不同文明的冲突
C.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
D.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存在文明的冲突
8、2010年10月18日多国嘉宾出席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活动,一同纪念和保护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对这一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
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
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电影《刮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许姓老人到美国探亲,他发现孙子发高烧,因不识药瓶上的英文,无法给孙子吃药,只能采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刮痧。
当其孙子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时,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背部有刮痕,认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
许家因此被告了法庭,于是引发了一场“虐待儿童”的官司。
最后,这种治疗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误会。
根据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西医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异
B.不同的国家,不但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机制,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
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案】
1-7 CBCCCBB
【课堂探究案】
探究1:(1)“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微型机和活力
探究2:答案一:正方观点:“抵制洋节”。
原因:(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我国的传统节日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其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抵制洋节有利于传承本民族文化。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决定的,抛弃自己的传统,一味过洋节不值得提倡。
答案二:反方观点:“引进洋节”。
原因:(1)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2)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共同繁荣世界文化。
引进洋节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繁荣世界文化。
【课后巩固案】
1-10:CDABB CC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