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第四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训练题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分)
A.屹立(yì)琐屑(xiè)荫庇(yīn)虬枝(qiú)
B.彩釉(yòu)卑微(bì)蹒跚(pán)踌躇(chú)
C.茸毛(róng)泥泞(nìng)飓风(jǜ)星辰(chén)
D.凋谢(diāo)幽美(yōu)鲜腴(yú)寻味(xú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分)
A.品莹交卸赋闲牛犊
B.避邪洗涤蔓延毡子
C.濒临震颤神密差使
D.繁密衬托簌簌栅栏
3.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非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
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美,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园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
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C.这位老师和颜悦色地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进行教育。
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D.③⑤①④②
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句话。
(2分)
雨田井牧采竹森集
示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2)悟笔画之蕴。
结合上下文,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教他书法时,用了三个非常有名的比喻: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有辽阔、扩张之感;竖,如万岁枯藤,充满韧劲和弹性。
(3)品书法之美。
汉字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
选出依次对下面幅作品的点评恰当的一项)(3分)
A.烟云缭绕,龙蛇飞动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娟秀飘逸,点画道美
B.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娟秀飘逸,点画遒美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C.娟秀飘逸,点画遒美烟云缭绕,龙蛇飞动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9.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10.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3分)
11.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2分)
12.第一段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2分)
13.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14.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
24.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观陶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D 2.C 3.A 4.A 5、A 6.A
7、(1)①酷爱读书;②周恩来;③平易近人
(2)中国脊梁是指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
8.(1)示例一:采,当柔嫩的双于伸向雨后湿润的木头时,我们采摘的是沉甸甸的收获。
示例二:田,四四方方的阡陌间,有了人的劳作就有了美好生活。
示例三:森,一棵树木找朋友,走到了两棵长得一模一样的树木眼前说,我们做朋友吧,于是他们玩起了叠罗汉的游戏。
(2)娟秀而不失道劲(3)B
9.[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送“我”上火车。
]
10.[因为他爱子情深,别人去他不放心。
]
11.[与中心关系不大,故略写。
]
12.[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
13.[这两个“聪明”的意思都是糊涂,是反语。
表明作者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
14.[例一:会。
因为年轻气盛,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
例二:不会。
既然读了这篇文章,就不会让这种事情重演。
]
15.平坦 16.(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17.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18.伟大和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伟大寓于平凡之中。
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
两者就是这样统一的。
19、①番石榴②墙壁③墟场④水桶里的倒影
20、我:水桶里的倒影姐姐:脚下安全(或:桶里水不溅出)
21、“纷纷”生动地表现了“我”挑水路过墟场时,遇到的各色景物种类繁多,从侧面烘托了“我”的步履之快、墟场人多热闹的景象,也表现了“我”挑水赏景时的愉悦心情。
22、B
23、①事物本身的原因:小小的水桶盛上水,如果静止,倒影不过是原物的拷贝;水晃动,便被赋予了生气,万花筒一般,幻化出奇异的色彩、怪诞的图形。
②作者主观的原因:作者怀着童心和诗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发现了真实的事物有别样的美。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