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自然地理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5·德阳诊断一】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图l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2015·陕西八校上学期期末联考】2014年7月1日,一名骑行爱好者从北京出发,骑行至新疆吐鲁番,途中发现景观类型有出发时的森林变化为草原,后又变化为戈壁、荒漠。
据此完成3~4题。
3.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无规律性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独特性
4.与这种变化相似的是
A.从新加坡到北京的变化
B.从莫斯科到共青城(俄罗斯东部城市)的变化
C.从成都到拉萨的变化
D.从伦敦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变化
【2015·福建漳州5月适应考】图6为某山地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甲地所在半球和坡向的推测正确的是
A.北半球阴坡 B.南半球阴坡 C.北半球阳坡 D.南半球阳坡
6.造成该山地南北坡雪线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 B.气温 C.植被D.降水
【2015·吉林长春高三质检二】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
据图完成7~9题。
7.图3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导致图3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光照
C.热量
D.水分
9.该山脉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东岸
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
C.南美洲南部西岸
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n/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巴西高原
1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B.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D.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2015·浙江宁波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A.热带草原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13.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
A.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B.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2015·江苏扬州上学期期末】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
图为“我国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四季牧场。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表示夏季牧场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与山地四季牧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
A.山地所处纬度
B.山地相对高度
C.山地岩石类型
D.山地坡向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0分)
(1)判断图中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气候特征。
(4分)
(2)判断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类型,说明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
(8分)
(3)C地区远离赤道,但和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相同,请分析形成原因。
(8分)
17.结合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20分)
(1)图甲中的自然带为;图乙中山脉东西两侧的自然带分别为、,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出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8分)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图乙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人下图中。
(6分)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3)试分析图甲中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6分)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A
6.D
【解析】第5题,结合图示年均温等值线知,南坡较北坡高,说明该山地位于北半球,甲位于阴坡。
第6题,由图示知,南坡雪线位置较北坡低,这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7.A 8.D 9.C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落叶林代表是温带地区,山脉东侧山麓植被是荒漠,对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8题,山脉西侧是落叶林,东侧是荒漠,体现水分不同。
第9题,根据大陆西岸是落叶林确定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确定是南美洲南部西侧。
10.C 11.C
【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热量丰富,n/Lr数值较小,说明其降水丰富,所以①植被带为热带雨林带,而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植被带为热带雨林带,C正确。
第11题,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A错;①一②一③一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B错;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n/Lr数值逐渐变大,说明越来越干燥,降水越来越稀少,所以其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C正确;③一⑥一⑦一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D错。
12.D 13.A
14.C 15.C
【解析】第14题,夏季,山体上部气候温和,草类繁茂,利于放牧。
夏季牧场位于图示中的丙处。
第15题,影响牧场的主要因素是牧草和地形,所以牧场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山体高度及坡向有关,而与岩石类型关系不密切。
16.【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2)热带荒漠带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南北狭长延伸,跨纬度广;大气环流、洋流(寒流)、地形(山地)。
(3)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东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17.【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草原)带从沿海向内陆
(2)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3)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甲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图乙中的山脉为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该地区植被的减少会导致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和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的出现,而A和C中,C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