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地理】地理教学大纲

【地理】地理教学大纲

【关键字】地理《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供师范专业使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根底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根底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分:3 课时:36适用专业:地理教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地理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在地理教育专业中起着核心课程的作用。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教育类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地理课程、地理教学、地理课程标准以及地理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初步的理解;对理解地理课程标准和运用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初步的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热爱地理教育,树立为地理教育献身的情感与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第1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含义第2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编制现状与发展第3节中学地理课程性质第4节中学地理课程的特点第5节中学地理课程理念第6节地理课程标准评价的修订第二章中学地理课程内容与目标第1节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第2节地理课程的目标第3节中学地理课程核心概念研究第三章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理解第1节我国地理教学大纲、课标的几种表达方式第2节从学习结果行为描述理解地理课程标准第3节通过地理教科书理解课程标准第4节从教材安排上理解地理课程标准第5节世界地理怎么认识区域第四章国内外中学地理课程研究状况第1节学校地理课程的出现与发展第2节国外地理课程研究动态第3节我国地理课程发展回顾第4节地理教学论基本内容介绍第五章地理教科书的编写第1节教科书制度第2节教科书结构第3节教科书的叙述方式第六章中学地理教学任务与特点第1节中学地理教学基本任务第2节中学地理教学基本特点第七章中学地理教学原则第1节教学原则的作用与依据第2节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第八章中学地理教材内容分析设计第1节地理教材分析方法第2节地理教材内容设计要求及原则第九章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第1节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与实质第2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过程第3节学生地理智能发展过程第4节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第5节地理教学过程优化第6节地理教学过程设计第十章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第1节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第2节地理教学组织方法第3节地理教学的直观方法第十一章地理课程和教科书评价第1节地理课程评价第2节地理教科书评价三、课程评价本课程倡导多种方式学习,课程评价采取课堂讲授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能掌握全球、大洲、部分地理大区和若干国家的区域地理基本知识;具有搜集、整理、运用地理资料、文献的能力,以及使用、绘制各种教学地图和图表的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地图、图表和统计资料分析地理事物分布与成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应用世界地理知识开展中学地理相关内容教学。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区域分析和区域综合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问题发现能力,区域创新思维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具有创新力人才,使学生具备在中学开展地理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能力;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地关系系统认知,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国际意识。

5.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以及热爱中学地理教学的思想。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85868788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89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建议教材[1]杨青山主编. 世界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主要参考书[1].陈学雷.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2].张同铸.世界农业地理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3].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4].陈才等. 世界经济地理(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刘德生等.世界自然地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朱颜明.地理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7].李旭旦.世界自然地理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球系统科学 / Earth System Science课程编码:1202400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学分数: 2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制定日期:2006年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千怀遂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地球系统科学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从多种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的整体行为,其理论的构建,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更有利于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

该学科是在全球变化、地理信息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深入研究和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系统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了解其在全球变化、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管理决策、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1) 树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的多时空尺度,并理解只有更好地认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难。

2)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3) 初步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学会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初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基本分析。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

课堂讲授部分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四)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045110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职2013)

045110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职2013)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3年入学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 045110 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地理)学制:三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本专业是在2002年开始招生的“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地理学教育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是:1、具有坚实的地理学科专业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基础学院的“地理科学”本科专业为广州市名牌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均为硕士点和重点学科。

近年来,地理教育硕士导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省、厅、市、校级等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编著及出版著作和教材等科研、教研成果一大批。

获省、市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并建设了省级重点课程、市级名牌专业和多门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及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取得显著成果。

2、导师队伍实力雄厚为地理教育服务成效卓著本专业现有12位地理教育硕士导师(教授6人,副教授6人),其中院长陈健飞教授现任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三位教授任省基础教育教材评审专家。

现聘有校外教育硕士导师10人,其中4人为地理特级教师。

近年来,我们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成功申报并主编出版了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广东版)及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主审《广东地理》、《广州地理》等地方教材;与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密切合作,主持或参与新课程改革省、市教师培训工作,主编出版《初中地理校本培训指导手册》并参与历年广东省高考命题工作。

已建立起一批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培养地理教育硕士和提升在职教师素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学科教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地理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教师气质与人格、具有较强沟通能力、较高职业道德水准、较强专业能力和全面专业素养、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教研或管理工作的基础教育战线应用型专门人才。

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领域课件

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领域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1
▲ 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对自然
发展趋势(5)
◆ 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
▲数量化方法将得到普遍应用, 数学模式可表达 经验概念、实验结果, 揭示内在关系和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紧密结合以及具有专 家系统水平的智能分析和决策等的深入应用, 必将为地理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长期以来,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对立的二 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
▲自然地理研究原则上不应该是纯自然主义的, 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地理和生态学基础;
▲统一的地理学或综合的地理学是客观存在的, 并且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可编辑课件PPT
18
发展趋势(3)
可编辑课件PPT
16
发展趋势(2)
◆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地理学各分支的发展为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和在 综合指导下的分析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930年代以来地理学专业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1970年代以来综合倾向逐渐增强,进一步专业分 化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同步进行;
可编辑课件PPT
17
发展趋势(2)
世 界的模拟能力, 并能产生新信息为决策服务;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使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性、区域 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 并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 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信息(资讯)产业.
▲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市规划、
作物估产、灾害预警评估等领域, 成为重要的研究和管
理工作手段.
可编辑课件PPT
27
前沿领域与重点(1)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 综合研究
可编辑课件PPT
28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1305【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地质学专业【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无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诸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的入门课或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苦乐观,同时为今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绪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授课计划等。

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将今论古等基本原理和本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意义,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内容提要1.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3. 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4. 地球科学的发展简史与未来展望(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将今论古”原理2. 难点:地球科学的特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质学研究对象。

要求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学习研究方法。

(二)内容提要1、地质学研究对象2、地质学研究任务3、地质学的研究内容4、地质作用、它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2、难点:地质作用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矿物(一)教学要求通过元素、矿物的基本概念及矿物基本性质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矿物、晶体、矿物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以及集合体形态等基础知识,为肉眼认识、鉴定常见矿物奠定基础。

(二)内容提要1、元素2、矿物3、矿物的基本性质4、认识常见矿物(三)重点、难点1、重点:矿物的基本性质。

2、难点:通过矿物的基本性质识别矿物。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大纲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大纲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大纲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大纲引言: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科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的重要性、目标和内容安排,并提供一份教学大纲作为参考。

一、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的重要性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

在迅速发展的科学领域,学科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增强他们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的目标1.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学生通过学科前沿专题讲座,了解当前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

2.培养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学科前沿专题讲座,了解学科领域内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宽知识面: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领域内的多个方向和研究领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三、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的内容安排1.讲座一:学科研究的背景和现状本讲座主要介绍学科研究的背景和现状,包括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难点等。

通过这个讲座,学生可以了解学科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座二:学科前沿技术和方法本讲座将介绍学科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和方法,包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方法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讲座了解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3.讲座三: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本讲座将介绍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突破。

通过这个讲座,学生可以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激发他们对学科研究的兴趣。

4.讲座四:学科研究的应用与展望本讲座将介绍学科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讲座了解学科研究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结语: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0217英文名称:ChineseGeography总学时:108学分:6适用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一、编写所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中国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在学习了气象气候学、地质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地图学、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区域地理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区域差异,学会研究区域地理问题的方法,这对将来从事地理教学和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区域差异和形成原因。

2.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了解中国人口构成特征、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4.掌握中国土地资源开发现状、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及原因。

5.了解中国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6.掌握东北等地理区的区域特点和内部差异。

7.学会研究区域地理问题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中国地理》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用以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实践环节无﹙五﹚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主要内容讲授试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1中国自然地理环境213242中国自然资源及其评价82103中国经济地理93124中国区域文化5165中国地理区划5166东北地理区7187晋陕内蒙古区5168西北区5169长江中下游区51610华北区51611东南区51612西南区51613青藏区5161415`合计9018108﹙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版图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研究中国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气象气候学、地质地貌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等部门地理学的知识是该课程学习的基础,中国区域地理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部门地理学的教学内容。

“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与发展”教案

“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与发展”教案

“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与发展”教案“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与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

3.探讨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理信息科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2.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与研究热点。

o遥感技术与应用o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智能城市管理o空间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o地球观测与气候变化研究3.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

4.地理信息科学的未来挑战。

5.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介绍地理信息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价值。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4.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开场白: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目标,以及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2.讲解地理信息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定义、概念解释和举例说明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外延。

3.讲解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与研究热点: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热点。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每组选出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点评。

5.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教师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回答,同时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

6.小结: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强调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7.布置作业:根据本次课程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和思考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中国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中文名称:中国地理英文名称:GeographyofChina课程编码:064431005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学分:4课程总学时:64其中理论64学时实践学时先修课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后续课程: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开课教学单位:农商学院适用专业:地理科学执笔者:周健审阅者:吕海波修(制)订日期:2022年8月1日二、课程性质(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中国地理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属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三、课程目标(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中国地理是本科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是运用区域地理学基本理论分析全国和各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课,是充分体现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地理学科特点的专业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一)知识目标(靠左,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加粗)1.中国的区位、自然环境、海洋、气候、水文、土壤、人口等。

2.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靠左,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加粗)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及其地域系统的特点,深刻理解在我国坚持1/16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2.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中国地理相关知识,分析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征。

(三)价值观目标(靠左,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加粗)1.综合运用上述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中国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备研究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中国地理的学习,获得有关中国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打下基础,也可提高学生的中国地理素养。

3.学生通过中国地理学习和实践活动,充分认识中国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4.44.5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工业建设与布局、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旅游业1111五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5.15.25.3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民族与宗教区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11211六灾害与环境6.16.26.3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研究简史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2111121111七景观与区划7.17.27.3行政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综合区划221111211八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8.18.29.19.29.3国土整治区域发展战略环境与资源特征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地理概况首都经济圈、水资源问题1111211九东北区十华北区10.110.210.3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22十一晋陕内蒙古区11.111.2地理概况能源重化工基地11113/1611.311.4草原畜牧业基地土地退化问题、省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方向1111十二长江中下游区12.112.212.3自然条件分析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112112十三东南区13.113.2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212113.3十四西北区14.114.214.314.414.5香港和澳门、台湾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干旱半干旱气候111111111三大洋水系与内流水系1植被土壤与景观垂直带1绿洲农业与畜牧业、工业与交通1十五西南区15.115.2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气候与水文、植被与土壤111115.3农业与工业、交通运输业11十六青藏区16.1地壳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1116.2高寒干旱气候、河流与湖泊1116.316.4植被、土壤与自然地带1畜牧业与种植业、工业1与交通114/16合计6464注释:1.教学单元可根据课程实际建设情况采用章节、项目、任务、模块、专题等方式进行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科学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课程编码:12014023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5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第8学期以前的全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5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陈健飞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

作用和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选修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了解和关注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动态、追踪学科前沿的意识和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
(1)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其研究动态;
(2)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状态;
(3)介绍本地区本单位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研究特色、研究特长和进展情况。

激发学生参与相关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和展望;结合毕业论文任务,能把握学科方向和创新途;初步养成关注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专著的新近论著;介绍最新学术会议的学术报告;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题检索、信息过滤、学术沙龙和文献综述。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与先修专业课程呼应,使学科知识条块清晰;直接服务于毕业论文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

(五)教材与教参
选印系列代表性论文及提供电子版论文文档;
教学参考书:
陈述彭主编.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Helmut Geist. Our Earth’s Changing Land, An Encyclopedia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以来
二、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1、教学内容:
选自《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经济地理》、《地球信息科学》等学术期刊的综述性论文和代表性论文;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以及主讲教授亲历的学术会议报告遴选。

2、重点、难点:
重点在介绍发展较快的学科分支;难点在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不同兴趣紧密结合,分类分组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