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B . 是义无反顾地坚持激进的对抗做法,与美军“圣战”到底?还是无条件地和美军进行谈判?萨德尔的强硬立场似乎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C . 至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闻所未闻的疾病?
D . 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表示不满,而冯小刚对此则保持沉默。

2. (2分)(2018·毕节) 下列课外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

B . 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C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D . 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做过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二、书写 (共1题;共8分)
3. (8分) (2019八下·台州期末) 补全成语。

纷至________来 ________流不息目________神迷怒不可________
接________而至 ________耳欲聋漫不________心名________其实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
4. (10分)(2018·宿迁) 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
(3) 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人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5) 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独学而无友,________。

(《礼记·学记》)
(7)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

(范仲淹《________》)
(8)中华文化常常讲究由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
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5. (7分) (2019八上·深圳期末)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

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他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

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

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1)本文选自__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

(2)你从选段中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7九上·桑植期末) 语言的综合实践。

(1)某校阅览室写有一幅标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它的意思是:________。

(2)“腹有诗书气自华”。

假如你开个书店,请你自己取一个有创意的书店名(不超过5个字)。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17八下·江都月考)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阙题①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

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__。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颔联为例作出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8. (18分)(2018·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

适值御试进士。

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幕择胜燕饮。

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①批除晏殊,执政莫喻所因。

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

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
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

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②,眷注日深。

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释】①内廷中。

②体范,规矩。

(1)解释句中划线词。

①适值御试进士________
②执政莫喻所因________
③卒至大用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断句(画三处)
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
(3)翻译句子:
①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

②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4)皇帝选中晏殊当东宫官的理由是什么?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8分)
9. (20分)(2019·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久远的家
父亲喜欢种花种树,两亩大的院子,有四分之三种的是果树和花。

八瓣梅、刺玫、牡丹、野菊……看到谁家的花好看,父亲就向人家讨要根、籽,要来后就将花籽撒在果树的间隙,或是将根埋在树下。

春风一到,果树花与鲜花交相辉映,一个个粉色、白色、黄色的花骨朵竟相绽放,院里是一片花的海洋。

吃着杏子,觉得杏子味道不错,父亲就起身跨出房门向前走上几步,在园子里刨个坑,丢下核,来年一棵小苗就破土而出;正南墙下的三棵樱桃树,我没有亲眼见过它们的出生经历,我猜也是由樱桃核种出的;那些苹果树、李子树、葡萄树、桑树的生长经历我就不太清楚了,我记事时它们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

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

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莱也变成了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这样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

院子的正北面是主房,西北角那间房的上一层是我的闺房。

我们把阁楼不叫楼,叫高房子。

高房子西边有扇窗户,窗外有一棵大榆树。

夏日树枝摇曳,在书桌前伸手就可触到树枝,摘到甜甜的榆钱儿。

小鸟将巢也筑在这棵榆树上与我为邻,常常叽叽喳喳地将我从梦中喚醒。

站在高房子门前,果树和鲜花尽收眼底。

院子的东南角有棵很大很高的桑树,初夏时那些嫩绿色的桑葚由嫩绿变为鲜红,再由鲜红变为紫红,最终成为深紫色。

枝头越高光照越充分,果实就越香甜。

站在树下望去,那一串串黑黝黝、胖嘟嘟、沉甸甸的桑葚挂满了枝头,很是诱人。

我不会爬树,只能摸索着一脚蹬着墙,一脚踩着树权,坐到了中间的树权间,缓了一缓,才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摘到了又大又黑又紫又甜,享受光照最充
分的桑葚。

我欢怏地边摘边吃,两只手被染成紫红色,衣服口袋更是被桑葚的果汁湿透,身上到处是紫红色。

我有点得意,不由得笑出了声。

一阵风吹来,树枝一晃我一脚悬空,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

我吓得喊出了声,幸亏抓住了树枝。

南边靠墙有三棵品种不同的樱桃树。

六月初,一颗颗饱满的樱桃熟透了,一串串从绿叶里钻出来.骄傲地挂在枝头。

左边的那棵果实大而红,像玛瑙味道很酸;中间那棵果实白得像珍珠,晶莹别透,味道却是很甜的;右边的那棵果实小,颜色呈淡粉色,像水晶石,味道是酸甜的。

我把三种颜色不一的樱桃装进玻璃瓶,摇着晃着欣赏着,直到摇出果汁才揭开盖子一颗颗地品尝。

有时候,我也走出家门和村里的小伙伴分享,看到他们艳美的目光,我骄傲地揭开盖子给每只小手上倒出几颗,和他们分享着樱桃的酸甜,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

初冬,当一片片黄叶被风带走,只留下光秃秃的褐色枝条时,父亲便把葡萄藤拿下来,拆了葡萄架,把藤蔓一圈圈盘起来,盖上干草,挖坑深埋。

春天时将葡萄藤挖出来搭架,剪枝。

葡萄树也不辜负育树人的用心,盛夏过后,滴溜溜的葡萄由小变大、由深绿到浅绿,再到亮绿,几天就变个样。

葡萄树下打扫得光洁干净,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我也会在葡萄架下温习功课,偶尔抬头,淡绿透亮的葡萄向我轻轻点头微笑。

三棵品种不一的苹果树和一棵梨树手拉手站在那里,像是一堵围墙,整齐地将房间和果园、菜园、花园一分为二。

深秋,树上的苹果和梨渐渐成熟挂满了枝头,挺拔的枝头被压得弯下了腰。

一个个苹果和梨绽开了羞涩的笑脸,中秋节一过,就能收很多苹果。

父母把苹果存放在房间中央的窖里,房间时常飘着苹果的清香味儿。

那年头物资匮乏,可是家里一年四季都不缺水果。

父母过世后,我很少回到老家了。

由于路多次重修,去年我回去的时候竟然找不到路,这让我不由得心生悲意。

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

(作者:殷桂珍有改动)
(1)文章开头先交代父母种花种树种菜的情形,这样写有何用意?
(2)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得井然有序情趣盎然的?请作简要分析。

(3)品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记忆的版图
林清玄
①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因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

②在他的记忆里,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样子,这是他离开家乡时的影像,经过四十年还清晰一如昨日。

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记忆如新,反而真实的人物是那样陌生,找不到与记忆的一丝重叠之处。

③更使他惊诧的是,他住过的三合院完全不见了,家前的路不见了,甚至家后面的山铲平了,家前的海也已退
到了远方。

④他说:“我哥哥指着我们站立的地方,说那是我们从前的家,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如果不是有亲人告诉我,只有我自己站在那里的话,完全认不出来那是我从童年到少年,住过十七年的地方。


⑤这使他迷茫了,从前的记忆是真实的,眼前的现实也是真实的,但在时间空间中流过时,两者却都模糊,成为两个丝毫不相连的梦境。

在此地时,回观彼处是梦,在彼地时,思及此处也是梦了。

到最后,反而是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

⑥这位长辈回来后怅惘了很久,认为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缘故,才让他难以跳接起记忆中沦落的事物,其实不然,有时不必走太远,不必经过太久的时光,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怅惘。

⑦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是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来就像是梦一样了。

”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却碎得很快。

⑧记忆的版图在我们的心中是真实的,它就如同照相机拍下的静照,这里有我走过的一条路,爬过的一座山;那里有我游过泳、捞过虾的河流;还有我年幼天真值得缅怀的身影。

这版图一经确定,有如照相纸在定影液中定影,再也无法改变,于是,当我们越过时空,发现版图改变了,心里就仿佛受到伤害,甚至对时间空间都感到遗憾与酸楚了。

⑨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美丽无方,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
⑩其实,在记忆中的事物原来可能不是那么美好的,当时比现在流离、颠沛、贫困,甚至面临了逃难的骨肉离散的苦厄,但由于距离,觉得也可以承受了。

现在的真实也不一定丑陋,只是改变了,而我们竟无法承担这种改变。

⑾我们在生命中所经验的一切,无非都是一些形式的展现。

记忆的版图,乃是从前的现实;现在的生活,终将成为未来记忆的版图。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真实的自我始终没有改变。

【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语出李煜词,在文中意为离乡时间久,距离远。

(1)第④段中提到“我环顾四周竞流下泪来”,结合上下文看,“我”流泪的原因有哪些?
(2)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却碎得很快。

②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记忆的版图”为题。

(4)联系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人生感悟有什么不同。

【链接材料】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节选自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11. (18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三棵树
叶辛
窗外有三棵树。

三棵水杉。

从幼苗到成材,看够了杉木生长期的种种形态和面貌,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

只是,窗外的三棵树,天天陪伴着我,用它悦目的绿,以它摇曳的树枝,显示着它的存在。

每日的清晨或是没睡的夜晚,来到阳台上开窗关窗,我总要情不自禁地端详它们几眼。

久而久之,不但看出了感情,还看出了一些过去在偏远山乡没读到的意味。

记得,我当初搬进新村的时候,三棵树都只有二层楼那么高。

站在阳台上或是里屋的窗户边,我能清晰地看到三棵树的树冠,尖尖的细嫩的时常还是不那么挺直的树冠。

几年时间里,它们直直地往上蹿,蹿得和三楼的窗台一般高了,蹿得接近四楼的阳台了,蹿到四楼窗户边了。

随着它们的个头往上长,它们的主干也在粗壮起来,挺直起来,而朝着四周延伸的枝叶,更是尽可能地向外张开,就如同一把把使劲撑开的绿伞。

但是,我很快发现了,三棵树虽然挨得那么近,沐浴的是同样的阳光雨露,可生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仿佛都是15岁的少年,在一个班上,有的长得人高马大,足有1.80米,而有的个子矮小,乍眼看去活脱还是小孩。

我开始寻找它们生长不一的原因。

这是不难发现的。

长得最高最壮的那棵树,占尽了天时地利,它离我家的窗户最远,却离新村拐弯的十字路口最近。

风拂过来,最先享受凉爽的,是它;太阳升起来,最先照耀到的,也是它。

因为挨近十字路口,周围再没其他的树遮挡,它的枝干树叶也伸展得最为潇洒自在。

挨下来是中间那棵树,它不如前头那棵长得高,枝叶的舒展也不如前头那棵自由自在,它的旁边还栽着一棵玉兰树,和它争夺着土壤的养料、水分和光照。

前头那棵树蹿得越快,长得越高,枝干树叶伸开得越舒展,它就生长得越慢。

当然,生长得最慢最矮小的,是第三棵树,也是离我家窗户最近的那棵树。

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候,都照不到它。

斜斜的阳光辐射,都让它前面的两棵水杉和一棵玉兰树遮挡住了,吸收去了。

只在太阳当顶的时候,它才能公平地得到阳光的亲吻。

由于它离楼房太近了,一楼院子的围墙妨碍了它往里面的发展。

而沿新村道路那一侧,又让第二棵树和玉兰树挡住了去路。

故此,我搬来时长得一般高的三棵树,三棵同宗同族的水杉,在我居住了几年以后,成了自高而低、自大而小的三棵树。

在窗户边远眺,在阳台上读书,抬头看见这三棵树,我总像看着一道风景,甚至还为三棵树列成一排,树冠由高向低倾斜的线条而发出赞叹。

起风了,三棵树一齐婆娑起舞。

变天了,三棵树同时摇头晃脑,发出飒飒的响声。

总是生长得最高最北的树最先有动静,表现出的形态也最为洋洋自得。

我时常忖度,这一道有序的三棵树的风景,会很长久地陪伴着我,陪伴着我的家。

可这仅仅是我的愿望和想象。

那是一个风雨之夜,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雷响,我听到窗外响起一声霹雳。

很惊心的,把我从梦中惊醒。

听明了是在下暴雨,我又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醒来,雨过天晴,是清新明朗的早晨。

我们习惯地打开窗户,窗外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

那棵长得最远最高的水杉,被拦腰折断,劈倒在地,尖嫩的树冠埋在树丛中。

那样子活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
倒在地呻吟。

我想起了昨晚那声惊雷,随之听到的其实不是霹雳而是水杉主干被拦腰折断时的惨叫。

完了。

这棵占尽了天时地利之先,平时最先得阳光雨露滋润生长得也最为令人欣慰的水杉,看来是成活不了了。

但它活着,一枝细嫩的树冠,从被劈断的粗壮的树中央长出来。

弱不禁风地往上试探地长着、长着,竟然从最初的半尺长,长到一米多高。

在这一缓慢得犹如嫁接上去的重新生长过程中,旁边的第二棵树蓬蓬勃勃地往上蹿了起来。

没有了遮拦,没有了阻挡,现在是它占尽了天时、地利之先了,现在是它最先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了。

看得出它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在跳跃般地往上蹿了。

蹿得树干挺直,蹿得枝叶舒展。

不用说,现在是它的形态最为潇洒最为诱人了。

而挨着它的第三棵树,也在不动声色地生长着,虽然不如它蹿得高,伸展得自在如意,但它那形态,同样地惹人注目。

六年过去了,三棵树还在生长。

中间那棵长得最高最壮,一左一右各有一棵树陪伴扶持着,它还长得最为挺直。

原先最瘦弱矮小的第三棵树,如今名列第二。

它的树干挺直却不粗壮,它的枝叶伸展却不能无拘无束。

而原来长得最为结实粗壮、高挑挺拔的头一棵树,现在看上去总有些别扭,它的下半截是粗圆挺直的,而在被折断的横面上长起来的上半截,显得过于纤细,过于柔弱,一眼看去,我常常觉得它活像个鹤脖子。

窗外的这一道风景,又能维持多久呢?我时常想。

窗外有三棵树。

三棵水杉。

(1)文中三棵树的生长经历大致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请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入简洁的词句,以此反映三棵树的生长形态。

(每个空格字数在10字以内)
(2)联系上下文,按括号内的要求品味下面两组句子。

①那棵长得最远最高的水杉,被拦腰折断,劈倒在地,尖嫩的树冠埋在树丛中。

那样子活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倒在地呻吟。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看得出它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在跳跃般地往上蹿了。

蹿得树干挺直,蹿得枝叶舒展。

(作者此处连用三个“蹿”字,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用了相同的两段话:“窗外有三棵树。

三棵水杉。

”请你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你最愿意做这三棵树中的哪一棵树?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述。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九上·长宁期末) 题目:我的世界还有你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不得使用试卷中出现的材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书写 (共1题;共8分)
3-1、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5-1、
5-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6-1、
6-2、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7-1、
7-2、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8-1、
8-2、
8-3、
8-4、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8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