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小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小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84daa27527284b73f24250f9.png)
考 的 价 值 , 议 把 这 些 算 理 在 教 师 用 书 中 出 现 ; 些 图 意 表 达 建 有 不 明确 , 第 8 的 插 图 , 有 明 确 表 达 出 l 0各 数 。如 在 如 4页 没 1 2 教学 “ 钟 ” , 时 时 我们 发 现 学 生 对 整 时 、 时 半 的 学 习 尚 可 , 对 整 但 整 时 不到 和 整 时 刚 过 理 解 有 困 难 , 否 要 求 掌 握 ? 有 些 图过 于 是
决 问题 , 进而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 逐步用数学味淡化 生活 味。
另外 , 即使 在 低 年 段 , 们 有 时 也 不 需 要 再 现 原 汁 原 味 的 我 生 活 情 境 , 们 只 要 激 活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就 可 以 了 , 样 既 可 我 这 以减 少成 本 投 入 , 又能 节 省 时 间 。比 如 , 学 “ 识 线 段 ” 教 认 一课 , 教 师 可 以 借 助 谈 话 唤起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每 个 小 朋 友 都 跳 过 “ 绳, 当你 跳 绳 的 时 候 , 子 是 怎 样 的 ? 学 生 马 上 会 说 是 弯 曲 的 , 绳 ” 而 不 必 兴 师 动 众 、 张 旗 鼓 地 让 学 生 上 台进 行 跳 绳 比 赛 , 生 大 学 沉 浸 在 比赛 中 不 亦 乐 乎 , 到 比 赛 结 束 时 , 师 才 有 机 会 转 入 直 教 正 题 “ 绳 的 时 候 , 子 是 怎 样 的 ” 然 后 演 示 把 绳 子 拉 直 就 是 跳 绳 ,
教苑时空- 教学设计
● 数 乘 法 ( )镦 移 鼹 ● 小 一 ¨
安徽宿州市雪枫 小学(3 00 石 24 0 )
教学设计:小数乘小数【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小数乘小数【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b5b1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c.png)
教学设计:小数乘小数【含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教材简介】“小数乘小数”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对其中的道理做出合理解释。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还要引导学生再次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总结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目标预设】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明确小数乘法积与乘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索新知识并尝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算”为主,分析新知识的规律,提高运变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四年级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经过之前整数乘法的学习,学生己具备乘法计算的能力。
本课设计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探索小数乘小数过程中,按照”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练习巩固''的探究步骤展开。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主探索余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咱们现在的生活好了,小明家都搬进了风景优美的住宅小区。
瞧!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看图回答。
2、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你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指名回答3、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如果要求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8X3.2问: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还有小数乘整数,而这道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小数。
4、师:今天我一起探讨小数乘小数。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b7a89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4.png)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时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求积的近似数往往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1.计算下面各题。
1.5×24 0.37×2.6 4.02×8.3(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说一说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7.7963的近似数为什么是7.80?(3)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用这种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由于本课学习内容涉及小数乘法计算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应用,而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接触了,所以通过简单复习,帮助学生唤起对已学知识,特别是对“四舍五入”法的记忆,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PPT课件呈现谈话内容。
)2.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1.出示情境图(PPT课件)。
小狗正在做什么?人们训练小狗缉毒是利用了小狗的什么特点?小狗嗅觉灵敏与嗅觉细胞的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下面请看一个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优秀8篇】-最新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优秀8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5bc38d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e.png)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小数乘法优秀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小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28×2 2.8×2 28×0.2 2.8÷225×5 2.5×5 2.5×0.5 2.5÷0.512×4 1.2×4 0.12×0.4 0.12÷0.42、思考: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
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讨论完成下表:(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
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50c41458fb770bf78a554b.png)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一):《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
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透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谈话导入,下面一幢宽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图。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1,客厅有多少平方米问题2,厨房有多大问题3,主卧室有多少平方米问题4,书房多少平方米问题5,房间内过道多少平方米……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过道:6.5×0.9;客厅:6.3×4.2;书房:5.4×3;主卧室:5.4×3.5;厨房:4.27×2.6;卫生间:4.27×1.4;小卧室:4.27×3)[设计意图:教材带给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装玻璃问题,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bc86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c.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小数乘法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和除法运算,对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整数乘法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适应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和小数位数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小黑板和粉笔。
3.练习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小数乘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价格是2.5元,他给了店员10元,请问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零钱?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实际例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题,巩固对小数乘法的理解。
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超市正在进行特价促销,苹果的原价是3.5元/斤,现在买2斤送1斤,请问买5斤苹果需要多少钱?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小数乘法相关的一些拓展问题,如小数乘法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小数乘法》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小数乘法》整理和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47ede6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9.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小数乘法》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小数乘法,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和整数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可能会对小数点的处理和运算规则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2.难点:对小数点的位置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探索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小数乘法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和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5元,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他需要多少钱才能买这本书?”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小数点的位置和运算规则。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一等奖《小数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等奖《小数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4f807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d.png)
《小数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二、背景分析(一)课标要求1.课标内容摘录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主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中关于小数的内容:2.课标陈述2-1:知识技能分析2-2:核心素养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大特点就是整体性。
在小学“数与代数”领域,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都是表示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相乘得到新的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上的数字与计数单位上的数字相乘,得到新的计数单位的个数。
通过研读课标给到我的教学启示,本单元的学习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建构新知。
(二)内容剖析《小数乘法》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它是整数乘法的延伸,小数乘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四则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主要学习内容为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好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算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及事物间的相互辩证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为后面学习小数除法、分数乘除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结构化的视角将教材横向、纵向以及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分析研究:1.纵向联系纵观青岛版小学教材体系,关于“运算”教学,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贯穿整个小学阶段。
事实上,整数、分数、小数本质上是一个整体:从数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而言,整数除法运算出现不够除的情形,产生了分数,分数运算不方便,产生了小数;从数组成的角度而言,整数、分数、小数均是基于“计数单位”建构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625c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5.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对乘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运算规则上存在差异,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小数点的处理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小数点的位置,避免计算错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发现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和加深对小数乘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演示、动画效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地展示小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小数乘法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故事情境,引出小数乘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购物的故事,需要计算商品的总价,从而引出小数乘法的必要性。
教案《小数乘小数(1)》教学设计1人教版数学五上(最新)
![教案《小数乘小数(1)》教学设计1人教版数学五上(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233e96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e.png)
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P5例3和P6相关内容,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和P8“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台秤图片、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可能会说,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教师引导学生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式之间的联系。
第2题:学生做完后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集体订正时关注学生的错误,并强调: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检查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相同,如果不同,检查哪一步计算出了错误,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如果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设计意图】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与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3。
师:从题中大家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应该先算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已知宣传栏的长、宽和每平方米要用的油漆质量,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先算宣传栏(长方形)的面积。
列出算式 2.4×0.8。
师: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学生发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1)]2.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师:先估计一下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
【学情预设】把2.4和0.8分别看成整数2和1,所以算得的积大约是2。
师: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学情预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ba057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2.png)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则;2.掌握小数之间相乘的方法和技巧;3.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2.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3.小数乘法的练习;4.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白板、黑板、彩色粉笔和PPT等教学工具;2.学生准备好铅笔、直尺和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例如问学生10.5是一个整数还是一个小数,并请学生将其表示在白板上。
步骤二:小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1.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小数乘法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小数之间相乘的方法和规则,以及小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等概念。
步骤三: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1.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演示小数乘法的运算步骤,引导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具体计算过程。
2.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选择一些简单的乘法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步骤四:小数乘法的练习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小数乘法运算题目,要求学生在纸上计算并写出答案。
2.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步骤五: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设计小数乘法的练习题目,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2.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小测试来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知识,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计算题目。
《小数乘法》数学教案设计
![《小数乘法》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8f4c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3.png)
《小数乘法》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小数乘法》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数乘法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整数乘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对小数点位置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例如购物时遇到的小数价格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被乘数或乘数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2. 教师出示例题,示范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3. 教师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强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规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设计:设计一些小数乘法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小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小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8d2c7c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e.png)
《小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小数乘法这一重要数学技能,给出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并对小数乘法进行具体的操作。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2. 能够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实际操作;
3. 能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先播放一段有关小数乘法的视频,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2. 接着由教师讲解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引出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3. 给出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例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具体操作;
4.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探讨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开展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情况;
6.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综合考核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思想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小数乘法的教学,让学生从理论上、实践上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熟练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3b39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7.png)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大学路第二小学胡瑞君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1〕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主题:小数乘法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学习目的的设置】:〔一〕确定学习目的的根据: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2.教材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那么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那么均与整数一样。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非常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络,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历迁移到小数乘法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3.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展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根底,而且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已有经历,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络,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那么经历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根底,并让学生学会探求形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知识内容。
〔二〕学习目的:1、创设购物情景,用已有知识和经历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评价方案1、从学生购物情境中的答复和交流,以及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的1.2、通过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的2.活动预案一、复习铺垫:填空:2.5元=〔〕角3.75元=〔〕元〔〕角〔〕分0.72元=〔〕元〔〕角 355角=〔〕元103角=〔〕元二、学习新知:1、谈话引入:节假日时,有不少的小朋友们结伴到珍珠湾去放风筝,……2、出示主题图:〔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答复。
你能帮这个小女孩解答这个问题吗?假如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2a17e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a.png)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各种商品的价格标签。
比如,一支铅笔 05 元,一块橡皮 08 元,如果买 3 支铅笔,需要多少钱呢?引导学生思考,列出算式:05×3(二)讲授新课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举例说明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如 05×3 表示 3 个 05 相加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以 05×3 为例,让学生先尝试计算。
(2)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把 05 元转化成 5 角,5 角×3 = 15 角,15 角= 15 元。
05×3 = 05 + 05 + 05 = 15(3)讲授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练习巩固:07×4 25×6 18×53、小数乘小数(1)出示例题:一块长方形的玻璃,长 12 米,宽 08 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08(3)让学生先估计积的大小。
(4)探讨计算方法:把 12 米和 08 米分别转化成 12 分米和 8 分米,计算 12×8 = 96(平方分米),96 平方分米= 096 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乘法(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作者:石蕾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1年第02期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8页(文具店),第39页的“试一试”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结合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在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系列活动中,理解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李阿姨的文具店开业,淘气、笑笑他们乐坏了,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都有哪些大家喜爱的商品?
生:想。
师:咱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先出示文具超市,再接着出示第38页的文具店情境图)
师:文具店里商品很多,刚开业,价格肯定优惠,大家想不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文具?看一看,选一选吧!
生1:我想买一枝铅笔。
生2:我想买两把尺子。
师:还有谁要买东西?
生3:我想买一个卷笔刀。
生4:我想买几块橡皮。
师:可以,你想买几块?
生4:买四块吧。
……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创设超市购物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亲切、自然、乐学、乐参加,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
师:好的,同学们都选了自己喜爱的物品,请付钱吧!
生5:商品没有标价,怎么付钱呢?
师:噢!好,现在标上单价。
(课件出示商品单价,指名读一读商品的价格)
师:大家看一看,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6:1个书包38元,2个多少钱?
生7:1把尺子0.4元,2把尺子多少钱?
生8:1块橡皮0.2元,4块橡皮多少元?
……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材的情境图出现单价,设计时教师有意把单价隐去,目的让学生再次注意文具店里的数学问题,同时让学生回顾求总价需要单价、数量,很好地体现了正迁移的数学思想,为探讨算法埋下伏笔。
】
师:这几个同学的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9:一个书包38元,两个书包多少钱,列式是38×2。
师:表示什么?
生10:2个38相加得多少。
(师板书:38×2,表示2个38相加得多少)
生11:第二个同学提出的问题,算式是0.4×2或2×0.4。
师:买4块橡皮多少元?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算式:0.2×4或4×0.2)
师:你发现这些算式与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生12:以前学过的算式像第一个算式一样,都是整数乘整数;而这些算式里的两个因数一个是小数,一个是整数。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乘法)
【设计意图:由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比较发现,教师再恰到好处的呈现课题,显得自然、顺畅,有水到渠成之感,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
二、探究新知,理解算法
1.自主探究。
师:我们共同研究0.2×4。
在这里(指着情境图),0.2×4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生1:0.2×4表示4个0.2元,就是4块橡皮的钱数。
(师板书:0.2×4表示4个0.2相加)
师: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2×4是多少,动笔试一试。
2.小组合作。
师:各小组讨论一下,0.2×4等于多少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算出得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再小组合作,符合儿童思维规律,也是很主要的学习方式。
本环节重点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解答,让学生多角度的灵活思考,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3.交流汇报。
生2:我们把4个0.2相加,即0.2+0.2+0.2+0.2=0.8(元)。
生3:0.2元=2角,2×4=8(角),8角=0.8元。
生4:4个0.2就是8个0.1,8个0.1是0.8,因为4×2=8,所以就是0.8元。
生5:我用涂方格的方法涂8格,也可以算出0.2×4=0.8(元)。
(师用实物展台展示)
引导学生明白: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一格就是0.1元,2份表示0.2元,也就是一块橡皮的价钱,买4块橡皮就涂4个0.2元,合起来就是0.8元。
(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格纸涂一涂)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找到了几种解决“0.2×4”的计算方法,真是了不得!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展示多种算法,由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类推、迁移,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同时结合活动情境,从交流算法多样化中,体现优化的思想,大胆地想象到
2×4=8,表示8个0.1,真正理解“0.2×4”表示4个0.2相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
三、巩固练习,提炼算法
1.第39页“试一试”第1和第2两道题,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并涂色验证自己的算法和结果,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第39页的“练一练”第1题,计算4×0.3。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先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师:有的同学是这样算的,是不是算得更快些?
(师生齐算,师板书:4×3=12,表示12个0.1,也就是1.2,即4×0.3=1.2)
师(小结):先用乘法计算,再判断是几位小数的方法,能够计算得又对又快!
(第2题让学生在书上涂一涂、填一填,再全班交流)
3.拓展性练习(补充)。
填空:0.6×3=()+()+()
()+()+() +()=0.5×()
()+()+()+ ()=()×()
(学生填完后发现最后一题答案不唯一,让学生明白只要等号后面其中一个括号里填4,就是合理的)
【设计意图:新课结束后,设计一系列练习,提高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智慧,也有利于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变得更有智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
四、总结回顾,拓展应用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1:我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小数乘整数。
生2:我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小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师:老师真高兴,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通过这节课我们共同的探讨,发现同学们的能力特棒,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结束新课的学习,亲切、自然,有利于学生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暗示学生学以致用,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