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我国电力供需状况今将出现转折
2023年电力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电力行业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089c5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b.png)
2023年电力行业市场需求分析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工业生产、社会经济事业以及国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力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能源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兴起,使得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市场需求状况1.1基础需求稳定电力行业的基础需求来自于工业、交通、农业、家庭等各个领域的用电。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电力行业的基础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综合用电量达到了7.3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7%,交通运输用电量同比增长4.8%,农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3.0%。
1.2新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
尤其是在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分布式能源领域,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为30.11万千瓦,同比增长19.54%;新增风电装机量为23.74万千瓦,同比增长5.1%。
1.3智能电力需求增长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兴起,对智能电力的需求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
智能电力技术使能源运行更加高效、可靠、可持续,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更高的商业价值。
同时,智能电力所带来的智慧能源管理和智能家居等应用也使得智能电力的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二、市场需求趋势2.1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将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化,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随着我国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将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新能源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2智能化进程不断升级智能化已成为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智能化的进程将不断加快。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力行业内的应用,智能电力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
2.3分布式电力发展迅速分布式能源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小能源到大网”转变为“大能源到小网”。
未来我国的用电需求趋势
![未来我国的用电需求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58d2f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2.png)
未来我国的用电需求趋势
未来我国的用电需求趋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预测和分析:
1. 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用电需求将持续增加。
不仅生产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且服务业也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如数据中心、物流仓储等。
2. 城市化进程:我国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用电需求将逐渐上升。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电力供应,并且城市人口更加依赖电力,如家庭用电、商业用电等。
3. 新能源发展:我国正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未来我国用电需求有望得到更多的替代和补充,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能源结构转型:我国正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未来我国用电需求有望趋于清洁、低碳和高效,例如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充电需求的增加。
总之,未来我国的用电需求趋势将会继续增加,但在能源结构的转型下,用电需求将趋于清洁、低碳和高效。
同时,需求的增长也给我国电力行业带来了发展机
遇和挑战,需要加强电力供给能力建设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国内外绿证、绿电发展情况及相关启示建议
![国内外绿证、绿电发展情况及相关启示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7149b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0.png)
国内外绿证、绿电发展情况及相关启示建议2017年,我国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国家对享受补贴的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核发绿证,明确用户可通过购买绿证作为消费绿电的凭证,我国绿证制度开始施行。
2021年我国开始绿电交易试点工作,通过以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电力中长期交易,满足电力用户购买、消费绿色电力需求,并提供相应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
绿证绿电制度对于促进绿色能源消费、鼓励绿色能源生产、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绿证、绿电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绿证、绿电的交易量也在持续扩大。
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可持续发展意愿及低碳转型升级需求日益强烈,均将大力发展和应用绿电作为重要抓手。
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绿证发展相对成熟,具有完善的追踪和监督系统,并得到了国际认可。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措施作用于国际贸易,全球对绿色电力消费的共识正在不断加强,我国绿电消费如何进一步扩大并得到国际化应用显得愈加重要。
一、我国绿证、绿电发展情况绿证、绿电体现了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绿证、绿电交易是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要方式。
购买绿证和绿电的区别在于,绿证交易更加灵活,可以实现电和证分离交易;绿电交易除了获得绿证外,同时还实际购买和消费了相应的电量。
(一)绿证发展情况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正式试行。
文件明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是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对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能源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绿证制度开始时期,核发范围为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但在自愿认购的制度安排下,企业缺乏购买绿证的积极性,导致前期绿证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电网电力行业的现状与趋势
![电网电力行业的现状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e72b8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d.png)
电网电力行业的现状与趋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作为现代产业的核心基础,电网电力行业正承担着保障社会供电、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电网电力行业的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
一、电网电力行业的现状电网电力行业是指通过输配电网为用户提供用电服务的行业,它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个环节。
当前,电网电力行业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现状:1. 供需矛盾加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电力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但是,由于传统发电方式的限制和环保政策的要求,电力供应面临较大压力,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 电网老化问题:我国电网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部分电网设备已经运行多年,存在老化和短板问题。
这种老化问题给电网运行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升级。
3. 新能源发展:随着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发展成为电网电力行业的重要推动力。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逐年增长,对电网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 电力市场改革: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推进,逐步实行电力市场化交易,打破垄断,提高市场竞争。
这一改革将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二、电网电力行业的趋势电网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催生了一系列趋势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电网电力行业未来的几个主要趋势:1. 智能电网发展: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的一种革命性发展,它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未来,智能电网将成为电网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供电效率。
2. 新能源扩容:为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将大幅提高,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电力配送网络优化:为了改善供电质量和效率,电力配送网络将进行全面优化。
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6a5d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e.png)
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供需平衡的关键在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只有当供给能够满足需求时,才能实现电力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电力行业的供需平衡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供需平衡问题的现状1.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现有的电力供给能力与需求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电力需求增长更为迅猛,而供给的不足则导致了供需之间的矛盾。
2.供给结构不合理电力供给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导致供需平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主要依靠传统燃煤发电来满足电力需求,但这种供给结构既不环保又不可持续。
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的电力供给结构比较单一,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例如仅依赖于某一或某几种能源发电。
3.能源浪费问题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例如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例如旧设备的使用、低效率的发电方式、设备的过度开启等。
4.能源保障问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保障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
可靠的电力供应是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供电保障问题影响着电力供需平衡。
二、解决方案1.加大清洁能源投入应当着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些资源的广泛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为解决供需平衡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加大对电力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发电成本,促进电力生产方式向清洁、高效、环保的方向转变。
例如,开发高效燃气轮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
3.加快电网优化建设改善电网运行状况,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完善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新型电网技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体制改革全文
![电力体制改革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bf13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8.png)
申万宏源公用环保:各位投资人,大家晚上好,也是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这么一个时间去听我们的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度报告报告的一个详细的汇报。
大家也知道整个的电力行业,我们觉得今年真正的投资交易出现不是煤炭价格的下跌,是电力体制改革,因为电力行业其实煤炭价格下趺它其实是一个短期的逻辑,但是如果真正的它只能改变整个火电板块的EPS端,如果是整个行业真正要去提高效率,去重塑它的整个估值价值,其实还是要靠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
应该说2023年整个双碳战略提出后,中国的电力行业也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国家其实经历过几轮系统性的电力体制改革,最早是可以追溯到1985年,2002年是常务分开,15年是我们最近的一次电改。
站在今天,我们可以说今年实际上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个一个起点。
我们整个的报告分为5个部分去论述,第一个:去回溯一下我们1985年到02~15年3轮电力企业改革整体的状况。
第二个:部分是希望给各位投资者各位领导去汇报一下我们对于当前的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的认知,包括我们电力行业它可能有一些自己的独有的概念,包括现货交易,浮出浮上去做一个汇报。
第三个:我们想去讲一下,比如欧美它过去30年现货电力市场整整体的一个发展的情境,因为实际上本质上电力体制改革说起来好像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但实际上它又不是。
因为我们现在走过的这些路,欧美在过去的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全部都走过,我们现在虽然有最新的电力的it技术,但是整个的电力市场从金融学、从经济学的本质上来说,跟他们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异,所以欧美的电力市场跟我们还有比较多的启示性的经验。
第四个就是立足当前的情况、当前的国情,去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目前新一轮电气改它未来可行的一个方向,还有对整个的行业产业链的影响。
第五个:是投资方向跟一些可能收益标的。
应该客观说整个电力体制改革,它在整个电力公用中的一个中心的地位,我觉得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2021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全国多地出现有序用电
![2021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全国多地出现有序用电](https://img.taocdn.com/s3/m/5935290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8.png)
2021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全国多地出现有序用电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有效应对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电力消费累计增速延续两位数增长,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
受电煤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三季度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全国多地出现有序用电。
一、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情况(一)电力消费需求情况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1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上年同期低基数以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是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两年平均增长7.4%,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3.0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1.2%、11.8%、7.6%,受同期基数因素影响,同比增速逐季回落;各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0%、8.2%和7.1%,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平。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14.2%。
一、二、三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6.4%、15.9%和16.4%,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6%、14.1%和13.9%,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国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林牧渔业投资快速增长,拉动第一产业用电快速增长。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4.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6.9%。
一、二、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4.1%、10.6%和5.1%,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4%、7.3%和6.1%,四大高载能行业增速回落是三季度第二产业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
前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3%,两年平均增长7.5%;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行业、消费品制造业、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9.7%、17.2%、16.2%、9.5%,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0.1%、9.1%、6.3%、6.4%。
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661号)
![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661号)](https://img.taocdn.com/s3/m/72eadd8783d049649b6658f8.png)
发改能源[2006]661号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02年6月以来,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为尽快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电力建设,全国电力开工和投产规模快速增加,电力供应能力明显提高,供需矛盾初步得到缓解。
但是,在加快电力建设的同时,电站建设无序、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建设质量下降、安全事故增多、电网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发电设备生产与供应也极不均衡。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文件精神,保持电力工业健康有序发展,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快电力结构调整步伐。
经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和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供需矛盾缓解(一)电力供应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
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截至目前,全国已连续40多个月平均发电量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十五”期间平均电力弹性系数达1.5,电力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
随着发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有所下降,2005年为5411小时,同比下降29小时。
由于2005年全国各主要河流来水好于往年,水电机组利用小时同比增长189小时;水电增发以后,火电增幅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发电小时同比下降109小时。
与此同时,全国“西电东送”等跨区跨省送电成效显著,累计交换电量2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
(二)用电需求快速增长,高耗能用电增速趋缓。
2005年全社会用电量24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5%。
用电结构仍以工业为主,且比重略有增加,达73.1%,增幅虽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但仍高达13.37%。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幅最快,达28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2个百分点。
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向题库2023
![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向题库2023](https://img.taocdn.com/s3/m/0159d6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4.png)
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向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能源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成为了当前和未来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与未来趋向进行全面评估,以期能够为阐明其重要性和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二、电力与能源的现状1. 从我国电力与能源供需状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电力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的状况日益凸显。
2. 传统能源消耗严重。
我国在传统能源上的依赖度仍然较高,包括煤炭、石油等。
这些传统能源的消耗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3. 新能源的发展尚未完全普及。
尽管我国在新能源的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
三、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1. 多能源并举。
在未来的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中,应当采取多能源并举的策略。
即在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大力发展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 加强能源技术创新。
在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中,需要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包括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
3. 加大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力度。
在未来电力与能源发展战略中,应当加大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减少能源的浪费,并且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四、未来能源发展趋向1. 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新能源将逐渐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
2. 智能电网将成为主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主流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电网的损耗。
3. 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大规模应用。
在未来,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大规模应用,成为未来电力与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电力行业供需平衡探讨电力行业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供需平衡探讨电力行业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44be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d.png)
电力行业供需平衡探讨电力行业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案电力行业供需平衡探讨: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力供需平衡已成为电力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1. 可再生能源产能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在电力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产能受到自然因素和技术限制的制约。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供电不平衡的情况。
2. 发电能源传输发电能源的传输也是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某些地区,电力供应不足,主要是由于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发电厂设施的老化和输电线路的不足所导致。
这些问题会影响电力的供给能力,从而造成供需不平衡。
3. 能源消费需求能源消费需求的增加也是导致供需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电力需求差异以及不同行业对电力的需求变化也导致供需不平衡。
二、解决方案1. 多元化发电方式为了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发电方式。
除了可再生能源外,核能和燃煤发电等传统能源也可以同时使用。
多元化发电方式可以提高电力供给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供需平衡。
2.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带来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通过改善能源储存技术、建设更多的储能设施以及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3. 加强电力供应网络建设电力供应网络的建设对于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也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加大对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确保电力可以有效地传输到不同地区,满足各地的需求。
此外,建设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等新型电力系统也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供需的平衡性。
4. 促进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为了有效应对能源需求的增加,我们应该促进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解析
![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ecc3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f.png)
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行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了解和分析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对于制定战略和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以及近年来的消费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展望。
一、市场需求分析1.1 电力行业的重要性电力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几乎所有领域都离不开电力供应。
无论是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还是家庭使用,都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
因此,电力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2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电力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传统的电力使用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家庭领域,但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已经延伸到了新兴行业,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电动汽车等。
1.3 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由于化石燃料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一趋势也催生了新的市场机遇,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消费趋势解析2.1 能效需求的提升随着能源资源的紧缺和全球变暖的问题,消费者对能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效节能的电器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经济实惠且能源消耗较少的电力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数字化转型的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
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供应的可靠性。
消费者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来选择电力供应商和管理能源消耗,使得电力行业的供应链更加透明和高效。
2.3 城市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量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同时,城市人口对便捷、安全、环保的电力服务也有更高的期望。
电力行业需要根据城市化的需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升级。
电力紧缺已现“拐点”
![电力紧缺已现“拐点”](https://img.taocdn.com/s3/m/c73e8ac40508763231121291.png)
社 会 用 电 量 8 6 9 千 瓦 时 , 同 比 增 长 4 65 亿
1 3 3 %。 第 一 产 业 用 电 量 2 . 5 千 瓦 2 1 7 亿 5
时 , 同 比 增 长 9 6 % ;第 二 产 业 用 电 量 .5 6 7 .4 千 瓦 时 , 同 比增 长 1 5 ;第 3 16 亿 23 %
电 力过 剩这 一 观 点早 在 两 年 前 就 有 专
39 家 提 出 , 当 时的 背 景 是 电 力 紧 缺 ,新 开 的 全 国 新 增 发 电 装机 2 8 万 千 瓦 , 其 中水
而去 年 同期 达 到 2 个 ,数 量 大 幅 度 下 降 。 6
电 力项 目在 全 国 各 地 一 拥 齐 上 ,因 此 有 专
电 1 1 千瓦 ,火 电2 2 万 千 瓦 ,其 它 1 5 万 20 8
1 07 在 1 4 期 间这 8 地 区 分 别是 山西 、 内蒙 家 经 过 测算 认 为 ,2 0 年 可能 会 出现过 剩 万 千瓦 ;全 国发 电装 机 已 达 5 3 亿 千 瓦 。 ~月 个
00 古 、 河北 南 网 、 四川 、重 庆 、云 南 、广 西 现 象 。 对 于 这 一 备 受 关 注 的 预 测 ,张 国 宝 预 计 全 年 新投 产 机 组 将 超过 7 0 万 千瓦 。 I 和广 东 ,截 止 到 目前 为止 ,全 国仅 有2 个省 副 主任 表示 ,不会 出现 电力过 剩现 象 。 份 在 高 峰 时段 出现 拉 闸 限 电 的情 况 。 随着 在 迎 峰 度 夏 前 又 一 批 电 厂 的 建成 投 产 ,今
维普资讯
产 经 报 道
“ 长达 4 个 月. 电 的 电 力 紧 缺 出现 转 折 点 。 ” 这 一 说 法 是 从 主 管 电 力 工 业 的 国 家发 改委 副 主 任 8 -J t ̄ i l限 , 张 国 宝得 到证 实 5 全 国发 电量 同 比 增 长 1 . 月 37 %,全 国拉 闸 限 电 现 象将 减 少 。 虽 然缺 电现 象得 到 了 实质 性 缓 解 ,但 就 目前 现 存 的 电 力 方 面 的 问题 还 有 待 于 随 着 中 国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在 结 构 性 、技 术 性 方 面 突 破 但 不 管 怎样 — —
专家预测:电力不足局面将在2007年根本扭转
![专家预测:电力不足局面将在2007年根本扭转](https://img.taocdn.com/s3/m/7c1b200079563c1ec5da71ae.png)
当前 国内 2 9家大中型发电设 备镧造 企
业生产能 力约为 5 0 0 0万千瓦 .其 中水 电 lo 0 0万千瓦左右 , 电 4 ) 万 千瓦 火 (O X
力供需平衡 部分地区略有盈余。
该负责 人表示 , ( 6 和 20 20 年 ) 0 7年
左 右 由于合 同订货过于集 中, 目前 按
维普资讯
时政看点
主持人: 彭福光
( : NC Ⅺ DL N Y UA A E
詹 它 景
电力不足局面将在 2 0 0 7年根本扭转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 近 日表示 ,
令 年将 是我国电力供需状况 的转折点 , 20 O 7年以后 , 全国电力装机不足 的局 面 将 得到根本扭转 ,大部分地区可 实现 电 场 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确定 。
的设 备制造 能力 . 今明两年大量 发电设 备的铸锻件和配套件仍将 靠进 口解决 。 ( 信息采源: 新阜网 )
电站项 目, 要按照 国家发改委明确 的规
划安排建设 , 各地 发展改革部门要按 照
期间 . 力争关停 5 万千瓦 及以下凝汽式
燃煤小机维 1【 50万千 瓦.以及关停老 】
小 燃 油 机组 7 0 千 瓦。 (万 )
规划有序安排项 目前期工作 , 并做好项 目申报和项 目管 理等工作 0 8年及 20 后的电站项 目建设 . 将根据规划 以及市
在电力设备生产 上, 这位负责人介
2 总 7 】圄 0 第5 叭( 期
绍说 ,0 6 2 0 年合 同订货 的发 电设备多达
1 l 千 瓦 .0 7 为 6 0 4 . 亿 20 年 70万 千 瓦 。 而
同时 将加强违规 电站清 理工作 . 并逐步关停井拆除能耗高 的火 电机组。
电力行业的供需关系及市场竞争状况
![电力行业的供需关系及市场竞争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d9466c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8.png)
电力行业的供需关系及市场竞争状况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供给足够的电力以满足需求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电力行业的供需关系和市场竞争状况备受关注。
一、电力行业的供需关系1.供给方面电力供给包括两个主要来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传统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目前,全球电力行业正朝着清洁能源转型的方向发展,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由于新能源的天然不稳定性,如太阳能和风能的浮动性,电力供给不稳定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需求方面电力需求主要来自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两个方面。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电力需求显著增加。
同时,新技术和科技进步也对电力需求造成了影响,如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电力需求的增长。
二、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1.传统能源市场竞争传统能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
煤炭是目前最主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具有较低的价格和相对易获取的特点,因此在能源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导致对煤炭的依赖逐渐减少,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能源市场面临着转型和调整的压力。
2.新能源市场竞争新能源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升温。
在清洁能源发展的大环境下,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崭露头角。
为了鼓励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各国纷纷推出了政策和措施。
然而,由于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仍然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等问题,新能源市场竞争的局面依然复杂。
3.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市场竞争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场竞争可以促进电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力度,提高整体产业水平。
同时,市场竞争还可以降低电力价格,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
然而,市场竞争也可能导致电力行业出现一些问题。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概况及自我体会及看法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概况及自我体会及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d9cd848e9951e79a892799.png)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概略及自我领会与见解————————————————————————————————作者:————————————————————————————————日期:2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概略及自我领会与见解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第一座电厂建成到1949年新中国成即刻,经历了67年,装机总容量才达到185万千瓦。
1949年新中国出生后,到198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500万千瓦。
1981年到1999年的19年期间,新增装机容量就超出 2.23亿千瓦。
“六五”期间电力年花费均匀增添 6.52%,“七五”期间为8.65%,“八五”期间为9.99%,呈急剧上涨趋向。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装机容量以每年超出1500千瓦的势头增添,约占全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2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市场。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家,这类发展成就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地位。
2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世界上几乎全部大型电力设施制造公司都竞相进人中国,促使了与国际的沟通和合作,提升了我国电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
这样的发展势头,基本知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扭转了长期严重缺电的场面,为我国经济高速度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提升了人民生活用电的水平,城乡生活用电从1980年的79亿千瓦·小时(占总用电量的3.1%),提升到1998年的1387亿千瓦·小时(占总用电量的12.2%),特别是乡村通电率从“六五”末的65.30%,提升到1998年的6.87%。
从详细的发电机组来看,真实的发展是从1952年09月,第一台2.5万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在辽宁阜新电厂建成投产开始。
今后,1959年11月:第一台10万千瓦高温高压汽轮机发电机组在北京热电厂建成投产。
1969年04月:第一台容量超出2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在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建成投产。
1972年12月:国产第一台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辽宁旭日电厂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