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创新思维能力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省初中九校协作体初二语文创新思维能力测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绯.红(fēi)深恶痛绝禁锢.(gù) 炽.热(zhì)
B.不逊.(xùn) 管束相形见绌.(chù) 盛气凌人
C.缄.默(jiān) 挑衅看风使舵.(duò) 翻来复去
D.殷.红(yān) 栖息日薄.西山(báo)周而复始
2.下列加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
....的艺术品.
B.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力争为“消费易一卡通”客户提供唾手可得
....的品质生活。

C.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
....的地步。

D.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
....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志。

B.香港维多利亚港口展出的“大黄鸭”影响了人们的童年怀旧情结,不少内地游客还专程赶往维港一睹“大黄鸭”风采。

C.各单位要组织党员干部到所联系的街道、社区进行打扫卫生,清理“四乱”等净化美化市容市貌的行动。

D.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

②对于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

③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④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服务员在面对一条几乎没有动过的鱼时,心痛地说“顶得上我一周的工资。

”⑤公务浪费现象令人深恶痛绝,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舌尖上的浪费”,同样值得警醒。

⑥近来,各浪费现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A.⑥④⑤③①②
B.⑥⑤③④①②
C.⑤③⑥①④②
D.④⑥⑤②①③
5.下列各句中与前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2分)
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天空。

钟声召唤着天边新年的那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神州大地上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A、我们每一个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B、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
C、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D、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南昌自古就颇得地理之利,我国长江以南的南北向水道,当时只有赣江和湘江有舟楫之便。

而南昌又是一座水城,据赣江、抚河下游,处江湖之间,城郊河道湖汊纵横交错,与环绕外围的江河互相沟通,郊外渡口、驿站林立,所以水运交通非常发达。

西汉时期,南昌已成为中原至闽南和岭南的交通要道。

中原至东南沿海地区多取道豫章郡。

当时中原的铁农具和牲畜输往南越,南越和海外的象牙、犀角,珠玑、玳瑁、翡翠等奢侈品又运往中原,以及南越给汉王朝的贡品和朝廷给南越的赏赐物,其中有不少就是取道江西的赣江。

A、南昌自就有地理之利
B、南昌是一座水城
C、南昌自古就是水运交通要道
D、南越与中原交往密切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

(4分)
十五夜①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②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①十五夜:指农历八月。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7、对这首诗歌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
B、“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第三句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D、“不知秋思落谁家”直接抒写了自己刻骨的相思之情。

8、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皎洁的月光让作者看到树上的乌鸦,“树栖鸦”写鸦鹊栖树的情状,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C、“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杨邦乂,字晞稷,吉州吉水人。

博古通今,以舍选登进士第,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

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改秩①知溧阳县。

会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

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曰:“尔悉里中②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③宥④尔罪,当上功畀爵⑤。

”明即请行,邦乂饮之卮酒⑥,使自去。

越.翼日⑦,讨平之。

(选自《宋史·杨邦乂传》)
【注释】①改秩: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

②里中:指同里的人。

③不惟:不仅,不但。

④宥(yòu):宽容、饶恕、原谅。

⑤畀(bì)爵:给予爵位。

⑥卮酒(zhī):一杯酒。

⑦翼日:明日,次日,翼,通“翌”。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会/叛卒周德据府城
B、会叛卒/周德据府城
C、会叛卒周德/据府城
D、会叛卒周德据/府城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许()(2)越()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
12.囚犯赵明为何听从杨邦乂的话?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杨邦乂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词积累。

(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
(1),到乡翻似烂柯人。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野芳发而幽香,。

(4)此中有真意,。

(5)杜甫身处茅屋,但没有只想到自己的贫困与无奈,而是产生了一种,的热望与博爱情怀。

(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一句,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的表现了作者的悲愤和哀恸。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16分)
关不住的秋
张月瑛
①不经意间,天说凉就凉了,可能是嫌恶大田里冷的缘故吧,秋领着五谷杂粮的儿女们,陆陆续续地返回了农家的宅院。

于是农家的宅院里顿时就热闹起来了。

②你看啊。

③走进农家宅院的这些五谷杂粮的儿女们,都是春天里农人们送出去的种子们的后代。

他们的父辈们从农家的宅院里走出去的时候,还都是一粒粒种子。

④走出去,也就是为了要走回来。

那不是要到外面去看看热闹,看看土地的新鲜。

他们是借一块土地传宗接代去了。

就像那些燕子和什么什么各样的侯鸟们一样,走出去是一双一对,再走回来时是托家带眷的,兴通啊。

⑤种子们的生儿育女跟鸟儿们的生儿育女有所不同,鸟儿们顶多是有儿女三五只,种子生儿育女可是以成百倍、成千倍、成万倍地计算的。

回来了,那样子,很有一种大部队凯旋的架势,在农人的身上,在毛驴的背上,在手推车上浩浩荡荡开进农人的宅院。

⑥农人最盼秋,也最喜秋,在辽西的乡下,农家的好多好多打算都留在秋后才能办理,家里必须添置生活用品和在农人眼中的奢侈品什么的,很多该办的事都指望在秋身上,秋在农人的四季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在农人的眼里,好年景的秋就像一位雍容典雅的少妇,曳着华丽的长裙,风姿绰约地走进了自家的宅院。

于是,在农人的小院里,东一堆黄澄澄的谷子,西一堆金灿灿的棒子,南墙根戳着的高粱,院中央滚了一地的黄豆,什么什么的都迎合着农人的笑,农人在屋里笑,果实们在院里笑。

这笑声连成丝扯成片越过了一家一家的宅院荡漾在整个村庄的上空,这笑发自农人们的心底,该笑!
⑦笑着的农人在院子里转,东抓一把喜欢,西抓一把还是喜欢;回头看欢喜,往前看更欢喜。

心里痒痒的,禁不住,就小心地用粗大的手掌搓几个谷粒放在嘴里,咂吧咂吧嘴,就有一股原汁原味的米香让农人尝到了一种滋味,那应该是丰收后农家生活的滋味。

富足,充实。

农人的脚步儿变得轻快了,仿佛要扭秧歌,嗓子里就有了一股发自心底痒痒的撞击,农人干咳了两声,用劲清了清嗓子,顺手拽了把谷草扔给了圈里的驴,又扯了把头晌儿刚从地里挑回来的,还绿着叶子的地瓜秧儿,扔给了猪。

接下来没事做,就突然想唱,想唱就唱,扬起脸,放开嗓子就来了一句《铡美案》:
⑧“我老包陈州把粮放,半路遇到了秦香莲,可恨那陈世美,嫌贫爱富……”他这一喊立马引起了农家宅院的声援,驴呀、鸡呀、鸭呀都跟着叽呱地乱叫起来,就连那平常慵懒的猪都来了兴致,哼哼着满圈撒欢,农人嘻嘻地笑了,用手摸了一下满是胡茬子的下巴,暗想,怎么说的,原来这哑巴牲口也通人气呀!看来丰收了,都乐。

看来这欢喜不都是人的,也有它们的份儿。

农人满意地低头笑着,开始佩服起自己充满哲理的脑瓜子来了!
⑨农人站在院中看着一串串爬到屋檐下红彤彤的辣椒,一捆捆窜到墙头上的高粱,一树树挂在经霜的树枝上的鲜艳的果实。

眼睛就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那是看醉了农人的眼啊。

⑩农家院里关不住的秋,就顺着农人的梯子,爬到了农人的房顶,秋天,进到任何一个村庄,放眼望去,哪家的房顶不是黄澄澄,红彤彤的呢!
(节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3期)
15.文章以“关不住的秋”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6.第③~⑤段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的是怎样的情景?(3分)
17.文章语言生动,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词语或句子。

(4分)
(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心里痒痒的,禁不住,就小心地用粗大的手掌搓几个谷粒放在嘴里,咂吧咂吧
....嘴……(2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2分)
所以在农人的眼里,好年景的秋就像一位雍容典雅的少妇,曳着华丽的长裙,风姿绰约地走进了自家的宅院。

18.第⑧段中对宅院中各种动物表现的描写采用的是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9.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与文题相呼应的句子,才能把文章表达得更全面。

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50字,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14分)
认识和防范龙卷风
林森
2013年7月5日新疆伊犁昭苏县萨尔阔布乡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龙卷风,造成376户、1 693人受灾,29人受伤,30根电线杆倒塌,450棵大树被刮断,电信、电力设施受到严重破坏。

2013年7月7日,江苏高邮市卸甲镇、三垛镇、司徒镇遭遇龙卷风袭击。

灾后统计,共有400余户受灾,1 100多间房屋受损,50多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中国国家气象局对1949年至1990年中国发生的较大龙卷风的统计表明,共有97次龙卷风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

龙卷风实质上就是灾害等级最高、破坏力最强的强对流天气。

龙卷风的寿命较短,往往只有几分钟,最长不超过几小时。

由于龙卷风的发生与强烈雷暴的出现密切相关,所以龙卷风一般在暖季出现。

但在没有雷暴的寒冷季节里,只要具备强对流的条件,也可以出现龙卷风。

龙卷风形成的确切机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与大气的剧烈活动有关。

由于龙卷风大多发生在春天和夏天,研究人员认为,龙卷风出现的基本气象条件有两个。

一是大气低层有相当温暖潮湿的空气。

在龙卷风出现前,天气特别闷热潮湿,使人感到沉闷压抑。

二是大气中层空气干冷,这就形成强烈的潜在不稳定空气。

在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后,如果再有低压、锋面、台风等天气系统移近,就可触发空气中不稳定能量大量连续不断释放,最后形成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

龙卷风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龙卷风出现在陆地上,则卷走一切,称为“陆龙卷”。

现在,美国预防龙卷风的重要手段是观测和提前预报。

而在观测手段中,多普勒雷达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一种观测仪器。

多普勒雷达接收到信号后,雷达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分析多普勒频移数据,计算出龙卷风的速度和移动方向。

今年5月20日,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龙卷风到达穆尔市之前的预报就是依赖多普勒雷达观测和直升机拍摄到的图像而做出的。

就目前而言,美国气象局对风暴的预报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国家级的密切注意,是在风暴之前数小时或数天发布预警,这种模式主要是预报严重风暴正在形成过程中;另一种模式是美国各地的预报,是预报旋风和龙卷风已经形成及其走向,一般提前8—10分钟预报,好的话可提前10多分钟至20分钟。

现在先进雷达的应用已经能够让气象预报员在龙卷风到达之前15分钟确定它的位置。

但是,龙卷风的形成一般都很快,而且其形成比较混乱,要精确预报也比较困难,有时预报的错误率高达70%。

在龙卷风预报发布后,只要采取正确的行动就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

美国气象局发言人克里斯·万卡罗说,一旦龙卷风预报发出后,公众要采取的就是保护生命的迅速行动,例如转移到地下室或一幢建筑的最下层,并且戴上橄榄球帽或摩托车头盔。

在家时要远离门、窗和外围墙壁,最好是躲到地下室,如果没有地下室,则要待在房屋的最低一层,并匍匐在地上,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室外,如果附近无屏障,则应平伏于低地或凹地处,要远离大树,以免被砸、被压;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最好的掩蔽场所是低洼的地方;驾、乘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是最危险的,应立即把汽车停在低地,千万不要开车躲避龙卷风,也不能停车躲在汽车中,应当下车伏在低地或凹地处,因为汽车遇到龙卷风时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防范龙卷风的另一个做法是,建筑房屋时加固房屋,这有助于防止龙卷风过境时摧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16期) 20.说说文章第一段在写法上的作用。

(2分)
21.龙卷风有哪些特征?(3分)
22.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归纳龙卷风形成的条件。

(3分)
23.文章通过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龙卷风,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以文中画线句为例作具体分析。

(3分)
24.作为普通公民,你认为防范龙卷风有哪些有效的方法?(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5.综合性学习(6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一黄金周期间,许多同学背起行囊走四方,他们有的观赏到自然风光的秀丽,有的领略到人文名胜的美好,有的感受到现代都市的繁华,其间也有困惑与忧虑。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收获,并帮他们一道解决问题。

(1)[名胜名联]下面是四位同学从蒲松龄故居、北京故宫、岳王庙、杭州飞来峰四处景点摘抄的对联,请你将景点对号入座。

(2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人木三分。

( )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 )
龙游凤舞中天瑞,风和日朗大地春。

( )
(2)[信息统计]小明在十一黄金周后获知江西某风景区一周的旅游人数信息,他
把相关信息制成了统计图,请你根据右图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风景区本周观光
人数情况。

(2分)
(3)[文明旅行]双节过后,三亚3公里海滩散布50吨垃圾;国庆一日,天安门附近地区扫出近8吨垃圾……针对这些现象,请你为旅游景区拟一则宣传标语。

(2分)
答题卡
26.作文(50分)
初二语文创新思维能力试卷参考答案
语言知识及其应用
1.B
2.C
3.A
4.B
5.D
6.C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7.D 8.A
(二)9.A 10.(1)承认、同意(2)到
11.杨邦乂从溧阳县牢中把囚犯赵明押解到审案大堂上。

12.被杨邦乂的威、理和情所打动。

因为不听从他的话,就是死路一条;反之,或许还有活路,不仅免罪,甚至还可能封官加爵。

13.(1)镇压反叛,突出其正直;(2)提取囚犯欲杀,突出其威严;(3)劝说囚犯听话,突出其智谋;(4)赵明平定叛乱,突出其远见卓识。

(答到两点即可)
(三)14.(1)——(4)(略)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现代文阅读
(一)15.“关不住的秋”这一文题,以形象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富有诗意,为文章营造了美好的氛围。

(1分)
16 .描写的是农人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秋天到来时收割庄稼时的情景。

17.(1).运用拟声词,逼真的写出了农人品尝谷粒时的情态,表现了农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了农人眼中丰收的美丽景色,充分表达了农人的无比喜悦之情。

18. 联想;(1分)这样写,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既突显了农人心中的欢乐,(1分)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1分)
19.示例:秋上树了,秋上墙了,秋上房了,漫出了农家的宅院的秋,关不住,那就任它尽情地张扬吧!(二).20.直接切入,列举龙卷风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1分)点明龙卷风给人类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即具有非常强的破坏性。

(1分)
21.灾害等级最高、破坏力最强、寿命较短。

22.①大气底层有相当温暖潮湿的空气;(1分)②大气中层空气干冷,形成强烈的潜在不稳定空气;(1分)③低压、锋面、台风等天气系统移近,触发空气中不稳定能量大量连续不断释放。

(1分)
23.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分)条理清晰的介绍了美国气象局预报风暴的两种模式,(1分)有利于读者比较两种模式的区别。

(1分)
24.①及时关注气象局对风暴的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1分)②建筑房屋时,加固房屋;(1分)③遭遇龙卷风时,要采取正确的行动,遵循“就低”“护头”“避树”“下车”等原则。

(1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25.(1)岳王庙蒲松龄故居杭州飞来峰北京故宫(0.5分一空)
(2)该风景区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从10月1日到10月3日急剧增加,10月3日达到最高峰----2.8万,10月3日到10月7日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10月5日到10月6日有小幅回升,10月7日人数最少,仅有0.6万左右。

(3)示例1:丢下的是垃圾,拾起的是文明示例2:只留足迹,不留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