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册 欧姆定律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72aa538762caaedc33d4d5.png)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导学案(1)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根据测电阻的实验目的制订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器材、拟定步骤.2.能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电学器材,能正确收集和数据处理,解决故障,分析误差,同时发展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正确而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电学实验器材.2.根据实验原理制订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器材、拟定步骤.学习难点:1.实验故障的分析、排除.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想办法较小误差.一、课前自学板块:1.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_________法.(2)提供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器材,如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画出电路图(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中,电压表根据__________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流表根据_________选择合适的量程(5)数据处理:未知电阻的阻值等于多次测量电阻值的__________(6)外接法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_,它适合用于测量阻值________(较大/较小)的电阻;内接法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_,它适合用于测量阻值________(较大/较小)的电阻(7)测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时,能否应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1)电路图(使用单刀双掷开关):(2)测量顺序:先将___________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表示数合适并记录,在将__________接入电路,调节____________使电表示数与刚才相同二、课堂讨论探究板块:任务1.伏安法测电阻【议一议】(1)根据欧姆定律,如何计算、测量导体电阻的大小?(2)根据以上测量原理,为测量某一未知定值电阻的大小,需要哪些实验器材?(3)由于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在估读时不可避免会导致电阻的测量产生误差.这种误差通常如何减小?你打算添加何种器材来改进实验电路从而减小由于电表估读而产生的测量误差?(4)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有哪些?(5)本实验中,电表量程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大体如何选择?【画一画】若待测电阻阻值大约为10Ω左右,请将右图实物元件用铅笔画线连接起来,注意电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做一做】(1)写出实验步骤有哪些?(2)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序号①②③最后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一议】同一灯泡在较低的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与在较高的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相等?哪一个较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三、巩固板块例1.实验室要测量一只阻值约为400Ω的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定,约为3V),学生用电流表(0~0.6A,0~3A)一只,学生用电压表(0~3V,0~15V)一只,滑动变阻器R(100Ω 2A)一只,电阻箱R0(0~9999Ω 5A)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50d33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0.png)
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2.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电阻的计算:R = U/I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阻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2. 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讲解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a. 一根电阻为1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5V,求电流大小。
b. 一根电阻为2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10V,求电流大小。
5. 电阻的计算: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R = U/I,并请同学们进行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电阻的计算:R = U/I七、作业设计a. 一根电阻为15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7.5V,求电流大小。
b. 一根电阻为30Ω的导线,两端电压为15V,求电流大小。
a. 导线两端电压为10V,电流为2A。
b. 导线两端电压为5V,电流为1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欧姆定律和电阻计算的掌握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基础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67d9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6.png)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表述、公式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欧姆定律的表述: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和测量,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掌握其基本含义。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应用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记忆,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公式,解释其基本含义。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电流 I:与电压 U 成正比,与电阻 R 成反比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阻为5 Ω的电路,当电压为 10 V 时,求电流大小。
答案:I = U/R = 10 V / 5 Ω = 2 A2. 题目:一个电流为 2 A 的电路,当电阻为10 Ω时,求电压大小。
答案:U = I R = 2 A 10 Ω = 20 V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学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学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fc29180740be1e640e9a12.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学案苏科版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的重点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本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节内容综合性强,从知识层面看,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术层面看,要会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一的学习,掌握了电学的初步知识,这为本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动手动脑,这对利用实验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非常有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变型式,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2、过程与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变换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介绍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体会科学家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劳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设计实验;正确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器材每组学生:三节干电池、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Ω、10Ω、20Ω的电阻器各一只、导线若干教师:多媒体电脑、电池组、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只、导线若干时安排1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导入播放:音乐剧片断,提示观察要点灯光的强弱和声音的大小都是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实现的,电流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呢?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实验,同学们已经隐约感觉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问题新教学一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本身阻碍电流的一种性质,采用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 探究方法由猜想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那么如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两个题:(1)前面学过的哪些实验题与该实验题类似?举例说明(2)你所列举的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什么?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的思想,那么,设计实验电路的时候应考虑:(!)怎样测定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呢?(2)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3)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师生共同讨论,对各组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估,以确定出实验的最佳方案,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本上的电路图。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1)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24ddce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1.png)
课题:17.2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 能明白欧姆定律的内容,并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 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重点:明白得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导学作业1.在上一节探讨“导体上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的研究方式是2.分析实验数据取得以下结论:当 一按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两头的 成正比;当 一按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的 成反比.3.欧姆是 国的闻名物理学家。
4.利用上节课得出的结论,填充表格5.右表是第1节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利用上表的数据计算每组U/R 的值,流I 进行比较, 咱们发觉:I RU二、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的内容:二、公式:电阻的大小/Ω 10 电阻两端的电压 / V 1 2 通过电阻的电流 / A0.10.3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I — — U — — R — — 说明:(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同一时刻性、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2)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需统一成国际主单位。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部分电阻的阻值都 ,因为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电阻的总长度更长,因此总电阻必然比部分电阻 。
公式: R 总=(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的阻值都 , 因为多个电阻并联,总电阻的横截面积更粗,因此总电阻必然比支路电阻 。
三、课堂检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10Ω,接在220V 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利历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那么加在电熨斗两头的电压是多少?3.在一个电阻的两头加的电压是20V ,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 ,,那么那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加在那个电阻两头的电压为10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4.一段导体两头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若是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电流为 ,导体的电阻为 。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定律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定律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5c4e5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a.png)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3 欧姆定律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3节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的表述: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的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引发对欧姆定律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几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验证欧姆定律。
六、板书设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 I 与电压 V 的关系:I ∝ V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I ∝ 1/R欧姆定律:I = V/R七、作业设计电路图:电源电流表电阻器电压表已知:电源电压 V = 12V,电流表读数 I = 2A,电阻器阻值 R = 6Ω。
2. 请解释为什么说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答案:1. 电流 I = V/R = 12V / 6Ω = 2A电压U = IR = 2A × 6Ω = 12V电阻R = V/I = 12V / 2A = 6Ω2.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因为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分析和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a2ef8cfc789eb162dc818.png)
欧姆定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吸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2、学会用等效的思想,根据物理规律进行正确推论的思维方法,了解串联电路
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学习过程:
复习: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上标有”4.8V 0.3A”字样,小华为了使小灯泡能正常发光,需要在电路中串联多大的保护电阻?
1、活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是.
(2)画出实验电路图
(3)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断开,P移到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三次改变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示数,填入表格中
差)
2、进一步分析数据你还能有什么发现?
我们把上述测电阻的方法,通常称作“伏安法”。
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活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学生:将上面的电路图中的电阻换成小灯泡
2.画出实验电路图
3.实验步骤:同上
4.设计表格。
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 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380b0ccbff121dc36830f.png)
九年级物理学案
(4)利用公式计算注意事项;
a 单位必须统一,不统一需要换算
b 电流,电压,电阻是针对“同一电路”和“同一时刻”而言
(5)变形公式:
(6)将例题计算过程写在下面(独立完成,注意格式)
随堂练习 牛刀小试
1. 如图电路,R 阻值为10Ω ,电流表示数为
0.5A ,求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大?
2.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求小灯泡的电阻
多大?
三、小结本节内容,反思自己获取了哪些知识,还存在什么疑问?
U= R=
《欧姆定律》当堂达标题(每题5分,共20分)
1.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R=U/I,关于R=U/I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B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通过导体的的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D加在导体来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2.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10 Ω,接在220V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3.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加在电熨斗上的电压是多少?
4.某手电筒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
是0.25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欧姆定律》课堂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欧姆定律》课堂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5fe2b04a1b0717ed5dd2a.png)
第14章《欧姆定律》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1.以“黄金电路图”为主线,复习回顾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小灯泡电阻以及特殊测量法测电阻等主要考点;2.通过视频纠错,复习“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明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了解实验结论得出的方法;3.对比复习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对比复习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和测小灯泡电阻,体会其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4.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在缺少测量器材的基础上利用特殊测量法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学习过程】本章中有个重要的电路图,它被多次使用,你能画出它吗? 电路图 实验名称实验设计 结论滑动变阻器作用 多次实验目的控制 不变, 改变 . 电阻两端电压控制 不变, 改变 . 电阻两端电压电阻两端电压实验回顾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练习1】(中考指导书第10题改编)小明利用如图甲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闭合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其作用主要是 . (3)根据表乙中的数据,在丙图中描出相应图像,该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 Ω. (4)由以上可得: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 与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例.实验回顾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活动一:找一找观看视频,寻找这位同学操作中的错误.(1)请根据实验,大致画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像.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 /V 1.0 1.5 2.0 2.5 3.0 电流I /A 0.20.30.40.50.6甲乙丙(2)若给出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请你补充坐标中的物理量.【练习2】(中考指导书第9题改编)小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 ,选用了5Ω,10Ω,20Ω,25Ω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1A ).(1)实验时,小华先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 ,读出电流表示数,接下来更换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是 V .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选填“a ”或“b ”)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2)小华用2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大B .电压表量程选小了C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3)小华根据现有的实验数据绘出了I - 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 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活动二:算一算小明通过思考,认为利用刚才视频中错误的操作方法能求出电源电压,你认为可行吗? 次数 1 2 电阻R /Ω 5 10 电流I /A0.40.3实验回顾三: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原理:【练习3】小红要用伏安法测定一只未知电阻的阻值,现有器材:电池组(6V )、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开关各一只及导线若干.(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还需一只 ,用于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 ,读取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2)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甲乙丙O( )(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该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小明将待测电阻换成标有“3.8V ”字样小灯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灯泡逐渐变亮,测量数据如下表:通过计算得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活动三:比一比比较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实验拓展:特殊方法测电阻活动四:试一试测量“220V 60W ”的白炽灯泡在低压下的电阻.活动五:想一想若电路中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允许你添加其他器材,你能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吗?【练习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未知,R 0已知,设计的测量未知电阻R x 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课堂反馈】实验次数电压U /V 电流I/A 电阻R /Ω 1 4.0 0.42 9.5 2 4.5 0.46 9.7 35.00.529.6实验次数 电压U /V 电流I/A 电阻R /Ω 1 2.5 0.34 7.4 2 3.0 0.35 8.6 33.80.409.5缺少电流表缺少电压表电路图1.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 V 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 Ω、10 Ω、15 Ω、30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20 Ω 1 A ”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1所示.在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A .根据表1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 表2(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2所示:①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A.②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0 Ω的电阻替换15 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 V B .换成电压为12 V 的电源C .更换最大阻值大于或等于30 Ω的滑动变阻器D .可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1.5 V2.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利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 ,电阻箱R 1规格“0~999.9Ω”,滑动变阻器R 2的规格“100Ω 1A ” .(1)实验时他保持开关闭合及R 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 1的阻值,测得了四组数据,如表乙.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 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请指出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2)正在小明准备重新实验时,同组的小华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作出了某个元件的I -U 图像,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①请你帮小华在图丙中画出该图像;②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次数 1 2 3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 /V 1.0 1.5 2.0 电阻R /Ω 5 10 15 电流I /A0.20.4电流I /A0.60.30.24实验次数电压U /V 电流I /A 1 3.0 0.3 2 4.0 0.20 3 4.5 0.15 45.0 0.10甲乙丙。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40bdd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9.png)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1)”。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学具:课本、导学案、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电阻器在电压为6V 时通过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的电阻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6. 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值,验证欧姆定律。
7.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单。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U = IR电流 I 电压 U 电阻 R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欧姆定律,探索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提到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导学案(1)
![初中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3b1e584763231126fdb110e.png)
九年级上物理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组别:五、扩展练习1.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
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
公式中电压的单位用________,电阻的单位用________,电流的单位用________。
欧姆定律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三者关系的规律。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如果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电流为 ,导体的电阻为 。
3、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 A 增加到________A ,这盏灯的阻值为________Ω。
若电压将为0V ,则电流为为________A ,电阻为________Ω。
4、对于公式 R =U /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5、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 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A 的电阻大于导体B 的电阻C .当在导体B 的两端加上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 的电流为0.1AD .将A 、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6、图1中A 、B 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 的横截面积是B 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A 、B 上的电压U A 、U B 和通过A 、B 的电流I A 、I B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I A =I B B .I A >I B C .U A =U B D .U A >U B7、在学习了电路和欧姆定律的知识后,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到实验室进行“欧姆定律”的验证性实验。
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导学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956db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d.png)
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导学案
设计人:审核人:
学习过程:
示学小结C 层同学展示基本达标,B层同学展示综合提升,A层同学补充订正。
1.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想探究什么?
检学1.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C 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 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该导体的电阻是Ω如果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A。
作业设计1.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的电阻为1100Ω,则他的安全电压是______V,若在潮湿的季节,人体的安全电压如何变化?
2. 一个导体两端加4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它的电阻值是_________Ω,若通过它的电流变为1A,则它的电阻为_____Ω,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零,则它的电阻变为___________Ω。
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
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专题复学课 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专题复学课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45cb00360cba1aa911da0f.png)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专题复学课 导学案一 复习目标:1、能正确理解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2、会使用三个基本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3、能正确判断两种基本电路及掌握其特点4、能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问题二:活动(一):基本知识梳理(1)电路组成:① ② ③ ④ 电路的三种情况:① ② ③活动(2)基本练习: 1、关于公式 ,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2、在一定值电阻R 两端加上4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400m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Ω;当通过它的电流减小为0.2A 时,电阻的阻值为 Ω,此时I UR它两端的电压为 V ;当它两端的电压降为0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 ,此时它的电阻值为 Ω.3;4、图中要使电灯L 1、L 2串联,应闭合开关 ;要使电灯L 1、L 2并联,应闭合开关 ;同时闭合开关 是绝不允许的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近似等电源电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L 2短路 B C 、 L 1短路 D 、L 1灯丝断了6.如图所示,已知灯L 处发生了断路或短路故障。
在不拆开电 路的情况下,利用一个电压表可快速判断故障,做法是:将开关断开,把电压表接在A 、B 两点间,如果电压表有示数,则灯L 路;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则灯L 路。
7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 1 = R 2 = R 3 = 20Ω ,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A ,求:1)电源电压 2)S1、S2LLSSS(2)⑴_____________L 2 L 1SL 1L 2L 1L 2S(3)AS B A R 1 R 2R 3 A S 1 S 2活动(3)、拓展练习: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灯L 1、L 2、L 3的阻值分别为8Ω 、4Ω和12Ω.求:(1)当S 1和S 2都闭合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当S 1和S 2都断开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AvL 1S 2S 1L 3 L 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定律复习教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定律复习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873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8.png)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3 欧姆定律复习教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3.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电阻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其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数学关系。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给定电压和电阻,求电流大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和电阻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欧姆定律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I = U/R2. 电阻:R = 材料× 长度 / 横截面积3.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I ∝ U(电压越高,电流越大),I ∝ 1/R(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段导体的长度为2m,横截面积为4cm²,材料未知,求该导体的电阻。
答案:R = 材料× 长度 / 横截面积2.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0V,电流为2A,求电路中的电阻。
答案:R = U/I = 10V / 2A = 5Ω3.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V,电阻为4Ω,求电路中的电流。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6564d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4)”。
本节主要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难点: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投影仪。
学具:课本、导学案、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上的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公式:I = U/R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I ∝ U,I ∝ 1/R3. 欧姆定律在电路计算中的应用:U = IR,R = U/I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通入电流为2A,求电路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R = 2A × 10Ω = 20V2. 题目二:一个电压为12V的电路,通过一个电阻为4Ω的电阻,求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I = U/R = 12V / 4Ω = 3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了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98ed700029bd64793e2c19.png)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交流理解欧姆定律并进行简单的公式变换;
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伏安法测电阻”;
3.会用表格和图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处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阻值;
难点:方法的获取及完善、过程的处理及对比。
三、新课引入:
老师用探测器(电源、开关、灯泡)探测两阻值不等的电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四、互动突破: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开关、未知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导线设计实验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1.电路图: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
讨论:如何让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活动三:利用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1.电路图:
2. 数据记录:。
【优质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应用》导学案.doc
![【优质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4.4欧姆定律应用》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414a023195f312b3169a5fb.png)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1课型 新授课 总、分课时成员主备审核教学 目标1、 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 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学法 指导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 替代”关系。
教与学的过程个备课,» r -刖导 学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公式:探 我们已经知道串并联电 里电阻有什么规律呢? 电阻的串联,1、而雉戢4理流背 I Ri R 2路总电流和总电压的规律,那么串并联电路 什么特点? Li — I ri等效于I R究Z 、 申耿电踏 甲电抠句 什么眸岸 U_ ■-bl-1 u 2匕瓦牲林瓦路2中九阻又有什么特点呢?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什么?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山欧姆定律可知:Ui=U2- U=串联电路中有:u= ________所以IR=所以R=结论:[提问]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吗?当有n个电阻氏、&、R3、•••、&串联时,总电阻R= _________________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串联电路中的电巩流,写成数学表达式是;串联电路固的总电压等于,写成数学表达式是.运2.几个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用因为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3.阻值为10。
的电阻&与阻值为25 Q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若通过出的电流为0. 2A,则通过电阻尼的电流是, &两端的电压是.4.用与用串联后的总电阻为350 Q ,已知电阻用=170。
,则电阻Q .R汗5.电阻兆、尼串联在电路中,已知& :尼二3 :2,则通过两电阻达标检测的电流之比71 :Ii=,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 Uw.1、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压〃为24V,电流表的示数为1. 2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电阻用阻值为Q .2、如图4所示,已知R=6Q,〃:叫=4 :1,贝U尼的阻值是。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导学案(苏科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上册《14.3欧姆定律》导学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dec70428ea81c759f5782e.png)
14.3欧姆定律学案(1课时)导学过程一、知识回忆:1、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测量;2、使用滑动变阻器注意的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看教学实录回答问题师:请看(一只小灯泡连接在两节电池两端实物连接),闭合开关,看到?生:灯泡亮了师: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现在谁有办法能使灯泡变暗些?生:减少一节电池。
(请学生演示实验效果)师:谁还有什么不同方法?生1:在电路中再串联一只灯泡。
生2:在电路中再接一个电阻师:演示实验,灯泡同样变暗了。
上述这个教学活动可以总结出:改变电流可通过改变______或______。
_____越低,____越小。
______越大,_______越小。
二、预习先行(一)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电阻三个电学物理量有关系,到底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请说说你的猜想,以及猜想的依据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尝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成立,需设计实验,要探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画出你的电路图,说出具体如何操作?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引入电流减小电压减小电流减小电阻增大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怎样的电量关系呢?活动二:合作探究1、猜想2、实验采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3、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各测量哪些物理量?还需要哪些电路元件?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组成怎样的电路?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赏析欧姆定律蕴含的物理美
2.情智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用欧姆定律分析与求解电流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时间】 (1学时)
【教学手段】自学 交流互帮 释疑
【教学过程】
一、开关的通断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1、S 2,两电表均有示数。
若断开开关S 2,则(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D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释疑:在分析两只电表的示数发生的变化时,可以采用对比法,将开关闭合前各电表的示数与开关S 2断开后各电表的示数相对比,便可总结出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练习:如图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均有一定示数,当把开关S 闭合时,两个表的示数(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例2.学习电学知识后,物理兴趣小组对亮度可调的应急灯进行了探究,发现它的亮度调节开关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其进行测量,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L 的电阻不变,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
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l 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D .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释疑:认清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部分是解题的关键。
在串联电路中,当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则它两端的电压也会变小。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则R1两端的电压会变大。
同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则会变大。
要记住一条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哪部分的电阻大,则所分担的电压就会大。
练习: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A .电流表A 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 示数变大,电压表V 1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
D .电压表V 1示数不变,电压表V 2示数变大
三、电路元件出现故障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
但过了一段时间,小灯泡发生断路,这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释疑:此类题目考查对电路的分析判断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电路中的开关闭合与断开、用电器连通或断开都会引起整个电路结构的变化。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析清楚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如何连接的;其次明有连入电路中的电表是测哪部分的电流或电压;最后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路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当堂练习】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
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
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时,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的电阻R或灯L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
A.电流表A示数为零,电路R短路
B.电流表A示数为零,灯L断路
C.电压表V2示数为零,电阻R短路
D.电压表V2示数为零,灯L断路
【知者加速】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5.如图是握力计原理图,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
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分类作业】
《必学教程》P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