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雨点儿》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物细无声
——评《雨点儿》一课
在这次青年协作组活动中,那么多的老师坐在一起,听课,磨课,让我感觉到浓浓的团队合作的氛围。
我想,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正是促我们小学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源动力。
在本次活动中,聆听了何老师执教的《雨点儿》一课,感受到不同学科所展现的魅力。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其思维在其间任意驰骋,“悟”出文本要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品读词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想象中品味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对于进入小学学习才三个月的孩子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雨点儿》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很好的教材。
文章篇目短小,但语言文字很有特点。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来呈现的。
何老师首先用猜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中来,为上好这堂课打下基础。
何老师对课题的朗读指导。
其次引出课题,进行对“雨点儿”的朗读,儿化音是我们南方人学普通话的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更是个难点,“雨点儿”不能读成三个音节,要在“点”的后面加一个卷舌动作。
注意为了突破难点,顾老师重点指导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点”字拼一拼;直接读“雨点”;加上“儿”字就更好听了,读读这个好听的名字,叫它──“雨点儿”。
这样的指导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
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何老师始终以孩子的兴趣为主线,在语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让我们变个魔术,中间加个字就能让他们手拉手变成词组。
”
“生子宝宝们调皮得很,你们瞧!它们又跑到雨点儿上去了。
我们把他们叫下来一起玩吧!”语言的润色避免了生字教学的枯燥,也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
所以,一堂课听下来,我们看到了何老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包括教学的设计与运用,尤其是课堂调控的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的闪现,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走入了语文课堂,享受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想到这儿我又仿佛看到了孩子们一张张活泼而又生动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