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与二调数据对接工作方案XX04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与二调数据对接工作方案XX0415
为使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更好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更迷信地统筹城乡树立,更能协调各类用地间的关系,更准确反映以后的用地状况和表达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内开展规律和规划规划,依据2012年3月16日由河南省疆土资源厅组织的全省土地应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树立任务会议肉体,对原所规划实施的«土地应用总体规划〔2006——2020〕»所运用的基础数据停止改良和完善,决议采用2020年底所发布的第二次全疆土地调查数据库作为规划的基础数据库,对原有的规划完成与二调数据的对接任务。
二调数据对接的重点任务和义务是耕地和树立用地目的的迷信对接,保证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维护区和树立用空中积与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中下级下达的目的不发生抵触。
二调数据对接依照疆土资源部关于现状数据与规划数据的转换要求,对二调效果停止转换,构成规划基期数据。
乡级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必需采用二调数据,落实到1:1万土地应用规划图上。
市、县主城区用地必需采用二调数据,落实到1:1万主城区规模控制图上。
经过2006年至2020年间的开展,各类用空中积出现变化,树立用地目的曾经运用或投入树立,新增树立用地目的存有质变小,甚至有些中央目的出现了缺口,如何开展保证社会经济的开展曾经是成为一项重要的义务亟待处置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开展,原来制定的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中的有些规划在空间规划和结构上不尽合理,需求停止
一些调整以顺应社会经济的开展。
依据对接后的树立用地规模目的,对辖区内树立用地规模目的需重新确认,可调整树立用地规划,报省厅汇总,一致报省政府审批。
其中曾经报批备案的市、县级和局部乡镇级规划〔报国务院同意的城市除外〕,经迷信论证,可以对主城区的规模和规划停止调整,可以适当扩展有条件树立区规模,坚持规划的迷信性和适用性。
市、县级可预留局部机动目的,调理辖区内不可预见的项目用地。
对接后的树立用地规模目的曾经包括了以前追加的树立用地目的,在编制规划的时分,不能再次运用,防止扩展树立用地总规模。
在新增树立用地目的有限的状况下,城市新区树立、产业集聚区、重点树立项目和工程所需目的应该优先失掉思索和处置。
新乡村树立是当代开展迷信社会主义,统筹城乡开展和优化城乡规划的重点工程,新增目的也可经过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失掉完成。
在与二调数据的对接进程中,在二调数据上表达的新增树立用地目的是原有新增树立用地目的减去2006年至2020年曾经审批树立用地数量。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目的作为约束性目的,不得低于下级下达的目的,在本次停止的二调数据对接的任务中,可以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空间规划停止优化,但是数量不得少于下级下达目的,质量不得低于调整前的质量。
思索土地应用总体规划规划的需求,对基本农田停止调整,将下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维护目的落实到地块和图斑。
可依据实践需求,依照一定比例多划一局部基本农田,并在文本中予以说明,待国度明白有关政策后,按规则条件和顺序运用。
多划的基
本农田原那么上不超越规划下达控制数的百分之十。
关于规划期内实施的项目和工程,在空间规划和范围未失掉确认的状况下仍须在规划中列出,并预留目的。
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与二调数据的对接不但要求各类用地目的的对接,而且要求在空间规划上尽量完成对接。
二调数据对接流程如下:
第一局部基础数据对接
1、更新数据规划库与第二次全疆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对接:
在本项任务中,统计原更新数据库中各地类的面积及其空间规划〔可详细至村组〕;→
统计二调数据库中各地类的面积及其空间规划〔可详细至村组单元〕;→
统计各地类在2006年至2020年间的数量和空间规划变化状况,并列出清单〔在二调数据上详细至图斑单元〕;→
对变化图斑的属性变化停止统计〔以二调数据库中变化图斑现地类为参数〕。
2、下级下达目的数据对接
统计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中下级下达的各地类目的;→
结合二调数据和更新数据,统计出2006—2020年各地类变化后
各下达目的的存有量;
3、图斑参数、属性对接
原更新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中土地地类分类规范和原那么有所不同,在数据对接时应完成图斑相关参数、属性的对接。
第二局部规划数据对接
1、原规划数据与二调数据的对接
统计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各项目的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等相关状况;→
各项目以二调数据库为底库,完成项目区的底库置换;→
统计以二调数据库为底库时各项目区范围内各类用地状况;→
统计原更新数据库为底库时各项目区范围内各类用地状况;→
统计更新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为底库时各项目区范围内各类用地状况的变化状况;→
统计出各项目区范围内新增项目地类的面积;→
统计同类用地总体新增面积;
2、变化规划项目数据与目的在二调数据库上的对接
统计变化后的规划项目称号、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等相关状况;→
统计有规划项目称号、面积、但未确定空间规划或界限的项目及总面子积,在规划中为其预留相应目的;→
3、增减挂钩项目与规划项目对接
统计经过增减挂钩项目置换树立用地目的的规划项目,其所用树立用地不列入新增树立用地目的;→
统计新乡村树立用地目的,经过增减挂钩项目置换的不列入新增树立用地目的;→
统计增减挂钩项目面积,折旧区可保管现状参数及属性,但面积可归入耕地;
4、规划交通水应用地与二调数据对接
统计交通水应用地状况,规划用空中积可适当扩展;
5、重点工程、项目与二调数据对接
统计国度级重点工程、项目,其占用树立用地目的不列上天方新增树立用地目的。
国度重点工程、项目的空间规划不受基本农田空间规划影响;→
统计预留国度重点工程、项目,假设空间规划尚未确定,其空间规划可以占用基本农田目的,增加的基本农田目的仍计入基本农田目的。
完成二调数据的对接后,应对规划目的停止重新分解和确认,对规划项目的面积、空间规划、界限停止重划和确定,最终完成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与二调数据的对接及在二调数据库为底图上的完成:
第三局部规划目的的重新确认
规划基数库完成对接后,规划目的需求重新停止确认,规划目的确实认顺序如下:
1、市依据对接目的,将目的重新分解到县,县再重新分解到各乡镇;→
2、启动县、乡镇规划修编的修正任务,完成新目的的对接;→
3、以市为单位,将目的重新分配的状况停止汇总,编制目的分解方案和说明,上报河南省疆土资源厅。
分解确认目的主要包括规划基期树立用地规模、新增树立用地规模、净增树立用地规模、树立用地总规模、主城用地规模、机动目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维护面积等。
→
乡镇级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依据下级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和重新分解的规划树立用地目的停止调整;→
调整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查;→
县疆土资源局将规划调整后效果上报市级疆土资源管理部门;→市疆土资源管理部门报省厅重新备案;
第四局部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整改
1、经过目的分解并经确认后,停止土地应用总体规划项目面积、空间规划、用途、规划日期等的制定,并在二调数据为基础库的图件上完成;→
2、统计在二调数据库为基础库的各类用空中积,经过调整最终
契合各项要求;→
3、按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完成各专项图件的编制;→
4、依据二调数据及调整状况完成土地应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的修正;→
5、编制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二调数据对接说明及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说明;
第五局部数据库树立
完成土地应用总体规划数据的二调数据的对接和调整后,上报审批,审批后末尾调整后的土地应用总体规划的数据库树立。
数据库的树立应严厉依照数据库树立要求。
附件:
第一局部基础资料
〔一〕开展革新委员会
1、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的纲要
2、本县国民经济开展战略研讨
3、本县片面树立小康社会规划
〔二〕建委
1、本县城乡树立统计年报〔1996~2020年〕
2、本县城市总体规划及区域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3、本县建制镇开展规划、村镇树立规划
4、2020年末城区及建制镇用地规模、常住人口及统计说明
〔三〕农业局
1、本县农业区划及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如高效农业开展规划、农业综合开展研讨、农业可继续开展战略等〕
2、本县农业普查资料、土壤普查资料及主要图件
3、本县〝四低四荒〞调查资料
4、本县农业〝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
5、本县历年农业消费统计资料
6、本县蔬菜、瓜果基地树立现状及规划资料
7、本县中、低产田现状及规划资料
8、本县高产样板田现状及规划资料
9、本县近年来农业消费主要经济目的
10、本县综合开发规划
11、本县畜牧〝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
12、本县机械化、规模化养猪、养牛、养鱼、养鸡等消费占地现状及规划用地需求
〔四〕林业局
1、本县林业〝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图件、文字说明〕
2、本县林业资源普查资料
本县水果〔草本〕消费现状及开展规划
本县生态林散布、结构现状及开展规划
本县绿化造林规划
〔五〕水利局
1、本县水资源散布状况、水文地质资料及图件
2、本县水利树立现状及用地规模
3、本县水利树立〝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
4、本县水土坚持规划
5、水产〝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
6、水利工程规划文字报告及图件〔图件包括2020年现状图、2020年规划图〕
〔六〕交通局
1、区域内国道、省道现状及用地规模〔图件、文字说明〕
2、区域内国道、省道〝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及用地需求〔图件、文字说明〕
3、本县省以下公路网开展现状及用地规模〔图件、文字说明〕
4、本县省以下公路网〝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及用地需求〔图件、文字说明〕
5、本县乡村路途现状、开展规划及用地需求
6、交通开展规划文字报告及图件〔图件包括2020年现状图、2020年规划图〕
〔七〕经贸委
1、本县工业普查有关企业规模及占地资料
2、本县工业〝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及用地需求〔图件、文字说明〕
3、城镇建成区范围外的工矿企业数量、消费规模、占地规模及至2020年该类企业开展规划、用地需求〔包括企业开展规划散布图〕
4、本县乡镇企业开展现状〔数量、行业结构、经济效益、用地规模、土地产率〕
5、本县乡镇企业〝十二五〞及2020年开展规划
6、本县乡镇企业数量、用地规模统计分类〔独立于城、镇、村范围外的企业,各乡镇工业小区开展状况〕
〔八〕计生委
1、全县人口普查资料〔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及1%人口抽查〕
2、本县1985~2020年人口统计资料〔含各项目的〕
3、本县2020、2020年人口开展规划、展望目的
4、本县历年〔1985~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九〕旅游局
1、本县旅游资源现状、景区开发状况、占空中积
2、本县旅游资源开展规划及用地需求
3、本县旅游资源散布图
4、景色名胜中心区树立现状及规划
〔十〕统计局
1、1985~2020年本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开展统计年报〔分乡镇〕
2、1985~2020年本县统计年鉴
〔十一〕环保局
1、本县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调查资料
2、本县环境容量方面资料
3、本县环境维护规划〔或其它包括环保目的、措施、用地需求等外容的信息资料〕
〔十二〕县志办
县志
〔十三〕疆土局
1、土地应用现状调查报告落第二次全疆土地调查数据库〔要求按新地类,统计到三级类,但关于园地、林地及养殖水面用地必需续分出可调整园地〈121k—125k〉,可调整林地〈131k、134k、136k〉,可调整养殖水面〈155k〉〕,要求资料必需做到报告、数据、图件三对照
2、土地详查变卦资料〔分乡镇2020年〕
3、1997~2020年土地统计年报
4、本县土地后备资源调查资料
5、本县基本农田维护区规划资料〔图件、文字说明〕
6、土地应用现状图〔彩图、复印黑色图。
县图比例尺1:5万,乡镇图比例尺1:1万—1:2万〕
7、坡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文字报告及表册〔数据要求
统计到村〕
8、新完成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效果
9、1999~2020年逐年耕地〝占补〞状况统计〔统计到乡〕
〔十四〕乡镇政府
1、各乡镇经济社会开展规划
2、各乡镇2006~2020年各类树立用地需求状况剖析及预测
3、各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的纲要
4、各乡镇社会经济开展基本状况,工、农业消费主要经济目的〔国民消费总值、人均纯支出等〕
5、辖区内支柱性产业消费状况及开展预测
6、2020年镇区面积、人口、工、农业消费状况
7、小城镇性质、能否属于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镇、能否属于省辖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镇。
〔十五〕公安局
1、城镇常驻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暂驻人口〔寓居一年以上〕、活动人口资料
2、机械变化状况资料〔活动、暂住、调入调出〕
3、人口机械增长率
〔十六〕民政局
1、最新行政区划及其人口、面积、所辖区域及行政村称号
2、中心城区范围内触及行政村的数量及各行政村面积、人口资料
等
第二局部调整资料
1、规划期内树立项目的调整方案〔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用途〕;
包括中心城区、乡镇、新乡村、工矿用地等的变化调整;
2、增减挂钩项目的调整方案〔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3、普通耕地的调整方案〔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4、基本农田的调整方案〔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5、机动目的的调整方案〔面积、用途、属性〕;
6、交通水利工程的调整方案〔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7、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规划的调整方案〔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8、景色旅游等特殊用地规划的调整方案〔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第三局部其他资料
1、2006年至2020年曾经报批的树立用地项目〔报批时间、报批单位、同意机关、土地用途、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2、2006年至2020年曾经处置的违法占地〔处置时间、处置前土地用途、处置后土地用途、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3、2006年至2020年未处置的违法占地〔土地用途、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4、产业聚集区已批土地应用状况〔报批时间、报批单位、同意机关、土地用途、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5、曾经同意的村镇体系规划、中心村规划项目〔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6、点状、面状重点树立项目〔土地用途、面积、空间规划、范围界限〕;
第四局部相关附表
_____市〔县、乡镇〕树立用地目的表
_____市〔县、乡镇〕2020—2020年新增树立用地目的表
_____市〔县、乡镇〕土地应用总体规划修正和调整状况表
_____市〔县、乡镇〕土地地类变化状况表
_____市〔县、乡镇〕土地规划调整状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