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初中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初中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上两制诸公书(节选)
(宋)苏辙
今夫使天下之人因说者之异同,得以纵观博览,而辩其是非,论其可否,推其精粗,而后至于微密之际,则讲之当益深,守之当益固。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

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昔者辙之始学也,得一书,伏而读之,不求其博,而惟其书之知,求之而莫得,则反复而思之,至于终日而莫见,而后退而求其得。

何者?惧其入于心之易,而守之不坚也。

及既长,乃观百家之书,从横颠倒,可喜可愕,无所不读,泛然无所适从。

盖晚而读《孟子》,而后遍观乎百家而不乱也。

而世之言者曰:学者不可以读天下之杂说,不幸而见之,则小道异术将乘间而入于其中。

虽扬雄尚然,曰:“吾不观非圣之书。

”以为世之贤人所以自养其心者,如人之弱子幼弟,不当出而置之于纷华杂扰之地,此何其不思之甚也!古之所谓知道者,邪词入之而不能荡,诐词犯之而不能诈,爵禄不能使之骄,贫贱不能使之辱。

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

而孔子曰:“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柳下惠、少连降志而辱身,言中伦,行中虑。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而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夫伯夷、柳下惠,是君子之所不为,而不弃于孔子,此孟子所谓孔子集大成者也。

至于孟子恶乡原之败俗,而知于陵仲子之不可常也;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而知颜氏子自乐之非固也;知天下之诸侯其所取之为盗,而知王者之不必尽诛也;知贤者之不可召,而知召之役之为义也。

故士之言学者,皆曰孔孟。

何者?以其知道而已。

今辙山林之匹夫,其才术技艺无以大过于中人,而何敢自附于孟子?然其所以泛观天下之异说,三代以来,兴亡治乱之际,而皎然其有以折之者,盖其学出于孟子而不
鄙野之文五十篇而荐之,俾与明诏之末。

伏惟执事方今之伟人而朝之名卿也,其德业之所服,声华之所耀,孰不欲一见以效薄技于左右?夫其五十篇之文,从中而下,则执事亦既见之矣。

是以不敢复以为献,姑述其所以为学之道,而执事试观焉。

(选自《唐宋名家文集·苏辙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资.之深资:凭借,借助。

B.诐.词犯之而不能诈诐:偏颇,邪僻。

C.而皎然
..其有以折之者皎然:清晰分明的样子。

D.俾.与明诏之末俾:使,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于终日而.莫见吾尝终日而.思矣
B.而不弃于.孔子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知贤者之.不可召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舍人杨公不知其.不肖以其.无礼于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的话,强调为学之道贵在“自得”,即广泛阅览各类学说,自己去判断是非、探究深浅,逐步抵达学问的精微之处,收获个人心得。

B.自从读了《孟子》一书后,苏辙回过头来再读诸子百家的书籍,就不再感到飘忽迷乱、无所适从了,因为此时的苏辙已经明晓了源于《孟子》的大道。

C.苏辙认为,扬雄所谓“吾不观非圣之书”的主张并不足取,这就像为了保护弱子幼弟而不让他们去繁华扰攘的地方,只会使人变得狭隘无知、萎靡虚弱。

D.苏辙考虑到自己原先写的五十篇文章过于粗浅,不便献于两制诸公,所以特意写了这封书信,深入阐述自己泛观诸家而尊崇孟子的求学历程与治学主张。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而知颜氏子自乐之非固也。

(2)故士之言学者,皆曰孔孟。

何者?以其知道而已。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书店85家、最美书店10家、最具影响力书店2家,扶持资金共计近1亿元。

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实体书店增加了285家,同比增长28.1%。

实体书店获近亿元扶持,数目增加近三成,这显示今年北京市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工作已顺利完成并初见成效。

根据去年7月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将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实体书店建设发展,到2020年,逐步建立起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实现“一区一书城”。

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日趋发达,网络出版物海量涌现,通过手机看书也更加方便,城市为何还要扶持实体书店?这不是要通过行政手段挽救一个夕阳产业,而是在新的时代里,实体书店不但仍有其存在价值,且被城市赋予了更多意义——它不再只是单纯的出版物销售商,还兼具起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角色。

实际上,在世界几乎所有大都市中,书店都不止是一个图书销售地,它还是城市的文化高地和精神地标,它是一切热爱书籍者交流、交往的场所。

实体书虽有可能被电子阅读所取代,但实体书店价值却无法被电子化和线上化,它具有长久的存在意义。

也正因此,从去年开始,北京先后修订和出台了七份文件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并准备将此纳入首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未来在北京,各色实体书店将遍布繁华地区,成为新的城市符号。

在北京,书店将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承载起城市的品位,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

很显然,这也已经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比如,在北京市的近1亿专项补贴里,有14家24小时书店得到了扶持,以部分弥补书店延长运营时间所产生的成本,鼓励更多不打烊书店点亮北京城市夜空。

这实际上是将24小时书店视为繁荣夜间经济的最佳“文化IP”。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大都市正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充满物质欲望和繁忙的大都市里,如果要建设一个个可供人们灵魂安宁休憩、补充精神食粮、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文化聚集场所,至少在目前看,还没有其他比实体书店更合适的主体。

这决定了即便在网络时代,实体书店仍有其不可替代性。

事实上,在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大趋势的当下,实体书店不但不会亡于互联网,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跨界融合发展而获得新生。

线下的实体书店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创新经营业态,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打造新一代“智慧书城”;而线上的图书电商也可以通过开设实体店面,建立阅读体验互动中心。

线上线下齐发力,实体书店将有可能迎来一番全新的繁荣局面。

(取材于《新京报》社论)
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包括纸质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中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其中以网络、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76.2%,比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

在人们感叹互联网销售模式冲击实体书店、电子阅读冲击实体书阅读的同时,实体书店也利用最新科技开启了“反击”:无人书店通过“无人售卖”的新模式向消费者提供便捷获取纸质书的途径。

2019年7月初,全国首家24小时5G无人智慧书店在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正式开门迎客,给读者带来全新购书体验。

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5G高速网络,还能24小时随时进店阅读选购,让读者每时每刻都能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之中。

在5G无人智慧书店的门口设置有人脸识别设备,读者注册会员后可直接刷脸进入书店。

未注册的读者,可通过刷本人身份证进入。

为提高服务质量,防止盗书行为发生,5G无人智慧书店实行会员制,读者可在书店的专用机器上完成会员注册和人脸信息识别。

会员制的另一好处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会员读者阅读偏好,更好地开展精准营销,提供给读者符合阅读口味的好书。

读者将书放到书店门口的机器识别区即可实现自助借书、还书、购书,通过扫码支付实现“一键买单”,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物联网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图书的精准定位。

而5G高速网络是这些“黑科技”完美呈现的保障。

书店内覆盖5G信号,读者可在购书过程中体验5G网络带来的惊喜,切身感受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5G网络特性。

24小时5G无人书店的经营新模式也为拉动夜间消费、促进书香中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继2014年三联韬奋书店挂牌“24小时书店”、被赞为北京的“深夜书房”后,不打烊书店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24小时书店走进人们视野,在便利人们阅读的同时,对拉动夜间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提出继续扶持24小时实体书店。

从长远角度看,应用
5G、物联网、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的无人书店更适合夜间经营模式,减少了因营业时间延长导致的人力成本上升。

(取材于张鹏禹文章)
材料三
新时代下,实体书店要想实现新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创新实体书店经营模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新需求,开创实体书店新的美好前景。

互联网平台对实体书店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但互联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实体书店在当前互联网销售的冲击下必须积极转型依托互联网优势。

首先,利用互联网对受
立线上线下互相贯通的立体营销,提升服务能力,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化效益。

最后,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品牌宣传,持之以恒地经营品牌,以品牌拉动读者,形成品牌效应,实现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要想吸引读者、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进行数字化创新,提升书店数字化经营水平,通过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便利,以此来扩大消费群体,增加销售量。

实体书店可以将图书信息输入手机APP软件,读者只需手机下载书店APP软件,将想购买的图书信息输入,就可获取图书架位、定价等信息,最后通过自助收银或线上支付完成交易。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数字找书、数字看书、数字买书,有效地将信息与实物紧密连接起来,将线上的便捷与传统的购书体验有机整合,将线上客户转换为线下客户。

新时代,实体书店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售书向多元复合转变。

实体书店要满足广大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实体书店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实体书店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借阅、购书功能,进行受众细分,明确书店定位,走特色化经营道路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

在传统实体书店,消费者会明显感受到消费环境嘈杂混乱,人文服务较少,引导服务欠缺。

现在读者逛书店不仅仅是读书,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和阅读体验。

实体书店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层次的渗透,向人们传递的不仅仅是美感,更是一种文化感。

实体书店在发展中应该以书为基,以文化服务为动力,积极创新经营理念,不断扩大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融入更多新元素,激发新的活力,使实体书店成为文化体验的摇篮和不可或缺的体验空间。

(取材于王慧颖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实体书店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一项是
A.出版物销售商B.城市文化高地
C.夜间经济标志D.文化聚集场所
2.材料二中关于24小时5G无人智慧书店经营模式的表述。

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杜绝顾客偷窃图书现象的发生。

B.采集、分析会员大数据可实现精准个性化定制服务。

C.扫码支付模式可降低读者时间成本,改善购物体验。

D.通过新零售模式的改造,有效降低了店家人力成本。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材料二中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越高,越对实体书店的生存构成威胁。

C.两则材料对不打烊书店的出现及意义,均持肯定意见,表示支持。

D.两则材料中对于新技术手段是否有利于实体书店生存,看法相似。

4.根据材料三,下列行为不属于实体书店创新手段的一项是
A.加强其品牌宣传,实现品牌效应
B.开发数字技术终端,增强便捷性
C.实现特色化经营,满足读者需求
D.成为文化体验空间提升服务质量
5.学生会准备向学校申请在校园内开设一家5G无人智慧书店,为此请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阐述开办书店的理由。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
构,, 。

, , , 。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①固有的传统会有增减直至发生变异
②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融合的过程
③承载着历史的惰性而又不随时俗俯仰
④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
⑤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
⑥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
A.③④②⑥⑤①B.⑤⑥④②③①
C.⑤①②③⑥④D.③⑥⑤②①④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毛泽东主席有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

”《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说明了这种道理。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

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启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径荆州时作了此词。

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③委曲:曲折延伸。

④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

⑤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写词人看到大雁北飞骤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借问”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千万”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千丝万缕的杨柳已吐新绿是实写,柳条渐抽渐长可藏遮栖鸦是虚写。

D.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的景色,下片写进京途中的所见所感,上下两片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情达意。

2.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5)________________,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作为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大地,处于劫难中的人们渴望光明。

B.“柔软得像一片湖”形象地写出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C.“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意思是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把寂寞化作光明。

D.结尾用“飘动的旗子”“涌出金黄的星星”的“火”来表现诗人丰富的情感流变与追求光明的热望。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假设的语句来开头,用“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诘问,宣泄着诗人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

B.诗人用“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式,引出一系列的美好意象,写出了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

C.这首诗采用复沓的结构形式,意在营造浓郁的氛围,增强诗的内趋力和表达效果,让人于轻松中心灵受到震动。

D.用睡莲、丁香等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等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使诗歌清晰显豁,意境优美。

3.“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中的“颤抖”如何理解?
4.诗歌中有些句子使用了通感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举例简析。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伦理治理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挑战。

一些新兴科技带来的涉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隐私保护、家庭和社会关系、生态安全、资源分配等的科技伦理问题,使既有科技管理体制面临巨大挑战,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社会风险,并影响科技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日益复杂的科技伦理问题,现代社会对新兴科技及其应用的伦理规范已不再局限于道德层面,许多国家已将科技伦理规范纳入制度和法律之中,不断加大治理力度。

科技伦理治理作为审慎型、控制性治理,对科技创新在给予激励的同时,也从伦理道德出发加以必要的约束或管控,治理不轨行为,从而保障科技健康发展,实现科技更好造福人类的目标。

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需要关注以下几
实现治理方式转型。

对于科技伦理治理,传统治理方式基于先行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做了再说”。

现代治理方式基于防范原则,强调紧盯科技研发和应用的最前沿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加强监管,是一种“适应性治理”方式。

从实践来看,实验室里的研究无法完全验证现代科技不可预知的风险,传统“做了再说”的治理方式往往难以有效应对某种颠覆性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风险。

因此,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应推动治理方式从传统的“做了再说”向现代的“适应性治理”转型。

完善监管制度。

随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科技伦理监管的真空地带越来越多。

一些案例表明,体制内监管的不完备和体制外监管的缺失,很可能会导致科技伦理领域的“灰犀牛”事件或“黑天鹅”事件。

因此,有必要构建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制度,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强化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完善伦理规制和监管程序,使监管过程有理有据、有机衔接。

应改进科技伦理监管制度,实现对新技术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过程监管,实现对科研工作者伦理问题的终身追责,有效防范违反科技伦理的事件发生。

建立自律机制。

科研人员能否遵循科技伦理,很大程度上依赖其自律。

为防范新兴科技滥用和其他风险,在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时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

比如,大型科技企业内部建立伦理审查机制,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相关行业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科技伦理规范培训,引导科研人员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增强各学术团体的监督意识,确保自律规范落到实处,营造重伦理、讲道德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

推进科技伦理法律化。

随着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必要推进科技伦理法律化,借助法律的刚性约束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把科技伦理中的一些重要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目的是用法律的特性和优势更好推进科技伦理治理。

我们要善于通过立法,借助法律的权威,进一步巩固科技伦理治理成果,增强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的伦理意识,使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在面对科技伦理问题时的行为选择有明确的依据,更加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发展及其后果。

(摘编自李泽泉《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包括科技伦理治理,现代科技要稳健发展必须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B.现代科技引发的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伦理规范从道德层面上升到制度和法律层面。

C.实现治理方式转型就要完全摒弃“做了再说”的治理方式,实现防范性的适应性治
D.遵循科技伦理对自律的依赖并不是靠科研人员自我约束,而是靠完善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首先提出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的必要性,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的观点。

B.文章首段指出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对现有科技体制形成巨大挑战的现实,说明了健全科技伦理体制的必要性。

C.文章从强化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和完善伦理规制及其监管程序两个方面,论证了构建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制度的必要性。

D.文章在指出建立完善科技伦理自律机制的必要性后,从天型科技企业内部、相关行业、各学术团体等方面举例说明建立自律机制的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科技创新进行一定的约束和管控是必要的,但不能压制其发展,影响其造福人类的目标。

B.科技是双刃剑,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因此科技伦理的治理将是长期任务。

C.把科技伦理中的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就可以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发展及其后果。

D.如果科研人员的道德意识不强,就有可能在新兴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做出错误的选择。

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大敦煌
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
千一百余公里。

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
....,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

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

”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

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

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

现在,敦煌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