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八年级上学期苏科版初中物理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八年级上学期苏科版初中物理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
评分
一、选择题(共12题)
1.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江南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
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最低的是A.红光B.绿光C.蓝光D.橙光
2.图1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是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3.根据上图2表中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3所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C.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6.图4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
B. 透明胶片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
C. 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
D.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如图5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
8.如图6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
9.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10.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
12.如右下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开始了宇宙之行。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还将登上月球,实现真正的“九天揽月”之梦。
在月球上,宇航员直接对话是听不到什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嫦娥一号”在月球上轨道上将用激光装置对月面进行探测。
激光在月面上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2.2009年5月,我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引起了我市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现要求各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
检查中我们常用体温计.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了测温液体的_____________原理,此时体温计的值为_____________℃,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
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_______________方向观察(填“A”、“B”、“C”或“D”),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道理。
3.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若将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也能实现遥控,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霜,霜是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 ℃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_____________热(填“吸收”或“放出”)的原理。
5.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10所示,这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6.如图11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____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__度。
7.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热的原理。
(选填“吸”或“放”)
8.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大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上冒出“白气”,这过程中包括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_____________后
_____________。
9.当光线与平面镜成90°射向镜面,若入射光线不动,当镜面绕入射点转过30°后,那么,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度。
10.下面两幅图是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图。
图16演示的物理现象是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气体液化;图17是用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装置。
11.如图18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
个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___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___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_____________处能看到放大虚像。
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调烛焰位置。
(选填“上”、“下”、“左”、“右”)
图18
12.如下图中A、B、C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____________,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_____________,成虚像的是图_____________。
13.如图21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片分别为a、b,过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有水珠。
(填选项)
A.a、b两块玻璃外
B.a、b两块玻璃内
C.a玻璃内b玻璃外
D.a玻璃外b玻璃内
图21
1.中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
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1)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来的。
(2)大地上圆形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它是由光的_____________形成的。
2.“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词中含有许多的物理知识。
请回答:
(1)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倒映的白塔是光的_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_____________像。
(填“实”或“虚”)
3.如图是一个水循环的模拟装置.加热烧瓶内水(烧瓶里的水当作地球表面的水源)使有充足的蒸气不断从弯管出来,进入金属盘(金属盘当作高空的冷空气)和放在桌面的托盘(当作地面)之间,水蒸气在金属盘底凝结成水并降落到托盘内。
(1)请写出上文所反映的两种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落入托盘内的水滴更多一些,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约用水措施:_____________。
1.作图:
(1)作出图12中AB物体的像。
(2)如图13所示。
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一束与镜面成45°角的水平光线射在平面镜上。
(3)完成图14中凹透镜的光路图。
(4)在图15中,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
图12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8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此实验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
(3)推知,此时大气压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如图19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_____________现象。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20所示。
①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
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④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
图20
4.小鹏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_______入射角。
(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
(3)小鹏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
___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就可以解决问题。
请你写出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_____________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
6.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这样选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