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办个人低保流程(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引言
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为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申办个人低保是困难群众获得救助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篇关于申办个人低保的详细流程,希望能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二、申办条件
1.具有我国国籍,持有有效身份证件。

2.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

3.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4.家庭成员具备劳动能力,但因年老、残疾、疾病等原因无法从事劳动,或者家庭有其他特殊情况导致生活困难。

5.未享受其他保障政策。

三、申办流程
1.准备材料
(1)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2)户口簿复印件。

(3)家庭收入证明材料,如工资单、退休金证明、经营收入证明等。

(4)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证明,如残疾证、病历等。

(5)家庭财产状况证明,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

(6)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提交申请
申请人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

3.审核材料
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申请人是否符合低保条件、材料是否齐全、真实等。

4.入户调查
审核通过后,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组织工作人员对申请人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

5.公示
入户调查结束后,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将申请人信息及家庭基本情况在村(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6.审批
公示无异议后,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将申请人信息及家庭基本情况报送至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7.发放低保金
审批通过后,县级民政部门将低保金发放至申请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四、注意事项
1.申请人需如实提供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信息,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其低保资格。

2.申请人家庭收入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报告,以便及时调整低保待遇。

3.低保待遇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如有需要,可随时申请复审。

4.申请人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低保待遇进行违法活动。

5.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五、结语
申办个人低保是困难群众获得救助的重要途径。

了解申办流程,有助于困难群众顺利申请低保,保障其基本生活。

在此,祝愿广大困难群众早日摆脱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第2篇
一、引言
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国家对困难家庭实行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为了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低保待遇,我国制定了相应的申办流程。

本文将详细阐述申办个人低保的流程,以帮助困难群众了解相关政策和程序。

二、申办条件
1. 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 家庭成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 家庭成员未参加商业保险、投资等高风险投资活动;
4. 家庭成员未购买房产、车辆等高档消费品;
5. 家庭成员未享受其他社会保障待遇。

三、申办流程
1. 准备材料
(1)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如工资条、养老金发放证明等);
(3)家庭成员的残疾证明、疾病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
(4)家庭财产状况证明(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
(5)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 提交申请
(1)申请人携带以上材料到当地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2)填写《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
(3)提交相关材料。

3. 审核与公示
(1)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2)审核通过后,将申请人的信息在社区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公示期为7天。

4. 调查核实
(1)公示期满后,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组织工作人员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2)调查核实内容包括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收入、财产、健康状况等;
(3)调查核实过程中,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应积极配合。

5. 审批与发放
(1)调查核实结束后,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审批意见;
(2)审批通过后,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
(3)审批通过的申请人,按月领取低保金。

6. 持续监管
(1)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对低保对象进行持续监管,确保其符合低保条件;
(2)如发现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财产等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低保待遇;
(3)如发现低保对象有骗保、冒领等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四、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如实提供家庭收入、财产等情况,不得隐瞒、虚报;
2. 申请人应积极配合调查核实工作,不得阻挠、干扰;
3. 低保待遇的发放期限为一年,到期后需重新申请;
4. 如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向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报告。

五、结语
申办个人低保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困难群众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条件申请。

了解申办流程,有助于困难群众更好地享受国家政策,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各级民政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低保政策的落实。

第3篇
一、申请条件
1. 具有我国国籍,持有我国居民身份证。

2.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 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

4. 家庭成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1)有汽车、摩托车、农用车、渔船、大型农机具等非生活必需品的;
(2)有工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或者企业法人、合伙人、股东等;
(3)有出租房屋、出租土地等经营性收入的家庭;
(4)有家庭成员因犯罪等原因被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收容教育、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的;
(5)有家庭成员在国外留学、工作的;
(6)其他不符合申请条件的。

二、申请程序
1. 提交申请
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材料,包括工资单、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退休金证明等;
(3)家庭成员的财产证明材料,包括房产证、车辆行驶证、存款证明等;
(4)家庭成员的残疾证明、疾病证明等。

2. 审查程序
(1)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

(2)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家庭成员的收入、财产等情况。

(3)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 审批程序
(1)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审查,对符合条
件的,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2)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材料进行
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批准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4. 发放程序
(1)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批准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2)最低生活保障金通过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申请人的银行账户。

三、申请材料
1. 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 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材料,包括工资单、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退休
金证明等;
3. 家庭成员的财产证明材料,包括房产证、车辆行驶证、存款证明等;
4. 家庭成员的残疾证明、疾病证明等;
5. 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四、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和相关证明材料,不得隐瞒、虚报、伪造。

2. 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月发放,发放标准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家庭成员实
际情况确定。

3. 家庭成员的收入、财产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
人民政府报告,以便调整最低生活保障金。

4.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义务配合政府部门进行入户调查、公示等工作。

5.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6.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义务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流程,申请人可以顺利申办个人低保。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遇问题,可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相关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