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金融保障机制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合集下载

川东革命老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分析--以达州市为例

川东革命老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分析--以达州市为例

[ 中图 分 类 号 ] F 3 2 5 ,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的 区域 之 一 , 也 是 四川 的 农 业 大 市 。区域 内森 林 资 源 丰 富 , 多 样
性 的土 地 资源 导 致 了生 物 资 源 的 多 样 性 , 因 而 动 植 物 资 源 分 布
1 引 言
的旅 游 资 源 , 因此 , 挖 掘 川 东 革 命 老 区 的资 源 优 势 , 发 展 特 色农 业 是 该 地 区经 济 发 展 的一 大 出路 。而要 做 大做 强该 地 区 的 特 色 农业离 不开农民专业合作 社的组织和引导 , 因为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的发展 , 有 利于克 服农户分 散经 营的局 限 , 有 序 引 导 农 民 走 向大 市 场 。 实 现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的产 业 化 、 商 品化和现代化 , 最 终
分 散 经 营 模 式 渐 渐 暴 露 出融 入 大 市 场 困难 、生 产 效 率 低 下 、 维 护农 户 权 益 艰 难 等 问 题 。在 家 庭 经 营 长 期 不 变 的背 景 下 , 要 克 服农 户 分 散 经 营 的 这 些 局 限性 , 就 必 须 想 办 法 将 分 散 农 户 组 织
命 老 区 的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为 研 究 对 象 , 具 有 重要 现实 意 义 。 达 州 市 位 于 四 川 省 东 部 , 辖 5县 1区 1市 , 辖 区 面 积
织 。可 见 。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可 以提 高 农 民 的组 织 化 程 度 , 克 服 农
户 分 散 经 营 的 局 限性 。
合 作 社 发 展 状 况 怎 样 ?在 发 展 过 程 中遇 到 了 什 么 问 题 ? 如 何 才

申论范文大全: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申论范文大全: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申论范文大全:金融助力精准扶贫1500字金融助力精准扶贫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

然而,精准扶贫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精准扶贫中,金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扶贫手段,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将从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角度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案。

首先,金融助力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对于贫困户的帮助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

一方面,金融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融资渠道,帮助他们发展产业。

比如,创业贷款能够帮助贫困户创业致富,农村信用社可以为农民提供贷款,帮助他们购买农资和养殖设备等。

另一方面,金融可以提供风险保障,降低贫困户经营风险。

比如,农业保险可以对农作物受灾的风险进行补偿,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损失。

此外,金融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金融素养和理财能力。

其次,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实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这包括在贫困地区设立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贫困户金融扶贫政策。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贷款利率优惠、担保费用减免、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等,以降低贫困户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

此外,还需要建立金融扶贫监管机制,对金融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监督,确保金融扶贫政策的执行效果。

最后,金融助力精准扶贫还需要发挥多方合力。

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金融扶贫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金融机构应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开展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扶贫需求。

企业和社会各界可以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为贫困地区提供资源和支持。

综上所述,金融助力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施金融助力精准扶贫时,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监管机制,并发挥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金融服务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摘要:随着中国扶贫事业进入新阶段,精准扶贫模式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梳理精准扶贫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农村金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精准扶贫模式的发展和运作机制。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精准扶贫模式的建议。

1. 引言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举措。

农村金融服务作为支持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金融服务精准扶贫模式,为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

2. 精准扶贫的概念和特点精准扶贫是一种点对点、人对人的扶贫模式,其核心是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帮扶。

区别于过去一刀切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它通过通过精确的数据和分析,确保资金、政策和资源的精准投放,让扶贫工作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同时,精准扶贫强调产业扶贫和能力提升,促使贫困居民脱贫致富。

3. 农村金融服务的作用农村金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为贫困户提供了金融支持,包括贷款、保险和储蓄等。

这些金融工具可以帮助贫困户投资创业、发展农业产业和增加收入。

其次,农村金融服务能够提供金融教育和培训,提高贫困户的金融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金融资源。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还能够拓宽贫困户的融资渠道,降低贫困户的融资成本,提高他们的融资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4. 精准扶贫模式的发展和运作机制4.1 建立扶贫信息数据库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准确的信息数据。

通过建立扶贫信息数据库,包括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入状况、产业发展情况等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贫困户的需求和问题。

同时,建立数据库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提高扶贫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

4.2 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基于扶贫信息数据库,金融机构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和推出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比如,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信用保证等金融支持,为农业产业链内的贫困户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产能力和增加收入。

农村金融扶贫与金融服务创新案例

农村金融扶贫与金融服务创新案例

农村金融扶贫与金融服务创新案例随着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金融扶贫和金融服务创新成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几个农村金融扶贫与金融服务创新的案例,探讨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改善。

案例一:信用合作社帮助小农户在某个贫困的农村地区,许多小农户由于没有抵押担保资产,无法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成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了低利率的贷款。

该信用合作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对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信用记录等信息进行评估,为其量身定制贷款方案。

同时,该合作社还引入了移动金融服务,方便农民进行线上贷款申请和还款操作。

通过信用合作社的支持,小农户成功获得了贷款,用于购买农资和扩大产能。

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案例二:扶贫小额信贷在另一个贫困地区,当地政府积极推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

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设立了扶贫小额信贷基金,并与当地农商银行合作开展信贷业务。

为了确保贷款的有效使用,政府和银行共同设立了监督机构,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和跟踪。

同时,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经营能力和与市场对接的能力。

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许多贫困户成功创业或扩大了经营规模,稳定了收入来源,摆脱了贫困状态。

案例三:农村电商平台带动农民增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电商平台逐渐兴起,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销售渠道。

在某个农村地区,当地政府引导农民注册电商平台,并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电商平台不仅能够帮助农民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还能提供全程冷链物流和质量追溯服务,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通过电商平台的帮助,许多农民成功实现了农产品增值,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同时,电商平台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扶贫与金融服务创新在改善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研究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研究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研究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由于地理、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四川省的农村贫困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省政府采取了精准扶贫和脱贫对策。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建立了农村贫困人口信息库,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和登记,并逐户建立档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帮助需求。

政府通过农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地区进行综合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的改善情况和脱贫需求。

政府通过建立农村电商平台,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的销售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还推行了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和住房扶贫等政策,为贫困人口提供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推行了产业扶贫政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政府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和市场开拓等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旅游业等产业。

政府通过发展农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政府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获得技能和知识,提高其就业和创业能力。

政府鼓励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经营能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政府重点扶持当地的教育和医疗事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在实施精准扶贫和脱贫对策的过程中,四川省还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复杂,地理环境恶劣,影响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步伐。

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水电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民缺乏技能和知识,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较低,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

政府在实施精准扶贫和脱贫对策时,需要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激发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

对发展西部县域民营经济突破县域融资障碍的建议——以四川省达州市金融支持县域民营小企业发展情况为例

对发展西部县域民营经济突破县域融资障碍的建议——以四川省达州市金融支持县域民营小企业发展情况为例
直 接 融 资 举 步 维 艰 ;二 是 间 接融 资 难 。
多,严重挫伤 了银 行贷款 的积极 性 ,在 没有足值抵押担保 的情况下很难取得贷 款 ;五是筹资渠道单一 。部分 县域 民营 小企业特 别是个体 私营企业 ,其生 产 、
生 活 资 金 不 分 ,自有 资 金 往 往 在 投 资建
融 资 环境 建设 较 差 。由于 社 会 信 用 体 系
前造成我国西部县域 民营小企业融 资难 的原 因是 多方面的。现根据调查情况可
以归 纳 为 以下 几 点 :
贷款担保 审查 反担保要 求等 方面也过 于严格 ,手续也相 当繁琐。
不健全 ,信用环境 执法环境 较差 ,仍
( )县域 民营小企业 自身先天性 一 缺陷 。据调查 ,当前县域 民营小企业融
设 备 抵 押 .只 能 用 房屋 、土 地 抵 押 ;在
厂时就耗费殆尽 . 生产经 营所 需资金除
到金融机构贷款外 , 有相互借贷 , 只 再
县域 民营小企业 向银行的贷款需求因受
到 观 念 和 制 度 的 限 制 往 往 难 以满 足 。当
无其他筹资渠道。 ( ) 二 县域社会信用环境较差 。 一是
亿元 , 增长 1  ̄ ,占第三产业的比重 0 2o J
达 5 .%;六 是 民 营 经 济 贡 献 突 出 。 26 全
民营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 困难进行剖
析 ,并 针 对 性提 出若 干 对 策 建议 。
个百分点 , 增幅比2 0 年扩 大了 1 个 03 4 百分点;三是个体私 营经济是全市民营 经济的主体。2 0 年 , 06 全市个体私营经
资 障 碍 主 要 面 临 着 企 业 自身 素 质 差 、 经

达州市留守人群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达州市留守人群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达州市留守人群精准扶贫路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提高生活质量流入城市务工,成了“身在城市,根在农村”的农民工。

达州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为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多半农村家庭都有成员外出务工,达州市作为人口输出大市,产生了大批的留守人群。

留守人群综合素质较外出务工人员偏低,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在当今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之后,留守人群能否如期脱贫则愈来愈重要。

标签:留守人群;精准扶贫;路径一、达州市贫困特征达州市作为四川省扶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市州之一,具有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持久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并存、农村贫困老龄化、留守人群难脱贫问题突出等特征。

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风光好,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代际传递明显地区,如万源市部分乡镇有一半的省级以上的贫困村。

且达州市的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健康水平低下,产业发展普通以粮食作物为主,较少发展效益高的经济作物。

同时存在灾害频发、土地退化的严重生态脆弱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地区成为农村持久性贫困和亟须实施生态移民措施的区域。

农村老龄化贫困是新时期达州市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达州市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农村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城市,“银发贫困”严重。

二、达州市精准扶贫现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达州市的扶贫工作也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自2014年高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达州市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选派了能力较强的驻村帮扶工作组、配备了较强的扶贫干部、加大了财政对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整合了各部门的优势资源对精准扶贫进行支持、帮扶计划实施后能够较好地按照计划对贫困户精准脱贫,但是达州市的精准扶贫仍然存在一些困境。

三、达州市留守人群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一)政府投入受限不利于留守人群精准脱贫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达州市地处西部丘陵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缓慢,地方财政能够用于精准扶贫的财政预算有限,且达州市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的市,因而政府的投入并不能有其他省市同等的投入力度。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研究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研究

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研究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地区重点贫困地区之一,在实施精准扶贫与脱贫任务上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

本文将对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脱贫对策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了解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情况需要对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边远地区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

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依赖农业生产为生,但由于资源有限、技术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农业产能低下,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对策1. 科学测算贫困线。

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贫困线标准,科学合理地测算四川省农村贫困线,确定贫困人口的范围。

2.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通过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确保帮扶对象的准确性。

3. 开展就业培训。

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4. 发展乡村产业。

鼓励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乡村产业,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福利,确保贫困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加强组织领导与政策保障1.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精准扶贫工作组织,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制定相应政策措施。

根据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支持、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为贫困地区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3. 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与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1. 加大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成就,增强民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信心和支持。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法治扶贫路径探索——以达州“一村一法律顾问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法治扶贫路径探索——以达州“一村一法律顾问

收稿日期:2019-11-28基金项目:达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

作者简介:李祥(1984—),男,四川合江人。

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精准扶贫研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法治扶贫路径探索——以达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为例李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四川达州635000)摘要: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是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机结合。

本文以达州市在推进精准扶贫战略中,整合法治扶贫资源,发挥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和法律保障作用,促进脱贫攻坚战略良性发展的具体事例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构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合发展扶贫资源,推行贫困村法律顾问制度,补齐脱贫攻坚法律短板,助力脱贫攻坚的做法进行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法治扶贫;扶贫资源;路径探索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248(2020)01-0135-05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

2011年至2018年,四川省贫困人口减贫幅度达到88%,贫困村的退出率达到85%,贫困县的摘帽率达到57%。

到2018年底,四川省累计实现脱贫550余万贫困人口、退出9719个贫困村、摘帽50个贫困县,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逐步缓解,生态建设有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脱贫攻坚取得明显突破。

[1]进入新时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法治扶贫已成为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广大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各项利益诉求不断多元,迫切需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来推动脱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理念的提出,如何打通法治下基层进农村“最后一公里”,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破解产业扶贫瓶颈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达州通川区农业产业精

破解产业扶贫瓶颈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达州通川区农业产业精


员、 贫 困村 干 部 、 新 型农 业 经 营主 体 负责 人 进 行
技 术 指导 服务 。 1 . 4 探 索创 新 , 加 快产 业精 准扶 贫进 程 在 贫 困

经济 、增 加 收入 的思 路 不宽 ,难 以应对 市 场 、 自
然、 技 术 三重 风 险 , 项 目实施 和产 业 发展 效 果 差 ,
, 7


~ 一一 I 6  ̄ … i 1 W I . , . 2 ' ,  ̄ 5 — 3 — 1 5 ~ N I
解产 业扶贫瓶 打赢 精准扶贫攻坚 战
达 州通 川区农 业产业 精准扶贫 经验
荣 亮 。 . 伍 松柏 !
( 1 . 四川 省达 州市 通 川区 西外镇 农 牧站 , 四川 达州 6 3 5 0 0 0 ; 2 . 四川省达 州 市通 川 区农 业局 . 四川 达州 6 3 5 0 9 9 )
困户 、 非贫 困户 、 村 集体 持 有 的股本 金 , 以入 股形 式就 近投 入 到龙 头 企 业 、 农业专合社、 家庭 农场 和 专业大户 , 引导 村 民、 村 集 体 经 济 组 织 和 承 接 经 营 的主体 依 法订 立 合 同 或协 议 。 由村 支两 委 、 乡( 镇) 党 委政 府 对财 务 运行 状 况进 行 监 督 , 在让 新 型 主体 按 股 保 底 分 红 的 同 时 ,探 索 资 源 变 资 产、 资 金 变股 金 、 农 民 变股 民 的 “ 三变” 脱 贫 新 模 式, 采取资金( 土地 ) 入股 、 圈舍 ( 果树或土地 ) 托 管 、 聘 农务 工 或 吸纳 贫 困户 管 护 付 费 ,畜 禽寄 ( 赊) 养、 订 单帮扶 等产销链接 的形式 , 走“ 合 作 式、 参 与式 、 整合式” 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 让 拥 有

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精准扶贫研究--以四川省21市州为样本

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精准扶贫研究--以四川省21市州为样本

Research 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Finance ----Taking 21 C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as Examples
Long Yun-fei1,Wang Dan1,Li jing2
渊1. Panzhihua University袁 Panzhihua Sichuan 617000, China曰 2.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71, China冤
Abstract: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goal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relevant cross-section data of Sichuan province in 2015 was collect鄄 ed. The inclusive finance index and Theil index of 21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t is found that both inclusive finance and income gap in Sichuan province present an unbalanced sit鄄 uation with larg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clusive financ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鄄 eas, while some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 leve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some extent, exp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 can build a system of inclusive finance by 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ly, promot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inclusive finance, perfect the credit system and optimiz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other measures to propel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boost its effective support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农业保险对精准扶贫的作用与效应分析一以四川省为例

农业保险对精准扶贫的作用与效应分析一以四川省为例

农业保险对精准扶贫的作用与效应分析一以四川省为例作者:付晓亮唐嘉玲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20期摘要:在农业产业化和精准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农业保险成为助推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切实发挥保险“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新生力军。

深入阐述了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梳理四川省农业保险近年发展实践及其问题,探索农业保险为农业增产、为农民增收、为农村护航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农业保险;精准扶贫;作用文章编号:1004-7026(2018)20-0025-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F842.66文献标志码:A2013年,中央吹响精准扶贫攻坚的号角,作为与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并驾齐驱的现代农业发展3大支柱之一的农业保险,自然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武器。

四川省虽是一个农业大省,但耕地少,中低产田比重大,农业生产相对落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比重大。

近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狠抓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农业生产中,注重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确保农民的再生产能力,避免出现“因灾至贫、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现象,巩固并扩大扶贫开发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1]。

1农业保险对精准扶贫的作用1.1农业保险是化解农业风险的有效工具农业面临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且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因此农业生产风险普遍较高。

而要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市场化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和补贴,有利于农业发展。

根据保险产品设计,从市场风险到自然灾害风险,农业保险都可有效解决,为出险者提供保障。

因此,农业保险是化解农业风险的有效工具。

1.2农业保险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期支撑扶贫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需要政府乃至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扶贫攻坚战役耗时较长、耗资巨大,完全依靠政策手段不能提供持续长久有力支撑,因此需要引入市场手段,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推进、调控,将大大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通知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通知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26•【字号】达市府函[2010]167号•【施行日期】2010.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通知(达市府函〔2010〕1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格局,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

2009年,达州市在通川区、宣汉县、大竹县开展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0年,达州市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决定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是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城乡金融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2010年,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成立“达州市推动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金融的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市人民银行、达州银监分局、市金融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及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保险公司等涉农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负责日常事务。

领导小组各组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工作措施落实。

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推动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

二、围绕“三农”需求,大胆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创新农村及县域金融工作思路和理念,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努力满足“三农”的实际有效需求,力求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09年水平。

达州市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执行问题

达州市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执行问题
达州市小额信贷政策执行问 题
2023-11-06
目录
• 政策背景和目标 • 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 • 解决方案与建议 • 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趋势分析
01
政策背景和目标
背景介绍
达州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对农村经济 的支持。 小额信贷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工具,在达州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失败案例分析
不良的贷款项目
达州市某县的小额信贷项 目由于贷款审批不严格, 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 。
缺乏有效监督
该项目没有建立有效的监 督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 控制风险。
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贷款质量较差,该项 目难以持续运营,无法实 现长期发展目标。
经验教训总结
严格的贷款审批机制
01
建立严格的贷款审批机制,确保只向有还款能力的借款人提供
覆盖面较广
该政策已覆盖了全市95%以上的贫困人口,为推动 全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利率水平适中
根据政策要求,小额信贷的利率水平应控制 在合理范围内,以减轻借款人的负担,同时 保证银行的收益。
存在问题
贷款不良率偏高
贷款期限不合理
由于部分借款人还款能力有限,导致小额信 贷的不良率偏高,影响了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
政策落地效果有待提高
小额信贷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和各级政府,政策落地效果可能受到 不同部门协调配合程度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术风险
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技术风险、信息安全风险 等问题。
对策建议和展望
加强风险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监控和预 警机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提高政策执行力
应加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协调配合 ,确保政策落地效果。

农村精准扶贫金融保障机制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农村精准扶贫金融保障机制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第50卷第4期2016年4月广东蚕业GUANGDONG CANYEVol.50,No.4Apr.2016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6.04.11地处川东北大巴山腹地的达州,是传统的革命老区,是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区域,精准扶贫的对象复杂,任务繁重,着力点疲软。

能否完成达州精准扶贫任务,不仅关系到达州脱贫减贫的经济社会问题,更承载着党和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的政治任务。

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贫困人口由“输血”到“造血”的根本举措,是落后地区能否脱贫致富的关键,也是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旅游扶贫等等扶贫的基础和杠杆。

1达州实施金融扶贫的优势1.1地理位置以及市场优势突出达州市地处大巴山腹地,位于传统地理意义上的南、北方的结合部,是川渝陕结合部的中心城市,人口众多,农村金融需求旺盛。

达州农村金融市场基础水平低,空间广阔,劳动力优势明显,产业优势逐步显现,承接东中部产业能力不断上升,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这种优势使得我市开展金融扶贫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1.2政策优势明显达州位于国务院公布的扶贫发开的重点区域,同时又是四川省扶贫攻坚的“四大片区”之一,所辖区县与国家、省帮扶地区范围高度一致,政策优势明显。

近期,达州全域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川陕苏区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特别提出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精准扶贫脱贫、统筹城乡发展以及财政、金融、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符合老区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达州金融扶贫的连贯性和发展空间,使得金融扶贫在现实中有规可依。

1.3金融、类金融机构日渐增多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金融体系,而且各类金融机构逐步增多。

随着国家农村精准扶贫金融保障机制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奥亚锋(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四川达州635000)摘要农村扶贫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集经济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综合工作。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金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尤其是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农村金融问题更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出发,对农村金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精准扶贫下农村金融问题的现状分析1.金融资源分配不公在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公问题一直存在。

大部分金融资源都被集中投放到了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

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置较少,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和金融需求也相对较低。

这种不公的分配方式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2.金融服务水平低由于金融资源的匮乏,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一直较低。

农村居民很难获得便捷的金融服务,如贷款、储蓄、支付等。

在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金融机构,这对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需求传统的金融产品由于设计不合理,难以适应农村居民的需求。

很多农村居民在申请贷款时会面临很多困难,因为他们无法提供抵押品或者担保人。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居民只能通过非法途径借贷,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农村金融问题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亟待解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1.加大金融资源的投入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资源匮乏的问题,应当加大金融资源的投入,确保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得到平衡的分配。

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扶持和支持力度。

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如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拓宽农村金融渠道等,以保证农村地区居民能够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也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技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精准扶贫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精准扶贫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精准扶贫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5.09.09•【字号】川财金〔2015〕83 号•【施行日期】2015.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精准扶贫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川财金〔2015〕83 号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现将《精准扶贫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办法》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四川省财政厅2015年9月6日精准扶贫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实施办法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围绕全省扶贫攻坚目标任务,针对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现状,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力度,健全完善财政激励金融、金融推动扶贫的政策传导机制,为培育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切实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政策对象《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的金融机构。

二、执行时间2016—2020年。

三、政策内容(一)实施精准扶贫贷款奖补。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我省扶贫攻坚行动。

对向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的经办金融机构,按当年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发放贷款总额的1%给予补贴。

奖补资金由市县财政先行审核拨付,省级财政按照市县财政实际拨付资金的80%予以财力补助。

(二)实施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分险。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住房建设贷款,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地质灾害搬迁、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重建和农村危旧房重建(修缮),助推“移民搬迁安置一批”行动计划落实。

金融支持达州市农民增收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达州市农民增收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达州市农民增收的问题及对策
郭洪选
【期刊名称】《西南金融》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一)从需求方面看,达州市农业具有典型的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主要表现在:(1)农业科学技术未得到广泛应用,生产效率不高,是生存农业或糊口农业。

1999年至2003年,达州市农业粮食播种面积由56.54万公顷下降到50.2万公顷,降幅为11.22%;粮食产量也由287.96万吨,下降到277.49万吨,下降3.64%;农业产值由61.55亿元下降到60.30亿元,降幅为2.07%。

2003年粮食每公顷产量仅及全国最高产量的80%;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
平的89.7%。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郭洪选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四川省达州市,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国开行金融支持达州市西南职教园区建设 [J], 光明日报
2.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J], 程建平;杨明
3.金融与反贫困: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J], 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4.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J],
5.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J], 肖启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 是落后地 区能否脱贫致 富的关键 , 也是产 国家发改委纳入 ( J r l 陕苏 区老 区振兴发展 规
业扶 贫 、科技扶贫 和旅游扶贫等等扶 贫 的基 划 》 , 特别提 出要 “ 在基础设施建设 、 特色产业
础 和杠杆 。
1 达州 实施金融扶贫的优势
1 . 1 地 理 位 置 以及 市 场优 势 突 出
题, 更 承载着 党 和 国家 实现 “ 全 面小康 ” 的政
达州位于 国务 院公布 的扶贫发 开 的重 点
区域 ,同时又是 四川省扶贫攻坚 的 “ 四大片 区” 之一 , 所 辖 区县与 国家 、 省 帮扶 地 区范 围
治任务 。 金融扶贫作 为精准扶贫 的主要形式 ,
是实 现贫 困人 口由“ 输 血” 到“ 造血 ” 的根 本举 高 度一致 , 政策优 势明显 。近期 , 达州全域被
务也在 不断增 多 ,客观上推 动 了金融行业 的 4 . 4 2 个 百分点 、 四川 省 3 . 9 2 个 百分点 。贫 困
发展 , 其 中农 行 、 农 业 发展 银行 、 农 村 商业银 人 口主要 集 中在万源市 、 宣汉县 、 达川 区和渠
行、 村镇银 行 、 邮政储蓄银行 等银行金融 机构 县 ,地形 上分布 由北 到南 ,几乎贯穿达州全
农村精准扶贫金 融保 障机 制研 究
— —
以 四川 省 达 州 市 为 例
奥亚锋
( 中共 达州 市委 党校 , 四川达 州 6 3 5 0 0 0)
摘 要 农村扶 贫工作一直是 党和 国家非常重视的集经济性 、 政 治性和社会性的综合工作 。能不能做 好扶 贫工作 , 对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维护人 民当家作主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达 州作为 四川人 口大市, 四大片区扶贫攻 坚重点地 区, 探索在精准扶 贫中深化金融扶 贫保障机制 , 对 实现 同步 小康 , 共筑“ 中国梦”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达 州; 农村扶 贫; 精准扶贫; 金融机制; 保障机制 中图分 类号 : S 一 9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1 2 0 5 ( 2 0 1 6 ) 0 4 . 3 0 — 4 0
当前社会 改革 和市 场发展 的趋势 ,更具有 辐 行业金融机 构 1 7 家 ,银行 网点 7 0 0 余个 , 证 射 带动作用 。传统 政策性扶贫 既不产生金 融 券 营业部 3 家, 保 险机构 3 1 家, 融 资担 保机 要 素 的联动 效应 , 也 不利于金融 的流动性 , 还 构 3 O 家 、小 贷公 司 1 8 家 、农村 资金 互助社 容 易产生金 融与权 力寻租 的问题 。而金融扶 6 3 家 。但 是 , 金 融扶 贫政策 的落实 和实施往
蓬勃发展 , 网点 分布规模不 断扩大 , 专项 扶贫 境 , 涵盖范围广 阔。达州属 于劳务输 出大市 ,
银行点也在不断增多; 小额贷款公 司、 融资担 人 口净迁 出城市 , 从贫 困人 口性 质上来看 , 精
保 公 司 、资金互 助组织和涉农保 险机构也 在 准扶贫人 口具有为老弱病残 等特征 ,发展产
第 4期
农村精准扶贫金融保 障机 制研 究
2 8个 、 贫 困户 2 3 . 2万户 、 6 3 . 6 6万人 , 居 四川 金融扶 贫政 策 的不 断推进 ,扶贫力度 的不 断 8
加大 , 各类 金融 、 类 金融机构 承担 的功 能和任 省第 一 ,贫 困发 生率 为 1 1 . 6 2%,高于全 国
就“ 四大片 区” 传统 政 策性 扶 贫来看 , 收 有 了较大 改善 ,但与 目前社会需求 还存在一 效 成 果一 般 , 长期 “ 输血” 式扶 贫 对改善 这些 定差距 ,尤其在偏远地 区和精 准扶 贫重点 区 地 区的根本 面貌作 用有 限 ,而金 融扶贫符合 域供需矛盾 较为突 出。截至 2 0 1 5 末, 全市银
第5 0卷 第 4 期 2 0 1 6 年 4月
广 东 蚕 业
GUANGDONG CANYE
Vo 1 . 5 0 . No . 4
Ap r .2 01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2 0 5 . 2 0 1 6 . 0 4 . 1 1
地 处川东北大 巴山腹 地的达州 ,是传 统 部产业 能力不断上升 , 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 这
的革命 老 区 ,是 国家确定 的集 中连 片特 困地 种优 势使得我市 开展金融扶贫具有更 加深远 区覆 盖 区域 ,精 准扶贫的对象复杂 ,任务繁 的意义 。 重 ,着力点疲软 。能否完成达州精 准扶 贫任 1 . 2 政 策优 势明显 务 ,不仅关系 到达 州脱贫减贫 的经 济社 会 问
发 展 、精准扶贫 脱贫 、统筹城 乡发展 以及 财
政、 金融 、 资源开 发 、 生态 补偿 等方 面提 出的

系列 符 合 老 区发 展 的重 大举 措 和 扶持 政
达州市地处 大 巴山腹地 ,位 于传 统地理 意义上 的南 、 北方 的结合部 , 是川 渝陕结合部
的 中心城市 , 人 口众 多 , 农 村金融 需求 旺盛 。 达州农村金融 市场 基础水平低 , 空间广 阔 , 劳 动力 优势 明显 , 产业 优势逐步显现 , 承接东 中
策” 。 这些政 策在很大程度上保 障了达州 金融
扶 贫的连贯性
1 . 3 金 融、 类金 融 机 构 日渐 增 多
目前 ,我市初 步形成 了较为全 面 的金 融 体系, 而且 各类 金融机构逐步增多 。 随着 国家
作者简介 : 奥亚锋 ( 1 9 8 7 一) ,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 部讲 师 , 硕士 , 研究方 向 : 区域发展 、 党史党 建。
脱贫致 富能力有 限。 不 断发展 。 它们 承担 了金融扶贫 的主要 任务 , 业能力 、
为精 准扶贫在农 村 的开展 打下 了坚实基础 。
1 . 4 金 融 扶 贫适 用性 强 , 示 范作 用 明显
2 . 2 金 融 网 点分 布 不均 , 供 需之 间 矛盾 严 重
“ 十二 五 ” 期 间, 达 州金融 组 织机构 体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