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散射法在颗粒测量技术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散射法在颗粒测量技术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颗粒物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由于其复杂的粒径、成份及来源等性质,目前的颗粒测量技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光散射法作为一种非接触、与颗粒
物接触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颗粒物的粒径测量、浓度监测、颗粒物形态的刻画等方面。

本文旨在对光散射法在颗粒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优点及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颗粒物的检测包括测量其粒径、浓度、形态等多个方面。

其中,颗粒物的粒径测量是最基本和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因为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在环境中的传输行为、沉降速率、燃烧条件、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差异。

光散射法在颗粒物的粒径测量中具有很多优点,如非接触、快速、可实现在线监测、可实现同时测量多个粒径范围等。


是光散射法在颗粒物形态分析、成份测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因此,探讨光散
射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对于发展更加准确和全面的颗粒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文献调研,综述光散射法在颗粒测量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2、整合已有的文献资料,探索光散射法在颗粒测量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3、实验室模拟环境中颗粒物的粒径测量,对比不同粒径范围内光散射法的精度
和灵敏度等参数。

4、结合实验结果和文献资料,制定未来光散射法在颗粒测量技术中的研究方向
和发展策略。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
1、深入了解光散射法在颗粒物粒径测量中的应用优缺点。

2、提出光散射法在颗粒物粒径测量中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改进颗粒测量技术提
供思路。

3、为光散射法在工业污染防治、空气质量监测、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提
供依据。

五、参考文献
1、Wang S, Zhang R, Tian H, et a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with a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ing system[J]. Chemosphere, 2010,80(12):1334-1340.
2、Wang K, Yang P, Zhu Y, et al. Design of embedded laser particl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dual-wavelength backscattering [J]. Optik, 2020,217:164935.
3、Parthasarathy P, Langley D E, Sen Gupta A. Dynamic modeling of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 using laser diffraction [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5,135:831-841.
4、Liu D H, Li L W, Zhang X, et al. Shap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ingle atmospheric particle by single-particle laser scattering measurement[J].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8,7(8): 17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