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读图,横坐标标示为地区,纵坐标标示为灾害点数,西南地区灾 害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西南地区高山高原盆地皆有分布 ,地势起伏较大,降水丰富。
课时作业(三十)
8.六大区域中发生泥石流最少的原
课时作业(三十)
9.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 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 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由形成条件可知,该地区地形 崎岖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
课时作业(三十)
5.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D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 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课时作业(三十)
11.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____历__时__短____的特点,破 坏力巨大。泥石流发生时,要向__两__边_的__山__坡_上__面____逃生,不要 顺沟方向逃生。 12.泥石流长期防御措施:①建立预测、预报及___救_灾____体系; ②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 及时_______搬_和迁疏散;③植树造林;④修建_______工_设程施阻挡、 调整和疏导泥石流;⑤受灾时有效地________抢_险__救等灾措施都能减 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当发生泥石流时,要迅速跑到室外的 开阔地带的高处,不要急于冒险到室内抢救被困人员和物资。
课时作业(三十)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4~5题。
图30-K-1
课时作业(三十)
4.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C ) ①地形陡峭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松散的土层结构和暴雨冲刷。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 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少____。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虽然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山区,但它形成的巨大洪流会给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 害之一。
课时作业(三十)
二、填空题
10.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___陡_峭____的山区有利 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___大_____,冲刷力强;②山坡或 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___松_散__碎_屑__物___,容易被水流冲刷;③ 有___暴_雨____ 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是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 石块的特殊洪流;地质灾害发生时一般都有前兆;泥石流的形成是自然 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课时作业(三十)
读“我国特大、较大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7~8题。
图30-K-2
课时作业(三十)
7.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B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课时作业(三十)
14.图30-K-4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 ________堆__积_泥__沙_____。
图30-K-4
课时作业(三十)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泥_石__流_____,影响这一地质 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课时作业(三十)
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 处 B.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 携带的物资
课时作业(三十)
三、简答题
1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图30-K-3
课时作业(三十)
材料二 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 冰川泥石流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黄土高原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黄土 泥石流 暴雨引发的泥石 流
[解析]防御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措施主要在于护坡、固坡。①提高植被覆 盖率、③修建护坡工程有利于坡地水土保持,加固坡体,减少泥石流和滑 坡的发生。②修建水利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是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课时作业(三十)
6.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泥石流都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 特殊洪流 B.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征兆 C.泥石流的形成一般由三个因素控制:陡峭沟谷、大量松散 的堆积物、充足水流 D.泥石流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特点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关系密 切 频率、规模、强度都不及山 区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剧烈
课时作业(三十)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答案] (1)西南地区。(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 盖率低。(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 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
第3章 第5节 泥石流
课时作业(三十)
基础巩固 探究创新
课时作业(三十)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C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2.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的特征往往是( C ) ①地形崎岖 ②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③地表岩石广布地区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课时作业(三十)
8.六大区域中发生泥石流最少的原
课时作业(三十)
9.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 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 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由形成条件可知,该地区地形 崎岖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
课时作业(三十)
5.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D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 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课时作业(三十)
11.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____历__时__短____的特点,破 坏力巨大。泥石流发生时,要向__两__边_的__山__坡_上__面____逃生,不要 顺沟方向逃生。 12.泥石流长期防御措施:①建立预测、预报及___救_灾____体系; ②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 及时_______搬_和迁疏散;③植树造林;④修建_______工_设程施阻挡、 调整和疏导泥石流;⑤受灾时有效地________抢_险__救等灾措施都能减 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当发生泥石流时,要迅速跑到室外的 开阔地带的高处,不要急于冒险到室内抢救被困人员和物资。
课时作业(三十)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4~5题。
图30-K-1
课时作业(三十)
4.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C ) ①地形陡峭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松散的土层结构和暴雨冲刷。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 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少____。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虽然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山区,但它形成的巨大洪流会给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 害之一。
课时作业(三十)
二、填空题
10.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___陡_峭____的山区有利 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___大_____,冲刷力强;②山坡或 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___松_散__碎_屑__物___,容易被水流冲刷;③ 有___暴_雨____ 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课时作业(三十)
[解析]泥石流是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 石块的特殊洪流;地质灾害发生时一般都有前兆;泥石流的形成是自然 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课时作业(三十)
读“我国特大、较大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7~8题。
图30-K-2
课时作业(三十)
7.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B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课时作业(三十)
14.图30-K-4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 ________堆__积_泥__沙_____。
图30-K-4
课时作业(三十)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泥_石__流_____,影响这一地质 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课时作业(三十)
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 处 B.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 携带的物资
课时作业(三十)
三、简答题
1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图30-K-3
课时作业(三十)
材料二 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 冰川泥石流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黄土高原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黄土 泥石流 暴雨引发的泥石 流
[解析]防御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措施主要在于护坡、固坡。①提高植被覆 盖率、③修建护坡工程有利于坡地水土保持,加固坡体,减少泥石流和滑 坡的发生。②修建水利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是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课时作业(三十)
6.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泥石流都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 特殊洪流 B.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征兆 C.泥石流的形成一般由三个因素控制:陡峭沟谷、大量松散 的堆积物、充足水流 D.泥石流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特点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关系密 切 频率、规模、强度都不及山 区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剧烈
课时作业(三十)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答案] (1)西南地区。(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 盖率低。(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 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
第3章 第5节 泥石流
课时作业(三十)
基础巩固 探究创新
课时作业(三十)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C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2.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的特征往往是( C ) ①地形崎岖 ②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③地表岩石广布地区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