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新生儿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的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窒息新生儿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的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16T03:27:11.65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期作者:冉珊
[导读] 目的:评估窒息新生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的应用效果
冉珊
遂宁市中心医院儿科,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评估窒息新生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66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窒息新生儿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3常规干预)、观察组(n=33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统计及对比组间体格指标、经济学效益指标。

结果:(1)观察组的窒息新生儿对比对照组身高、体重、头围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

(2)观察组的窒息新生儿对比对照组误工时间较短、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仪器费用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窒息新生儿开展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儿发育效果,其经济效益水平较高。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早期干预;发育障碍保健康复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并发症,受到窒息的影响,患儿多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造成患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进而导致患儿发生智力、生理等发育迟缓症状[1]。

对此,本研究针对窒息新生儿干预方案进行分析,讨论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的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窒息新生儿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6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用以分组,分别选取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纳入33例。

观察组男性选取17例、女性选取16例。

窒息新生儿年龄纳入范围设定1-30d,计算其年龄平均值是(16.53±4.09)d。

对照组男性选取19例、女性选取14例。

窒息新生儿年龄纳入范围设定1-31d,计算其年龄平均值是(16.55±4.12)d。

对比2组间窒息新生儿年龄、性别数据资料,P>0.05证实2组可予以对比论证。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干预、观察组予行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患儿出生1-3星期后予以早期干预,包括视听训练干预、被动运动干预、抚触干预等,其中,视听训练:播放节奏轻缓的音乐,护理人员手持一枚红色小球或铃铛,利用颜色与铃声吸引患儿注意力,每次训练10min,每日2次。

被动运动干预:护理人员握住患儿四肢,依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四肢被动活动训练,注意动作的轻缓,每次训练
15min,每日2次[2]。

抚触干预:护理工作人员将润肤油涂抹于手上,确保其双手保持润滑的状态,将新生儿摆放至俯卧位,根据先头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的顺序给予开展抚触,抚触的力量需先轻后重,保持适当的力度,同时对其大肌肉群开展抚触,每次抚触15min,每日1-2次,护理工作人员可将抚触的技巧与手法告知其家长,使其掌握正确的抚触方式[3]。

上述操作均针对患儿家长予以指导,确保患儿在出院后其家长能够继续对患儿实施早期干预。

患儿出院后开展辅助干预,患儿出生后2个月开始予以竖头干预、4个月后实施翻身与持物干预、6个月后予以坐立干预、8个月后开展爬行干预[4]。

1.3观察指标
观察窒息新生儿体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头围。

统计治疗干预经济效益指标,包括误工时间、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仪器费用。

1.4统计学分析
66例窒息新生儿数据输入SPSS 21.0实行检验,计量资料(窒息新生儿身高、体重、头围指标及误工时间、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仪器费用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开展t检验,P<0.05,出现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窒息新生儿身高、体重、头围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窒息新生儿对比对照组身高、体重、头围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

见表1。

2.2窒息新生儿误工时间、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仪器费用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窒息新生儿对比对照组误工时间较短、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仪器费用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

见表2。

3讨论
窒息是新生儿严重并发症,患儿受到窒息的影响,其大脑发育异常,对其身体及智力发育均产生危害,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

对此,本研究针对窒息新生儿实时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窒息新生儿对比对照组身高、体重、头围统计指标较高,观察组的窒息新生儿对比对照组误工时间较短、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仪器费用统计指标较低。

窒息新生儿早期予以干预是确保其发育的重要措施,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12个月内是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患儿出生后早期开展视听训练干预、被动运动干预、抚触干预、出院后指导等方式,能够对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予以刺激,提升其大脑神经元发育代偿,早期确保患儿的树突神经发育,恢复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与大脑功能,避免后续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儿生理及智力发育,其经济效益水平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结果,早期干预及发育障碍保健康复于新生儿窒息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孝庆. 早期综合干预与发育障碍保健康复在新生儿窒息患儿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 我和宝贝,2021,11(8):34-35,37.
[2] 黄钟文,杨琳,吴冰冰,等. MAGEL2基因变异致新生儿Schaaf-Yang 综合征一例 [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1,24(11):858-861.
[3] 张海燕,俞兆儿,王一枭,等. 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及脑-胎盘率降低与妊娠结局及存活儿早期预后[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16(6):665-671.
[4] 曹悦悦,万玉骁,李阳,等. 关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3):585-587,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