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2019年高考历史精细复习(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观念】(核心思维)
(1)时间背景: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4—15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15—17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殖民扩张;宗教改革;③资本主义工厂时期【18—19世纪】: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启蒙运动;④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私人)【19—20世纪二战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⑤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国家)【二战之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战争的影响;全球化。
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②过程与方法:采用“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本节课教学过程以探究、体验和发现为核心,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引导为辅助手段,关注课堂启发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探手可得结论和全面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体现课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理念。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唯物史观】(核心理论)
(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6.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于1543年出版后,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后因布鲁诺和伽利略根据该书公开宣传日心说,危及教会统治,罗马教廷在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
这主要说明了:
A. 近代科学发展排斥了宗教
B. 专制权力是科学发展的桎梏
C. 哥白尼与罗马教廷宇宙观不同
D. 《天体运行论》缺乏科学依据
【答案】B
7. 15~17世纪,欧洲水轮、风车的制造和控制、使用,冶金、纺织、玻璃和眼镜制造、钟表制造等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
这些行业较快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 推动了欧美国家殖民扩张的进程
B. 为近代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
C. 成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科技基础
D. 为近代代议制确立创造政治环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意在强调这些行业技术的革新在客观上也为近代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技术革新,不能起到推动欧美国家殖民扩张的作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科技基础是中国的指南针,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些行业较快发展和近代代议制确立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2018年江苏卷)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
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经典力学的诞生B.进化论的传播C.电气革命的出现D.量子论的提出
【答案】D
【解析】电子的运动轨迹属于微观世界。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的提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故D项正确;经典力学就是牛顿力学,故A项错误;进化论是关于物种演化的理论,故B项错误;电气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
2.(2017年江苏卷)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
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A
【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是以数学为表达形式,材料中“17世纪一位科学家”说的就是牛顿,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A项正确。
经典力学属于近代物理学,故B项错误;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的理论,故C项错误;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相对论,故D项错误。
6.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 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B. 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 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答案】C
【解析】解题时明确“牛顿力学体系”“达尔文进化论”属于近代自然科学,而“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属于社会科学理论,据此分析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7.下图是1861年英国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一群猴子正被介绍给另一只穿着时髦衣服并拿着一本书(处于上流社会)的猴子(右)。
此漫画
A. 形象地说明了人类进化的历程
B. 反映了进化论传播的艰难
C. 表达了作者对宗教神学的不满
D. 批判了上帝“创世”说的荒谬【答案】B
【解析】据材料漫画可知,画中的人物被比喻成猴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漫画讽刺生物进化论的传播,故B选项正确;人类进化的历程不能仅仅以几只猴子来表达,故A选项错误;漫画表达了作者对进化论的不满,故C选项错误;漫画也没有批判上帝“创世”说,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8.“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这是献给因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的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的颁奖词。
在这一领域的先贤和奠基者是指: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答案】D
9.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A. 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題材
B. 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 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时间被凝固、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有关,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的题材,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内容,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D项理解与题意不符。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
”该理论:
A. 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 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C. 颠覆经典力学体系
D. 深化微观世界认识【答案】D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
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人文精神不断发展。
影响: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普遍法则是指万有引力定律。
影响: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引发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科学基础、为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等。
(3)重要条件:不盲从权威,敢于创新。
原因:经济上,小农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思想文化上,程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