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25《词五首》(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脉脉( ) 2.白蓣( ) 3。

貂裘( )4.千骑( ) 5.屏嶂( ) 6。

燕( )然7.羌( )管8.挑( )灯9.麾( )下10.舴艋( )
二、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老夫聊发少年狂( ) 3.会挽雕弓如满月( )
4.塞下秋来风景异( )5.燕然未勒归无计( )6.五十弦翻塞外声( )
7.弓如霹雳弦惊( ) 8.了却君王天下事( )
9.物是人非事事休( ) 10.也拟泛轻舟( )
三、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回答下面问题:
1.这首词贯串全文的字是( )
A、望B.独C.尽D.断
2.以下描述中未点出词中主角等待落空的情景的—项是( )
A、独倚望江楼B.过尽千帆皆不是C.斜晖脉脉水悠悠D.肠断白蘋洲
四、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面问题:
1.选出对词分析有误的一项( )
A、词人用词来写习武打猎,借以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内容和题材上都具有开创意义。

B.它塑造了一个激昂慷慨的壮士形象。

开篇勾勒射猎的武夫。

继之以千骑如飞,围观如堵进行烘托,两个典故的运用转出正意,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走引挽弓,“狂”态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C.它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与对抵御外族侵扰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了‘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种阳刚之美,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词—脉相承。

D.词的用韵前密而后疏,有一气呵成之感,词人的“狂”劲——自负和壮志欲酬的介望,奔放的豪情依稀可见。

五、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回答下面问题:
1.对这首词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衡阳雁去无留意”是归雁成群结队地飞回南方,似乎没有留恋的意思。

衡阳借指南方。

雁无留意,反映出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日荒凉。

B.“叫而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凉心,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此句从听觉上进一步渲染沉重的气氛。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心情沉重的将军,边喝酒,边想着极远的家乡,可是敌人没有打败,哪能说得到归去?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和“征夫”都是作者自称。

北宋的主要边患有辽和西夏。

由于宋王朝的畏敌退让,他们得寸进尺,侵扰不已。

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
使,抵抗西夏侵略。

这首词是作者戍边生涯的真实写照。

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词的上片写的是边塞景象。

既有整个“塞下”、“千嶂”的雄阔背景,又有“雁去”、“边声”、“长烟”、“落日”的典型景象,秋天的萧瑟,塞上的荒僻,烘托了早闭的孤城,描画得十分生动,简直像一幅艺术摄影。

B.词的下片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由生活细节的描写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

所见所闻,严霜羌笛,时间也由薄暮转到深夜。

“人不寐”更有丰富的内蕴。

C.“将军白发征夫泪”好似人物特写镜头,白发将军面对浊酒而沉思,战士们徘徊于塞夜,脸上的泪痕说明他们内心的苦闷,也反映孤城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扣人心弦。

D.这首词是咏叹边防将士内心的抑郁的,它的风格是沉郁悲壮而不消沉,意境开阔雄浑,词风和“苏辛”相似,当属“豪放“一派。

六、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回答下面问题: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产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

七、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与李清照在词的创作风格上届于同—流派的词人两名。

答: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答:
5.《武陵春》写情生动,有实写的细节,有虚写的情景,请分别找出。


针对性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斜晖脉脉水悠悠(脉脉:含情凝视。

情意绵绵) b.燕然未勒归无计(勒:到)
c老夫聊发少年狂(聊:暂且,姑且) D.也拟泛轻舟(拟:打算)
E.了却君王天下事(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
2.下列关于词的说法,有误的——项是( )。

A.问兴起的年代是唐五代,鼎盛时期是宋代
b.词由于句式长短不一。

所以又叫“长短句”。

C.词是配着乐曲来歌唱的。

D.词牌规定了文章的内容。

3.下列关于各词作家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是婉约同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作前期与后期风格相同。

B。

苏轼的词‘—般风格豪放,意境开阔,令人耳目一新。

C、范仲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如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就是一篇历代传诵的名文。

D、辛弃疾的词大气磅礴,多写军旅之事。

4、对下列诗句理解正确的——项是( )。

A.“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狂风摧花的情景,但作者出笔较为轻淡、含蓄。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相同的。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借用典故,把自己比做冯唐。

D.“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作者“醉里挑灯看剑”的主要原因。

5.下列对各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以自然景物映衬人物心理,写出了盼归女子失望至极的心理状态。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军营中的厌战情绪,与文章的主体一脉相承。

C“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借用典故,把打猎与当时的战事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希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心愿。

D.“可怜白发生”揭露了现实。

与梦想的矛盾,写出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的心情。

二、填空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望江南》又名,选自,作者,是晚唐诗人、词人,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渔家傲·秋思》选自,作者,代著名文学家、家,其著作有。

(3)《江城子·密州小猎》选自.作者,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之一。

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词作,其中的名句是:。

(4)《武陵春》作者,选自。

她的作品集现今流传的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字,号。

其词作品集为。

2、课文名句填空。

(1)过尽千帆皆不足,。

(2)千嶂里,。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物是人非事事休,。

(5)只恐双溪舴艋舟,。

(6)八百里分麾下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