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专项复习.doc

合集下载

新人教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总复习:第16讲 生物变异的实验设计及分析

新人教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总复习:第16讲  生物变异的实验设计及分析
一看: 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可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确 染色体数 定是染色体数目的“整倍变异”还是“非整倍变异”
二看: 若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数目均未改变,但基因所处的染色体位 基因位置 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三看: 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基因数目 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上述绿色植株与____________纯种品系杂交,得到F2; 第二步:让F2植株自交,得到F3;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F3植株的______________,说明推测一成立; ②若F3植株的______________,说明推测二成立。 [解析] (1)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F1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因 此选用的亲本是非糯性绿株(AAbb)和糯性紫株(aaBB)。(2)纯合糯性紫株玉米的基 因型是aaBB,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纯合糯性绿株的基因型是aabb,产生的
2.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方法归纳 (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①自交或杂交获得子代,子代自交或子代之间杂交,用这种方法确定变异的原因。 如果子代自交或杂交的后代出现变异性状,则变异性状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 反之,变异性状的出现仅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②将变异个体和正常个体培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两者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则 原来的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2)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别 ①判别依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观察到的是基因突变。 ②具体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到中期图像 进行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高一生物 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一生物 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判断题1.精子和卵细胞在受精时的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

(×)2.DNA复制时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3.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4.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5.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6.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该过程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7.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两者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

(×)8.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因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第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

患者血红蛋白mRNA的碱基序列与正常人不同。

(√)9.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是定向的。

(×)10.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11.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12.若某基因原有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对碱基,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13.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

(√)14.基因重组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

(×)15.基因突变属可遗传变异,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

(×)1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17.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18.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复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复习)

考点三: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类型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 倒位、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 个别染色体增减 染色体成倍增减
知识梳理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例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 、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J K构L
变化的是 D( )
B CD
√ 一环境中可能是有利的,在另一环境中可能是有害的 × 5.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的
位置。
6.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传代,但往往给突变的个体带来伤


考点二:基因重组
1.概念: 生物体进行_有__性_生__殖__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 新组合 2.类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 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 互换而互换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的 的自由组合 3.意义:
状的改变。
9、基因突变的类型
隐性突变: A→a 如AA Aa 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 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显性突变: a→A 如aa Aa 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相应性状。
提示
基因突变的“一定”和“不一定” (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碱基 排列顺序的改变。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 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 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 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 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4)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①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 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②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 代。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的变异期末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的变异期末复习

三种方法确定染色体组数量 (1)染色体形态法 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组。 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 (2)等位基因个数法 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组。如AAabbb个体中有3个染的原因 a. b.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c.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d.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 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 (7)意义:① 新基因 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 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 的 原始材料 。
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 基因突变 。
二、基因突变
(1)实例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①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 异常, 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碱基对由 ==AT=== 突变成 ==AT=== 。
②用光学显微镜能否观察到红细胞形状
的变化呢?能(填“能”或“不能”)。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3)时间:主要发生在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
6.应用:杂交育种
四、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
知识梳理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数__目__或__排__列__顺__序__发生改变,从 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教材热点拓展 (1)图甲①~④的结果中哪些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哪类 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哪几个?哪类变异没有改变染色体 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无丝分裂和二分裂的DNA复制时也可发生;细胞质中的基因复制时也 可发生;病毒的DNA或RNA复制时也可发生)
(4)诱发基因突变的外来因素(连线)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节生物的变异复习共37页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节生物的变异复习共37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之生物的变异.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之生物的变异.doc

离中生物理修二考点总结之生物的变异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之生物的变异》的内容,具体内容: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包含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生物的变异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生物的变异知识点1:基因突...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包含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生物的变异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生物的变异知识点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点: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 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生物的变异记忆点1.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2. 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生新基因,只是通过杂交等使本不在同一个体中的基因重组合进入一个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二种变异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就是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别•其变化涉及到染色体的改变.如结构改变,个别数目及整倍改变,其中整倍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类型,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等.。

生物会考复习:必修2 生物变异+进化

生物会考复习:必修2 生物变异+进化

4、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染色体数目变异 优点: 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能缩短育
种年限 缺点: 方法复杂,成活率低。 应用: 抗病植株的育成
四、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指按照人们 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 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数量,真核生物是产生等位基因
易错警示
1.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
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 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2.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1)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有丝分裂)一般不遗传,但有 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2)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含有 个染色体组。 每组含有 条染色体。
该果蝇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每组含有 4 条染色体
(Ⅱ+Ⅲ+Ⅳ+X)或(Ⅱ+Ⅲ+Ⅳ+Y)
基因型为 AAAABbbbRRrr的细 胞含有 个染色体组。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 组的个体。
3. 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二、基因重组
1. 概念:在生物体进行 有性生殖 的过程中,控制不同 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四分体
重组 类型
非姐妹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 自由组合
目的基因运载体 导入受体细胞时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必修二第五单元 生物的变异1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必修二第五单元 生物的变异1

一、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突变。其中在光学显微 镜下可见的可遗传变异为____________,分子水平发生的 变异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只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 变异为________,真、原核生物和病毒共有的变异类型为 ________。
(1)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与用甲基绿和 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分布所用核心技术相同。(2016·全 国卷Ⅲ,2C)( ) (2) 基 因 的 自 发 突 变 率 虽 然 很 低 , 但 对 进 化 非 常 重 要 。 (2012·海南卷,23A)( ) (3)大肠杆菌经诱变育种可获得人胰岛素高产菌株。(2012·海 南卷,5B)( ) (4)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1突变为B2可能是由于 碱 基 对 替 换 或 碱 基 对 插 入 造 成 的 。 (2013·海 南 , 22A 改 编)( )
技法提升 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判定方法
2.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1)类型
显性突变:aa→Aa当代表现
隐性突变: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
即为纯合子
(2)判定方法 ①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 表现判断。 ②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
易错点拨1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 部因素。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 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 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 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 —细胞不分裂时也可发生基因突变。
易错点拨2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 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但有些植物该突变 可通过无性繁殖或“组织培养”遗传给后代。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生物的进化专项复习.doc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生物的进化专项复习.doc

A. 4. 4%B. 5. 1%C. 6. 8%D. 10.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C.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 D.生物的应激性 3.某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将会( A .降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B .使隐性基因消失C .提高杂合子的比例D .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很小 D. 55%A.生物不是由神创造的B.生物是进化的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生物的进化专项复习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 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 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4.某种群中,TT 、Tt 、tt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则该种群中基因t 的频率为() A. 20% 5. 今天看来,拉马克进化学说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C. 生物的进化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D.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6. 据科学家分析,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进化的速度要缓慢,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其原因是()A. 海洋生物一般比陆地生物低等B. 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故海洋中生物很少发生变异C. 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故海洋中生存斗争进行得比较缓和D. 海洋中弱肉强食,很多物种还未进化到高水平就已经被淘汰7.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现在甲、乙两地区进 行调查,其中乙为疟疾流行地区.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的比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乙地区3% JL A AA. 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甲地区人群中的a 的基因频率将上升B. 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乙地区人群中的A 的基因频率将降低C. 如果在乙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将会发现A 基因的频率会上升D. 该实例说明基因突变可能破坏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 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8. 下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是( )A.把生物进行分类B.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C.来自共同祖先的遗传D.用进废退9. 右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指物种多样性10. 下列各项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OA.母马与公驴交配产生不育的骡子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C.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D.桦尺蛾体色的基因S 的频率由95%变为5%11.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 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12.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A. DNATDNA B. DNA9RNA C. mRNA 今蛋白质 D.转运RNA 携带氨基酸9吟 AA A H 心甲地区 a 包含澳次 理化的罗果」生物;样性或代生物进化理论 理论核心1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仅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二、填空题(共5题;共30分)14.在生物进化学说中,拉马克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学说的基本观点是1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如图示意现代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洒3(1)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是(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的是[C];为自然选择的实施〃提供动力''的是[D](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B]是;〃基因频率的变化〃到〃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环节[E]16.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 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的作用.(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17.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题网答:(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学基础是(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1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 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1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有利的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三、综合题(共2 共15分)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1 这个种群是否形成了新的物种?为什么?18. 如图示地球上的哺乳动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同的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图下列有 关生物进化的回答:(1) 该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为:生物朝着 的方向发展.(2) 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E 的形成(3) 物种C 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 占46%, aa 占20%, 5年后,该种群中基因型AA 占46%, aa 占20%, 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解释原因19.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进化的过程.(1) 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一般是,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2) 随着环境的改变,鹿的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食物环境对狼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3) 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20.下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进行形成过程的解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长颈鹿祖先种群过度繁殖性状差异显著现代长颈鹿(1)长颈鹿祖先过度繁殖的含义是C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各异,这表明生物变异是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0(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做,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复习.doc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复习.doc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复习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1【)和非同源区(I、III),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I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3.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F]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A.1: 1B. 1: 2C. 2: 1D. 1: 34.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F]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B.R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C.F]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Fi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5.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 75%黑色,25%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若F]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 1C.通过测交试验,孟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 1D.由F2出现了〃3: 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7.己知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据此作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①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也是AaBb%1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分别是aabb和AABB%1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4种,各占25%%1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肯定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A.ABR 和aBRB. ABr 和abRC. ABR 和AbRD. ABR 和abR9.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B i c i D-iA・§10.某科研小组研究小鼠毛色(A、a)的遗传,进行了下表的实验,结果发现基因型为AA的小鼠胚胎期死亡。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节生物的变异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节生物的变异复习
3、低频性 4、不定向性 5、多害少利性
基因突变的原因:
外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因: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改变,
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调研1、06年春,在我国局部地区又出现了小范围的禽流感疫情,研究得知 其病原体为一种新的禽流感病毒,这种病毒最可能来源于〔 〕 A.无性生殖 B.基因突变 C.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 1、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2、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3、如果是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 就称为几倍体。 √ 4、如果是生殖细胞未经受精直接发育的个体,
无论细胞中有多少个染色体组,仍是单倍体
单倍体与多倍体的区别
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
由受精卵发育成
植株弱小 高度不育
• 细胞内形态一样的染色体有几条,那么含有几个 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数变异
同组内各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
判断
5 种形状 每一形状35个同
35个染色体组(35N)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两 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及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多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花粉
刺激
三倍体 发育 三倍体
种子
植株
三倍体 无籽瓜
第一年
第二年
思考:
1、三倍体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真的一颗都没有吗?
三倍体植株不能进展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 不能形成种子。但并不是绝对一颗种子都没有,其原因是 在进展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2、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有没有别的替代方法?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必修二 生物的变异专题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必修二 生物的变异专题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专题1.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A.基因重组(正确答案)B.基因突变C.可遗传的变异D.环境不同答案解析:解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较低。

(1)基因重组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使其性状重新组合,而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

(2)基因重组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但不能说“一定”是有性生殖的生物,还包括“外源基因导入”,如基因工程。

2.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单选题] *A.基因突变频率高B.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正确答案)C.产生许多新的基因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3.基因重组发生在( ) [单选题] *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正确答案)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C.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D.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正确答案)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通过基因重组可以增加配子的种类(正确答案)D.基因重组可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6.(2015年6月•广东学考)能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 ) [单选题] *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正确答案)D.细胞分化答案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

7.(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C.子女间的遗传差异主要与父母间基因重组有关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重组(正确答案)答案解析: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专项复习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2.以下情况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①先天愚型患者细胞中第21对染色体有3条②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分的交又互换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⑤D.①④3.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则其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比个体AaBb的蛋白质含量多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B.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C.基因重组能发生在真核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幺幺分裂的过程D.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5.利用二倍体西瓜培育成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育种方法属于A.单倍体育种B.转基因技术C.杂交育种D.多倍体育种6.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C. 5个、2个D. 2.5 个、2 个A.由于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症B.由于多一条第21号染色体而引起的先天性愚型C.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而引起的变异D.由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形成八倍体小黑麦7.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此实验的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形成和着丝点分裂B.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冲洗2次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8.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二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分辨C.二者都一定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D.血细胞形态不能用于区分二者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观察细胞有纥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10.喷瓜的叶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AA表现深绿色,Aa表现浅绿色,aa的植株因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呈黄色。

一株浅绿色植株的部分叶片上出现了黄化现象,下列对黄花叶出现原因的推测中,错误的是()11.图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12.用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离体培育获得的植株()A. 5个、4个B. 10个、8个A.为三倍体B.结实率降低,但果实大C.为纯合子D.其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13.因为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A.有果实,无种子,进行无性生殖C.有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二、多选题(共2题;共6分)B.无果实,无种子,进行无性生殖D.无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14.研究人员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DN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关于该项研究说法正确的是()A.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B.动脉硬化的产生与生物变异有关C.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D.利用DNA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15.下列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是()A.病毒感染B.紫外线照射C.秋水仙素处理D.摄入亚硝酸盐三、填空题(共5题;共37分)16.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请问答有关问题.(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具有等优点.(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4)由实验结果可知,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17.染色体组中,比如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有个染色体组.18.为探究微生物的抗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实验选用对链霉紊敏感的原始大肠杆菌K12,培养基3、7、1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叵I答下列问题:(1)将对链霉紊敏感的原始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基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上图〃印章〃将培养基1中的菌群对应“E[F在培养基2、3上培养.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上的菌落挑出少量移入试管4中,反复几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推测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并分析说明理由:・(2)培养基3、7、11中的菌落具有特性.逐一比较3号和2号培养基、7号和6号培养基、11号和10号培养基后发现,两培养基菌落数越来越接近,说明 .此现象的形成是的结果选择.(3)4号、8号试管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12号试管中的培养基除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等基本成分.(4)微生物实验中对培养基、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通常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的标号依次是.(①高压蒸汽灭菌②灼烧灭菌⑨化学消毒)物质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突变体A B C D E G1———+—+2—+—+一+3一—一——+4一+++—+5++++—+(5)若一培养基中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 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那么这儿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 :表示生长一:表示不生长.19.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的两个小麦品种,这两对性状是完全显性.如果用这两个品种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其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第一是常规的杂交育种,其原理是 ,操作步骤是:%1第一步:将两个亲本获得Fi .%1第二步:F]得到F2 , F2的表现型有种.%1第三步:在F2中选择类型的植株自交,从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植株;依此类推,不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为止.(2)第二是能够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是其原理是,简要说明培育过程如下:%1杂交得子一代基因型为,将子一代的花药进行,得小麦单倍体基因型(4种)为%1将四种单倍体植株用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植物;%1长成植株后,选基因型和表现型为植株,即为所需培养的新品种.20.科学家向棉花细胞内导入两种不同的抗虫基因,培育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双价抗虫棉(注:A、B表示两种不同的抗虫基因插入位点).体细胞含两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强抗虫,含一种抗虫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弱抗虫,无抗虫基因的植株(即普通棉花)不抗虫.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1)用强抗虫棉与普通棉花杂交,如果子代中强抗虫植株约占50%,则该强抗虫棉是上图中的类型;如果子代出现了弱抗虫植株,则该强抗虫棉是上图中的类型.(2)将甲、乙、丙三种强抗虫棉分别自交,则子代中出现强抗虫植株的概率分别为、(3)若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强抗虫棉,应选择上图中的类型,该育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甲乙丙四、综合题(共2题;共13分)21.一种a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做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请据图回答:蚩白1371381391401411421饵144U5 jFih AACC苏敏ucc丝氮AAA酸VAC CGUfit氯UAA卷止*(1) Hbwa 异常的直接原因是a 链第 位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由 变成。

(2) Hbwa 的a 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 了一个碱基对,引起基因结构改变,这种变异是,一般发生在 期,该变异之所以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由于。

(1) 图1中的乙丙图示过程中需要的原料分别是,若在甲、乙、丙过程中碱基配对出现错误, 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O(2) 图2是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当基因型为AaBbDd 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为,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3) 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己消失了 80%,现存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个省(区),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 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多样性减少。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C【解析】【分析】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属于染色体 数目变异;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使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导致某些贫血病;一对 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是控制色盲的基因和控制白化的基因自由蛆合导致 的,属于基因重组;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故选C2. 【答案】C【解析】【解答】解: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对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①错误; %1 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又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正确; %1 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③错误;22.下图示基因控制性状的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图1%1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④错误;%1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⑤正确;故选:C.【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结构变异乂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3.【答案】A【解析】【分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如果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项错误;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AAbb,首先让基因型aabb与AABB杂交得AaBb,然后取AaBb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Ab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Ab,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变成可育的二倍体,在此过程中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项正确;多倍体植株茎杆粗壮,营养成分含量多,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